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媒这一块,我谁都不服 第119章

作者:二蛇

蓝父跟蓝母看着屏幕中的照片,都不由得暗暗点头,这男的方方面面都配得上他们闺女,那位江大师确实是用心了。

江枫笑道:“不辛苦,我也就跑跑腿而已。”

蓝母有些心急的凑到女儿耳边,小声道:“盈盈,你问一下对方的家庭背景。”

蓝盈盈点头表示知道,然后问道:“江大师,我想问问他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父母都是做什么的啊?”

江枫道:“蓝姐你放心,你的家庭背景我是知道的,所以在替你寻找对象的时候,不仅考虑到个人条件,也把家世背景考虑进去了。

他出身于书香门第,爷爷跟父亲都是院士级大佬,奶奶、妈妈、姑姑、姑父、小叔、小婶等亲人也都是各个领域的专家教授,家世背景还是非常显赫的。”

蓝父与蓝母听得喜不自禁,对于那位从未见过的江大师当真是印象大好,对方这家世背景确实够显赫了,可以说是不比他们家差。

虽说院士的权力跟他这个省高官没得比,但若论双方对国家的重要性,他这个省高官还真比不上院士。

而且,对方的家庭可不止两个院士,还有不少的专家教授,在各个领域都有不俗的影响力,再加上专家教授以及院士基本都是桃李满天下,那关系网真的遍布全国。

能跟这样的家庭结成亲家,他们真的是相当满意。

不仅是蓝父蓝母满意,蓝盈盈也是相当满意。

对于她来说,这种书香门第简直是比官宦之家还要更吸引她。

蓝盈盈真诚的说道:“江大师,你真的是有心了!”

江枫笑道:“蓝姐你满意就好,他们这边我已经沟通好了,你也先跟父母商量一下,看看他们的工作安排。如果这个星期六或星期天有时间的话,就安排你们两家人见面。如果这个星期六星期天抽不出时间的话,那就再约其他时间见面。”

蓝盈盈闻言看向父亲,看到父亲点头,便直接答应下来道:“江大师,那你就安排这个星期六见面吧,我爸有空。”

江枫道:“行,那时间就定在这个星期六,至于见面的地方,那肯定是让他们到我们桂省省城来,具体的地点到时再约可以吧?”

蓝盈盈道:“可以的。”

“那就先这样,我挂了哈!”

“好的,再见!”

“再见!”

等挂掉电话后,憋了半天的蓝母便忍不住感慨道:“这江大师还真靠谱,给盈盈介绍了这么优秀的对象。”

蓝父也满意的说道:“确实可以,无论是家世背景还是个人能力都是上上之选。”

蓝盈盈脸上有光的笑道:“那是,江大师做媒的能力,早就已经得到我们的认可了,他给安子白介绍的对象我不是跟你们说过嘛,那家世背景也厉害得很。”

蓝父点了点头,高度评价道:“以这位江大师的交际能力,估计用不了多少年,就能组建起一张遍及全国的关系网,前途真是不可限量啊!”

蓝母与蓝盈盈听得都是一惊,以蓝父的身份给出如此高的评价,可见他是真的非常看好这位江大师的未来。

……

深市某区某酒店。

江枫挂掉电话后,便舒舒服服的躺在床上看小说,把书架里那十几本书的新章节全部看完,又打开短视频app刷起了长腿小姐姐。

不得不说,看小说与刷视频,真的是打发时间的最好方式。

转眼间,就已经是深夜了。

因为明天还要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办,所以江枫也没有继续熬夜,赶紧关灯睡觉。

……

2023年4月4日,星期二。

早上六点,黄元甲(女主黄灵薇父亲)准时出门跑步,这是最简单的锻炼方式,他已经坚持十多年了。

围着小区慢跑,一直跑到七点钟,跑得满头大汗的他才停下来,一边休息一边慢慢的往家里走。

回到家,他的老婆正好出门锻炼。

这两口子的锻炼时间与方式都不一样,黄元甲每天六点准时出门跑步,基本都是跑一个小时便结束,然后就慢慢走回来。

而他老婆的锻炼方式是跳广场舞,时间是七点半开始,一直跳到九点结束。

所以,两人的时间是刚好错开的。

回到家再休息十分钟,黄元甲便洗澡换衣服,然后一身清爽的前往XX酒楼喝早茶,这家酒楼可以说是他的定点酒楼了,他在这家酒楼吃了将近二十年的早茶,上至老板下至服务员,就没有他不认识的。

本来,喝早茶,很多人都习惯好几个朋友一起有个伴。

不过黄元甲很少跟朋友一起喝早茶,他喜欢一个人一边喝早茶一边看报纸,享受这种清静、悠闲的感觉。

当然,随着智能手机的推广,黄元甲现在也不买报纸看了,而是一边喝早茶一边用手机刷新闻,效果跟以前看报纸是一样的,而且内容更加多样化。

今天,如同往常一样,黄元甲进入酒楼,跟熟悉的服务员说了声老规矩,便找个位置坐下,掏出手机刷起了新闻。

不到三分钟,黄元甲喜欢喝的茶以及各种精致早点就送了上来。

……

江枫这次来深市,主要有两个目的:

第一个目的,是替蓝盈盈这个高干子弟牵线搭桥,这个昨天已经做好了。

第二个目的,是主动结交他未来的老丈人,最好是处成忘年交,等女朋友毕业后,再过来找这忘年交提亲,那难度不就大大地降低了么?

所以,他掐着时间,来到了老丈人每天早上都会光顾的酒楼。

进入酒楼,江枫点了虾饺、蜜汁叉烧包、金钱肚、凤爪、排骨等特色茶点,再要了一壶菊花茶,便直接往老丈人那桌走去。

来到老丈人这一桌,江枫看到他正在聚精会神的看新闻,不由得打招呼道:“老哥你好,请问我可以坐在这里吗?”

黄元甲循声望去,见问话的是一个年轻帅气的青年,不由得笑道:“小伙子,旁边不是还有蛮多空位置的吗?干嘛要跟我一个老头子挤一桌啊?”

江枫当即一记马屁拍了过去,“我是看老哥你天庭饱满印堂宽,那是天生的富贵相,小子我想靠近你沾点福气。”

黄元甲闻言一乐,“小伙子你还会看相?”

江枫谦虚道:“略懂皮毛。”

黄元甲伸手虚引道:“请坐吧!”

“谢谢老哥!”等江枫坐下后,服务员也把他点的茶与茶点送了上来。

江枫尝了一口金钱肚,然后由衷赞道:“这喝早茶还得是粤省啊,这金钱肚肉质鲜嫩厚实,一口咬下去软烂入味,真是不可多得的美味啊!”

黄元甲问道:“小兄弟你是哪里人?”

江枫答道:“我是桂省人,姓江,不知老哥你贵姓?”

黄元甲喝了口茶,笑道:“免贵姓黄。”

江枫问道:“是大肚黄,还是三横王?”

黄元甲道:“大肚黄。”

江枫惊讶道:“那还真是巧了,我女朋友也姓黄。”

第二百零一章 赢麻了

深市某区某酒楼。

听江枫说他的女朋友也姓黄,黄元甲笑着应道:“是么,那确实挺巧的。”

他听到这话也没有多想,毕竟黄姓作为全国人口排名前几的大姓,每座城市都有大量黄姓族人,这没什么好奇怪的。

江枫也是一提而过,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多扯,因为他这次是来提前交好老丈人,而不是过来跟老丈人摊牌的。

“黄老哥你是本地人吧?”

见老丈人点头应是,江枫喝了口菊花茶,接着说道:“我姑父也是本地人,不过他没在这个区,而是在XX区。”

黄元甲恍然道:“原来江兄弟你是来这边走亲戚的啊!”

“这倒不是,我这次来深市主要是为了给客户牵线搭桥的。”江枫回话的时候,心里也在暗自偷笑,若是让女朋友知道他跟她爸爸正在称兄道弟,不知道是啥反应?

“给客户牵线搭桥?”黄元甲吃了一块脆爽的牛百叶,有些好奇的问道:“江兄弟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江枫咬了一口皮质软糯味道甜美的蜜汁叉烧包,说道:“说出来也不怕老哥你笑话,我其实是一名职业媒人,在咱们桂省省城那里开了一家婚介所。”

黄元甲闻言有些惊讶道:“小兄弟你不是在开玩笑吧?你要说投资当婚介所老板,我倒没什么好奇怪的,毕竟创业嘛,只要能赚钱,进入哪个行业都是正常的。

可听你话里的意思,你还是一名职业媒人,亲自出马替客户牵线搭桥?”

江枫笑着点头道:“我是先做的媒人,等做出了一点成绩,才投资开的婚介所,所以我还真是如假包换的职业媒人。”

黄元甲夸赞道:“江兄弟你还真是年轻有为啊,在桂省那边开的婚介所,做媒都做到深市这边来了,看来你这婚介所的业务范围也很广啊!”

江枫三两口把那个不大的蜜汁叉烧包吃完,再喝了口菊花茶,才说道:“我婚介所的业务范围主要还是集中在咱们桂省,不过那是针对的普通客户,而那些高端客户的话,是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我这次来深市,主要是替一个高端客户牵线搭桥。”

“原来如此!”

黄元甲点了点头,见江枫没有点这家酒楼的招牌茶点,便推荐道:“江兄弟,这家酒楼最有名的茶点是肠粉,这可是乾隆皇帝赐名的美食,你可得尝一下。”

江枫惊讶道:“这肠粉我们桂省那边也多的是,不过我虽然也经常吃,但还真没特意去了解过它的历史,不知道这是乾隆那吃货赐名的。”

黄元甲笑道:“这肠粉可是我们粤省有名的本土美食,据传最早是在唐代时出现,那时候也不叫肠粉,而是叫龙龛糍。

后来到了清代,乾隆皇帝吃了这道小吃后赞不绝口,并乘兴说:这糍并不算是糍粑,反而有点像猪肠子,不如就叫肠粉吧。

于是,这肠粉的名字便一直流传至今。”

江枫吹捧道:“今天真是涨见识了,既然连黄老哥你都这么推崇这家酒楼的肠粉,那想必这家的肠粉确实做得好,我确实得尝尝。”

说完,江枫正欲起身去点肠粉。

黄元甲把他拦住,看向那边的服务员,喊道:“小罗,再送一份肠粉过来。”

小罗立刻应道:“好的,黄老板,马上送来。”

江枫赞道:“看来黄老哥你是这里的常客啊!”

黄元甲笑道:“我在这酒楼吃了将近二十年的早茶了,熟悉得就跟自己家一样。”

不到一分钟,小罗就把热气腾腾的肠粉送上来了。

看到肠粉的卖相,江枫赞道:“难怪能得到黄老哥你的推崇,光看这卖相,就比其它地方的强上一筹啊!”

黄元甲喝了口茶,笑道:“你赶紧趁热吃,看看味道怎么样?”

江枫嗯了一声,然后便尝了一口,发现这肠粉非常有弹性,酱汁也调得鲜香美味,确实是难得的美食,比他以往吃过的肠粉都好吃。

“这味道确实可以啊!”

黄元甲道:“抛开乾隆皇帝在治国上的是非功过不提,单说他对我国的餐饮界,还是有着不小贡献的。虽然很多美食流传下来其实跟乾隆皇帝没有半毛钱关系,只是商家借他的名气编造出来的故事,但这功劳也勉强能算到他的头上。”

江枫早就详细查看过老丈人的资料了,自然知道他比较喜欢研究古代的皇帝,便捧哏道:“黄老哥,没想到你对这乾隆皇帝还挺有研究的,关于他的是非功过,你怎么看?”

一提到这个,黄元甲兴趣就上来了,长篇大论道:“乾隆的是非功过,至今还没办法盖棺定论,算是比较有争议的一位皇帝了。

他取得了一系列非常瞩目成就的同时,相对应的又做出了一系列重大的错误决策,在将清王朝推向巅峰的同时又让它急速坠落。

首先来说说他的贡献,总结起来有四个比较突出的贡献:

第一个贡献,是人口创造了历史记录。

我国历朝历代有文字记载的最高人口记录为七千多万。

当然,也有人口学家推测实际上在某些历史时期短暂的突破过一个亿。

而乾隆在执政初期做过人口统计,统计的结果为一亿四千万人,然后在他执政后期又进行了一次人口统计,那时的人口已经将近三亿了。

短短四五十年的时间,人口直接翻了一倍,这在古代那种生产条件之下,确实是一项挺了不起的成绩。

哪怕其中有很多客观原因,也不能抹掉他的功绩。”

江枫听得连连点头道:“那确实不容易,毕竟就算是到了近代,都有段时间因为饥荒饿死了不少人,而以古代人的寿命,能用四五十年的时间让人口翻上一倍,是值得夸奖。”

黄元甲笑了笑,接着说道:“这第二个贡献,是经济总量占世界第一。

据有关数据统计,当时清朝的GDP占全球三分之一以上,且超过了中国历朝历代的GDP,你可以说他是运气好生对了时代,总之不管有多少客观原因,同样也不能抹掉他的功绩。”

江枫叹道:“当时真的是大好局面啊,可惜当权者目光短浅,被人家西方反超,导致我国经历了百年屈辱史,真是想起来都让人愤怒。”

黄元甲点头道:“说起这个确实让人愤怒,这乾隆皇帝的眼光,还真比不上他祖父康熙皇帝,据《清圣祖实录》记载,康熙说了这样一段话:“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必受其累,国家承平日久,务需安不忘危机。”

当然,就连康熙皇帝也没有想到,这个世界的发展速度已经超越了他的想象,仅仅过了一百余年,西方列强的舰炮就叩开了中国的大门。”

江枫笑道:“其实我们也没必要对这乾隆皇帝太过苛刻,毕竟不是谁都拥有太祖他老人家的战略眼光。”

黄元甲赞同道:“这倒也是,要是乾隆皇帝拥有太祖他老人家的战略眼光,那他就不是倍受争议的皇帝,而是有资格被尊为千古一帝了。”

江枫闻言哈哈笑了起来。

黄元甲喝了口茶,继续说道:“这第三个贡献,是版图创清代记录,同时也奠定了我国当前版图的基本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