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437章

作者:寂寞剑客

也就是跟在大明屁股后面当狗,还能捡几根骨头。

结果一查之下,朱慈炯才发现这次真是捡到宝了。

居然有将近一半的文官武将参与到政变,而且真要展开追究的话,剩下的那一半文官武将也摆脱不了干系,比如说具仁垕,其实也难逃罪责。

更加重要的是,朝鲜的两班大臣四个派系全都富得流油。

朝鲜八个道一百多万结的耕地,有一大半在两班大臣及宗室名下。

朝鲜的土地计量单位不是亩顷,而是粮食的产量,一结为二十石,根据黄册,朝鲜全国耕地的年产出大约在150万结左右。

由于兹事体大,朱慈炯赶紧派人去南京奏报崇祯。

这之前崇祯在南返之前,已经派人告知过朱慈炯。

……

当朱慈炯派出的信差到南京时,已经是十一月末。

这天崇祯正蹲守在清凉山下的格物科工坊,急切的等着新造好的蒸汽机试车。

花费了将近一年的工夫,方以智和宋应星终于将第一台工业用蒸汽机造出来,这次的锅炉就不再是用铅锡涛铸成形,而是用熟铁浇铸。

还有汽缸、活塞、连杆的尺寸也加大增粗。

比如说连接活塞的连杆,足足有2寸粗细,至于活塞的直径更是达到了三尺。

还有诸如温度计、压力计等仪表也都装上,管道的连接也更加考究,看上去已经不像一台实验用机型,而是一台真正意义的工业机器。

这会,方以智、宋应星正带着工匠在进行最后的总装工作,而且装的差不多。

就在这个时候,朱慈炯派出的信差风尘仆仆的赶到了南京,在第一时间将发生在朝鲜的事情禀报给了崇祯。

崇祯看完密信,不免感到欣慰。

随伺在侧的朱慈烺问道:“父皇,三弟那边可是出了什么变故?”

崇祯没有多说,只是把密信递给朱慈烺道:“烺儿你自己看吧。”

朱慈烺看完密信之后惊喜的说道:“父皇,三弟在汉城的表情着实令人刮目相看,倘使儿臣在汉城,决计做不到他这般。”

“炯儿对这次政变的处理的确是可圈可点。”

“不仅果断镇压了叛乱,还救了李倧父子,掌握了主动。”

说到这里一顿,崇祯又道:“烺儿你说,接下来朝鲜的政局该如何处置?”

朱慈烺略一思忖之后问道:“父皇,那得看大明想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然后视这个目标来制定相应策略。”

崇祯一摆手说:“展开说说。”

朱慈烺应声是,又接着说道:“假使大明只希望朝鲜成为一个温顺听话的藩属国,就只需要通过政治军事经济以及文化等手段强化对朝鲜的渗透以及控制,但如果大明想要将朝鲜纳入到版图,就要直接派出官员,借这机会对朝鲜实施直接的统治。”

崇祯不置可否的问朱慈烺道:“烺儿,你可知当年宣宗皇帝为何放弃安南?”

“此事儿臣知道,当初明军占领安南之后,安南土民的叛乱始终难以平息,因而需在安南大量驻军,为此耗费的钱粮每年逾三百万两,而从安南征得的粮税不足十万,收支相抵缺口实在太大,而且短时间内看不到消弥的迹象。”

“所以,你觉得朝鲜人会比安南人温顺吗?”

“可是朝鲜人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很深,所以……”

“安南人也一样受到儒家文化的深刻影响,不是吗?”

朱慈烺无言以对,因为安南人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不会比朝鲜人浅,可是他们对于大明朝廷一样充满了抵触,始终不肯归入大明版图。

崇祯谆谆善诱道:“烺儿你可想过其中原因?”

朱慈烺心头一动,忽然想起崇祯跟他说的族群认同。

当下朱慈烺说道:“父皇,这是因为族群认同的缘故吗?”

“对喽,就是族群认同的缘故。”崇祯深以为然道,“哪怕同为汉人,可一旦因为长时间居于某地而产生了独特的族群认同,外来族群再想将其融合就难上加难,因为他们的族群认同会通过族内成员之间的口口相传一直沿续下去,等外来族群衰弱之时,本地族群立刻就会想方设法赶走外来族群以赢得独立,古时的东胡、南蛮、西戎、北狄、东瓯及山越等,都是因为地域而产生的独特族群认同。”

东亚的先民其实出自同一个祖宗。

朱慈烺皱眉问道:“那该如何破解族群认同?”

“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大规模的移民。”崇祯说道,“秦朝时大规模向岭南移民,从此岭南永远并入华夏版图,汉朝时大规模往闽越移民,从那之后闽越永远并入华夏版图,要想朝鲜和安南永远并入华夏版图,无他,唯有移民耳。”

朱慈烺接着问道:“然而,秦时岭南及汉时闽越人烟稀少,因而可以大量移民,然而此时朝鲜及安南已经是人多为患,再大量移民过去又该如何养活?”

“那就双向移民。”崇祯皱眉道,“之前朕跟你们讨论过的,你忘了?”

朱慈烺道:“父皇是说将朝鲜人大量迁移到中原再分散安置,然后从中原大量迁移汉人前往朝鲜定居并屯垦?”

崇祯说道:“之前朕是这么想的,但后来想想分散安置效果未必就好,而且实际操作起来难度也太大,其实还有更好的办法。”

朱慈烺的政治敏感性确实非常高,一点即透:“父皇是说,让朝鲜人或者将来的安南人留在南京做工?”

崇祯欣然点头道:“不一定非得是南京,苏州、杭州等大城市也可以。”

大城市的包容性和同化能力是无与伦比的,如果本身就是同一个人种,两代之后移民的后裔就会完美融入到主流族群,即便人种不同,两代之后也会变成黄皮白心的香蕉人,又或者白皮黄心的鸡蛋人。

“这样确实更好。”朱慈烺点点头,随即又质疑道,“可是,现在南京、苏州以及杭州等大城市也不需要那么多的工人,朝鲜人可是有着上千万人之众。”

“现在用不了那么多工人,不代表以后也不用那么多工人。”崇祯说完返身指了一指身后快要总装完成的卧式蒸汽机,笑着说,“等到蒸汽机投入应用,我们大明的工业将迎来脱胎换骨的提升,那时候需要的工人数量就要以千万乃至亿作为计量单位。”

朱慈烺听了不禁心潮涌起,将来的大明真需要这么多的工人?

第五百五十三章 争气一号

崇祯其实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来。

从人类的维度看,第一次工业革命无疑是一次划时代的伟大事件,因为从此之后人类就历史性的从农业文明进入到工业文明。

但是从个体维度,第一次工业革命却充满了斑斑血泪。

因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在对无数个血汗工人的残酷压榨下完成的,对于身处第一次工业革命之中的工人而言,工业化并不友好。

尘肺、血铅中毒还有芦柴棒,这等惨剧简直数不胜数。

所以,崇祯更希望由朝鲜人、安南人甚至盎撒人前来大明的工厂充当血汗工人,而大明的老百姓,还是需要尽量善待,如果往外移民,还是尽量担任农场主或者矿场主,实在不行当个工头又或者农场管家也行,相当于技术管理层。

朱慈烺又问崇祯:“父皇,朝鲜的事务具体该怎么处理?”

“具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先控制军队,第二步再控制朝鲜的政局,第三步才可以推动大规模移民。”崇祯正要分说时,那边方以智忽然兴冲冲走过来。

“圣上,总装已经完成了。”方以智作揖说道,“可以下旨试车了。”

“那你还等什么?”崇祯急切的说道,“赶紧,赶紧点火!”

蒸汽机终于可以点火试车,崇祯便不再关心朝鲜的事。

方以智便立刻回头高喊道:“圣上有旨,点火!”

那边宋应星立刻点燃锅炉。

在熊熊炉火的焚烧下,锅炉的炉身很快就发出灼人的热浪。

大约小半个时辰之后,锅炉内部就传出轰隆轰隆的气流声,显然,炉内的冷水已经被烧开,这是蒸汽翻滚发出的噪音。

帕斯卡一直守在气压计前。

为了表彰帕斯卡发明气压计的功绩,崇祯下旨以帕斯卡作为压强单位,就是1斤重物作用于一平方米面积产生的压强。

【注:书中1帕=现实5帕,但是为免混淆,便于阅读,后面文中仍旧沿用现实中的压强单位帕,大气压仍旧=10万帕】

崇祯这么做不过是回归原本的样子。

但是帕斯卡无法预知未来,因而对此感激涕零。

因为以他的姓氏作为单位,意味着他将可以名垂青史。

某一刻,帕斯卡高喊起来:“陛下,已经达到2个大气压了。”

经过大半年的高强度学习,帕斯卡已经能说流利的大明官话。

因为担心焊接件强度不够,所以第一台蒸汽机的工作压力设计的是2个大气压,最大承受压力则是2.5个大气压,一旦超过2.5个大气压就必须释压。

现在锅炉气压已经达到2个大气压,就可以开始工作了。

崇祯当即下达第二道旨意:“快快,打开汽缸阀门!”

方以智便立刻打开连通汽缸的阀门。

崇祯和朱慈烺父子的心立刻提起来。

方以智、宋应星、帕斯卡等所有人也刷的看向蒸汽机的飞轮。

在众目睽睽之下,滚烫的蒸汽在刺耳的尖啸声中涌入汽缸中,然后推动活塞缓缓向前移动,通过连杆以及曲轴连接着活塞的巨大飞轮便开始缓慢的转动。

看到巨大又而又沉重的飞轮开始缓缓转动起来,方以智他们顿时间便欢呼起来。

崇祯虽没有欢呼,但是嘴角的笑意也是掩不住,因为只要这个飞轮能转动起来,也就意味着可以对外做功了,而且最大可以产生7万牛顿的机械推动力。

【注:牛顿此时还是小孩,万有引力还没发现,这里只是引用】

这个很容易计算,1帕斯卡等于1牛顿作用在一平方米表面的压强。

这台蒸汽机的活塞面积为0.72平方米,活塞内外压强差为1个大气压,所以可产生的最大理论推动力就是七万两千牛顿。

那么7.2万牛顿的推动力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可以将7吨的重物给吊起空中!

想到这,崇祯的一张脸也笑成了雏菊。

然而不出意外的话,很快就要发生意外。

只见巨大的飞轮运行了大约四分之一周,从蒸汽机的汽缸内陡然间传出来一阵极其刺耳的磨擦声,简直能够把人的牙齿都给酸倒掉。

高起潜和几个小太监便下意识的捂住耳朵。

崇祯的脸色也垮下来,嘴角的笑意也凝固住。

再定晴看时,只见飞轮已经停下来不再转动。

方以智、宋应星还有帕斯卡等人的脸色也在顷刻间黑成锅底,试车失败!被圣上寄与厚望的争气一号试车失败了!

只有锅炉仍然还在轰鸣。

炉内的气压也在持续升高。

帕斯卡很快发出警示:“圣上,气压已经达到2.2个大气压了!”

伴随着帕斯卡的警示,蒸汽机的几个密封机构也开始噗噗漏气。

崇祯咬着牙说:“不着急打开释压阀,再等等。”

崇祯还是有些不甘心,期待着能有奇迹发生。

然而奇迹并没有发生。

飞轮仍旧是纹丝不动。

气压却是持续不断的升高。

“圣上,气压已经达到2.3了!”

“圣上,气压已经达到2.5了,快要炸了!”

帕斯卡说话的声音已经带着颤,差点就要转身逃跑。

因为蒸汽机的几个重要焊接点强度有限,理论上就只能承受2.5个大气压,现在的压力几乎已经是极值,随时都可能爆炸。

高起潜也是急得脸色煞白:“万岁爷快走!”

崇祯便只能放弃,颓然说:“打开释压阀。”

帕斯卡便以最快的速度将释压阀打了开来。

阀门一打开,高热高压的蒸汽便喷薄而出,发出尖锐的啸声,经久不歇。

崇祯的心情却是大坏,看来古人诚不我欺,好事就是要多磨,第一台工业用蒸汽机的研制终究还是没有那么顺利。

争气一号试车失败了。

……

当天晚上,方以智他们就找到了失败原因。

“汽缸内壁光滑度不够,把活塞给卡住了。”方以智一脸惭愧。

“你们打磨的时候难道没有试过?”崇祯皱眉道,“看看活塞在往复移动的时候会不会被汽缸壁卡住?”

“打磨的时候当然试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