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527章

作者:寂寞剑客

欣慰,是因为他给国子监注入的家国情怀正在展现出影响力,这些国子生齐刷刷为了汉家衣冠儒家宗庙铤身而出,就是明证。

遗憾,是因为这些国子生太年轻,还有大好的前途等着他们。

这些年轻、热血又习得了一身本事的国子生,不该就此凋零。

“前面那个叫王如今。”江天一语气低沉的道,“山西汾阳人。”

“朕知道。”崇祯说道,“他是傅山的同乡,还是袁继咸的弟子。”

说话之间,王如今已经带着数百国子生向着望台上的崇祯长长一揖,这一次,这些国子生没有行军礼,而是行的儒家的古礼。

……

“大明可以没有王如今,却不可以没有圣上!”

“为汉家衣冠计,为儒家宗庙计,为大明计,圣上断然不可以有事!”

王如今心底默念了两句,随即直起身再转身,然后从腰间拔出短铳,扳开扳机大步迎向前方潮水般涌来的巴牙喇兵。

在王如今的身后,五百多个国子生手握短铳,如影随行般缓步跟进。

眨眼之间,三百余骑巴牙喇兵就冲杀到近前,为首的那个巴牙喇手起一刀照着王如今的肩颈斜斩而下。

王如今却是不躲也不闪,只是冷冷的拿短铳瞄准建奴巴牙喇的面门。

王如今非常清楚,建奴巴牙喇身披三重甲胄,咽喉部位都围有铁片串成的顿项,只有面门部位是唯一的弱点。

建奴巴牙喇的面门通常只有一层薄薄的面甲。

有些巴牙喇甚至于没有面甲,直接露出面门。

王如今面前的这个巴牙喇就没有面甲,但是兜鍪的顿项格外的严实,只在面部留下一块不大的三角区,确保视力不受到任何影响。

王如今短铳所瞄准的正是建奴兜鍪的三角区。

看到王如今不躲也不闪,只是拿短铳瞄准自己面门,建奴巴牙喇眸子里顿时流露出一股无比狂热之色,竟然也没躲,刀势不变继续下劈。

这是典型的胆小鬼游戏,都在赌对方先躲闪。

这一切说来话长,但其实就是一刹那的工夫。

“呯!”王如今扣下扳机,铳口绽起一团红焰。

从始至终,王如今就没有躲的念头,他只想换命。

因为王如今知道,只有换命才有可能杀掉巴牙喇。

几乎同时,巴牙喇兵的斩马刀也斩在王如今的右肩。

锋利的斩马刀在巨大的惯性加持下,一下就从王如今的右肩切至左肋,将他的上半个身躯斜着切下来,只剩下半截还杵在原地。

但是建奴巴牙喇也被王如今一枪轰碎了面门。

连惨叫也没来得及发出,巴牙喇就从马背倒栽而下。

“呯呯呯!”连续不断的枪声从国子生的阵列中响起。

紧接着响起的便是“嘭嘭嘭”的撞击声,那是建奴巴牙喇的战马快速撞上国子生躯体时所发出的声音,隐约还有骨骼碎裂的喀嚓声。

霎那之间,一排又一排的国子生被撞飞。

但是马背上的巴牙喇也是一排接着一排从马背上摔落。

这就不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战斗,而是一次以命换命的残酷撕咬。

几百个大明国子生在用他们的命,阻挡巴牙喇的冲锋,不为别的,就为了尽可能的多杀掉几个巴牙喇,就为了让巴牙喇的速度慢下来。

只要巴牙喇丧失了马速,也就丧失了威胁。

高速反冲的夷丁禁卫军就能像重锤砸击西瓜般砸碎巴牙喇的骑阵。

恍惚之间,被撞飞被斩杀的国子生们听见身后响起闷雷般的蹄声,随即脸上就纷纷流露出欣慰的笑意,夷丁禁卫军已经开始了反冲锋。

圣上之安危已然无虞矣,大明,已然无虞!

……

“啊?这这这这这……”看到这残酷一幕,宋献策直接就傻了眼。

“这些国子生是疯了么?穿着襕衫拿着一把短铳就敢硬撼巴牙喇?”

“这可是建奴的巴牙喇,这可是巴牙喇兵,疯了,他们一定是疯了!”

李自成和顾君恩也是张大了嘴巴,他们也被眼前这一幕深深的震撼到了。

数以百计的大明国子生穿着襕衫,拿着短铳,排着密集的步兵队列,悍不畏死的迎向排山倒海般冲杀过来的巴牙喇。

面对巴牙喇兵的斩马刀,他们甚至都没有躲。

只为了换取一个以命搏命的机会,只为了迟滞巴牙喇兵的冲击速度,只为了保护中军本阵,就只为了……守护崇祯?

何德何能?崇祯何德何能?

李自成心下陡然涌起一股怒意。

崇祯这个昏君庸君,他何德何能?

……

拜音图还有洪承畴也是张大嘴巴。

嘴巴大到甚至能够吞下一枚鹅蛋。

此时此刻,他们脑子里也只有跟宋献策一样的念头,这些国子生是疯了吗?

穿着襕衫,拿着短铳就敢硬撼两白旗的巴牙喇骑阵?这可不就是茅炕里点灯笼,找屎么?这是嫌自己命太长?

“不可能,这不可能。”

洪承畴喃喃低语两声,目光上移,看向望台上的崇祯。

老天爷啊,甲申之后在崇祯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个几乎遭到所有的官员缙绅抛弃的废物皇帝,短短几年时间却能让这么多的士子生员舍生忘死,宁可拼着性命不要,誓要守护他的安全?

“不可能,这不可能!”拜音图发出愤怒的咆哮。

拜音图至今犹记得跟随多尔衮入朝阳门的那一幕。

那日旭日初升,霞光万道,数万八旗勇士跟着多尔衮出现在朝阳门外,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是跪倒一地的前明官员缙绅,还有无数的士子生员。

彼时之大清真是国运昌隆,士绅咸服,天下归心。

反观崇祯,则已经遭到几乎所有前明士绅的抛弃。

可是今天,这些士子生员却在不要命的守护崇祯!

……

“不可能,这不可能!”巴达海也发出不甘的怒吼。

在这些生员的拼死阻击下,三百巴牙喇很快就损失了一百余骑,而更让他感到心急如焚的则是他们的马速已经降下来。

对于骑兵,丧失马速就会杀伤力锐减。

这也罢了,更加糟糕的是,对面的夷丁已经冲起来。

巴牙喇兵已经丧失了马速,夷丁却已经完全冲起来。

作为一名身经百战的老兵,接下来即将会发生什么,巴达海很清楚。

但是他不甘心,他无论如何也不愿意接受这个结果,必须做点什么!

“图海!”巴达海当即声嘶力竭的大吼起来,“你率五十骑从侧面绕过去,我带着剩下的巴牙喇替你们拖住崇祯的夷丁!”

“嗻!”图海猛的一勒马缰,斜着切向侧翼。

图海身后的数十骑巴牙喇纷纷跟着切向侧翼。

几乎同时,巴达海已经带着剩下的百余骑巴牙喇兵凿穿了国子生的阵列,旋即跟高速冲锋的夷丁禁卫军猛烈的撞在一起。

霎那之间,两军阵前一片人仰马翻。

巴牙喇的骑兵阵形瞬间就被冲击得七零八落。

便是巴达海自己也被兀把炭一刀斩落在马下。

落地之后,巴达海兀自还不肯咽气,挣扎着翻过身来直勾勾的看着图海,看着图海率领数十骑从侧翼迂回了过去,并从背上摘下大稍弓。

第六百七十二章 建奴败了!

图海这小子还是有点见识。

他知道巴牙喇披着三重甲,爬不上陡峭的望台楼梯。

因为望台上还有好多太监,这些太监手里都有短铳,在巴牙喇费力攀爬的时候,太监可以用短铳轻而易举的射杀他们。

所以图海想到了用大稍弓射杀崇祯。

愚蠢的崇祯,他不应该站到楼梯口,这是自寻死路!

弥留之际,巴达海看到图海和数十骑巴牙喇在飞奔中同时向着崇祯射出了重箭,而崇祯仍旧直挺挺的站在望台的楼梯口没有动。

遗憾的是,两个太监搬来两面木牌遮挡在崇祯面前。

而且这两面木牌表现还覆盖了铁皮,看着极为坚固。

而事实上,这两面木牌也确实坚固,轻松挡下了图海他们射出的那几十支重箭,插满箭矢的木牌移开,崇祯毫发无损。

恍惚之间,巴达海听到明军在欢呼。

明军肯定是在为他们的皇帝而欢呼。

因为他们的皇帝在生死关头展现出超乎寻常的勇气。

再放一箭,图海,赶紧再放一箭啊!巴达海的目光再次转向图海。

然而,已经没机会了,因为一队夷丁已经追了上来,犹如飓风一般扫过,图海等数十骑巴牙喇顷刻间被撞落马下。

巴达海甚至很清楚的看见。

图海被一只铁蹄给踏碎了脑袋。

完了,这下彻底完了,大清兵败了。

随即,巴达海就堕入永恒的黑暗中。

……

“唉,大清兵,败矣!”

看到最后一队巴牙喇也被明军淹没,拜音图不由得仰天长叹一声。

洪承畴却是默不作声,只是眼神直勾勾的盯着一千多步外的望台。

洪承畴至今想不明白,崇祯是靠什么赢得这些国子生的誓死守护?因为他是大明朝的皇帝?因为大明朝得国最正?

古往今来,可曾有一个皇帝能像崇祯这般,获得士子的誓死守护?

反正,洪承畴是想破了头也没有想到第二个能像崇祯这般的皇帝。

在历史上,有不少开国皇帝能够获得武臣的誓死守护,但是能获得士子誓死守护的皇帝就一个都没有。

开国皇帝尚且做不到,遑论守成之君,遑论末世之君。

“唉,走吧,回北京。”拜音图又一声轻叹,掉转马头径直走了,十数骑巴牙喇也纷纷策马跟上,洪承畴这才如梦方醒,赶紧跟了上去。

尽管大战还没有结束,但是结局却已经注定。

这个时候不走,过一会恐怕就没有机会走了。

……

崇祯和徐应伟也已经意识到,胜利就在眼前。

尽管突入到中军本阵的两白旗还没全部歼灭,西北、西南两个斜角的建奴也还有至少一两千骑在负隅顽抗,但这些已经不足以影响大局。

因为两白旗的骑兵已经被十倍以上的明军步兵围住。

这些建奴骑兵人困马乏,被明军步兵淹没已然是早晚的事,这个时候就算是多尔衮跟奴尔哈赤复活也救不了两白旗。

“圣上?”徐应伟目视崇祯。

崇祯轻轻颔首,微笑说:“你是主帅。”

徐应伟当即回头大喝道:“传我将令,中军还有4镇、5镇的炮兵旅即刻复位,与其他各镇炮兵旅重新装填实心弹,三发急速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