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帝他不想当太监 第73章

作者:江公子阿宝

在驶向金陵的车子里,钱宸很好奇的问了一下基哥这个问题。

“我给他说你顶替了棒棒佬,出演了吴雨申的男一号。”基哥一边开车一边回答。

“他们信?”

电影都还没上映呢。

“我给他看了演艺合约,没理由不信啊。”基哥略显得意的一笑。

他没啥高学历,也没啥正经的资本人脉。

但是在娱乐圈底层混久了,就非常的如鱼得水。

三分你得吹出十三分的气势。

更何况,他也没吹。

“牛!”

钱宸给点个赞。

“不过,钱宸你也得警醒一点,你看看过气明星的结果,不管是被大佬封杀,还是自然过气,都只能沦为笑柄。”基哥感慨的说道。

“看到了,挺有感触。”钱宸说道。

他上辈子看到过更惨的,位高权重的太监,备受宠爱的妃子,一旦失势,安安稳稳的渡过余生都是做梦。

金陵城。

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

这是钱宸干爹冯保失势后被贬去的地方。

按理说,是一个养老的好去处。

但干爹去了没多久就死了。

书上说是因病而死。

其实很难说得清楚,一个失势的太监,仇敌遍天下。

死,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权宦很难善终。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为汪直。

汪直是钱宸的偶像,不仅仅是因为他也曾经是御马监大太监,更因为他最后得了善终。

钱宸希望自己是下一个汪直。

但是以万岁爷的性子,别说善终了,想活到干爹那个岁数都纯属做梦。

这也是他不想回去的原因。

没唧唧是一方面,回去除非造反,或者弄死万岁爷另立新君,不然他这个东厂之主也是死路一条。

车子驶入安排好的酒店。

不算太奢华,但胜在雅致,就在朝天宫不远。

安顿好之后,离约定的时间还早,基哥和钱宸出去吃饭。

一路走走看看,厂公大人见到什么都觉得好奇。

对古建筑也觉得亲切。

钱宸很少有机会能看看这几百年后的风景。

最撩人春色是今年,少甚么低就高来粉画垣,原来春心无处不飞悬。

可惜来的时候是一月,金陵风寒。

毫无半点春意可言。

吃了便饭。

钱宸接到了这边剧团的电话。

“钱宸老师,听酒店那边说您已经入住,怎么也不打个招呼,实在是招待不周。”之前就联系过的接头人刘骏打电话过来。

“不必客气,我这边已经吃过饭,您看什么时候能安排排练。”钱宸周五下午就赶到,为的就是排练一下。

《斑竹记》是两个人的戏。

只是他自己唱倒还好,如果多一个人,还是排练一下比较放心。

在万岁爷和太后面前唱戏,他自己都记不清之前排练了多少遍。

“立刻安排,我们立刻安排,我让人带您去戏台那边。”

然后,钱宸和基哥就被赶过来的工作人员给带进了兰苑剧场。

兰苑剧场位于朝天宫4号江宁府学院内。

也是姑苏昆剧院所在地。

“好字。”钱宸抬着头,看了看匾额。

工作人员正要介绍,却见他又云淡风轻的走了进去。

也摸不准这位到底懂不懂字。

古色古香的大门分隔出了两个世界。门外是车水马龙高楼林立,门内是几百年前的小榭廊檐。

让钱宸有种梦回大明的感觉。

一路走进去,很快就来到了此行的目的地。

剧场设计古朴简约,面积不大。

满算也就百多座位。

剧场周五不开放,里面只有一些在做准备的工作人员。

“钱老师,大家很快就会过来,您先看看。”

“谢谢。”

钱宸就带着基哥在剧场里转悠。

古今差异巨大,这设备就完全不是同一种概念。

不过,钱宸也算得上是制琴大师了。

大部分的乐器,只要稍微观察一下,基本上就能通晓乐理。

可惜管理的工作人员不让乱碰。

人家也是职责所在,钱宸也只能遗憾收手。

装逼打脸不适合咱家。

之前拍戏的那些剧组没有乐器。

哪怕《柳如是》这样的剧组,也是请了戏班子来客串一下就走。

真正的配乐在后期。

剧团的人很快就三三两两的过来了。

负责接待的刘骏老师,他也是唱戏的,只是兼了管理的职位。

他给钱宸一一进行介绍。

这介绍着介绍着,钱宸就觉得不太对劲了。

不是说昆曲已经非常没落了吗?

为什么这一个个,来头似乎都不小的样子。

第68章 君子坦荡荡

之前钱宸在申城戏曲学校见过的那些老师也到了。

对于《斑竹记》,她们似乎比钱宸更重视。

好吧,也说不上谁更重视。

毕竟这场戏不能上演的话,她们损失的顶多就是昆曲少一部剧目,而钱宸损失的却是全身的猫猫。

“怠慢了。”

双方又客套了一番,钱宸就主动开口道:“如果可以的话,就开始排练吧。”

看舞台什么的,也都布置好了。

基本上一切就绪。

一百多人的座位,黑压压的坐满了大半。

这还不是正式演出呢,仅仅只是个排练而已。

可想而知明天是个什么样的盛况。

也不知道正常的观众有没有机会进得了这个剧场。

不过,钱宸提前要了三个位子。

这个必须要满足他。

“有件事,需要征得您的同意……”张老师拉住钱宸的胳膊。

“您请说,别客气哈。”

从另外一种方式来算,钱宸都是四百五十多岁了。

可一个老太太动不动就您,他也不自在。

对方本来已经改口了。

钱宸无偿奉上《斑竹记》,这称呼就又尊敬起来了。

“那怎么合适,”张老师说道:“本来应该安排一位演唱经验丰富的老师和您同台,但是协会考虑再三,最后选出来了一位年轻人……”

钱宸静静的听着。

很快就明白了这边的意思。

《斑竹记》非常难唱,它讲述的是舜帝的二个妃子娥皇女英千里寻追舜帝。

到君山后,闻舜帝已崩。

于是,抱竹痛哭,流泪成血,落在竹子形成斑点。

这就是“斑竹”。

故又名“泪竹”,或称“湘妃竹”。

唱这出戏,必须要投入非常充沛的感情,不然根本唱不出那种味道。

这出戏在大明朝都是出了名的“高端”。

现在的昆曲,经历了诸多剧种的冲击融合,又为了迎合现代观众,也为了降低昆剧的演唱门槛,已经逐步的进行了简化。

《斑竹记》演唱难度可想而知。

所以,找一位大师级的人物出场,那是再稳妥不过的事情了。

然而,一个新剧目的出现是最具有冲击性的。

为了推广昆曲,协会希望能够安排年轻的昆曲演员出场,多给年轻人一些机会。

免得老一辈去了之后,这个剧种再一次遭受失传的危机。

这种考量其实很无私。

对于年轻演员来说,既是机遇,也是巨大的压力,一个不好,可能职业生涯就夭折了。

钱宸也不觉得有啥不行。

他的目的仅仅只是为了登台,又没想过当昆曲大师。

他确实很喜欢唱。

但自己的事情还没整明白,就跑去关心人家行业兴衰,那不是闲得蛋疼吗?

上一篇:序列玩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