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76章

作者:寂寞剑客

看到开支各项,崇祯就感到脑瓜子嗡嗡的,这波要大出血了。

光是斩杀的真奴就是3000多个,赏格是一个50两,那就是15万两。

此外还有八旗汉军将近3000个,降卒以及包衣又是5000多个,这8000多人无论是阵斩还是生俘,赏格全部都是一个5两。

这一项加起来就又是4万多两银子。

此外这一战还有两千余名明军阵亡,其中就包括两百多个夷丁,追击建奴的战果虽然足够大,代价也不小。

这抚恤金又是11万余两。

这些也就罢了,眼下已经是七月初。

七月了,马上又到了月中关饷的时候。

而且七月还打了一仗,这次得发战饷,三倍!

到现在,崇祯才终于明白蓦兵是真贵,真的养不起!

不算一千夷丁和前来夏镇的五百水师,只算黄得功麾下十镇边军近5万人,一次就得发战饷30万两银子。

几项加起来,就已经是60万两银子了。

得亏建奴这一路南下送来了50多万两。

要不然这波打赏加军饷,直接能让崇祯破产。

但既便这样,崇祯的小金库只怕也是撑不了几个月。

将清单合上,崇祯扭头问王承恩道:“王大伴,朕的内帑还剩下多少银子?”

王承恩不假思索的答道:“从刘泽清及刘良佐二镇所得罚没结余20余万两,户部解来徐州的漕粮折色结余60余万两。”

崇祯皱眉道:“也就是说,还剩80万两?”

王承恩说道:“还有建奴贡献的50万两,一共是130万两。”

“130万两银子只怕也是撑不了多长时间。”崇祯闻言叹息,“看来得回一趟南京了。”

130万两银子听起来似乎是个巨大的数字,事实上也确实是个巨大的数字,但是真的不经花,只是黄得功的这十镇兵,这个月就要开支60万两!

还有徐州的十镇兵,邳州的八镇兵,这9万人都是募兵。

还有徐州屯田的流民虽然不用发饷,但是也要给他们饭吃。

一想到这个,崇祯顿时感到一个头两个大,都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他以前还不怎么相信,现在却是相信了,这打仗是真的烧钱啊。

这还只是来了建奴的一支偏师而已!

等到下次来了建奴主力,足足十几万大军,怎么弄?

打赢了发赏钱能发破产,打输了发抚恤金也一样能发到崇祯破产。

看来募兵确实只能够作为权宜之计,本来打赢了夏镇这一仗之后,崇祯忽然觉得募兵好像也还是值得抢救一下,没准也可以派上大用场。

可是现在,崇祯直接打消了这个念头。

二十八镇募兵就只能够作为权宜之计。

因为财政负担不起,金山银山都遭不住。

但是好在,建奴的第一波进攻已经被瓦解掉。

而且结果比崇祯预期中还要好得多,明军不仅守住了夏镇防线,甚至还赢得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胜。

至于建奴的第二波进攻,肯定不会来得那么快。

多尔衮要想把八旗满洲拧成一股绳,可没那么容易,至少得先把留在盛京的顺治以及几十万建奴家小还有包衣奴才都接到关内。

现在已经是七月初,眼瞅着就要收秋粮了。

所以关外的建奴一定会等到秋收之后入关。

这也就是说,建奴最快也要等到十月之后才有可能对外大举用兵,这个时间点跟历史上基本没什么区别。

所以他还有三个月的时间。

三个月,说长不长,说短却也不短了。

足够他做一些事情,至少先把财政危机给缓解一下。

朱慈炯问道:“父皇回去南京一趟,是为了筹饷吗?”

“对,筹饷。”崇祯有些无奈的道,“你们也看见了,赏钱再加上军饷,只是夏镇这十镇边军就要花去60万两!”

孙象贤壮起胆子说:“万岁爷,老奴能不能多句嘴?”

“你?”崇祯似笑非笑的看着孙象贤,“想说什么?”

孙象贤便有些后悔,但是话已经出口,便只能硬着头皮说道:“老话说的好,升米恩斗米仇,万岁爷对边军恩赏太过未必是好事。”

“孙公公,你是在教朕怎么做事?唵?”

崇祯笑得越发和善,语气却是变得冰冷。

“万岁爷。”孙象贤吓得噗嗵一声跪地上。

“拖出去。”崇祯冷哼一声道,“杖八十!”

第九十六章 祝捷大典

两个夷丁抢入行辕,拖起孙象贤就走。

孙象贤直接吓瘫了,杖八十,哪里还有他的命在?

随即行辕外响起孙象贤杀猪般的惨叫,孙公公也真是不长记性,这么快就忘了上次在察哈尔草原的教训。

如今的万岁爷可不是刚登基时的光景。

又岂是你一个老太监所能随意揣摩的?

朱慈烺跟朱慈炯对视一眼,这便是帝王之威?

王承恩劝道:“万岁爷息怒,不要被一个奴婢气坏了龙体。”

“朕不生气。”崇祯摆手道,“可朕担心那些为大明流血牺牲的将士会生气,朕更担心将士们的一腔热血会因为几个奴婢的胡言乱语而凉掉。”

朱慈烺和朱慈炯感觉有点懵,这又是怎么回事?

不就是孙象贤进了几句馋言?怎么扯到边镇将士身上?

“万岁爷,老奴这就去查问。”王承恩说完就转身往行辕外走。

“王大伴,不必了。”崇祯哂然道,“这些奴婢是个什么德性,你会不知道?你去查肯定推说只是随口提了一嘴,但是事情坏就坏在这些奴婢的一张嘴上,因为在黎民百姓和三军将士眼里,这些奴婢都是朕的家奴,他们说的话肯定就是朕的旨意。”

“万岁爷,都怪老奴没有识人之明。”王承恩也噗嗵跪倒在地,“请万岁爷……”

“王大伴,你怎么也跟朕来这一套。”崇祯示意王承恩起来,没好气的说道,“咱们君臣可是差点就一起上路,朕还能不相信你?”

“今后严加管束这些奴婢就是。”

“再说这点小事,也难不倒朕。”

“去,把银子解送到大铳台上。”

“今天就发赏银。”

“军饷也提前发。”

“军心不能乱!”

募兵是真不好管,尤其是涉及到饷银。

所以戚继光才会特别强调,募兵一定要挑选乡野老实之人。

但既便这些乡野老实之人,常常也会因为拖欠军饷闹哗变。

所以但凡涉及到军饷赏钱,崇祯都很慷慨,宁可早也不拖。

这也是没有办法,眼下正是需要三军用命的时候啊,要不然大明可就亡了!

……

十镇4万多边军,除了阵亡的两千多人,剩下的全都来到了中央大铳台上,包括那些负伤的,也都拄着拐杖或者干脆被抬过来。

因为上午要举行祝捷大典。

杨破奴和王老实几个正聚在一块儿闲聊。

主要是畅聊人生,聊娶媳妇生儿子的事。

王老实几个尤其喜欢听杨破奴说他跟同村的王寡妇的事情。

“那啥,癞皮狗,再说说你跟王寡妇的事呗,真有那么爽?”

“去去,喊谁癞皮狗呢?喊谁癞皮狗呢?信不信老子揍你啊?”

“好好,杨破奴杨什长,这下总行了吧?快说说那事是个啥滋味?”

“你说跟娘们的那事啊?欸呀,可美了,那真是天底下一等一的美事。”

眼看要进入正题,同总的一个哨官忽然过来:“癞皮狗,你们听说了吗?”

“啥事?”又被人叫成癞皮狗,杨破奴瞬间感到很不爽,但是碍于对方是哨官,级别比他高了两级,只能忍。

“听圣上跟前的公公说,赏钱要削减一大半。”

哨官道:“建奴的50两要削减成5两,汉军、降卒还有包衣更要削减到1两。”

“什么?”王老实和杨破奴一听顿时就急了,“凭什么?凭什么说削减就削减,哪有这样子做事的?这不是耍赖么。”

“耍赖?”哨官哂然道,“就耍赖了,你能咋的。”

“就算朝廷也不能耍赖吧。”另一个士卒生气的道。

这个士卒干掉了两个汉军,原本想着能够得10两银子,结果一下就变成2两,这谁受得了?不能忍!

“这不行,得去讨个说法!”

这个士卒说着就激动起来,站起身就要往前冲。

“你回来!老实给我坐着!”杨破奴赶紧一把给拽回来,看了一眼挑唆的哨官,又黑着脸说,“这不还没定,你急啥?”

正说话间,前方忽然喧哗起来。

“快看哪,是银箱!要发赏钱啦!”

“我的天,这么多箱,得多少银子?”

“我给你们算一下啊,这种四人抬的大箱子一般是5000两,夷丁抬过来的怎么也得上百箱,我估计得有50万两。”

“50万两?”王老实几个面面相觑。

杨破奴对刚才那个急眼的士卒说道:“你看看?”

那个士卒不好意思的笑了,看来朝廷没想耍赖。

就在这时,前面原本坐着的将士忽然纷纷起身。

随即一个声音口口相传从前面传来:“圣上过来了!”

杨破奴、王老实几个也赶紧站起身,目光热切的看向校阅台。

外围的五百多个小铳台没有校阅台,但是最中心的大铳台中间却有个校阅台。

在四万多将士的灼热的目光注视下,崇祯带着朱慈烺、朱慈炯还有黄得功、巩永固等武将以及勋贵缓步登上了校阅台。

“万岁!”将士们自发的欢呼起来。

不过这些欢呼更多的应该是冲银子。

崇祯双手连连虚压,才终于压下将士们的欢呼。

三呼万岁之后,将士们的欢呼声才终于小下去。

随即上百个精心挑选出的嗓门洪亮的士卒跑到台下一字排开。

几万人的大典,而且典礼现场还是敞开式的,崇祯就是扯破嗓子也不可能将声音传给现场的每个明军将士。

所以必须得有人从中传递。

这一百多将士就是负责从中间传话。

这相当于就是紫禁城里负责传话的大汉将军。

崇祯也不客套,上来就是:“祝捷大典的第一项:御前夸功!杨破奴、甄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