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绑架了时间线 第807章

作者:一刀斩斩斩

却被同团体的学员拉着强迫学习,晚上更是亲自来到他的宿舍把他拉去图书馆,围成圈讨论课题内容,以及接下来团队每个成员的分工。

从整理初步资料,到探讨灵兽血脉编辑的浅层内容,再到撰写论文。

这个过程穆风从最初强迫参与,到后面逐渐有了强烈的团队参与感。

亲眼见证作业内容从无到有的过程,他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满足与自豪感。

期间穆风还发现,他们所研究的课题“灵兽血脉编辑技术”对灵兽学而言,非常重要。

这项技术的参考来自命运城的灵兽商人。

那些灵兽商人正是依靠这门技术,培育出成长潜力强悍的灵兽,然后通过在命运城贩卖灵兽的方式获取族群的发展资源。

星城的灵兽学还未诞生时,上一代的星城领袖纪河曾亲自前往命运谈判,试图高价购买灵兽商人的血脉编辑技术。

但每一次都遭到灵兽商人的拒绝。

但纪河没有放弃,他认为灵兽养殖技术的根基不是养殖,而是血脉编辑技术。

只有掌握了这项能力,人族才算是在灵兽学上迈出了探索未来的一大步。

否则人族想要发展灵兽学,必须依靠命运城不断提供各种品质的灵兽,甚至许多灵兽还没法养殖,必须以进口的方式才能获取。

这就相当于锁死了人族在灵兽学上的主路。

而灵兽商人也用这种方式将人族变为了长期客户,只要人族无法突破灵兽血脉编辑技术,想要拥有高品质的灵兽就必须进口,源源不断的制造贸易顺差,从人族这里赚取大量资源。

等同于人族探索灵兽学的道路,需要不断给命运城的灵兽商人缴纳资源。

灵兽商人只愿意给成品灵兽,却不传授能够让人族自主在灵兽学上探索前进的东西。

养殖与培育,看似是差不多的东西,实则相差甚远。

只有拥有了这项技术,人族才算是有了能够自主探索灵兽学的可能。

但现阶段这项技术在星城连起步都算不上。

灵兽的血脉该如何提升,或是改进,完全是一团迷雾。

尝试血脉改造期间,人族耗费不少资源,却始终没有任何进展。

多次血脉进化改造,被改造的灵兽血脉潜力非但不会提升,还会出现显著的下滑。

后续通过与灵兽商人的接触,星城的学者整理总结出了许多内容,也有了许多新的发现。

其中灵兽体系在学者的研究中发现,极有可能是同一种体系衍生分支后带来的崭新体系。

最初的灵兽学者眼里,不同的灵兽就像是不同的种族,相互之间完全没有关联,只是具有较高的成长天赋,所以被灵兽商人统称为“灵兽”。

毕竟每一种灵兽在形态,以及能力上各有不同。

但这个结论伴随着人类对灵兽学的深入研究,逐渐出现了不同的看法与声音。

大概在13年前,星城学府的灵兽学老师提出了一个观点“灵兽起源论”。

这个观点非常大胆,他研究灵兽的血脉后认为灵兽极有可能拥有相同的起源,只是在后续的演化过程中个体适应环境而发生改变,伴随着地域环境的不同,这种演化逐渐造成了灵兽具有不同的形态与能力特征。

为了证实这个观点,星城与破晓学府的许多灵兽学专业对此展开了研究。

如果这个猜测为真,也就意味着现有的体系知识将被推翻,灵兽学的框架将被重新改写。

这个观点的猜测来源于三点。

首先是与灵兽商人接触中得到的经验。

根据灵兽商人的说法,他们掌握的血脉编辑技术能够适用于不同的灵兽品种。

这就非常不符合种族差异的概念。

就像是同一种手术,能够适用于不同的种族生命,但不同种族之间有明显的身体构造上的差异。

其次是灵兽的生命特征。

灵兽不同于普通的领域野兽,他们普遍有着较高的成长潜力。

这种成长潜力不是血脉数值决定,后续的成长也是至关重要。

举例来说,领域野兽的成长受到了自身血脉潜力的限制,这一点与人族没有任何区别,上一代决定了下一代的起点,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但灵兽不同,他们的成长跨度非常大。

血脉潜力数值也会伴随着成长出现较大的跨度,所有灵兽都是如此。

但与个体成长相反的是,灵兽的下一代血脉数值普遍都会比上一代更弱,所有品种的灵兽没有例外。

人族从灵兽商人手里购买的灵兽基本上不出四代就得抛弃。

最初灵兽学者认为是灵兽商人在出售的灵兽上做了手脚。

但这个猜测逐渐被更多的资料推翻。

而最后一个特征,也是最能够证明灵兽可能拥有相同起源的证明。

灵兽体内的灵核根据灵能机构的检测发现,灵核能的结构竟然有关联性。

根据模拟实验,他们将不同灵兽体内的灵核结构进行组合,发现完美匹配,不同的灵核结构连接在一起会形成一个更大的结构。

这就像是人类的阵法学。

有些特殊的阵法,需要不同的小阵法在内部组合连接后,再形成一座大型阵法。

灵兽体内的灵核也是如此,具有完美的兼容性。

这也在侧面印证了灵兽有着共同的起源。

大概是五年前,破晓学府的一位灵兽学者根据这个猜测进行灵兽血脉编辑实验,期间又有了一个意外的发现。

灵兽的血脉在实验使用的归元石的催化下,血脉意外出现了一丝返祖趋势。

接受实验的灵兽身体特征随后发生改变,最令人震撼的是些许返祖后的灵兽血脉潜力竟然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这个发现在当时的灵兽学圈子里引发震动。

学者们忽然意识到,或许他们不断失败是因为完全找错了方向。

灵兽血脉编辑的技术很有可能不是往进化的方向发展,而是要将灵兽返祖。

这才是灵兽血脉编辑技术的核心。

但这里存在着一个显著的问题。

灵兽为何返祖会变强,但正常繁衍进化却会被削弱血脉潜力。

这完全不符合进化的正常逻辑。

通过与领域学的学者探讨,以及翻阅历史文献资料,灵兽学者们得知了一个特殊物种

根据封棋留下的资料,灵能族在得到圣灵意识库之前,圣灵意识库的主人是天铎族。

此族研发了许多禁忌项目。

其中有一个项目被称为“嵌合体恶魔”,此恶魔具有将自身分化为无数个个体的能力。

结合领域学的相关文献资料,学者们给出了这么一个假设。

或许灵兽体系最初也来自一个超级生命体。

学者将其称为灵祖,此生物足以匹敌超级势力,且自身掌握了非常多的天赋能力。

但由于某种原因,灵祖受到外力重创,导致无法再正常摄取资源来补充消耗。

这时候的灵祖处境不容乐观,强横的身体需要摄取大量资源进行补充才能维持住身体的正常运转,但深受重创的灵祖已经无法再通过任何渠道来获取庞大的资源。

为了能够继续活着,灵祖将自己的身体根据不同的能力特征进行分化。

将自己变成了多个灵兽物种,减少消耗。

最初被分化的初代灵兽与灵祖的处境相似,所处的恶劣环境无法获取足够的资源,于是它们模仿灵祖主动削弱自己的能力,以此减少身体对资源的需求,维持身体的运转。

这个过程,灵兽其实是在进化。

但进化的目的却不是为了变强,而是为了减少资源消耗,以此保护自己。

这就导致灵兽的进化成了削弱自身的过程。

岁月变迁,灵兽的足迹逐渐遍布领域世界,但灵兽却早已不复往日的强悍。

本质上,灵祖分化自身时就已经给灵兽的进化方向定调。

进化等于弱化。

虽然灵兽的起源论只是一个猜测,但很多逻辑都能对应现有的灵兽体系,探索的意义也是在不断地猜测中找到答案。

现在灵兽起源论是现有灵兽学体系的根基。

灵兽学者对灵兽血脉编辑技术的研究,也从进化的方向逐渐变为了返祖方向。

目的是通过某种方式让灵兽的血脉返祖,反向进化获取隐藏在血脉中的强悍力量。

参与此课题研究穆风就像是翻开了一本充满未知的探索书籍,给他带去了强烈的猎奇感。

整理的资料就像是探索未知的拼图,每一块图片的填充都能让他感觉到掌握更多知识带来的快乐。

智慧学府读书期间,他学的是灵兽养殖,并不需要了解这些深奥的东西。

毕业后更是完全用不到。

但穆风却忽然对这些猎奇的知识有了强烈的兴趣。

奇奇怪怪的东西,最有意思了。

第595章 心态转变

破晓学府。

宿舍楼。

穆风坐在书桌前,翻看着资料库里关于灵兽血脉编辑技术的相关资料。

这项技术之所以被称为血脉编辑,主要是人类最初接触此类知识时,始终认为灵兽商人拥有篡改灵兽血脉潜力的能力,于是领域学的翻译将文字翻译为“血脉编辑技术“。

按照现阶段人类对灵兽学的了解程度,血脉编辑技术更正确的翻译应该是“血脉返祖技术”。

但直到现在也没有更改过这项技术的名字。

翻看资料期间,穆风时不时拿起摆放在书桌上的调制饮料喝上一大口,双眼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屏幕。

一个月的参观学习时间即将迎来尾声。

穆风的心态在破晓学府的日子里逐渐发生了些许转变。

虽然想要摆烂的心态还在,但在灵兽学体系里,他找到了一个感兴趣的领域。

那就是血脉编辑技术。

这项技术的根基建立在最新版的灵兽学体系框架之上。

如果返祖就是灵兽商人培育灵兽变强的方式,那么灵兽商人的售卖体系基本被摸清了。

举例来说,人类从灵兽商人手里购买的灵兽,基本上繁衍到第四代实力就会削弱到资源与灵兽实力增长不成比例的状态,也就是灵兽学里的弃养状态。

那为何灵兽商人手里的灵兽经过多代更迭还能有强悍的成长潜力?

顺着现有灵兽学体系框架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

灵兽商人极有可能是将灵兽繁衍后的下一代,用某种方式对其进行血脉返祖,使其重新恢复到上一代,甚至是更上一代的成长潜力。

有了这项技术,灵兽无论如何繁衍,灵兽商人都有办法使其恢复成长潜力。

这样灵兽商人就拥有了源源不断可以出售的潜力灵兽。

穆风感兴趣的其实不是灵兽返祖带来的血脉潜力提升,他感兴趣的点在于灵兽的返祖变化上。

跟随破晓学生团队展开血脉编辑技术的研究时,他在资料库里看到了这么一段视频。

视频来自五年前,那次灵兽返祖的意外实验。

当时接受实验的灵兽是“掘地虫”。

这是一种喜欢生活在地底的灵兽,幼体到成年的身长在半米至一米左右,在灵兽中属于小体积的物种。

此灵兽可以用于挖掘地道,或是参与地底建设工程,还具有地底监听的能力。

当时实验是在破晓学府的灵兽实验室里进行,最初是为了研究血脉编辑技术到底是什么。

结果实验中,接受实验的掘地虫与归元石产生反应,血脉出现了一丝返祖现象。

上一篇:凡人之长生仙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