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朱由校 第245章

作者:北城二千

也正是因为如此,大量的福建人和广东、广西人开始从事海上贸易,甚至迁移南洋、日本生活。

如果在这样的局面下,大明早一些进行移民政策,诸如福建这样的省份,百姓只会响应,而不会抗拒。

李旦他们在为这些同乡庆幸,也在为自己当年没遇到这样的事情而感到不幸。

马车的气氛一时间跌到了谷底,而再度经过漫长的两个时辰后,伴随北港县的暮鼓作响,四辆马车在士卒的拱卫下进入了北港县内。

一刻钟的时间,马车停了下来,四轮马车也被打开车门,小旗官作揖道:“李船主,我们到了,可以下车了。”

“多谢军爷。”李旦下车行礼,作势就要掏银子,但小旗官见状直接背过身去,回绝了李旦的举动。

倒不是他不想要,而是朝廷治军严格,贪污就会被逐出现役。

比起几两银子的银钱,每年的军饷和日后的军屯田才是他想要的。

见小旗官不收,李旦也只能收起了银子,随后在小旗官的带领下,带着其余十二名船主走进了北港市舶司衙门内。

走入大门,绕过影壁、穿过长长的石板广场,他们第一时间便见到了坐在会厅主位的两人。

十三人被引荐进了会厅,李旦率先作揖道:“福建泉州人士李旦,见过沈副提举,黄都督……”

“喔?你见过我?”黄龙有些诧异,毕竟他印象里自己没和李旦见过,但李旦却笑道:“虽然没有见过,但草民想了想,在琉球府能与沈副提举平举平坐的便只有黄都督了。”

“呵呵、倒不愧是纵横大明海的大海商,这份眼力不错。”黄龙笑了笑,示意他们坐下。

李旦见状,带人再次作揖谢礼,随后才小心翼翼的坐在了左右两侧的位置上,端坐而不敢轻慢。

在他端坐和黄龙谈话的时候,沈廷扬一直没有开口说话,直到他们坐下后,沈廷扬才道:“李旦、伱麾下的势力极大,吾的意思,本来是准备将你铲除……”

沈廷扬一开口、瞬间让李旦等人心中一悚,但很快沈廷扬又道:“不过齐王殿下下令,准许你在大明海域内行商,所以免除一死。”

“旦、谢殿下和沈副提举隆恩。”李旦特意起身作揖表示感谢,但很快沈廷扬又道:“别高兴太早了,虽然殿下为你开口免罪,但也全是因为殿下需要你们做一些事。”

“请沈副提举直言……”听到当今齐王需要自己,李旦也生出了一些胆气。

对此、沈廷扬并没有不舒服,而是直言道:“欧罗巴人入侵南洋,又对我大明不敬,今齐王殿下降下军令,希望你们作为黄龙总兵的向导,帮助我大明收复南洋!”

“……”

沈廷扬一席话说出,李旦等十三人瞳孔一震。

收复南洋,简单的四个字,李旦他们并不是没有经历过,当初西班牙人在吕宋制造屠杀的时候,万历皇帝就曾向想过出兵南洋,但是却被百官制止。

当时听闻这个消息的李旦颇为惋惜,而时隔十四年,他却再度听到了这个消息,并且这个消息还是能做主的齐王殿下亲口说出,让人转述。

这样的态度,明显和万历年间的情况不一样。

想到大明得到南洋后,己方船队可以获得的好处,李旦当即说道:“草民麾下有商船二百余艘,水手万余人,若是殿下不嫌弃,草民愿意配合。”

李旦的势力极大,所谓万余水手实际上已经是他往少来说了,而之所以往少说,也是因为他们这个势力实际上是因为利益而联盟起来的势力。

然而眼下大明海有了新的秩序,他不敢保证其他人还会听从他的号令。

不过、沈廷扬和黄龙并不在乎他手下的水手数量,他们在乎的只是李旦麾下船队对南洋航道的熟悉罢了。

“依你之见,如果我大明要出兵三万,需要准备多少粮秣?”

黄龙询问起了他在意的问题,而对此、经常组织船队前往南洋贸易的李旦也熟络道:“下南洋有两条路线,一条走南港直接南下吕宋,大概半个月后抵达马尼拉,之后南下苏禄、文莱、跨海抵达巴达维亚,再向西走数天抵达旧港,进入满剌加国海域。”

“另一条是走北港前往福建,走广东、广西沿海,在安南补给,沿海线经过暹罗、大泥、丁加庐、彭亨、柔佛,跨海抵达旧港、东进爪哇巴达维亚,北上文莱、苏禄、之后抵达吕宋。”

“两条路线、第一条全部走完再返回南港,大概只需要四个月左右,第二条需要六个月左右。”

“不过要走第一条的话,必须让船队提前布置好补给的地方,必须派人在吕宋北部建立隐蔽的补给地,随后打下马尼拉,继续南下,在苏禄和文莱补给后南下。”

“至于第二条的补给就方便许多,南洋诸国若是听闻我大明天兵将至,恐怕也不敢跳梁。”

李旦诉说起了大明在南洋的威慑力,而沈廷扬闻言后看了一眼黄龙,黄龙则是沉思之后说道:“走第一条,先覆灭大弗朗机、红毛夷,收复旧港,届时在旧港重新屯垦耕种,遍访诸国,再返回大明。”

“按照殿下的性子,恐怕打下的地方都要迁移百姓过去。”沈廷扬和黄龙商量道:“若是真的要打,恐怕得提前派人前往暹罗,准备大量粮秣。”

“一旦大军出发打下吕宋,暹罗的船队就需要运送粮秣前往吕宋和爪哇、旧港了。”

“运粮之事,可以交给草民去办,吕宋的补给,草民也能解决。”李旦闻言,当即主动站出来包揽了这个任务,而沈廷扬则是看了他一眼道:“也好、由你做向导,市舶司派遣船队跟随便可。”

“至于吕宋的补给,若是可以,眼下便可以着手去办了。”

“稍等我会让人拨银三万两给你,怎么操作是你的事情,但若是耽误了大军……”

“可斩草民首级!”李旦胆大的应下,而沈廷扬见他上道,也靠在椅子上,轻松说道:“南洋若是能成功收复,大明海军日后的随军船队便由你来做了。”

“谢沈副提举、黄都督!”听到自己可以负责大明海军十二卫的补给,李旦心中有些激动。

海军十二卫,六万七千余人的补给,若是操办的好了,每年可是十几万两银子的利润。

并且这还只是小头,真正的大头是可以跟随海军十二卫前往诸国贩卖商货。

有着海军十二卫的舰队护卫,李旦的船队将是日后大明海域中最安全的一支船队。

“收复南洋一事,具体什么时候出兵,就看你李旦什么时候安排好所有的补给之地。”

黄龙忽地开口,而李旦也当即作揖道:“只需三个月,草民便能准备好三万大军所需粮食、蔬菜。”

“嗯……”黄龙很满意,但还是说道:“三个月后,我等你的消息。”

“另外……”

说到这里、黄龙看向了颜思齐,眯了眯眼睛道:“颜思齐,齐王殿下听闻你试图在日本推翻幕府,可有此事?”

黄龙的话锋一转,让颜思齐和郑芝龙等参加了推翻幕府之事的所有人心中一紧,对此颜思齐也只能硬着头皮道:“确有此事,不过草民是想推翻幕府后,将日本献于朝廷,绝对不……”

“既然你有这份心,那就继续吧。”黄龙一开口,众人都愣住了。

不等他们反应过来,黄龙继续说道:“明日开始,你们结拜的二十六人和麾下的水手,全部前往大员县,我已经安排了兵马在那里。”

“他们会传授你们兵法,教授你们使用燕山大将军炮,燕山步铳。”

“此外、从即日起,你和你们手下的两千多人,便隶属锦衣卫北镇抚司了。”

黄龙的话让颜思齐、郑芝龙等人懵住了,他们没想到朝廷居然要借他们的手来收拾幕府。

不过这倒是给了这野心勃勃的几人一个机会,他们暗地里有了官身,还有黄龙的支持,即便德川幕府想要围剿他们,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只是从黄龙的口中,他们听到“两千多人”四个字的时候,无不震惊。

这四个字清楚说出了他们大体的人数,这或许说明,朝廷早就派人深入他们其中了。

一时间、参加此事的几人,都隐晦的看了一眼其他人。

“明日起、准许你们在琉球府募兵三千。”

黄龙再度开口一句,这让颜思齐等人对于推翻幕府的信心更是倍增。

“草民谢都督隆恩!”

颜思齐率先起身,跪下行大礼,而郑芝龙等人也纷纷跪下行礼。

黄龙亲眼看着他们行礼,随后示意他们起来,但最后才开口道:“这是殿下送的手书,你们看了看后便就地焚毁吧。”

颜思齐闻言,恭敬上前,随后接过了手书,小心翼翼的打开。

起初、他脸色还算正常,但下一秒他的脸色就开始不对劲了起来,变得越来越难看。

在他看完手书的第一时间,他大步走到了旁边的烛台前,将手书点燃后,对黄龙作揖道:“殿下的要求,草民看清楚了,请都督转告殿下,草民必然不负殿下……”

“既然如此、那你们退下吧……”黄龙端茶送客,而李旦等人虽然好奇颜思齐看到了什么,但一时间也不敢询问。

十三人起身作揖告退,而黄龙也疑惑地看向了被烧成黑灰的手书。

“殿下究竟写了什么,让这厮脸色变得这么难看……”

他在想这个问题,而当李旦和颜思齐他们被安排到市舶司的内院休息后,所有人也一个个的前往了颜思齐的房间,想询问他到底看到了什么内容。

只是面对他们的询问,即便是李旦亲口询问,颜思齐依旧守口如瓶,只回应了三个字。

“不能说……”

众人见状,只能无奈离开,而颜思齐则是黑着脸坐到了小院会厅的主位上。

他回想着刚才所看到的手书内容,脸色愈发阴沉:“这件事、绝不能让第三人知道……”

第235章 南征北讨

同样的七月中旬,当琉球府筹备收复南洋的同时,陕西、山西各地巡抚、总兵也抵达了固原镇。

相较于黄河以南诸省裁撤卫所的麻烦事,陕西四镇及其二十八卫的整编裁撤可以说轻松至极。

朱由检已经亲口答应了各镇,空额不再追究,因此在年初正月的时候,各镇总兵便直接交出了兵马。

延绥镇原额四万人,固原镇原额五万四千人,宁夏镇两万人,甘肃镇四万人……

这纸面近十七万兵马的西北四镇,在孙传庭和满桂的盘查下,最后只有八万四千六百余人。

经过裁汰老弱,以及偷奸耍滑之辈后,四镇更是只剩下了三万六千余人,被满桂整编为十二营。

算上满桂、孙传庭和山西调动过来的兵马,陕西兵马合计三卫、三十二营,合计十一万四千人……

这还只是整编,对应的步铳、甲胄、兵刃、战马等重要的装备还没有下发。

想要将这三卫三十二营中没有装备的人装备起来,又需要投入七十多万两银子。

不过唯一的好消息、恐怕就是经过裁汰整编,满桂和孙传庭成功地将太仆寺和陕西的军屯田厘清。

陕西军屯田之数,合计一千八百七十六万余亩,而曾经八十多万的军户人口,经过两百多年的繁衍,数量达到了三百万之巨。

这军户人口,占据陕西三分之一的人口,而据孙传庭的推断,陕西人口应该在九百万左右。

当然、他口中的陕西,包括了陕甘宁三地……

也就是说、偌大的西北,只养活了九百多万人口。

这样的人口数量,自然也就代表了明军复套的难度。

正因为如此,孙传庭才在厘清军屯田和军户后,召集了需要参与复套之战的各部总兵、巡抚前来固原。

当所有人都到场时,固原镇总兵府会厅中已经坐满了将领官员,而高坐首位的是复套经略孙传庭、陕西布政使徐光启、北军都督满桂三人。

下首的将领、分别是固原总兵李如柏、延绥总兵王承恩、河西总兵杨肇基、山西总兵鲁钦,以及大大小小参将。

宁夏总兵和甘肃总兵已经上了辞疏被批准,主要也是害怕朱由检秋后算账他们吃空饷的事情。

至于文臣那边,便是上个月才被提拔为宁夏巡抚的孙元化、还有延绥巡抚的朱童蒙,甘肃巡抚的梅之焕三人。

从文武数量来看,不难看出、文官正在慢慢地退出边事。

作为复套经略的孙传庭扫视了一眼会厅,随后才开口道:“这次宣召诸位,主要还是传达一下殿下的军令和万岁的旨意。”

“万岁旨意,陕西各地军屯田,按照军籍家属一人五亩,参军本地将士一人十亩的标准下放。”

“军籍家属和将士的田亩发放完毕后,再按照一人四亩发放百姓,所有赋税一律按照三成上缴,明岁降至两成半。”

孙传庭开场首先说了军屯田的事情,见诸多文臣将领纷纷听了进去,他又继续开口道:“此次复套,万岁已经下放现银五百万两,粮食转运至固原,也尚有六百八十余万石。”

“殿下也下令,今岁军屯田所收赋税,均调至五大塞口。”

“如此一来、今岁秋收之后,北军都督府当有存粮至少一千二百万石。”

说到这里、孙传庭扫视了一眼众人,确定没有人提出问题后才继续道:“五大塞口的行军图,诸位应该都看过了,既然看过了,那眼下便是兵马布置的时候。”

“第一塞口偏头关,由山西总兵鲁钦提领马步兵六营,沿黄河出塞,扫荡黄河南岸的河套部北虏。”

“第二塞口延绥镇,由满都督提领大宁三卫、骑兵二营出塞疾行,马步兵三营掩护民夫跟上,大军直插红盐池,断了河套部的盐。”

“第三塞口是宁夏的镇远关,兵马分为两支,由河西总兵杨肇基提领骑兵四营、马步兵三营,大军跨过黄河,沿着都思图河南北扫荡北虏。”

“第二支则是由本经略提领骑兵三营,大军按兵不动,等待消息,观察土默川土默特部的行踪,一旦土默特的素囊带兵南下支援,立马进攻后套。”

“至于第四塞口,由延绥总兵王承恩、副总兵李如梅提领骑兵四营,马步兵四营走镇番卫出塞,分别奇袭居延海和白亭海。”

“最后的第五个出塞口,由甘肃巡抚梅之焕、固原镇总兵李如柏提领大军马步兵四营,顺着张掖河北上扫北。”

“剩余六营兵马,由延绥巡抚朱童蒙调遣,驻扎西宁卫,防备青虏。”

孙传庭将朱由检的行军图做出了微调,最后形成了大宁三卫,马步兵二十营,骑兵十三营的十一万六千余人规模。

这其中,鲁钦统领的是山西的六营马步兵,而陕西则是留守了六营兵马,用于防备青海的青海土默特部。

之所以陕西能突然拉出马步兵二十营和骑兵十三营,这点就得多亏了盘踞陕西两百余年的各家豪强了。

在收回太仆寺马场的时候,大量的豪强纷纷抗命,而孙传庭的军令也更为简单,那就是一个字。

杀——

只是短短三个月,被查抄的豪强不下百家,所查抄的军马和驽马更是数以万计。

马匹数量报上去后,朱由检并没有吃惊,因为他早就知道陕西豪强手里有大量马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