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556章

作者:寂寞剑客

当下郑旺财又小声问:“万岁爷,草民有一家经营多年的票号,被住友家夺走了,大明天兵能帮着夺回吗?”

许三官也紧接着说道:“还有小人家里的杂货栈。”

崇祯微微一笑,说道:“放心吧,肯定能拿回来,凡大明子民,所有的损失最终都能够找补回来,一分都不会少!”

郑旺财和许三官立刻又满血复活,愉快的离开了。

郑芝龙却是有些遗憾:“圣上,大阪可是倭国最大的贸易港口,倭国的大米、棉花、生丝等大宗货物都会在大阪完成交易,所以积累的财富也是极其庞大,更重要的是,几乎包揽了倭国炼铜业的住友家就在大阪城,我们真的不取吗?”

郑芝龙是真感到遗憾,因为崇祯的信誉一向良好,说过的话还没有做不到的,所以他就真的信了崇祯的话,以为不会洗劫大阪的商贾和市民。

崇祯微微一笑,说道:“入宝山岂有空手回的道理?”

“嘎?”郑芝龙闻言有些错愕,“圣上刚才不是说……”

“你是想说君无戏言?又或者一诺千金?”崇祯道,“君无戏言看对什么人,朕又非倭国的皇帝,对倭人讲什么信义承诺?”

郑芝龙闻言顿时开心的笑起来。

这样的皇帝才是大明的好皇帝。

跟着这样的皇帝,真特么过瘾。

再接下来的几天,明军将士对大阪的商贾市民仍旧秋毫无犯,甚至还专门派出多支军队上街巡逻,维持秩序。

所以大阪的治安反而变得更好。

听说这一幕之后,之前逃离的大阪市民以及商贾便纷纷返回。

于是大阪的商业活动反而变得更加繁荣,因为3万多明军的到来也给大阪带来了巨大的消费需求,顺便说句,大明的铜钱在倭国也是硬通化,很受欢迎。

……

足足过了半个月,大阪的商业秩序已经完全恢复,德川幕府派出的谈判使团才终于到达大阪城外,要求谈判。

崛田正盛原本只是想跟明军的主帅谈判。

所以,当他听说是大明皇帝亲自领兵至,险些下巴骨都惊掉。

大吃一惊的同时,崛田正盛也感到头痛,如果领兵征讨日本的只是大明的一个文官或者武将,那事情还好办,可现在却是皇帝亲至,只怕就很难善了啦。

日本国这次要大出血是肯定的,就不知道最终得赔偿多少钱?

在媾和谈判正式开始之后,崛田正盛的猜测很快就得到证实。

大明皇帝上来就提了四个条件:“其一,将九州岛全境割让给大明;其二,赔偿四百年来大明所遭受倭寇流毒之所有损失,计黄金一千万两、白银一亿两、铜一亿斤;其三,开放倭国境内所有沿海城市为通商口岸,允许持有大明市舶司许可之商船自由贸易;其四,绍仁天皇和幕府将军德川家光切腹谢罪。”

“这这这这……”崛田正盛已经惊得话都说不出。

这四个条件,德川幕府是一个都办不到,不可能。

他要是敢应下这样的屈辱条件,也就不必回江户,直接在半路找个地方切腹好了。

当下崛田正盛苦着个老脸说道:“尊敬的皇帝陛下,您提的这四个条件实难办到,能不能降低一下标准?”

崛田正盛虽不是商人阶层出身,但也懂得经商之道。

当下崛田正盛便开始坐地还价:“割让九州全岛这是不可能的,开放日本全境所有港口城市也绝无可能,不过德川幕府可以考虑将长崎城辟为一个自由领,由大明派驻官吏与日本的官员共同管理,并允许大明商人自由贸易。”

至于说赔偿还有让天皇和将军切腹谢罪,崛田正盛提都没有提。

这事没有任何商量余地,必须将大明皇帝的野望扼杀在萌芽中。

然而大明皇帝的反应再次出乎崛田正盛的意料之外,直接赶人。

大明皇帝说完之后,充当通译的那个什么闽国公直接就翻了脸:“崛田正盛,你可以回江户了,顺便转告德川家光,让他洗干净脖子老实等着。”

“洗干净脖子老实等着是什么意思?”崛田正盛是真的没听懂。

“蠢,意思就是等着我们来杀他头。”郑芝龙哼声道,“现在你可以滚了!”

“滚!”守在甲板两侧的几排海军士官当即抽出腰刀,崛田正盛和随行的两个武士惊得脸色如土。

……

第一次媾和谈判不出意料的失败了。

崛田正盛怀着沉重的心情走下舷梯,上岸之后又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周瑜号,只见大明的军舰就像一尊钢铁巨兽蹲在大阪城外。

似乎是为了向崛田正盛一行人示威,就在他们回望时,周瑜号靠岸这一侧的32个战棚就同时打开射击孔,将32尊舰炮推出来。

看着上下三排,多达32个黑洞洞的炮口。

崛田正盛的心情顿时之间变得更加的沉重。

唯一的好消息,是大明朝终究是天朝上国,并没有像那些红夷般,在打下日本的城市之后就进行烧杀掳掠。

离开大阪之后,崛田正盛就连夜赶回江户。

这次回江户的速度就快多了,只用了五天,崛田正盛就回到江户。

第七百一十一章 崇祯23年

德川家光第一时间召见了崛田正盛,问道:“如何,明军肯退兵否?需要什么样的条件他们才肯退兵回国?”

崛田正盛叹道:“大将军阁下,大明皇帝提了四个条件。”

“大明皇帝?”德川家光也是愣了下,“大明皇帝亲至?”

与会的其他属官也是大吃一惊。

大明皇帝亲至,性质就不同了。

“是的,真的是大明皇帝亲至。”崛田正盛苦着脸道,“崇祯皇帝。”

“八嘎!”德川家光的脸色当即变得有些难堪,怒道,“不过就是几百个大明的商民,什么仇什么怨?值得他以皇帝之尊远渡重洋讨伐日本?”

这时候,一个若年寄问道:“他提了哪四个条件?”

崛田正盛闻言却有些犹豫,不知道要不要实话实说。

德川家光便道:“崛田前辈,不管崇祯说了什么,你只管转述便是。”

“哈依。”崛田正盛一顿首,直起身说道,“其一,割让九州全岛给大明;其二,开放全日本所有港口城市,允许大明的商贾自由通商。”

听到这,德川家光和在场属官的脸色就已经很难堪。

顿了顿,崛田正盛接着说道:“其三,赔偿一千万两黄金、一亿两白银、一亿斤铜,更过分的则是第四条,还要绍仁天皇和大将军阁下切腹以谢大明。”

“八嘎!崇祯他在说什么胡话?他把我们日本当成什么了?”

“没错,日本可是与大明平等的国家,而不是大明的藩属国!”

“崇祯如此欺辱我们日本,实不可忍,臣建议立刻召集全日本所有大名,以及各个天领所有之旗本,与明军决一死战!”

“没错,明军虽有火器之利,可我们日本坐拥天时地利人口,凭借绝对优势之兵力,再合理利用地形优势,未必打不赢!”

“大将军阁下,臣等请求死战!”

在场的十几个属官一下子就炸了锅。

因为崇祯提的条件实在是太过分了。

正常皇帝都不会提这么过分的要求。

所以,跟个不正常的皇帝还谈什么?

只有坐在德川家光下首的德川义直没有吭声。

原因也很简单,大阪冬之阵在德川义直的脑海之中留下了此生难以磨灭的可怕印象,以至于他再生不出半点反抗的勇气,真的打不过啊。

德川家光显然也是心有顾忌,问德川义直道:“九叔?”

德川义直轻叹了一声,说道:“你们没跟明军交过手,不知道明军的火器有多犀利,尤其明军水师的火器,那真是凶残到极致,我们打不赢的呀。”

这话若是从崛田正盛的口中说出来,直接会被众人喷死。

但是德川义直乃是德川幕府的亲蕃,相当于大明的藩王,而且还是实力强大的藩王,所以在场的十几个幕府属官都没敢说一句。

过,德川义直接下来的一句话却把所有人都给说服了。

德川义直又道:“何况就算能够打赢,也必然会损失惨重,甚至可能动摇德川幕府的统治根基,所以我的意见是,如果崇祯没有征服日本的打算的话,就还是尽可能的满足他提出的条件,当然,大将军切腹是绝无可能的。”

幕府将军不可能切腹,天皇则可以考虑。

德川家光又扭头问崛田正盛道:“崛田前辈,你是唯一与崇祯见过面的,在你看来,崇祯有没有征服日本的打算?”

“看上去似乎没有这样的打算。”

崛田正盛不敢把话说得太死,留了余地。

“那就继续与他谈判。”德川家光说完又对德川义直说道,“九叔,这次由你代表德川幕府去跟崇祯谈,除了原则性问题,其他条件你一概可以做主。”

原则性问题只有两个,其一,保证日本的独立性。

其二就是,保证德川幕府的统治地位。

德川义直领了旨意,匆匆往大阪而来。

……

此时在大阪湾的周瑜号官厅。

高起潜幽幽的说道:“万岁爷,今晚便是除夕了。”

又是除夕,高起潜有些想念南京清水巷的宅子,更想念他的从子高全文,这个时候要是能在清水巷的宅子里父子共享天伦,那该有多好啊?

“已经到除夕了吗?”崇祯闻言却是愣了一下。

又是一年时间过去,马上就是到崇祯二十三年了。

时间过得真快,他穿越来到这个世界已经快六年了。

高起潜又接着说道:“今夜的南京城,烟花肯定会很璀璨。”

听出高起潜的情绪有些异样,崇祯便忍不住回头仔细打量了高起潜一眼,却发现高起潜的脸上已经堆满了褶子。

记得刚见高起潜时,一张脸还很光滑。

这才六年时间不到,就老成这副样子。

当下崇祯问高起潜:“高伴伴,你今年多大岁数了?”

“老奴记不大清了。”高起潜摇摇头说,“六十七?或者六十八?”

崇祯便也有些于心不忍,心说纵然高起潜在崇祯十七年之前做了不少恶,可这些年的勤恳做事也是足够赎罪了,是时候放他回家了。

再留着这样一个老人家在身边侍伺起居,会折寿。

当下崇祯说道:“高伴伴,这次征完日本,你就不必留在朕身边当差了,剩下的日子也不多了,就在南京颐养天年吧。”

“万岁爷!”高起潜吓得噗嗵跪下。

“老奴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好,惹您生气了?”

“你起来。”崇祯将高起潜扶起来,又说道,“你没有哪里做得不好,崇祯十七年前的事情就不提了,十七年之后你做得很好。”

“朕这次放你出宫,也是真心让你颐养天年。”

“等这次回了南京,朕会将你和王大伴一并册封为太监王。”

稍稍一顿,又说道:“今后你和王大伴就在南京陪伴家人,颐养天年吧。”

“万岁爷!”确定崇祯并不是在试探,高起潜心下又是惊喜,又是惶恐,一时之间竟然哽咽不能言语。

崇祯又接着叮嘱道:“不过,朕必须得正告你,千万不要仗着你是王爵以及朕对你的宠信就为所欲为,今后的大明已经不再是以前的大明,现在就连皇亲国戚甚至于宗室藩王都已经没有了特权,犯了法一样要受有司制裁。”

“你要是在南京犯了事,被应天巡抚衙门抓了。”

“可千万不要求到朕的面前,朕丢不起那个人。”

稍稍一顿,又语气严肃的说:“高伴伴,你都记下了吗?”

“万岁爷,老奴记下了。”高起潜抹着眼泪说道,“老奴回了南京一定低调做人,以邻为善,多做善事,绝不欺男霸女给万岁爷丢人,呜呜。”

说到最后,高起潜忍不住又呜呜哭出声,还真有些不舍。

“你哭啥。”崇祯笑骂道,“这又不是生离死别,朕路过南京会去看你和王大伴,咱们君臣还有相见时。”

“是是是,万岁爷说的是。”高起潜又破涕为笑道,“如今的大明在万岁爷的治理下,真可谓欣欣向荣,一片生机勃发,今后日子只会越过越好,老奴且有得活,今后与万岁爷见面的时间长着呢。”

听了这话,崇祯也是感慨。

“你不提这茬,朕倒是差点给忘了。”

“内务府今年一年的总账,应该盘算得差不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