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322章

作者:寂寞剑客

不过以圣上的一贯做法,估计是不会把银子和工食米交给他们。

事实证明,这些土司还是想得太天真了,崇祯何止是不会是把银子和工食米交给他们发放,崇祯甚至还要把他们的土兵都给剥夺掉。

“都坐吧。”崇祯又说道,“都坐下说话。”

“谢圣上。”一众土司道一声谢,纷纷落座。

崇祯假意与土司议定赏钱,暗中则令胡国柱隔绝内外。

这样一来,外面的土兵土目就找不着土司,里边的土司也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等到他们出去之后,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

釜底抽薪,崇祯玩得贼溜。

……

彭阿大和彭阿二是两兄弟,都是永顺田家洞司的土兵。

彭阿大已经娶了媳妇,而且生了一个儿子,但是彭阿二还没有娶亲,因为家里穷,实在是拿不出聘礼给他娶媳妇。

大山里的土地实在太贫瘠。

彭阿大、彭阿二两兄弟再加上他们的老爹,父子三人每天起早摸黑,可是一年忙碌下来收获的粮食,在缴完土司的租子后就所剩无几,养活一家六口都很费劲,所幸两兄弟身手不错,还可以通过打猎贴补家用。

但是日子还是过得十分辛苦。

彭阿大才二十岁出头,看着就像四十多岁。

因为日子实在太辛苦,所以兄弟俩对于即将下发的饷银还有工食米都充满了向往,至于赏钱什么的,兄弟俩压根没敢想。

“老二,我听说五个月的饷银和工食米会一次全发下,这样的话咱们两兄弟就能带着十五两银子和五石粮食回家!有了这笔银子还有这五石粮食,就可以给你说一门亲事了。”彭阿大一脸向往的说道,“剩下的银子还能买头驴。”

“娶啥亲,我不娶亲。”彭阿二黑着脸说道,“先置地。”

“要是不能置几亩地,每年还佃土司家的地,一年得缴七成租,日子还是好不了。”

“置啥地呀置地。”彭阿大叹息道,“田家洞的地都是土司家的,我们就是再多银子也买不来,老二你还是趁早打消掉这个念头。”

“我就闹不明白,为啥田家洞所有的地都是土司家的?”

彭阿二冷然说道:“云南的土兵都分了田地,据说广西的狼兵也分了田地,没准圣上也会给咱们湘西的土兵分地。”

有现成的例子在前,再加上勤王士子将近半年的影响,湘鄂西十万土兵的眼界跟思想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最大的变化就是不再像以前那样对土司的欺压逆来顺受,开始向往自家能过上美好生活。

人都不傻,都会比较。

看到广西狼兵和云南土兵都过上了美好生活,湘鄂西的土兵就会把自己代进去,广西狼兵和云南土兵明明犯了错,还能过上那样的日子,咱们湘鄂西的土兵是大明的功臣,凭什么过得比他们差?没这道理。

“你闭嘴,这话是能乱说的?”

彭阿大吓了一跳,低声说道:“当心回去之后被土司挑断手筋脚筋。”

土司老爷在地方就是土皇帝,说的话就是圣旨,对辖区的土民拥有生杀予夺权,挑断手筋和脚筋还算是轻的。

“我偏说,这回非置地不可。”

彭阿二却是杠上了,夷然不惧。

彭阿大扬起大巴掌,正准备教训一下老二之时,外面的土兵却忽然间噪动起来,一窝蜂似的往外面跑。

“二狗子,出什么事了?”彭阿大错愕的问道。

“发饷了!还有工食米!”彭二狗一脸兴奋的道,“快去领饷啊!”

“发饷了?”彭阿大闻言大喜,当下也顾不上教训彭阿二,赶紧转身跟了上去。

见彭阿大和彭阿二跟上来,彭二狗又兴奋的说道:“听人说,除了饷银和工食米之外还有额外的赏赐,每人二十五亩恩田!”

“多少?”彭阿大兴奋得吼出破音。

“每人二十五亩。”彭二狗道,“不过不是白给的,得拿银子买,一两银子一亩。”

“一两银子一亩?”彭阿大道,“这跟白送有区别?在咱们永顺,最便宜的地也要五六两银子一亩,上等水田更要二十两!”

彭阿二也问道:“二狗,是哪里的地?”

彭二狗道:“这我哪晓得,去了不就知道了。”

当三人跑到大营外的空地上时,只见保靖、永顺的六万多土兵早已经聚集一起,而且一个个正在大声欢呼。

第四百零七章 湖广镇台

“排队,都排好队。”

“白崖洞司的这边。”

“茅冈司到这边排队。”

远远的就看到有勤王士子在维持秩序。

对于这些勤王士子,彭阿大他们已经相处得非常熟。

当下彭阿大便上前询问一个勤王士子道:“章秀才,我们田家洞司在哪里领饷银和工食米?”

“那边。”士子一指对面说,“田家洞司在那边排队。”

彭阿大道过谢,赶紧带着彭阿二和彭二狗走到对面,果然,早已经有几十个田家洞的土兵排起长队,当下三人也赶紧站到队列之中。

不一会,便有更多的勤王士子来到晒场。

跟着勤王士子一起到来的,还有一队队的荷枪实弹的新军。

对于这些新军,彭阿大他们还是有些畏惧的,因为他们手里的家伙太吓人,之前新军镇压驴迟洞司、腊惹洞司的土兵,还有在云南镇压阿迷州、蒙自土军的残酷场面,土兵们可都是亲眼目睹,所以都有些畏惧。

跟着新军一起来到晒场的,还有一车车的粮食以及一箱箱的银子。

当箱子打开来,露出里面排列整齐的一锭锭银锭时,彭阿大、彭二狗等土兵眼睛都看直掉,他们哪见过这么多的银子。

桌子很快摆好,土兵的名册也摆到桌上。

土兵原本是没有花名册的,大多数土兵甚至连正式的名字都没有,基本上都只有一个绰号,比如说二狗子,土蛋啥的。

直到崇祯以督粮督饷的名义往各土司派了勤王士子,才给这些土兵造了册,这些土兵也才有了正式的姓名。

说白了,这些土兵其实就是土司的奴隶。

古代封建社会,都说汉族百姓过得很苦,但其实湘鄂西云南广西还有四川的土民过得比汉族百姓还要更苦,真正就是活得牲口一般。

粮饷发放不是按排队秩序,而是按照名册。

“彭阿大!”第一个被叫到的名字就是彭阿大。

“在在在,我在。”彭阿大乐颠颠的走到队列前。

士子说道:“彭阿大你听着,五个月饷银为七两五钱,五个月工食米为两石五斗,可以折银十两或折粮十石……”

“那我折成粮食,十石粮食。”彭阿大不假思索的道。

大山里银子几乎没有什么用,但是粮食却是金贵无比。

“先别急,我话还没说完呢。”士子又道,“你们田家洞司的土兵在此次平定沙定洲之乱中为国立了功,故而圣上特别恩赐给你们每个人二十五亩恩田的赏额,你们可以每亩一两银子的价格买入。”

“真有恩田?”彭阿大大喜。

“而且真是每亩一两的价格?”

“真有恩田。”士子笑了笑说,“所以现在你是想要粮食还是恩田?”

彭阿大想了想,又小声问道:“敢问大人,恩田在哪?在田家洞吗?”

“不在田家洞。”士子摇头说,“恩田在洞庭湖的周围,圣上赏赐给你们的恩田是最上等的湖田,市面上足足要二十两一亩。”

“恩田在洞庭湖周围?”彭阿大脸上露出纠结的神色。

心说这也相隔太远了,他们就算买下恩田,也不可能跑过来耕种呢,总不能让恩田荒在这里吧,那也太糟践良田。

士子看出了彭阿大的担心,笑着说:“可以举家搬过来。”

“举家搬过来?”彭阿大怦然心动,随即又苦笑摇头说,“土司老爷不会允许的,他会把我们脚筋挑断的。”

“此事恐怕由不得他。”士子脸色一板说道,“据我所知,你们土司恐怕要在常德滞留一段时间,这段时间他恐怕是管不了你们,等到你们到了湖区,土司就更加管不着你们,因为洞庭湖有新军驻扎,谁敢跑来这里闹事?”

“那我要恩田。”彭阿大一咬牙说道,“十亩。”

士子笑着说道:“阿大,你其实可以二十五亩恩田全买下,银子不趁手也没关系,可以先欠着,等来年有了收成之后再还上即可。”

“要多少利钱?”彭阿大有些担心的问。

土司老爷也借给他们钱,但是利钱属实高。

“不用利钱。”士子笑道,“这是圣上的恩典。”

“不用利钱?”彭阿大大喜,“那我要二十五亩。”

“好嘞。”士子便朗声说道,“田家洞司彭阿大,愿意举家迁来常德府世守镇兵,受领恩田二十五亩,一应粮税丁银全免。”

“什么,粮税丁银全免?”彭阿大难以置信道。

“噢对,这个忘了说了。”士子笑道,“一应粮税丁银全免。”

“大人,你的意思是说,今后这二十五亩恩田种出的粮食,都是我们自己家的?不用给朝廷缴纳一粒粮食,也不用缴纳一分丁银?”

彭阿大还是有些不敢信,竟有这等好事?

“对,不用纳一粒粮,也不用缴一分银。”

士子点点头道:“但是朝廷需对外用兵时,你们需要应征。”

“这个没话说。”彭阿大慨然道,“圣上给了我们如此恩典,我们自然也得卖命,只要圣上一道旨意,水里火里绝对没有二话。”

“行了,你到后面去领取田契保书吧。”

士子一摆手又高喊道:“下一个,彭阿二!”

“老二,要恩田。”彭阿大急道,“全要恩田!”

彭阿二听完士子解说,也是毫不犹豫的选了恩田。

事实上,除了极少数在保靖、永顺颇有田产的土目之外,其余的绝大多数土兵毫不犹豫的选了恩田,这真的没办法拒绝。

到最后,施南宣抚司的四万多土兵也被惊动。

在听说了保靖还有永顺土兵得到的好处之后,施南的土兵也坐不住了。

施南宣抚司的土兵想找冉三娘她们要求恩赏,但是一下找不着冉三娘,于是就自发的组织起来向现场的士子施压,要求给予同样的恩典。

碍于施南土兵的“强烈要求”,现场的士子被迫对施南土兵一视同仁。

最后绝大多数施南土兵也兴冲冲的签了田契,然后兴冲冲的返回各自老家去接自己的父母妻儿去了。

这时候,冉三娘、田玄、彭廷榆等三十多个土司仍还在崇祯的大帐中。

崇祯下手也真是有够黑,居然直接软禁了冉三娘等三十多个大小土司,唯一没有遭受软禁的土司只有秦良玉。

崇祯甚至提前把内幕告诉了秦良玉。

还提前把石砫宣抚司的三千白杆兵换防到了岳州府。

秦良玉叹道:“圣上这是要在湘西、鄂西推行改土归流么?再接下来,是不是就该轮到我们川东的土司?”

崇祯反问道:“秦老将军,你反对改土归流吗?”

“臣不反对,改土归流是大势所趋。”秦良玉摇摇头又道,“只是……此时就改土归流未免有些操之过急,眼下建奴流贼皆未灭,张贼又正在涂毒四川,正是需要各地土司为朝廷用命之时,此时改土归流不啻于自剪羽翼。”

“朕其实也不想在这时候改土归流,但是机会到了却不能轻易错过,不然错过这次,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等来第二个机会。”顿了顿,崇祯又道,“至于自剪羽翼之说,秦老将军你应该很清楚,并不是所有的土司兵都是白杆兵,指望各省的土司兵来剿灭建奴流贼以及张献忠,根本就是痴心妄想。”

秦良玉说道:“但也总比逼反他们好吧?”

“逼反他们?他们恐怕是没有能力造反了。”

崇祯哂然道:“因为朕已将湘鄂西最精锐的十万土兵抽走,没有了这十万精锐,湘鄂西土司就算是造反,也注定形成不了气候,朕翻手就能灭了他们。”

“圣上也要如羁押广西狼兵及云南土兵般,羁押湘鄂西土兵?”

秦良玉闻言大惊道:“此举怕是难以让人心服,于圣上名声也不利。”

崇祯微笑说:“事情并不是老将军你说的那样,朕并未羁押湘鄂西的十万土兵,朕只是给他们每人赏赐了二十五亩恩田,让他们举家迁来洞庭湖区为世守镇兵,仅此而已,朕可没有半点逼迫他们。”

“世守镇兵?”秦良玉愕然,“跟徐州、归德的镇兵一样吗?”

“是的。”崇祯点头道,“跟徐州、归德的镇兵一样,不用纳粮也不用缴纳丁银,免除一切苛捐杂税,只需为国征战。”

听到这,秦良玉不由得怦然心动。

但随即秦良玉又长长的叹了口气,可惜。

只可惜石砫司已经只剩三千壮丁,若是让这三千壮丁带着妻儿老小迁来了湖区,那么留在石砫的五万多孤儿寡母就只剩下饿死一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