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66章

作者:寂寞剑客

“不,炮台还是要修的。”拜音图想了想,又说道,“不过可以离得明军铳台远一点,明军的虎蹲炮最远只能够打到三百步,但是我们的佛郎机炮可以打到五百步甚至八百步外,你就把炮台修在三百步外好了,这样明军就只能够干瞪眼。”

“嗻!”高第没别的选择,只能顺从。

……

建奴将炮台移到300步外的举动很快报到崇祯那里。

崇祯再次带着两个儿子来到最前边,进行抵近观察。

“父皇,这下咱们好像没啥办法了。”朱慈炯有些郁闷的道,“虎蹲炮只能打300步,已经够不着了。”

“圣上,要不然就出击吧。”

田雄再次主动请缨,要求发起反击。

“不行,不能出击!”崇祯却再次严词拒绝。

现在是积攒信心和士气的关键阶段,田雄这一镇兵或者说夏镇这十镇兵好不容易才积攒了一点信心,可不能随意挥霍。

建奴现在都还没有大举南下呢。

等建奴大举南下,才是真正的考验。

“可是圣上,咱们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建奴把炮台修起来吧?”田雄急道,“等到建奴把炮台修起来,咱们就光挨打不能还手啦。”

“不会。”崇祯道:“建奴在五百步外修炮台,根本就是瞎子点灯。”

“瞎子点灯?”田雄、黄得功、朱慈烺还有朱慈炯都是一脸茫然。

“意思就是纯属浪费。”崇祯笑着解释道,“瞎子点灯反正也看不见。”

朱慈炯说道:“父皇是说,建奴就算把炮台修起来,也是打不着我们?”

“打嘛还是打得着的,不过只能打得着前面的护坡。”崇祯笑了笑说,“护坡后面的铳台他们是打不着的。”

黄得功、田雄等人还是一脸的茫然。

崇祯便蹲下身在地上画了一幅草图。

其实就是一幅简单的弹道曲线示意图。

“你们看啊,这是咱们的铳台,每个铳台的前方都有护坡,护坡的高度也就比铳台栅栏稍微高那么2尺。”

“两者之的距离是30步。”

“建奴现在修的炮台在500步开外。”

“建奴的佛郎机炮要想打中我们的铳台,至少也得看到前部一半的栅栏,至少得2尺半的高度,少算一点就算2尺。”

“就是4尺的高度乘以17倍,得68尺。”

“也就是说,建奴得修起6丈8尺的炮台才能看得见铳台,才能让他们的炮弹越过护坡打中铳台的前部。”

打不中前部,就毫无意义。

因为铳台的守军平时就守在铳台的前部。

“啥?6丈8尺的炮台?”黄得功和田雄等人都是面面相觑。

开什么玩笑,6丈8尺不成了跟南京城墙一般高?那得多大的工程?建奴就是在这里耗一年也未必能把炮台建起来。

朱慈炯问道:“也就是说,不到6丈8尺高就跟没修一个样?”

“对,一样。”崇祯笑道,“如果不能将炮台修到6丈8尺高,那么将大炮架在炮台上跟架在地上都是没有任何区别的,只能打中护坡或者打到铳台后部,但那没有任何意义,因为铳台守军可以躲到铳台的前部。”

朱慈炯说道:“除非他们能够学我们的虎蹲……”

“嘘!”崇祯赶紧给朱慈炯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

朱慈炯这小子的脑子是真灵,这就开始举一反三。

他已经从虎蹲炮的“引导射击”联想到佛郎机炮甚至红夷大炮也可以搞引导射击,朱慈烺还有黄得功他们就压根没有想到。

甚至整个时代都没一个人想到,

红夷大炮也是可以曲线射击的。

所以这个必须保秘,严格保秘。

不是不相信黄得功、田雄他们。

而是这就只是一层薄薄的窗户纸。

这层窗户纸一旦被捅破,以最近两届建奴高层所表现出来的“善于学习”的品质,肯定会把这个法宝快速学到手并加以普及。

真要是被建奴发现了其中的妙处,八旗汉军的炮兵部队中很快就会分化出观察手,也一定会出现专门搞弹道计算的炮兵参谋。

说不定建奴的数学都会突飞猛进。

这是崇祯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看到的。

建奴有一支强大的红夷大炮部队就已经够难缠的了,如果再让建奴的红夷大炮部队领悟引导射击的精髓,并进化出真正意义上的步兵炮火支援,再辅以八旗兵强大的野战杀伤以及蒙古骑兵的骑射,那大明朝还打个球啊?

所以这层窗户纸绝对不能轻易捅破。

引导射击只能局限在虎蹲炮的范围!

至少在大明的炮兵还没有形成对建奴炮兵的碾压性优势之前,引导射击这个概念绝不能轻易引入到佛郎机炮以及红夷大炮部队,提一嘴都不行。

崇祯制止了朱慈炯,又对田雄说道:“田总兵,趁着建奴正忙着修建炮台,咱们抓紧时间测定更多的射击参数,给建奴来一个标定射击。”

田雄一脸茫然的问:“圣上,啥叫标定射击?”

崇祯便又在地图上画了几个圈,又指着圆圈说:“田总兵你看,这是你这一镇负责的大约五十个铳台,本来建奴攻击外层任何一个铳台时,只有与之相邻的四个铳台能提供炮火支援,但实际上,还有八个铳台的距离也在三百步内。”

“这八个铳台的虎蹲炮其实也是可以提供炮火支援的。”

“如果总共12个铳台24门虎蹲炮都能够提前测定好射击参数。”

“那么建奴再攻击某个铳台,当这个铳台的守军撤退之后,与之相邻的12个铳台的24门虎蹲炮就能对其进行标定射击!”

“啊这?”黄得功、田雄神情凛然。

每一个铳台原本就只有2门虎蹲炮。

怎么打着打着,就成了26门虎蹲炮?

莫非这就是故老传说中的撒豆成兵吗?

崇祯又叮嘱道:“不过参数一定要测准。”

“要是测不准或者跑偏,浪费弹药事小,铅子落在了袍泽头上那就反而坏事。”

“而且参数测定完成之后一定要做好简单的记录并以数字对各个点依次命名,比如说一号点,就意味着打第一组参数,所对应的是一号铳台。”

田雄听得似懂非懂。

崇祯见状便叹口气。

他都已经尽量简化,可田雄还是不懂。

不过也难怪,这可比引导射击难多了。

引导射击说白了就是让大炮长出眼睛,标定射击则相当于让大炮拥有程序。

看来没有一支高素质的炮兵部队之前,大规模的标定射击并不现实,那就只能是自己辛苦一点亲自测定射击参数。

第八十四章 大规模进攻

转眼之间三天过去。

时间来到六月廿八。

这三天夏镇防线上并没有爆发大规模的进攻,建奴一直在忙着修建炮台,因为第一天修成的炮台发现高度不够。

就又给了高第一天,炮台高度也增加到三丈。

然后当第二天将炮台高度增加到了三丈之后,却发现还是不够高,就只好又给了高第两天时间,炮台高度也再次增加到,直接加到五丈。

高第的降军在忙着修建炮台,建奴也没闲着。

大规模的进攻没有,小规模的骚扰却没断过。

有时候白天,有时候在晚上,建奴会突然来一波突袭。

不过无论是在白天还是晚上,建奴都讨不到半点便宜。

今天上午的这次突袭尤其惨,耿继茂带着正黄旗汉军的一个牛录,在偏厢车佛郎机炮及八旗兵的掩护下,再次成功突入正面的一个铳台,然后当耿继茂准备带兵继续攻击下一个铳台之时,无数的铅子突然间下冰雹一般倾泻而下。

真是下冰雹,整个铳台连同周围的一圈壕沟,都被铅子完全覆盖。

前几次突袭,遭到明军炮火攻击时还只是一小块区域,范围顶多也就方圆十几步,但是今天早上这波却足有近百步方圆。

方圆百步内,你都找不到一个藏身地。

耿继茂被他的包衣抬回来时,整个人都是懵的。

祖泽润照着耿继茂的人中掐了半天,才回过魂来。

拜音图、鳌拜把王鳌永这狗汉奸叫来分析了半天,最终得出结论,明军一定是把其他方向铳台的虎蹲炮都集中到了正面。

“两位大人,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这么多铅子合口弹,少说也得二十多门虎蹲炮。”

“一个铳台这么多炮,上千个铳台那得多少门炮?明军不可能有这么多的虎蹲炮。”

王鳌永信誓旦旦的道:“明军肯定是把其他方向铳台的虎蹲炮全部集中到了正面,这样就一定会造成其他方向的铳台守备空虚,所以这时候从其他方向进攻肯定能收到奇效,没准就有机会一举突入明军防线核心。”

拜音图还有鳌拜都是神情微动。

王鳌永这狗才分析得挺有道理啊。

可就在这时,有侍卫进来禀报道:“大人,有北京发来的急递。”

多尔衮既然决定了要跟大明议和,自然不会再让拜音图他们打下去。

所以在派出以左懋泰为正使的使团的同时,也给拜音图发来了急递。

“北京急递?”拜音图闻言皱了一下眉头,从侍卫手中接过火漆信,旁边的鳌拜也立刻凑过来,不知道为什么,两人都有种不祥之感。

多尔衮这个家伙该不会又出什么幺蛾子吧?

结果看完书信之后,两个人鼻子都险些气歪。

“搞什么啊?大清跟南明怎么就成了兄弟之邦?”

“还要把山东让给南明?那咱们在山东的这两仗不是白打了?还有咱们镶黄旗的几百个勇士不白死了?这怎么行?”

“拜音图大人,这可不行。”

鳌拜看完书信,气得要跳起来。

拜音图也是神情阴沉,半天不说话。

其实入关后这段时间,多尔衮一直在通过巩阿岱笼络拜音图,多尔衮想往镶黄旗以及正黄旗掺沙子也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说实话,拜音图也很看好多尔衮。

济尔哈朗跟多尔衮比,就是个怂包。

至于顺治那个小皇帝,年龄实在太小。

拜音图觉得顺治恐怕是很难守住皇位的。

等到多尔衮大权独揽并且完成对八旗的整合,篡位就是板上钉钉的结果,毕竟大明就有叔叔篡夺侄子皇位的先例。

所以暗中投靠多尔衮无疑是明智的选择。

但是在多尔衮还没有大权独揽之前绝不能表现得太明显,要不然容易招来鳌拜等镶黄旗武将的反感。

想到这,拜音图立刻有了决断。

“鳌拜,你说的没错,这不行!”

“咱们镶黄旗已经在山东战死了300多勇士,其中还包括14个巴牙喇!自从老汗举兵以来,镶黄旗还没有吃过这么大亏。”

“这个仇要是不得报,我拜音图就枉为镶黄旗固山额真。”

“你鳌拜也枉为镶黄旗的巴牙喇纛章京!我们镶黄旗也将沦为大清笑柄!一辈子都无法在人前抬头。”

拜音图说得慷慨激昂。

鳌拜也听得热血沸腾。

“拜音图大人,你说到我鳌拜心坎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