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64章

作者:寂寞剑客

“呃,是是是。”王鳌永吓了一大跳,赶紧说道,“其实要破解明军铳台不难,多调些汉军来就好,一个铳台不过几十个明朝守军,我大清派出几万人甚至于十几万汉军对最外围的铳台同时发起进攻,则明军铳台根本没机会实施互相之间的支援。”

“这?”鳌拜、拜音图还有雅布兰一下愣在那里,这是他们没想到的。

因为一直以来,建奴实行的都是精兵主义,每次战斗死几十个八旗兵,都会让各旗的旗主贝勒们心疼半天。

所以他们真想不到人海战术。

是的,王鳌永说的就是跟明军打人海战术。

明军的铳台阵图设计再精妙,可是“我大清兵”根本不跟你的节奏走,直接就投入十倍甚至二十倍的兵力,直接向着最外围的所有铳台同时发起攻击,这样一来,外围的铳台就没办法互相进行支援。

而单靠第二重铳台的虎蹲炮,是有死角的。

所以,“大清兵”完全可以一层一层往里剥。

“妙!”鳌拜和拜音图还是识货的,同时赞叹。

高第、祖泽润还有耿继茂则向王鳌永投来愤怒的眼神。

娘的,调来几万甚至十几万汉军同时发起进攻?合着死的不是你们文官是吧?真当我们汉军的命不是命啊?

拜音图赞叹了一声,又说道:“可惜,这个法子用不上。”

这法子确实用不上,至少现在用不上,因为汉军不够多。

这次跟着拜音图南下的除了正黄旗汉军的3000人,就只有高第的3000降军,现在两支汉军加起来只剩下五千,这点兵力根本玩不了人海战术。

“你们这些明狗就是鬼主意多。”鳌拜骂道,“除了这个,还有没有其他法子?”

王鳌永脸上的笑容变得更谄媚,也更加卑微:“鳌拜大人,除了这个法子之外,那就只能调红夷大炮前来轰了,直接将明军的铳台轰个稀巴烂。”

“红夷大炮没有用。”雅布兰道,“明军铳台前有护坡遮挡,打不着。”

“不不不,打得着。”王鳌永道,“我大清兵可以在明军铳台的护坡外筑起高台,再把红夷大炮架在高台上居高临下轰击铳台,如此反而更具威力。”

“这法子倒是不错。”鳌拜眼睛亮起来,“红夷大炮没有带来,但带了佛郎机炮,一号佛郎机炮应该也足够用了。”

“就是这。”拜音图用力击节,又对高第说,“高总兵,修筑高台就拜托给你了,务必在一天之内砌好15座两丈高的炮台!”

“啊,一天?”高第闻言愣在那里。

“怎么?”鳌拜冷然道,“你还想要几天啊?”

“没有,不是,没问题。”高第连忙改口道,“一天之内一定修好。”

目送祖泽润等三人离开,鳌拜忍不住吐了口浓痰,哼声道:“这些明狗就是贱,不给他们点厉害就不上道,真是的。”

“鳌拜,你能不能不要张口明狗闭口汉狗的。”

拜音图皱眉道:“先皇和摄政王可是再三说过,要尊重汉人,尤其是八旗汉军,一定要尽量把他们当成咱们自己人。”

“把他当成咱们自己人?”鳌拜极为不屑的道,“我做不到。”

“你啊。”拜音图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又劝道,“先皇如今不在了,你这个性子也真的该改一改了,不然早晚吃亏。”

第八十一章 划黄河而治

次日上午,从山东以及山西分别派出的两骑快马几乎是从东便门及西便门同时进入北京外城,又同时从正阳门进入内城,直奔睿亲王府而来。

此时多尔衮才刚刚起床,正在自己的书房里看书。

不知道怎么的,多尔衮就从书架上翻出了一本《三国演义》。

建奴王族喜欢弓马的多,喜欢读书的却少,多尔衮算是个异类,他跟去年刚死的皇太极一样,非常痴迷大明的小说。

一部《三国演义》更是几乎被多尔衮翻烂。

结果正好翻到煮酒论英雄那回,多尔衮心有所感,当即招了招手将正在旁边侍候的包衣奴才曹尔玉叫到近前。

“主子有何吩咐?”

曹尔玉塌着腰,一脸谄媚的问道。

多尔衮扬了扬手中的书册,问道:“狗奴才,读过三国演义没?”

曹尔玉谄声道:“奴才读的书不多,不及主子万一,但是三国演义却是读过的,也叫得出其中的几个人名。”

多尔衮笑问道:“那我问你,当今之世谁人可称英雄?”

曹尔玉不假思索的道:“当然是主子您,也只有主子您。”

“肃亲王豪格呢?”多尔衮又问道,“还有礼亲王代善呢?”

“这……”曹尔玉有些害怕,让他一个包衣评价亲王,真不敢。

虽然他是正白旗包衣,但是豪格和代善要杀他,就跟捏死一只蚂蚁。

“你不用害怕。”多尔衮一摆手说道,“这里没别人,只管放心说便是。”

曹尔玉便壮起胆子道:“肃亲王勇猛有余而智谋不足,礼亲王更是已经老迈昏聩,两人皆不及主子您万一。”

多尔衮又笑道:“郑亲王可谓当世英雄。”

曹尔玉摆手道:“郑亲王虽与主子并列为叔父摄政王,但其人却与袁绍相类,见小利而忘义,干大事则惜身,不如主子远甚。”

多尔衮心情大好,照着曹尔玉踹了一脚。

“狗奴才,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还说读书不多。”

笑骂一句,多尔衮又问道:“你们汉人中间,李自成可谓当世英雄乎?”

曹尔玉闻言嗤的笑出声来,说道:“李闯王区区一介流贼若可称英雄,这世上便再无狗熊耳。”

多尔衮哈哈一笑,又问道:“那么崇祯呢?”

“这个就更不行。”曹尔玉极为不屑的道,“奴才说句实话主子您千万别笑话,就是让奴才来当大明朝的皇帝,也做的不会比崇祯更差。”

“说起这个崇祯,他现在到底跑到哪去了?”多尔衮道,“是已经去了江南,还是依然躲在燕山的山沟沟里?”

曹尔玉道:“或许已经死了吧。”

不得不说,这个时代的消息是真的很闭塞。

直到此时,北京这边都还没有崇祯的消息。

而更为离谱的是,建奴打的依然还是“协助大明剿贼”的旗号,还有吴三桂,名义上也依然是大明的平西伯。

当然实际上则是另一回事。

实际上吴三桂早成了建奴的平西王。

“主子,山西还有山东刚刚都有急递送到。”

说话间,有个侍卫托着两封火漆信走进来。

曹尔玉便接过两封火漆信,又用匕首划开信封,再递给多尔衮。

多尔衮从信封里边取出两封信笺先后看完,脸色便立刻垮下来。

感受到多尔衮情绪的变化,曹尔玉和那个侍卫便大气都不敢喘。

“去!”好半晌,多尔衮才黑着脸道,“把宁完我、范文程还有洪承畴叫来。”

“嗻!”曹尔玉和侍卫同时转身离去,又找了另外一个侍卫分别通知宁完我、范文程以及洪承畴。

很快,宁完我三人便来到了睿亲王府。

“叶臣在太原进展不顺利,拜音图在历城也遇到了明军的顽抗。”多尔衮道,“山西和山东两省的情形完全不像你们所猜想的那样,你们仨是不是应该给我一个合理解释?”

拜音图这封信,是刚到历城之后不久送出的,所以只向多尔衮报告了在历城遭到明军顽抗的事实,鳌拜在安山镇惨败以及那之后的事情,还没来得及上报,不然多尔衮就不会只是神情不悦,而应该暴跳如雷了。

“啊?”宁完我三人闻言也是愣在那里。

好半晌后,洪承畴才反应过来:“摄政王,山西这一路不顺利,其实早在我等的预料之中,但是山东也不顺利却着实出乎我等的预料,还有你刚才说明军?山东不是早就已经落入流贼之手了吗?怎么可能还有明军?”

宁完我道:“或许是反叛的前明官绅。”

范文程道:“顶多也就是借一下前明的旗号。”

多尔衮便将拜音图送来的急递甩在三人面前:“什么反叛官绅,拜音图在急递里已经说得十分清楚了,死守历城的是崇祯刚敕封的山东总督王家彦还有提督山东兵马胡心水,噢对了,此人两个月前还是平西王的部将。”

“啊?这!”宁完我三人再次遭受暴击。

这个情况,又是他们万万没有预料到的。

“摄政王,拜音图大人说的情况可靠吗?”

“拜音图活捉了历城派出的好几拨信差,得到的口供都是一样,还有济南府也有不少乡绅投靠了大清,他们跟拜音图也是这么说的,你说可信还是不可信?”

多尔衮的语气已经很不善,提出质疑的洪承畴便不敢再多说半句。

范文程道:“这么说崇祯已经回到了南京?那要平定江南就棘手了。”

“现在就别再念叨什么江南了。”多尔衮已经有些不耐烦了,“先把山西还有山东两省拿下来再说其他。”

范文程当即不敢提江南的话题。

因为他已经看出来,多尔衮八成又萌生出小富即安的念头,想着能够灭掉流贼,跟大明划黄河而治他就满足了。

宁完我道:“山东及山西不仅是北京两翼,而且这两个省一个产粮,一个有钱,对于我大清不可或缺,所以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拿下来。”

“这个不用你再说。”多尔衮更加的不耐烦,“现在的问题是怎样才能拿下两省?”

“恐怕是只能增派援军。”宁完我道,“好在现在整个北直的叛乱已经基本平息,我八旗精锐已经可以腾出手来驰援山西还有山东。”

“大概要增派多少援军?”多尔衮面有忧色。

“至少得往山西还有山东两省各增派一个旗。”洪承畴想了想又道,“此外还得有相当数量的八旗汉军以及八旗蒙古,否则恐不足以破局。”

“这不可能,各增派一个旗你们想都不要想。”多尔衮直接就否决。

多尔衮其实也有他的难处,他的难处就是有相当一部分的八旗贵族,包括他那个一母同胞的亲哥阿济格,都坚持要对北直进行一波彻底的洗劫,然后带着财货、牲畜以及妇孺回到关外、回到盛京。

这一个多月不少贵族都在闹着要回家。

离家两个月,这些八旗贵族都想家里的女人孩子了。

所以现在要想出动两个旗以上的大军,根本办不到。

范文程说道:“那就从镶白旗、正黄旗各抽调两个甲喇,再从八旗蒙古以及八旗汉军中各抽调二十个牛录,分别驰援山西以及山东。”

多尔衮权衡片刻之后说道:“山西有诸多前明降将叛乱,并且都向我大清求援了,我大清不能置之不理,就让何洛会带着镶白旗的两个甲喇驰援吧,再从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各抽出十个牛录给他,有这些兵力应该是足用了,至于山东那边……”

“摄政王啊,山东也不能放弃。”洪承畴一听这话顿时就急了。

“山东算了。”多尔衮没好气道,“你们汉人不是一向讲究师出有名?我大清兵入关打的可是助明剿贼的旗号,既然明朝已经平定山东,我大清再出兵前往攻代,岂非出尔反尔、言而无信?这恐怕不是什么道义之举吧。”

“啊这?”洪承畴被怼得哑口无言。

想了想,多尔衮又道:“这样,从归降的前明文臣中间挑一个能说会道的派往南京,告诉崇祯皇帝,就说我大清想与大明修好,两国结为兄弟之邦,我大清顺治皇帝年岁尚幼,可以以兄事之,两国之疆域就以黄河为界,大明将黄河以北之山东全省、南直之淮安府以及河南之卫辉府、怀庆府让与我大清,我大清亦当出兵协助大明击灭流贼。”

好家伙,敢情多尔衮是想不费刀兵,直接靠一个使臣就把山东拿下。

洪承畴有些不以为然:“臣素知崇祯为人,其人最好面子,别说无故放弃一省之地,便是百里之地他也是不肯的。”

多尔衮哂然:“那到时候我大清兵就师出有名了。”

还有句话多尔衮没说,到那个时候,大玉儿已经带着小顺治入了关,盛京的几十万满洲家眷还有包衣也都进了关,八旗贵族也就不会再闹着回盛京了,他也就有能力动员八旗满洲的全部兵力,同时对伪顺、南明发起灭国之战。

当然了,如果崇祯识相的话,就不妨让他多做几年的皇帝,他们大清完全可以联合南明先灭了伪顺,然后再腾出手来灭掉南明。

第八十二章 引导射击

“万岁爷,万岁爷!”

崇祯正在梦里接受万邦来朝,忽然被一个声音喊醒。

坐起身来,却发现是王承恩:“万岁爷,靖南伯派人来报,建奴有新的动静。”

“知道了。”崇祯捋了捋胡须,又将身边仍还在酣睡的朱慈烺和朱慈炯喊醒,然后顾不上吃早餐就来了黄得军的提督行辕。

“圣上,建奴好像要修筑高台。”

黄得功大礼参拜过,又接着说:“就不知道修来做什么用。”

“先去前面看一看。”崇祯当即带着黄得功还有两个儿子,在几个太监以及一队夷丁的簇拥下来到防线最北端。

这次没坐水师战船,是骑的马。

不一会,一行百人便到了地头。

“叩见圣上。”田雄上前大礼参拜。

“爱卿免礼。”崇祯摆手道,“说说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