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301章

作者:寂寞剑客

武昌镇留下的军营足以驻扎二十万人。

用来安置十多万土司兵那是绰绰有余。

有明一代,还从来没有一下召集过这么多的土兵。

这么多的土兵聚集在武昌府,而且是分别来自于三十多个土司,免不了闹事,所以自从这些土兵聚集到武昌府之后,寻衅滋事还有打架斗殴几乎每天发生。

不过也仅限于寻衅滋事以及打架斗殴,并没有升级成为烧杀劫掠又或者械斗。

只不过打架斗殴的规模却有扩大之势,已经从最开始的几十人规模逐渐扩大到数百人规模,一旦斗殴人数超过千人,械斗恐怕也就无可避免。

尤其是原本就有世仇的土司之间已经闹得非常僵。

要不是三大土司王压着,只怕是早就爆发了械斗。

但是三大土司王逐渐的也有了压不住争斗的趋势。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崇祯对这一切却是置若罔闻。

……

崇祯此时正在武昌码头接收南京刚送来的遂发枪。

“高伴伴。”崇祯手握一支燧发枪,左看看右瞧瞧,然后问道,“这是大明兵工厂发来的第几批燧发枪?”

高起潜道:“万岁爷,这是第九批。”

“第九批。”崇祯道,“这么说已经有了九千支燧发枪?”

“万岁爷,不是九千,而是一万一千支。”高起潜说道,“户部兵工厂和另外十几家兵工厂也发来了两千支燧发枪。”

崇祯幽幽说道:“一万一千支燧发枪,还是有些不够啊。”

正说话间,朱慈炯黑着脸走过来说道:“父皇,刚才永顺宣慰司下腊惹洞司的土兵又闹事了,打伤了军营外摆摊的好几个小商贩。”

“又闹事?”崇祯边装填子弹边问道,“打死了人没有?”

“这个倒没有。”朱慈炯摇摇头又说道,“父皇,不能再任由这些土兵胡来了,要不然早晚会闹出更大祸端,下次没准真就会打死人。”

崇祯不置可否,扭头问徐应伟:“徐应伟,你觉得定王说得有道理吗?”

“定王殿下说的当然是没有错,这些个土兵未经教化,畏威而不怀德,若是不能严加管束,早晚会闹出更大的祸端。”徐应伟先顺着朱慈炯的话意肯定一句,随即话锋一转接着说道,“但是要想管束这些土兵,得找到一个合适的契机才行。”

“唔?”朱慈炯闻言陷入沉思,“徐秀才你的意思是说,如果现在我们去管他们,他们未必心服,所以必须得先找个机会狠狠的杀一下他们的威风,让他们知道新军的厉害,他们才会乖乖的服从朝廷的法度?”

“炯儿你说错了,不是未必,而是肯定。”崇祯沉声道,“现在伸手去管束他们,那就肯定会激起他们的不满,管得狠了,没准他们直接就打道回府,到时你怎么办?难道把他们抓起来杀了?真要杀了,三十多个土司只怕是一夜之间全反了,到时候咱们就别再想着平定沙定洲之乱,还是先想想如何平定鄂西还有湘西的土司之乱吧。”

“唔,如此说来儿臣明白了。”朱慈炯道,“所以父皇才会纵容土兵滋事及斗殴,只有土兵闹得实在不像话了,局面失控,这时候朝廷再果断出动新军,以雷霆万钧之势一举予以镇压,如此既可以达成示威的意图,又不会激起其他各个土司的同仇敌忾之心。”

“炯儿你又错了。”崇祯说道,“纵容土兵滋事斗殴的并不是朕,而是那些土司。”

“啊?”朱慈炯一脸茫然的道,“可是儿臣没见那些土司纵容土兵斗殴啊,倒是经常看到大小土司在调解土兵之间的斗殴。”

“可结果如何呢?”崇祯反问,“斗殴是不是越来越激烈了?”

朱慈炯挠头说道:“斗殴是越来越激烈了,可那是因为那些土司能力不足,这要是换成父皇出手,肯定就能轻松化解冲突。”

“那些大小土司一样能够轻松化解冲突。”崇祯冷然说道,“可是他们没有,甚至还在暗中推波助澜,炯儿你还太年轻,所以看不透,但他们骗不了朕。”

“可是……”朱慈炯还是不信,“那些土司为什么要这么做?”

“因为银子,因为珍贵的粮食。”崇祯道,“只有把土兵之间的冲突挑起来,让土兵的注意力转移到各部族间的斗殴仇杀上,土兵才会忽略土司对他们的奴役以及剥削,要不然土兵的矛头就该对准头上的那些土司了。”

第三百七十九章 闹饷

“父皇是说,那些土司克扣了土兵的工食米和饷银?”朱慈炯终于反应过来。

“这是毋庸置疑的。”崇祯哂然道,“并不是每个土司都有秦老将军那等高风亮节。”

“绝大多数土司只不过是蝇营狗苟的俗人,这次骤然得到这么多的工食米以及饷银,他们若是不伸手不克扣那才真是咄咄怪事,区别无非就是克扣多少。”

“所以,父皇要收拾的是大小土司?”朱慈炯的眼睛亮起来,“而不是土兵。”

“要不然呢?”崇祯说道,“如果只是单纯的想要震慑土兵,根本不用那么麻烦,将装备了燧发枪的新军集结起来做一次会操,就足以令所有土兵胆寒!”

“但是朕想要的并不是让土兵胆寒,而是让土兵与土司离心离德,朕要这十万多土兵脱离土司掌控,成为大明武昌镇台的镇兵!”

说到这,崇祯端起燧发枪对着前方柳树就是一铳。

前方五十步外,吊在那颗柳树上的一只瓦罐应声碎裂开来。

“万岁爷神射!”高起潜立即赞道,“百步开外一枪正中靶心。”

“这枪还不错。”崇祯笑了笑,将试射完了的燧发枪重新装回箱子里。

朱慈炯又问道:“可是,父皇,咱们得等到什么时候?六月初大军可就要开拔了,总不成拖到半路上再解决此事吧?”

“不会太久了。”崇祯摆手道。

“朕估计也就是这几天,土兵就该闹饷了。”

说完又扭头对徐应伟说:“你们可以早做准备了。”

“臣领旨。”徐应伟长身一揖,转过身匆匆离开。

……

次日一早,永顺宣慰使彭泓澍正在行辕清点银子。

彭泓澍今年四十刚出头,裹着传统的土家族缠头,一侧戴着耳环。

“当今圣上可真是个圣天子,说话办事就是爽利。”彭泓澍笑得两只眼睛都眯成了两条小缝,“说给俩月的饷银工食米就给俩月的饷银工食米。”

一边说话,彭泓澍一边喜滋滋的清点箱子里的银锭。

彭泓澍带来了本司一万土兵,所以崇祯一次就发给他二万两纹银以及一万石工食米,其中的工食米已经分发下去小部分,但是银子却一两未发。

彭泓澍每天起床之后必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清点银子。

每天早晚各清点一遍,彭泓澍就从来不会感到厌烦。

“宣慰使,要不要先发放一部分饷银?”一边的土同知彭廷榆劝道,“这几天底下人的怨气越发大了,再不发饷银有可能会出事。”

彭廷榆论辈份还是彭泓澍族叔,往上数三代两人甚至还是一个祖宗。

而事实上,整个永顺土司的土民大多都是初代土司王彭师裕的后裔。

“急什么?”彭泓澍没好气道,“我又没说不发饷银,饷银早晚会发,又不会短少他们分毫,这些贱民要实在是闲得发慌,你就替他们找点事做。”

彭廷榆道:“宣慰使,可是这饷银都已经拖了快俩月了。”

“两个月时间算个屁。”彭泓澍大怒道,“搁以往我们出兵替朝廷打仗,粮饷哪次不得拖欠个一年半载?想要银子,让那些贱民等着!”

澎廷榆便立刻沉默了,因为彭泓澍说的也是事实。

朝廷除了这次钱粮给得痛快,以往可真不是一般的拖拉。

有时候仗都已经打完好些年,可是朝廷应拨付的钱粮都还没给足,去找地方官要,有时候还会挨顿打,说起来全都是泪。

洪武年间,水西土司奢香夫人去找都指挥马烨索要钱粮,结果却遭到马烨的凌辱,气得水西四十八部头人差点举兵造反,不过最后被奢香夫人压下,要不然整个水西只怕早在两百多年前就已经被大明朝连根拔起。

正说话间,宣慰副使也即彭泓澍的长子彭肇恒黑着脸走进来禀道:“阿爸出事了,腊惹洞司和驴迟洞司的土兵又在闹事!”

彭泓澍道:“闹吧闹吧,他们两家哪天不闹?”

腊惹洞司和驴迟洞司两家都是永顺的小土司,而且两家还是世仇。

在湘西时,因为有永顺土司压着两家勉强还能相安无事,可自从来到武昌,彭泓澍似乎就有些压不住,其实就是不想压。

所以两个小土司的土兵几乎每天都会爆发斗殴。

这其实是彭弘澍想要的结果,底下小土司之间打打杀杀,本土司的土兵之间最好也是打打闹闹,这样就不会有人来烦他,来向他索要粮饷。

但有些事,不是你想躲就能躲得过的,出来混,终究是要还的。

“阿爸,这回不是两家斗殴。”彭肇恒摇摇头说,“而是联手把军营外的商贩给抢了,而且还杀了人!甚至把武昌府派去的衙役都杀了好些个。”

“什么?”彭泓澍一个激灵,“衙役都杀了好些个?这是要造反!”

“虽然不是造反但也差不多了。”彭肇恒黑着脸道,“腊惹洞司和驴迟洞司的土兵正在向大校场集结,扬言要去向皇帝讨饷。”

“讨饷?”彭泓澍脸色大变道,“田仕朝和向永顺也不拦着他们?”

“拦啥啊拦,就是他们俩带的头。”彭肇恒黑着脸道,“这两个混蛋说朝廷光说不练没给一两银子的军饷,还有工食米也只给了每丁每月一斗,腊惹洞司和驴迟洞司的土兵这会已经发疯了,非要去跟皇帝讨要一个说法。”

“田仕朝和向永顺这真是疯了啊。”彭廷榆急声道,“宣慰使大人,不能让腊惹洞司和驴迟洞司的土兵把事情闹大,要不然这个事恐怕很难收场!”

道理很简单,皇帝已经给足了粮饷,克扣粮饷的是土司!

真要是把这口黑锅甩到皇帝的头上,皇帝岂肯与他们善罢干休?

话音还没落,彭泓澍的次子也是宣慰副使彭肇相也是急匆匆的跑进来。

“不好了,阿爸。”彭肇相惊慌失措的道,“朝廷出动了好多兵,把腊惹洞司和驴迟洞司的土兵给团团包围了!”

彭泓澍道:“唉呀,真是怕什么就来什么。”

“先别急。”彭廷榆这时候反而冷静下来,劝道,“去看看再说。”

彭肇恒道:“阿爸,要不要把族人召集起来?朝廷要是敢来硬的,咱们大不了就效仿沙定洲反他娘的。”

“当然要。”彭泓澍的眸子里掠过一抹狠厉之色。

“把永顺宣慰司下属的十多个土司全部召集起来!”

“是。”彭肇恒、彭肇相两兄弟当即转身去召集族人。

很快,彭泓澍就带领着十几个小土司三万多个土兵来到大校场。

来的时候,彭泓澍还是气势汹汹的,有心要给官军一个下马威,毕竟眼下的大明已经不是洪武年间的大明了,现在你们连镇压云南的一个土司作乱都要仰仗我们湘鄂西的土司,所以就不要再摆朝廷官兵的臭架子。

但是当他率军来到大校场后,却是不禁倒吸一口冷气。

但只见数以千计的大明官军已经把腊惹洞司和驴迟洞司的两千土兵围了个严严实实。

而且大明官军显得秩序井然,数千人聚集在一起居然鸦雀无声,从大明官军身上流露出来的那股子肃杀气息,土兵们隔着老远都能清楚的感受到。

“这是大明官军?”彭廷榆有些心惊,“跟以前的可不太一样哪。”

彭廷榆之前曾来过武昌几次,见过左良玉的大明官军,跟这比那可是差远了。

这下子就不是给大明官军一个下马威,而是反过来让大明军军给了个下马威,直接把永顺土司的三万多土兵震得不敢动。

过了片刻,保靖宣慰司的三万多土兵也到了。

又过了没多久,施南宣抚司的四万多土兵也赶到了事发地。

施南宣抚司的级别虽然没有保靖宣慰司以及永顺宣慰司高,但是兵力却最多,主要还是因为祖上犯过错误,所以级别低。

而且施南宣抚司的老土司刚死没多久,小土司还在襁褓中,代领宣抚使的是老土司覃洪道的儿媳妇冉三娘,一个二十多的俏寡妇。

“三娘,阿柱。”彭泓澍走上前打招呼。

一边打招呼一边用贪婪的眼神打量着冉三娘。

鄂西(恩施)自古出美人,冉三娘出落得尤其美丽。

肤白貌美、姿容秀丽,身材也是极高挑,关键是胸大臀圆宜生养,彭泓澍就忍不住心想要是能娶回家,少说也能替他再生五个儿子。

要是再把那个小土司弄死,施南土司就能够跟永顺土司合为一家,那他彭泓澍就可以效法沙定洲造反,当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土司王!

冉三娘感受到了澎泓澍贪婪的目光,下意识的蹙眉。

彭柱朝上前一步,不着痕迹的挡住了彭泓澍的目光:“阿泓,这是出什么事了?官军怎么突然就把腊惹洞司和驴迟洞司给围了?”

彭泓澍没好气道:“这都是田仕朝和向永顺干的好事。”

听彭泓澍说清楚事情原委,彭柱朝和冉三娘也是无语。

自己黑心克扣钱粮就罢了,竟还让皇帝给他们背黑锅?

第三百八十章 杀鸡儆猴

彭柱朝沉吟着说道:“阿泓,这事怕是有些不好收场。”

彭泓澍便想借机试探一下彭柱朝和冉三娘的底,说道:“阿柱,三娘,待会当着皇帝的面咱们三大土司可得同进共退啊。”

彭柱朝蹙眉不语,似在权衡彭泓澍的这个提议。

冉三娘却冷然道:“同进共退也得看是什么情况,若是你永顺土司举兵造反,难不成我们施南土司也要跟着你造反不成?”

“三娘你这是何话?”彭泓澍急道,“我何时说要造反?”

“我就是这么一说。”冉三娘哼声道,“其他事也就罢了,但若是造反,我们施南土司绝不会重蹈洪武朝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