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309章

作者:寂寞剑客

……

明军一共推出了20门红夷大炮。

这20门红夷大炮并不是之前的兵仗局或兵器监生产的红夷大炮,而是由大明兵工厂生产的、最新型号的标准野战红夷大炮。

目前大明兵工厂就只生产了一个型号的红夷大炮。

这一型号的红夷大炮连同炮身加炮车全重1600斤,身管为一丈,口径4寸,倍径为25倍口径,这在当时算不上先进,但也绝不落后。

葡萄牙教官瞿纱微也来了,这会正带着炮营士子紧张的测定参数。

炮营士子对于测定参数作业已经极为娴熟,一个士子各自带着一队新军炮兵,以最快的速度将大炮推进到预定的位置。

然后是测距,然后根据距离计算出俯仰角。

计算出俯仰角之后再通过绞轮调整好射角。

调整好射角之后再行报告:“一门好,二门好……”

“装填炮弹!”瞿纱微又是一声令下,炮营士子便从弹药箱里抱出一发用厚麻纸包裹的纸壳弹,对没错,明军的炮弹也已经实现了纸壳定装。

纸壳弹的外径略小于三寸,内装定量的火药6斤。

炮营士子直接将纸壳弹从炮口塞进去,然后用炮杆(相当于通条)将纸壳炮弹捅到炮膛的底部,再然后将16斤重的铁弹装进去,用炮杆压底。

各炮装填完成之后再次向炮兵教官瞿纱微报告完成。

瞿纱微下令发炮,二十个炮营士子便同时将烧红的铁钎插入炮门。

随即就是“呯呯呯呯呯”的连续巨响,伴随着巨大的发炮声,20门红夷大炮连同笨重的炮车同时往后倒退,没有制退装置的大炮就这点麻烦。

二十个勤王士子便又忙着将炮车复位,再次测定参数。

瞿纱微则举起望远镜,观察炮弹落点,第一轮炮击效果不错。

20发炮弹基本都落在了他选择的点位,误差率最大的也不到五步。

在五百步的距离,这个误差率还可以,算不上多优秀,但也不算差。

瞿纱微选择的弹着点,是城门右侧二十步的城墙中间,这一块城墙的外墙面因为风雨侵蚀已经往内凹进去了不少,是一个薄弱点。

刚才的20发炮弹基本都打在了凹坑内。

只见烟尘弥漫中,大量夯土扑簌簌掉落。

片刻之后,烟尘散开,瞿纱微借助望远镜就可以清楚的看到外墙凹坑内出现了十几个锅盖大小的弹坑,效果不错。

“一门好,二门好……”

炮营士子很快就又完成射击参数的测定。

“装填炮弹。”伴随瞿纱微一声令下,炮营士子再次开始装填炮弹。

只不过第二次装填就比第一次麻烦得多,得先用带钩的刷子将炮膛内的碎纸以及火药残渣钩出来,然后用沾水的毛刷子将炮膛清洗干净顺便熄灭没熄灭的火星,再然后用干布包裹炮杆把炮膛擦干,然后才能重新装填纸壳弹。

瞿纱微估算了下时间,第一发仅用时一分多钟。

但是第二发的用时就达到了足足三分钟,翻了一倍。

“放!”伴随着瞿纱微的号令,炮营开始第二轮发炮。

瞿纱微则举起望远镜,再次将视野对准前方的弹着点。

等烟尘散开,瞿纱微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墙凹内的弹坑已经连成片,甚至还出现了蜘蛛网般的细小裂痕,这是一个好现象。

崇祯忽然带着朱慈炯、王承恩等出现在炮营的阵地上。

“瞿纱微。”崇祯问道,“炮击结果如何?没有问题吧?”

“噢,伟大的空前绝后的英明神武的无所不能的皇帝陛下,您怎么到炮营阵地来了,这里可不是您应该出现的地方。”瞿纱微抚胸说,“您应该去后面。”

“说人话。”崇祯摇摇头,没好气的问道,“多久能轰塌城墙?”

瞿纱微这才一脸得意的说道:“最多两个时辰就能够轰塌城墙。”

“两个时辰?”崇祯有些意外,他原本还以为怎么也得轰三五天。

“是的,两个时辰足够了。”瞿纱微说道,“平夷卫的城墙已经严重老化,包砖脱落,夯土也是风化严重,若不出意外,两个时辰准塌。”

“那太好了。”崇祯又扭头吩咐随行的徐应伟。

“有贞,你们也做好准备,以防沙定洲狗急跳墙。”

“圣上,您就放心吧。”徐应伟道,“叛军若是不出来也就罢了,若是敢出来,则定叫他们有来无回!”

……

沙定洲已经撤到了城墙下。

明军都已经把红夷大炮推到了五百步的距离之内,这个时候还让自己暴露在城楼上,实在是太愚蠢。

既便是躲在城墙下,都仍能听到那巨大的撞击声。

还能清楚的感受到平夷卫的东城墙正在微微颤动。

“总府,大事不妙!”铁志虎从女墙上探出头来高喊道,“明军的红夷大炮正在猛轰城门右侧二十步外的一个点,那里的外墙面原本就有一个凹坑,现在这个凹坑变得更大更深,而且还出现了不少的裂痕,看这样子恐怕是撑不了多长时间。”

“撑不了多长时间,又是多长时间?”沙定洲黑着脸道。

“这个我哪儿晓得。”铁志虎挠头道,“顶多就一两天吧。”

“只能撑一两天吗?”沙定洲的脸色便彻底垮下来,麻烦了。

“夫君,我们还是赶紧回师阿迷州吧。”万氏不知道什么时候也跟过来,焦急的道,“阿迷州虽然没蒙自州险峻,但是也易守难攻,而且那里还有我的族人,只要回到了阿迷州,我们就能坚持更长的时间。”

第三百九十章 残酷屠杀

“愚蠢,你以为还能回得去阿迷州吗?”沙定洲破口大骂道,“你觉得广西狼兵在打下蒙自州之后就会停下来,不再打阿迷州吗?”

“夫君?你敢骂我。”万氏有些不知所措的看着沙定洲。

“骂你怎么了,再胡言乱语扰乱军心,信不信我杀了你?你个蠢妇毒妇加妒妇,我已经忍你很久了!你最好给我聪明点,识相点!”骂痛万氏一顿,沙定洲又把李日芳叫来,“李日芳,我平日待你不薄吧?”

“总府这叫什么话。”李日芳惶然说道,“您待我,还有我们李家恩重如山,我李日芳就是豁出命去也是报答不了总府您的这份恩情。”

“好,那么现在就是你报答我的时候了。”沙定洲沉声道。

“明军的红夷大炮确实犀利,但是他们也犯了个致命的错误,他们不应该把红夷大炮推到离城门这么近的距离,这就给了我们机会。”

李日芳道:“总府,您的意思是出城突袭?”

“对,出城突袭。”沙定洲道,“炸掉红夷大炮!”

“是,总府放心!”李日芳道,“末将一定会把红夷大炮炸掉!”

说完,李日芳便开始召集麾下的三千精兵,准备出城突袭明军,这三千兵是沙定洲嫡系中的嫡系,装备最好,待遇也最好。

……

然而,明军早已经做好了防备。

号角声中,总计十个总2700名新军出现在炮兵阵地后面。

结果新军才刚刚站好队列,平夷城的东门就突然之间打开,一队队披着扎甲的云南土兵嗷嗷的叫嚣着,从城门杀出来。

几乎同时,上百条绳索也从城墙上垂下来。

随即数以千计的叛军就顺着飞索踩墙而下,这些叛军估计是翻山越岭惯了,双手拉着麻绳踩城墙而下,几乎如履平地。

片刻功夫,至少三千的叛军就已经杀出城。

出城之后来不及整队,便向着明军的炮兵阵地掩杀了过来。

“上帝啊,这些蛮子。”瞿纱微咒骂了一声,赶紧停止炮击。

后面列队的2700名新军则立刻在战鼓声中踏步向前,来到炮兵阵地之前迅速结成前后三排的线列阵。

刚结好阵,叛军就已经漫山遍野的掩杀过来。

五百步远,冲得快的叛军甚至用不了三分钟。

眨眼之间,叛军就已经迫近到了八十步以内。

……

沙定洲对这次反击寄予了厚望。

因为他交给李日芳的这三千土兵是阿迷州以及蒙自的精锐,装备了清一色的铁扎甲、铁钵胄、藤牌外加一把苗刀!

这样的装备水平在云南境内绝对堪称最顶级。

除了沐天波这个事实上的云南王可以给自己的家丁提供更好的装备,其他的云南土司根本就装备不起这样的军队。

云南土司大多只拿得出红藤甲。

沙定洲也只是给这三千精锐装备了铁札甲。

剩下的土兵也只能装备红藤甲、红藤盔以及红藤牌。

所以沙定洲这次真是豁出去了,连这最精锐的三千精兵都拿了出来。

也是因为这三千精兵的装备好,所以沙定洲对这次突袭寄予了厚望。

在李日芳率三千精兵对明军发起突袭之后,沙定洲也壮着胆子又重新回到了城头上,主要就是想亲眼目睹李日芳摧毁红夷大炮的过程。

看到挡在红夷大炮前面的明军火枪手只披了布面甲,沙定洲不禁大喜。

对面的明军主将真是太愚蠢了,居然只派了两三千火枪手来保护炮营,而且这些火枪手居然分为前后三排,这不是找死么?

无论是鲁密铳还是鸟铳,装填可麻烦得紧。

一般来说,必须得有前后六排才能保证不间断射击。

只是三排,打完了三排之后接下来怎么办?趁着火力中断的短暂瞬间,阿迷州和蒙自的三千精兵早就已经杀到近前。

沙定洲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大明官军被砍得人头滚滚的惨烈景象。

这个时候,蹲在沙定洲旁边的汤嘉宾忽然小声说道:“奇怪,这些明军火枪手的队形怎么如此之密集?他们就不怕走火么?”

“嗯?”沙定洲定睛看,才发现明军火枪手真的站得很密集。

只见这些明军火枪手几乎已经紧挨在一起,必须侧着身站立,才不会对左右两侧的同伴造成影响,这又是什么情况?

沙定洲内心突然涌起一等不安。

这时,三千精兵已经迫近到明军三十步内。

也是到了这个时候,沙定洲才突然意识到,这些明军火枪手极为古怪,跟他们以前见过的明军火枪手完全不同,这些明军火枪手不光是互相之间紧挨着,而且比沐府的火枪手更能沉得住气,这都已经三十步了,居然还不开火。

……

站在第一排的徐乌牛抬眼看去,已经可以清楚的看到叛军的脸庞,只见叛军脸上画着花花绿绿的图案,嘴里也不停的发出哦哦哦的怪叫,似乎是在恐吓他们。

然而徐乌牛的内心却毫无波澜,经历过与大别山匪以及永顺土兵之间的战斗,徐乌牛已经彻底的成长为一名老兵,同时也深刻的意识到了对于一名士兵而言,冷静又或者说镇定真的是至关重要,你越镇定,活下来的机会就越大。

“第一排,举枪瞄准!”侧身站在队前的徐应伟一边高喊,一边举起了短铳。

战场吵杂,徐乌牛根本听不清楚徐应伟的喊叫声,但是他能看见徐应伟已经举起了他的短铳,于是也跟着举起手中燧发枪,并瞄准前方叛军。

“放!”徐应伟大吼一声并用力扣下扳机,短铳的铁砧便立刻擦出一串火星,随即就是呯的一声,前方三十步外,一个叛军仰面倒地。

徐乌牛便也跟着用力扣下扳机,枪声响过,被他瞄准的叛军一下就歪倒在地。

又杀了一个人,但是徐乌牛心下却已经毫无波澜,收起燧发枪就退到了后队,然后熟练的从子弹袋里抠出纸壳弹,咬开尾端先往引药室倒入少许火药,最后将剩下的大半罐火药连同纸壳从枪口塞入,又用通条压到了枪膛底部。

然后装入铅弹,用通条压到底,接着又用力的将扳机扳开。

整个装填的过程犹如行云流水,用时不过十数秒,这时候,第三排火枪手才刚刚更番迭进,还没完成射击。

接着又是一阵呯呯呯的放铳声。

“第一队,更番迭进!”徐应伟再次高高扬起右手。

徐乌牛便以双手竖持着燧发枪,侧身让过往后退的第三队,上前站到前排,再然后压下燧发枪的枪口,瞄准前方一个叛军。

这个时候,叛军已经迫近到了二十步以内。

徐乌牛甚至可以清楚的看到那个叛军眼神中流露出的狠厉。

换作以前,哪怕是经历了大别山剿匪之后,徐乌牛都有可能出现情绪波动,因为这个叛军的眼神属实吓人,还有他的怪叫声也太刺耳。

但是此刻,徐乌牛的内心却没有半点波澜,就像个木头人。

眼角余光看到徐应伟落下右手,徐乌牛便果断的扣下扳机。

“呯!”抵在右胸口的燧发枪猛的震了一下,撞得徐乌牛的右胸口隐隐作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