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609章

作者:寂寞剑客

在全歼了尼德兰的远征舰队主力之后,大明水师在南洋就再没有遇到过任何挑战,无论是葡萄牙的远东舰队,西班牙的远东舰队,又或者英格兰的海盗舰队,都挡不住大明水师任何一个分遣队的攻击。

有鉴于此,崇祯也果断决定分兵出击。

三大舰队被崇祯分成了六个特混舰队,分别负责攻击大城、满喇甲、巴达维亚、特尔纳特以及安汶等殖民地。

崇祯亲率一支特混舰队加陆军一个团攻打满喇甲。

驻守马六甲要塞的葡萄牙守军根本不是明军对手。

在大明海军的海空联合打击之下,要塞之内的几百名守军很快就竖起白旗投降,明军兵不血刃占领了马六甲。

随即陆军第3师的一个团就上岸,控制了马六甲。

在未来,这个团还要与马来半岛的柔佛王国以及苏门答腊岛上的亚齐王国作战,不断的向马来半岛以及苏门答腊岛进行开拓。

到了这,这次远征也就进入尾声。

海军三大舰队虽然还能继续远征,但是陆军第3师的兵力已经告磬。

如果还想继续往更远的缅甸、澳洲甚至非洲、美洲进行远征,就必须再次从大明本土抽调陆军前来,如果没有陆军协同,单凭海军的话,充其量也只能效仿欧洲各国做法,在各个大陆的沿海建立一个个殖民据点,然后慢慢拓展,但这样的效率太低下。

所以崇祯决定暂时停止远征,眼下的大明王朝已经先后开并了倭地、朝鲜、外蒙古、西伯利亚、远东、中亚以及东南亚,疆域扩展了两倍都不止,够消化一段时间了,至少在人口没有翻倍之前,没有能力再殖民。

殖民需要庞大的人口做基础。

崇祯刚打下马六甲,朱慈炯的电报也发过来。

看完德里条约全文,崇祯心下不禁有些感慨。

这可真是时移势易,这个世界的大明终于混成了列强,而且还是断崖式的超级列强,其他任何国家在大明面前都是弟弟。

江天一也笑着说道:“这下定王终于可以如愿。”

“如愿?”崇祯哂然一笑说,“他能如什么愿?”

“当然是继续率军远征西亚。”江天一笑着说,“接下来应该攻打波斯了吧?”

“他恐怕是没机会打波斯了。”崇祯摇摇头说,“至少短时间内没有机会了,在大明本土的援军没到达德里之前,他是没有机会远征波斯了。”

“啊?”江天一错愕的问道,“两个骑兵军的兵力还不够?”

“恐怕已经没有两个骑兵军的兵力了。”崇祯道,“顶多还剩下两个骑兵师,对,就是留在中亚的那两个骑兵师。”

江天一这下终于反应过来了:“圣上的意思是说?”

“对,就是你想的那个意思。”崇祯道,“印度这块大陆有毒,谁进去谁废,如果朕没有料错的话,跟着定王和李岩打进德里的五个半骑兵师,11万将士,已经丧失进取心,他们不会再愿意征战沙场了,只想回到大明或者索取留在印度当个富翁。”

“总共100亿银卢比的赔款,相当于33亿银元,一路上还抢了那么多金银珠宝,加起来怎么也有50亿银元,拿出三成作为赏金,那就是足足15亿银元。”

“就按11亿计算,打到德里的11万将士每人都能分得1万银元!”

“虽然其中的很大一部分要在五十年内分期支付,但是首期赏金至少有六千银元,有了这么多钱,谁特么还愿意过刀头舔血的日子?”

第七百八十六章 十字军东征番(1)

崇祯料定印度的五个半骑兵师在得到赏赐之后肯定会消极怠战,因为这次的赏赐属实有些多,多到能让人躺平。

但是崇祯并没有发电报提醒朱慈炯。

崇祯比谁都更清楚,提醒也没有用。

因为军规就是军规,上位者不能言而无信。

言而无信这种事情,一旦发生了一次,就会有二次,然后三次……

一次两次食言而肥,并不会动摇大明国本,但是三番五次的言而无信就必然会让大明皇室的信用等级降到冰点。

一旦失去明军将士的信任,老朱家的统治也就悬了。

所以,崇祯不会破这个例,也不会允许朱慈炯破例。

而且,崇祯也不介意出征印度的五个半骑兵师躺平。

就算这五个半骑兵师的11万将士要带着到手的巨额奖金回大明,甚至跑到江南置产购地再落户,崇祯也是乐见其成。

因为这可以极大的改变江南八府又一州的士绅构成。

大明思想领域的保守势力之所以如此强大,就是因为有江南八府一州的士绅基本盘,这些传统江南士绅大多都是程朱理学的铁杆忠粉,即便他们已经从这波工商业大发展的浪潮中吃到了红利,也仍旧死守着程朱理学不肯放下。

然而十几万携带着巨额财富的豪绅的涌入,却足以改变江南八府又一州的士绅构成,从根本上瓦解掉程朱理学的根基。

再一个,像这样一笔庞大的资本涌入江南,相当于对江南的工商业来一波大水漫灌,或许会导致一定的通货膨胀,但无疑也会推动经济大发展。

而事实也正如崇祯所预料的那样,当朱慈炯颁布出征印度的五个半骑兵师的赏赐后,十一万将军顿时间欢声雷动、兴奋不已。

但是当朱慈炯准备集结军队返回中亚之时,军中却“爆发了”大面积的病患,甚至连追随朱慈炯多年的亲兵队长徐乌牛也“病”倒了。

看着病怏怏躺在床上的徐乌牛,朱慈炯恨得牙痒痒。

“乌牛,你真的病了?”朱慈炯恨声说道,“亲王也是君,你小子要是装病,仔细本王定你一个欺君之罪。”

“定王,我是真病了。”徐乌牛无奈的说道,“吃饭没胃口,浑身都没有力气,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劲,就想着睡觉。”

朱慈炯把目光转向床边的军医。

军医做完望闻诊切的看病流程,做出诊断道:“定王,徐队长他是真的病了,中医上叫做肝气郁结,主要是水土不服外加思乡之情郁结。”

“又是肝气郁结。”朱慈炯气道,“本王怎么就没郁结!”

徐乌牛听到这话后气得直翻白眼,小声腹诽,你的几个艳婢一直都带在身边,打下德里之后又抢到了莫卧儿皇室的好几个公主以及王妃,这么多绝色美人陪着你老人家,夜夜笙歌日日当新郎,简直不要太快活,又怎会肝气郁结?

朱慈炯霍然回头,厉声道:“乌牛你在嘀咕啥?”

“我没有嘀咕啥。”徐乌牛忙说道,“说殿下你的身体好。”

“那是,本王身体好着呢,本王才不像你们呢,离家还不到两年就挺不住了。”朱慈炯闷哼一声道,“说什么肝气郁结,不就是想要回家么。”

徐乌牛没有否认,只是讪讪的说道:“定王,离家两年了,小的们真的是累了,要不然先回家休整一段时间,然后再发动西征?”

朱慈炯却盯着徐乌牛恶狠狠的说道:“我在想,要不要学曹操借你的人头一用,你说如果我忍痛把你给斩了,能不能刹住歪风?”

“定王,你这就不讲道理了。”徐乌牛哭丧着脸道,“我是真的病了,不是装病。”

说话间,夏完淳拿着一纸电报进来,对朱慈炯说道:“定王,圣上从满喇甲来电。”

朱慈炯接过电报,看完之后脸上的神色也是缓下来,对徐乌牛说道:“乌牛,这下你们如愿以偿了,父皇从满喇甲来电,说他即将率领海军来印度接我们回国,我们也不用走上万里陆路回去,直接可以走海路回大明了。”

“真的?”徐乌牛闻言大喜。

……

就在朱慈炯无奈问苍天之时,罗马教皇亚历山大七世却把几乎整个欧洲的上百个红衣主教召集到了梵蒂冈商量一件大事。

与会的红衣主教还有些纳闷。

心说不年不节的,为什么要召集各个教区的枢机主教前来教廷开会?

难道说要推举下一届的教皇?可是亚历山大七世也没有说要让位啊?

待一百多个红衣主教到齐后,便有修士捧着一叠书信走进会议大厅,再将书信逐一分发给参与会议的一百多个红衣主教。

“这是葡萄牙驻印度果阿总督阿方索写给教廷的一封信。”

亚历山大七世拿起一纸书信,以沙哑的语调说道:“信中说了一件极其严重的事,今天把各个教区的枢机主教召集起来,就是想要商量出一个对策。”

与会的枢机主教纷纷将目光投向手中的书信,一看之下不由大吃一惊。

天主教会竟然出现了一个名叫卜弥格的叛徒?这个叛徒竟篡改了圣经,还把天主教从一神教篡改成了多神教?上帝也成了东方的玉皇大帝座下臣子?这是疯了吗?

看完这封书信后,整个会议大厅瞬间炸了锅,百多个主教顿时吵成一团。

“安静,请安静!”亚历山大七世连敲了摇了好几个铃,才终于止住争吵。

待会议室重新恢复安静,亚历山大七世又道:“叛徒卜弥格篡改圣经教义,亵渎天主教尊严的罪行,必须得到惩罚。”

“对,必须惩罚这个叛徒。”

“把他抓回罗马,钉死在十字架上。”

“蠢货,把他钉死在十字架上,他不就成了下一个耶稣。”

“啊对,不能钉死在十字架上,就把他烧死在火刑架上。”

“同意,这样大逆不道的叛徒如果不能惩处,天主教会的尊严何存?”

与会的百多个红衣主教义愤填膺,恨不得立刻召集新的圣殿骑士团,然后带着圣殿骑士团杀到东方,抓住万恶的叛徒卜弥格。

亚历山大七世却幽幽说道:“但是,叛徒卜弥格有东方大明帝国保护,我们天主教会真的有能力把他抓回罗马来审判?”

一瞬间,会议大厅就变得一片寂静。

原因也非常简单,在阿方索的这封书信寄回罗马之前,早就已经有关于大明帝国的诸多信息从海路、陆路传回到欧洲。

现在整个欧洲的君主、贵族以及传教士们都已经知道,在遥远的东方大陆崛起了一个叫大明的帝国,这个帝国已经征服了中亚、南亚的许多帝国,还抢走了荷兰、葡萄牙以及西班牙在东南亚的许多殖民地。

综合各方面信息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这个大明帝国不仅拥有强悍的陆军,还有一支强悍到让人绝望的海军,尼德兰组织的一支拥有两百余艘战列舰的远征舰队竟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这样一个强大的帝国,绝不是罗马教会所能够抗衡的。

“教皇陛下,我们必须发动整个西方世界的军事力量。”接替亚历山大七世呼声最高的红衣主教格雷芒肃然说道,“就像乌尔班二世在位之时一样,重新组织一次十字军东征,若是能把整个西方的军事力量都聚集起来,定然可以打败大明!”

“啊对对对,我们可以利用天主教会的影响力去给各个王国下达旨意。”

“一定要告诉各个王国的国王女王,这个事件非常严重,若不能及时果断加以处置,倒霉的不光是教会,各个王国也难以幸免。”

“不光天主教会范围内的各个王国,东正教、新教的国家也可以争取。”

“这怎么行,东正教和新教是异端,怎么能让异端加入到神圣的东征?”

“鼠目寸光,现在我们的最大的敌人是大明,是卜弥格的邪说天主教,为了消灭卜弥格这个异端,给予东正教和新教一定的尊重完全是可以接受的。”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索性让某教也加入到这次东征中来?”

“你说什么?让某教也加入到东征,你是疯了吗?这怎么可能。”

“没有什么不可能,做都没有去做,你怎么就知道这事没有可能做成?”

“肃静,全都肃静!”亚历山大七世再次连续摇铃,终于压下一众红衣主教的争吵,然后做出最终的最高裁决。

“停止与新教、东正教的教义之争。”

“同时停止与绿间之间的一切争端。”

“立刻给各个王国、公国发出教旨,号召各个王国及公国为了教会尊严而战,组织军队发动第二次十字军东征。”

“还有,让各个教区的教民踊跃捐献财产,组建一支新的圣殿骑士团。”

“再从整个西方世界招募能征善战的骑士,率领圣殿骑士团参与东征。”

“总之,这是关乎到西方教会的生死之战,无论是天主教、东正教还是新教,又或者是中东的某教,都必须得贡献全部的力量。”

第七百八十七章 十字军东征番(2)——法兰西

一个月内,罗马教皇亚历山大七世的旨意便迅速传遍了整个欧洲大陆。

最先得到消息的当然是距离罗马最近的法兰西王国,这个时候法兰西首相兼红衣主教黎塞留已经死了十多年,继任的红衣主教兼首相是马扎然。

黎塞留阅人无数,马扎然能够入得了黎塞留的法眼,并且推荐他担任法兰西的首相兼教区的枢机主教,就足见此人还是有点能力的。

而事实上,马扎然也确实是个厉害人物。

自他接掌法兰西首相之后,法兰西继续保持了黎塞留时期的发展势头,而且还让法兰西成为了三十年战争的最大赢家。

马扎然在罗马参加完会议,回到巴黎之后在第一时间觐见法兰西太后。

因为此时的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四还只有15周岁,按虚岁算也才16岁,所以由太后奥地利的安妮摄政,首相兼红衣主教马扎然辅政。

安妮对马扎然不只是器重,而是极度宠信。

原因也很简单,马扎然不光治国理政厉害,床上也很厉害,器大活好,安妮经常性被他侍候得不要不要的,所以大事小情都会依从他。

轰走女仆之后,安妮便直接坐到马扎然的大腿上。

然后搂着马扎然脖子问道:“亲爱的,你说我们应该怎么办?”

马扎然哂然道:“亚历山大七世那个老东西号召发动第二次十字军东征,显然存了重振天主教威望的想法,试图借此机会打压东正教及新教。”

“原来是这样。”安妮说道,“那我们可不能答应。”

“不,答应还是需要答应的。”马扎然双手在安妮身上肆无忌惮的活动,一边陷在自己的沉思中,“遥远东方的大明帝国崛起这是不争的事实,尼德兰派去远东的那支庞大的远征舰队遭到大明海军全歼也是事实,所以发动第二次十字军东征还是有必要的,西方世界不能任由东方世界的大明帝国持续的成长下去,而是必须将其消灭掉。”

“啊?可是就算打败了大明,也只能让教廷捡便宜。”安妮有些纳闷的道,“我们法兰西既要出钱又要出兵,最后却替别人作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