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561章

作者:寂寞剑客

朱慈烺却也不急,只是坐在御座之上静静的看着。

只不过,战火很快就烧到朱慈烺头上,反对和亲的一派见驳不到支持和亲的,便转而向朱慈烺求援。

“太子殿下您倒是说句话。”

“是啊,太子殿下,您总不至于赞成和亲吧?”

面对反对派的诘难,朱慈烺终于亮出了他的底牌,这也是朱慈炯在密信中向他提出的长治久安之计:汉蒙通婚!

好家伙,原来这就只是朱慈烺精心导演的一出戏。

朱慈烺之所以要挑起和亲派跟反对派的这场论战,只是为了引出通婚的提议,然后顺利的在大朝会上得以通过。

笑了笑,朱慈烺道:“其实,并不是只有贵族之间才能和亲,大明的平民百姓与蒙古各部的普通牧民也能和亲。”

“啊?”在场的文臣武官闻言都是一愣,太子这话是啥意思?

大明平民百姓与蒙古各部的普通牧民当然能和亲,只是这样的和亲有何意义?政治上根本就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工部的一个侍郎就不解的问:“可是这有什么用呢?”

“如果只是少数平民的和亲,自然是没有什么大用。”朱慈烺笑了笑,又道,“可如果是几万几十万人的和亲呢?再还有,如果是十几万大明将士娶了十几万蒙古女子呢?你们说会有什么影响?能不能让蒙古诸部融入到大明?”

“什么?几万人甚至于几十万人的和亲?”

“让十几万大明将士娶蒙古诸部女子为妻?”

在场的文臣武官面面相觑,一下子有些反应不过来。

还是金铉反应最快,说道:“太子殿下是说,效仿南直、北直、湖广诸镇台,也在漠北草原组建一个蒙古镇台?再让蒙古镇台的将士迎娶蒙古女子?”

“更加确切一点说,是多个镇台,可以组建科尔沁镇台,察哈尔镇台、土默特镇台、喀尔喀镇台、卫拉特镇台,如有必要甚至可以组建更多的镇台。”朱慈烺又道,“金卿,你认为此举可保漠北西域之长治久安否?”

问这话时,朱慈烺的心下不禁生出一等期待,因为这个问题的答案对于大明来说拥有非同凡响的意义。

如果大明从此再无北方边患……

朱慈烺简直不敢想象这样的美景。

也就是崇祯不在这,要是崇祯在,肯定会啐朱慈烺一脸,能不能有点儿追求?现在都已经是火器时代,北方胡骑的传统技艺很快就会从打打杀杀过渡到唱歌跳舞,所以,大明根本什么都不用做,就能让北方胡骑臣服。

未来的北方边患不再是蒙古胡骑,而是罗刹。

当然,从目前来看,相比罗刹成为大明的北方边患,大明成为罗刹的东方边患的可能性似乎更大,就看朱慈炯在漠南草原的发育速度了。

金铉认真的想了想,答道:“殿下,此事若是真的办成了,从此永保北疆西域之长治久安不敢说,但是保证百年和平当不在话下。”

“那就足够了!”朱慈烺以拳用力击掌。

父皇说过,任何国策都存在一个时效性。

三弟的通婚之策能保边疆百年和平,足矣!

金铉却又说道:“不过,此事怕是不太好办吧?”

“并不然,其实很好办。”朱慈烺微笑着说道,“因为按照蒙古人的规矩,一个部落被另一个部落征服之后,那么这个部落的所有男丁全都会沦为奴隶,他们的女人及牛羊马等牲畜则会成为另一个部落的财产,任由处置。”

听到这里,那些文臣武官终于反应过来。

“这不错,这个法子好,这个值得尝试。”

“如果是这样子的和亲,倒是真的值得考虑。”

“若真是如此,则不出二十年,漠南漠北之牧民皆为我大明将士之后裔,如此漠南漠北非但不会成为我大明之威胁,反而会成为我大明北部之坚实屏障,何其妙哉?”

说到最后,甚至就连张慎言等几个内阁辅弼都开始憧憬起北部边患彻底消除之后的美妙景象,没别的,实在是因为北方胡骑铭刻在华夏历史上的记忆太过于深刻了,甚至于都已经融入到了骨髓,都变成基因。

金铉说道:“若果真如此,可先组建科尔沁镇台。”

朱慈烺不置可否,笑道:“另外再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就在除夕之夜,定王率领两个骑兵师于风雪之夜发动急袭,于乌兰布统大草原之越冬营地尽歼察哈尔蒙古,毙杀数百,生俘将近九万口,另外俘获牛羊等牲口五十多万头,马十万匹!”

“彩!定王威武!”听到这,在场的文臣武官顿时大声喝彩。

朱慈烺又笑着说:“定王说,他有意从察哈尔诸部中挑选出4万个年轻能生养的蒙古女子,配给骑1师、骑2师近4万名新军将士为妻,再将剩下的1万年龄稍大的寡妇配给贫苦娶不起妻的牧民,先以这4万新军将士加1万牧民为基础组建察哈尔骑兵镇台,复以另外两个骑兵师加1万科尔沁牧民组建科尔沁镇台,诸位卿家以为如何?”

“如此好事,焉能不予支持?”这回,所有的文臣武官都是异口同声支持。

“好。”朱慈烺欣然点头又道,“此事宜急不宜缓,既然诸位卿家意见一致,那就今天下午便召集大朝会,尽快将此事定下。”

……

徐乌牛很快就带着朱慈烺的回复回到了乌兰布统。

接到朱慈烺以监国名义颁下的诏书,朱慈炯便立刻将孛日贴赤那和海日古召来帐中,询问察哈尔蒙古诸部壮丁的详细情况。

“你们察哈尔总共有多少个部落?”

“有阿喇克绰忒、多罗特以及拱兔等十几个部落。”

十几个部落就剩下一万左右壮丁,平均每个部落一千壮丁,也是有够惨的。

朱慈炯又接着问:“剩下这一万牧民有多少娶妻的,又有多少牧民没有娶妻?”

孛日贴赤那答道:“大概有五千多个牧民已经娶妻,其中一千多个牧民有多房妻妾,还有三百多个贵族更有大量的妻妾女奴。”

朱慈炯心说果然,跟他想的一个样。

女人也跟牛羊一样集中在少数人手里。

最底层的牧民或者奴隶根本没有交媾权。

不过朱慈炯还是问道:“剩下的五千多个牧民为何不娶妻呀?”

“主要是穷,娶不起。”海日古摇摇头说,“而且剩下的那五千多壮丁也不全是牧民,其中三千多是奴隶。”

朱慈炯笑道:“这样,你们去把那三千多个奴隶、两千多个娶不起阿哈的穷苦牧民,还有那四千多个只娶了一个阿哈的牧民给本王集中起来。”

这一万个奴隶或者牧民,就是朱慈炯要笼络的目标。

因为这一万个奴隶和牧民在之前的秩序中获得的资源非常少,所以大明只需要给予他们女人及少量牛羊,就能够换取他们的感恩戴德。

至于那三百多个拥有多房妻妾的察哈尔贵族……

朱慈炯眸子里掠过一抹寒光,恐怕只能找机会铲除。

因为这些贵族已经很难收买,大明给不起他们想要的价码。

当然,孛日贴赤那和海日古例外,这两个人还是值得信任。

第七百一十八章 分婆娘了

徐乌牛正跟着战友围坐在篝火堆边享用羊肉明酒。

羊肉是刚刚烤好的戈壁羊肋排,香脆酥嫩,口感别提有多好,明酒则是刚刚才送到的,是跟着徐乌牛一起从北京运过来的。

大冬天里喝明酒都不需要冰镇,就一个字,爽!

徐乌牛猛灌了一大口酒,又从羊肋排上撕下来一大块肉,一边嚼一边说道:“要是再能有一个婆娘,这日子才叫美。”

“哈哈,牛哥这是想娶婆娘了。”

“废话,你们几个难道就不想娶婆娘?”

“也是,参加北伐的十五万步兵据说都已经分了恩赏田,也娶了婆娘,都特么的在京畿过上小日子,就咱们还没什么动静。”

“快了,我们骑兵应该也快了。”

“牛哥,你是不是听到什么风声?”

说起这,徐乌牛顿时就来了精神,低笑着说道:“既然今天话说到这,那我就给你们几个透个信吧,也就是这几天,定王就该给咱们骑1师、骑2师的弟兄分牛羊马匹等牲畜,更加要紧的是,每人还可以分一个婆娘。”

“真的假的?”其他几个骑兵顿时间也兴奋起来。

“这是定王亲口说的,还能有假?”徐乌牛急道。

话音才刚落,不知道是哪个突然间在帐蓬外吼了一嗓子。

“赶紧去将军泡子啊,定王将察哈尔蒙古的女人都押去将军泡子边上,据说要让她们洗干净脸上的污垢,要给大伙分婆娘了!”

“我的老天,真要分?那得赶紧过去。”

“对对对对,赶紧去,去晚了就没好看的。”

刚刚还跟徐乌牛聊天的几个骑兵跳起身就往外跑。

“欸,欸欸,等等我!”徐乌牛最后一个冲出帐蓬。

不过刚一跑出帐蓬徐乌牛却又放心下,因为定王可是亲口答应过他的,要让他第一个挑选婆娘,所以他不用着急。

……

一处露天的马圈之中,几百个战俘被关押在一起。

乞不花就是其中之一,不过跟他其战俘不同的是,乞不花眼神中并无愤恨、恐惧或者焦虑等神色,有的只是麻木。

长时间的奴隶生活,早已经磨灭了乞不花的希望。

乞不花现在只想早日脱离这个苦海,人间不值得。

说起来,乞不花也曾经是察哈尔蒙古乃蛮部的一个百户,也曾有自己的阿哈,且长得也是美丽异常,然而正是因为妻子的美丽给他招来灾祸,乃蛮的贝勒兖出斯很无耻的霸占了他的阿哈,并且找了个借口把他贬为奴隶。

所以对察哈尔蒙古诸部的遭遇,乞不花毫无怜悯。

当兖出斯被明军处决时,乞不花甚至于有些感激。

只可惜他的阿哈已经被兖出斯折磨致死,再看不到今天。

一队明军出现在马圈外,端着刺刀喝道:“喂,全都给我出来!”

马圈里的战俘没有反应,因为他们听不懂汉话,乞不花其实能够听得懂汉话,但是他也没起身,他现在已经无所谓。

虽然明军灭亡了察哈尔蒙古。

但是对他来说,无非是换了个主子。

今后的生活并不会因为换了个主子就变得更好。

“耳朵聋了吗?赵将军让你们出来!”这次说话却是个蒙古人。

马圈里的战俘这才互相搀扶着起身,然后跌跌撞撞的往外面走,连日的饥饿,再加上寒冷的天气早已经耗尽了这些战俘的体力。

乞不花却仍旧坐着没动,眼神漠然。

刚才说话的蒙古人便来到乞不花跟前。

“乞不花,怎么还坐着,赶紧起来啊。”

乞不花这才抬眼往上看,发现站在面前的竟是个熟人,海日古。

“乞不花,赶紧的起来,有好事。”海日古拍了拍乞不花的肩膀,又对身边的明军军官说道,“此人名叫乞不花,是奈曼部的勇士,后来因为得罪了奈曼部贝勒兖出斯被贬为奴隶至今,他的阿哈和两个儿子也被兖出斯害死。”

“原来也是个苦命人。”那军官轻叹了一声。

随即又对乞不花说道:“乞不花是吧?我们大明天兵并不是来征服察哈尔的,而是来解救像你一样受苦受难的奴隶及贫苦牧民的,快起来跟我走吧,只要你的情况属实,你不仅可以分得牧场以及牛羊马匹,还可以娶个阿哈回家。”

“什么意思?”乞不花闻言愣在那里,竟还有这等好事?

“什么什么意思,长生天显灵了,赶紧走吧。”海日古没好气道,“去得晚了,年轻貌美的阿哈可都被挑完了。”

说完,海日古就将乞不花拉起来。

乞不花就只能被动的跟着往前走。

……

而将军泡子,徐乌牛已经开始在挑他的女人。

近四万将士加一万多牧民,肯定不能一窝蜂的挤在一起挑人。

朱慈炯和胡国柱他们定了个规矩,先将挑出来的育龄女人分成七个方阵,六个女人方阵对应一个骑兵旅,剩下的归蒙古牧民。

在骑兵旅内,则按照军功先后排定挑选次序。

唯一的例外就是徐乌牛,因为他定的是首功,可以不受限制。

只见五万多个年龄在十三岁到三十岁之间的察哈尔女人,已经洗干净了脸面,在雪原上站成了七个方阵,惴惴不安的等着男人前来挑选。

能看得出来,这些蒙古女人并没有太多的抵触。

草原上的贵族女人可以很有权势,普通女人却极为卑微。

眼前的这五万多个蒙古女人大多是普通女人,不是女奴就是死了男人的寡妇,或者是贫苦牧民家的女儿。

很快,徐乌牛就相中了一个女人。

只见这个女人并没有其他女人一般的高原红,肤色白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