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529章

作者:寂寞剑客

就算现在回去,也是赶不上了。

所以能在这里歼灭建奴的十几个巴牙喇也是不错的。

当下郑森又给三个飞行分队分别布置作战任务:“第一队打马,第二队杀人,第三队负责猎杀漏网之鱼,都听清楚了吗?”

“听清楚了。”众将士低声应诺。

郑森一挥手,众将士便四散隐蔽。

过了没一会,十余骑巴牙喇便簇拥着两骑进入树林。

这两个倒霉蛋不是别人,正是提前从八里桥战场上逃离的拜音图还有洪承畴。

两人的情绪都有些低落,所以一路上都没怎么说话,只想着早日逃回北京城,不过逃回北京之后又该如何,却又是一片茫然。

八里桥战败后,大清兵精锐尽失,北京肯定守不住。

可是弃了北京,又还能够去哪呢?辽东是回不去了。

就算是明军不追杀他们,山海关的吴三桂也不会放行。

回不去辽东,那么从居庸关逃到漠北草原,重演北元故事?

两人正在胡思乱想之际,官道两侧的桦树林里突然间响起枪声。

枪声响过之后,拜音图、洪承畴还有随行巴牙喇的战马纷纷倒毙当场。

巴牙喇作为建奴的精锐,本不该如此大意,但是今天在八里桥战场亲眼目睹两黄旗以及两白旗的惨败之后,这些巴牙喇兵也乱了心神,结果中了埋伏。

不过这十几个巴牙喇兵的素养还是过硬的,很快就翻身跃起。

然而,迎接他们的却又是一阵清脆的枪声,十几个巴牙喇当即倒在血泊中。

几十步的距离,巴牙喇就算是披了三重甲,也根本挡不住线膛枪加米尼弹。

反应敏捷的十几个巴牙喇几乎是当场毙命,反倒是反应慢了半拍的拜音图、洪承畴很侥幸的保住一条狗命。

两人刚坐起身,一个声音陡然响起:“停!”

紧接着两侧的桦树林里就走出了几十个明军。

领头的赫然是一个穿着青色襕衫的明军士子,很年轻。

“明军?”拜音图和洪承畴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里怎么会有明军的伏兵?而且怎么只有几十个明军?

难道是崇祯提前预料到他们会从这里过,那他还是人吗?

……

郑森还不知道他在阴差阳错之下抓了洪承畴,他只是单纯的认为抓两个活口回去,会比多剪两根鼠尾回去更加好看些。

“别动,把刀慢慢放地上。”

郑森拿枪口指着拜音图和洪承畴。

拜音图眸子里陡然掠过一抹狠色,一个纵身往郑森扑来。

郑森便毫不犹豫的扣下步枪扳机,活的不成,死的也行。

只听“呯”的一声枪响,拜音图便横着从空中摔跌在地。

洪承畴见状便赶紧说道:“我不是建奴,我是汉人,汉人。”

蝼蚁尚且贪生,如果能够不死的话,洪承畴还是想要多活几年。

郑森示意身后的空军将士先别开枪,然后缓步走到洪承畴跟前三尺处站定,直勾勾的盯着洪承畴上下打量。

洪承畴被看得浑身不自在,赶紧避开眼神。

郑森盯着洪承畴看了半天,忽然咧嘴一笑:“福建南安人?”

洪承畴脸上露出错愕之色,旋即拱手问道:“尊驾也是南安人氏?”

郑森哂然一笑,不答反问:“据我所知,早年在朝中做官,后又数典忘祖降了建奴的福建南安人只有一个,就是你吧?”

洪承畴的一张脸瞬间变成猪肝色,再也说不出话来。

看到这,郑森便越发确定眼前之人便是贰臣洪承畴。

“还真是你啊,洪承畴!”郑森冷笑道,“你还真是给咱们南安人长脸呢。”

洪承畴便索性闭上眼睛,装作没有听见,但是内心却不免涌起浓浓的悲凉。

也许是因为听到南安乡音的缘故,洪承畴不可遏止的想起儿时的贫苦生活,十一岁上便要帮着母亲做豆干、卖豆干,每日里只能在贩卖豆干之余跑到村中学馆外偷听,他能从贫瘠的南安读书考出来,真的是很不容易。

不意宦海半生,最后竟沦落至此。

此刻回想起来,洪承畴真是肠子都悔青。

早知今日,真不如当初就死在建奴刀下,至少不会让家族蒙羞,也不至于受一个同乡晚辈的这般羞辱。

“你是不是觉得我在羞辱你?”

郑森哂然说道:“这才哪到哪,好戏还在后头呢。”

顿了顿,郑森又喝道:“来人,把这贰臣绑起来。”

当即便有两个空军将士走上前,用麻绳捆住洪承畴。

郑森却又用手指在拜音图尸体上沾了血,在洪承畴的官服正面写下了“我是千古贰臣洪承畴”字样,又在他左右脸颊写上国贼而字,最后又将洪承畴的凉帽打掉,将他脑后的鼠尾解开,就像一小撮茅草般披散下来。

第六百七十四章 招揽李自成

建奴兵败如山倒,明军自然不会放过痛打落水狗的天赐良机。

徐应伟派出了足足25个步兵旅外加整个骑兵镇对建奴溃兵展开了大规模的追歼战,力求尽可能的全歼建奴。

不过徐应伟还是留下了10个步兵旅。

这10个步兵旅是留来保护炮兵还有崇祯的。

徐应伟不会忘了,通惠河南岸还有3万伪顺骑兵。

如果将所有的步兵都派出去追击建奴,伪顺骑兵突然杀过八里桥怎么办?没有步兵,光有炮兵可对付不了伪顺骑兵。

直到现在,伪顺骑兵迟迟不肯离开战场。

然而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必须赶走。

徐应伟便提议说:“圣上,要不要派5个步兵旅打过八里桥?伪顺只来了数万骑兵,并没有炮兵,步兵就足可以驱逐。”

崇祯却一摆手说:“还是算了。”

明军将士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战,紧绷的神经都已经松懈下来,这个时候也不是说完全不能够厮杀,但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关键他还不想这么快跟伪顺翻脸。

崇祯甚至于还想跟李自成当面谈谈。

李自成跟罗汝才、张献忠这些草寇还是不一样。

张献忠这个草寇,只能够派兵镇压,李自成还是可以先试着招揽一下。

当然,这只是尝试一下,崇祯也没抱太大希望,毕竟李自成已经称帝。

当下崇祯吩咐江天一道:“江天一,你找一个国子生去给李自成传话,他不是想要见朕吗?现在就是最合适的时机,再告诉他,只准带十人以下的侍从,而且不许携带弓箭或者火枪,当然,朕也不会带武器,侍从也不会超过十人。”

“是。”江天一当即派了一个国子生过河去传话。

高起潜紧接着上前说道:“万岁爷,现在就换甲吗?”

“换甲?”崇祯一下子没反应过来,“换什么甲,莫名其妙。”

“呃……”高起潜也愣在那里,心说上次见李自成不就换了副甲胄?

“噢,你说这个啊,这次不用。”崇祯哂然说道,“这次隔着通惠河呢,李自成还能飞过来杀了朕?所以这次不必那么麻烦。”

……

别说,李自成还真有杀崇祯的心思。

李自成遥望着通惠河北岸的明军,幽幽问道:“两位军师,你们说,如果此时朕率3万铁骑杀过八里桥,能否击溃对面明军?能否斩杀甚至擒获崇祯?”

“这……”宋献策根本不敢做声,他现在已经开始怀疑人生。

一直到现在,宋献策的脑子里都还是两黄旗、两白旗被明军屠杀的血腥画面,还有那些个士子生员拿自己的身体阻挡建奴巴牙喇的画面。

这样的明军,谁能战胜得了?没人能战胜得了。

顾君恩就没有丝毫推诿,叹息道:“圣上,赢不了的。”

李自成的脸色顷刻间冷下来,但很快又露出释然之色。

“是朕贪心了,想要趁明军之危。”李自成自嘲的一笑,正要下令撤军之时,一骑快马从八里桥疾驰过来。

李自成便立刻把军令又给咽回去。

明军信差很快就来到李自成跟前。

“大明国子生薛宗周,奉大明皇帝陛下之口谕,特来晓谕顺国皇帝……”

听薛宗周宣读完口谕,李自成流露出错愕之色,这个倒是真没想到,崇祯居然在这个时候提出来跟他见面?别说,还真可以。

李自成是真想跟崇祯见一面,因为他有话要当面问崇祯。

当下李自成道:“见面可以,不过朕信不过他,上次在河南府之时,他明明就藏身在金铉军中却故意不见,所以这次朕必须得加一个条件。”

薛宗周皱眉道:“敢问是什么条件?”

“不准戴兜鍪。”李自成板着脸说道。

“而且朕得派人过河监视他卸掉兵器。”

薛宗周将李自成提出的条件回报给崇祯。

崇祯欣然同意,也派了薛宗周监视李自成。

李自成则派了顾君恩过通惠河来监视崇祯。

在薛宗周和顾君恩的监视下,崇祯和李自成都只带了九个侍从,没有戴兜鍪,也没有携带任何兵器,策马来到通惠河边。

通惠河的宽度其实只有十几米。

所以崇祯和李自成两人隔着通惠河,都可以看清楚对方的表情。

“李自成,我们又见面了。”崇祯笑着招呼,“你好像憔悴不少。”

真的面对崇祯,李自成却又本能的有些心虚,也就是二十年前,他不过只是银川府的一介小小的驿卒,而眼前的这位却是对亿兆黎庶握有生杀大权的皇帝,这种地位上的巨大悬殊给了他压迫感,让他不可遏止的生出一等畏惧感。

但是很快,李自成便又想到他如今也是大顺朝皇帝。

当下李自成闷哼一声说道:“我们这是头一回见面吧?”

一听这话,崇祯就知道李自成仍旧对上次的事情耿耿于怀。

崇祯笑道:“那就言归正传,你上回说想要见朕,有何事呀?”

“没什么。”李自成这时候只能否认,总不能说上回想见你,是想跟你商量一下平分建奴地盘的事情。

可是如今,这个事情连提都不用提了。

当下又道:“就是想见见你,看看你是个什么样的人?当初为何下旨裁减驿递,砸了那许多人的饭碗?”

这句话憋在李自成心里已经二十多年。

今天终于当着崇祯面说出来,舒服了。

“此事是朕的不是,朕向你赔个不是。”崇祯哈哈一笑又道,“此外,朕还有个提议,不知道你想听还是不想听?”

李自成轻哼一声道:“什么提议?”

崇祯脸色一正说道:“管理驿站递铺的是一群什么样的货色,想必你也是很清楚的,这也是当初朕非要裁减驿递的主要原因,便是如今,大明的剩余驿递也还是一般肮脏不堪,除了靡耗钱粮便一无是处。”

李自成面露讥讽之色:“大明官场不都是这般?”

“说对了,大明官场都是这鸟样。”崇祯哈哈一笑,又说道,“所以朕打算弄一个不受朝廷管辖的驿递,只归内务府驿递科管。”

“内务府?”李自成一撇嘴说道,“换汤不换药耳。”

“不不不,这两者还是不一样的。”崇祯摆摆手说,“李自成,你可愿意出任内务府驿递科的都给事中?”

“你说啥?”李自成当即傻在那。

宋献策、顾君恩和马宝也傻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