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城二千
再往后,由于东吁的地形和民族问题,虽说大明当年三宣六慰的虎威尚在,但也不可避免的要陷入持久战和游击战中。
洪承畴的估计是两年到四年左右的时间,贼寇会躲在西部山区和东部高原密林之中。
这种时候明军可以在每年秋夏之际烧山而进,只要保证平原地区的生产,那持久战中就不会落入下风。
不过,打下东吁后的治理实际上是比较困难的。
东吁缅甸约有人口六百万人,一共三百多个民族,其中各少数民族均有自己的语言,其中缅、克钦、克伦、掸、孟等族有文字。
这样的文化属性就决定了,要想用文化来让他们臣服是很困难的,所以必不可免的要上演“赶苗拓业”,“捣毁文化”的手段。
因此洪承畴给朱由检打了一个预防针,询问他是否要这么做。
显然,这个老小子是怕背锅,因为他眼下背上的锅已经够大了。
如果没有朱由检帮忙分担背一些,或者没有朱由检的承诺,他是不敢再继续背下去了。
面对洪承畴的不安和试探,朱由检朱笔一提,简简单单的一个“准”字呈现军报之上。
这个字写在了文章的中间,也就是这个字以上的内容朱由检都认可。
至于下面的内容,主要是修路的困难。
在滇西扩建驿道为府道,难度很高,这点朱由检早就猜到了,但他还是低估了这个时代的滇西驿道。
根据洪承畴的话,滇西的驿道宽不过七尺,窄则三尺,部分地区紧邻悬崖,稍有不慎就是人马皆死。
朝廷发过去的雷管和火药是不错,然而全部用尽后,也就扩宽了昆明到蒙化府,大理府的道路,不足总里程的三分之一。
真正困难的是永昌地区和陇川、干崖、南甸、芒市等地区的道路。
这里的道路,有的还在用汉代的,有的则是在用唐宋时期南诏,大理国修建的,还有的则是在用当年王骥修建的道路,总之这些道路都老旧难用。
说是扩宽,但难度不比新修一条路简单。
按照洪承畴的估计,最少需要雷管三十万斤,火药两千万斤。
折合起来,差不多就是一万两千吨,约等于二千三百多吨TNT当量。
这火药消耗量,都快赶上大明南北火药局两年的制造量了。
这也难怪洪承畴说要等诸藩战争打完了,就这些火药,火药局马不停蹄的开工都需要两年才能满足,估计他一边炸一边修路,火药局一边生产才能在三年内搞定道路问题。
虽然说这条路到时候弄出来,一修能保证西南五十年不变天,但这消耗也确实……
“两千万斤……”
朱由检还没吃饭就已经开始头疼了,大明的火药虽然便宜,但这一开口就要两千万斤,哪怕不算工价,单算材料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朱由检稍微算了算,就这材料费都需要二百六十万两,算上人工就三百万两了。
如果这银子再算上修建道路的部分工人工钱,材料费,那这东吁可以说还没打,朝廷就得投入最少六百多万两银子。
最主要的还是时间问题,三年后朱由检得准备第二阶段大旱降临了。
“倒是可以从民间买火药……”
朱由检摸了摸下巴,要知道民间的火药虽然质量参差不齐,但严格标准的话,产能还是很可观的。
大明百姓每年中秋、正旦释放的烟火,其中包含的火药重量都直追千万去了。
“传令给洪承畴,就说国帑调银四百万两给他,让他承办西南火药局。”
“另外,顺天、应天火药局每年再各调三百万斤火药给他,剩下的他自己筹备,两年后我要听到他出兵的消息。”
朱由检把信放到了李定国怀里,而李定国也点了点头,转身拿着信去找曹化淳去了。
至于朱由检,理清了一些头疼的事情,他算是可以安安心心吃饭了。
倒是他在安心吃饭的时候,顺天学府的小冰河期说法却在京城引起了轩然大波。
有的人以为他是在危言耸听,杞人忧天。
还有的人则是以为他是为了甩开上天降下惩罚而想的辟谣。
总之小冰河期降温的事情在这个时代的士大夫们看来,那基本和鬼神之说没有什么区别。
人如果能预测天象,并且还能一口气预测几十年,上百年的天象,那这个人到底是人还是鬼神?
相比较这两种说法,士大夫们更相信,这玩意是朱由检用来收割官员银两的一个借口。
已经西学东渐的百官们都这么想,那宫里的人就更不用说了。
朱由校和张嫣躺下休息的时候,张嫣都很不安的问了一句:“听燃儿说,今日去顺天学府,那里讲习讲的事情和预测类似,万岁您还要让燃儿去燕山学府读书,然后进顺天学府吗?”
“顺天学府有很多学科,燃儿不会去学那些不着边际的学科的,宝珠你就放心好了。”
朱由校有些疲惫,稍微拍了拍枕边佳人的香肩,而张嫣见朱由校这样,自己也就不太好说什么。
只是在她看来,顺天学府教导的东西还是有些危言耸听。
夫妻二人无声入眠,只是在他们入眠的同时,数百步外的东宫却灯火通明。
慈庆宫里,朱慈燃正趴在一本《燕山物理》面前翻阅,那聚精会神的模样,和白日里上课时懒洋洋的模样截然相反。
这一幕要是被朱由检看到,估计玉带都会被他抽断……
第377章 饥饿的盛世
“就利未亚就藩一事,自此召开……”
“笃笃——”
七月初一,在整个大明都忙忙碌碌的时候,由朱由检召开,毕自严主持,徐霞客解说的第二次藩王就藩会议开启。
会议地点依旧选择在了太庙面前,不过这次来参加就藩会议的藩王就少了许多。
由于南亚已经分封了不少诸藩,因此来到太庙面前的只有亲王、郡王八十余位。
在太庙上,毕自严命人拉开了地图,地图上标记了一百二十块就藩地图,分别从东部索马里沿海向南抵达南非边界,然后从南非西边沿海向北,一直北上到喀麦隆。
实际上,本来这个地图是要划到冈比亚的,但考虑到欧洲人在几内亚湾有大量开采黄金的队伍,因此还是选择止步于喀麦隆。
朱由检不愿意用大明的信誉来骗人,因此会议之上,徐霞客将利未亚的风土人情,地理地貌解释的很清楚。
其中他着重讲解了利未亚上面有近万万土人,而在利未亚开垦土地是其他地方难度的几倍。
就这些介绍,立马就让诸藩之中不少人打起了退堂鼓,但很快毕自严的话又让诸藩的人重拾了信心。
首先就是就藩利未亚的三个优惠里,第一个优惠就是租借军队优惠。
诸藩租借拱卫营,每营军饷只需要十万两银子,其次就是百姓迁移的迁移银只需要支付五两。
就这两项优惠,立马就让就藩利未亚的价格比南亚低了一半,许多资金本来就不充足的诸藩纷纷开始议论了起来。
“难开垦倒不是些难事,大不了学朝廷用土人建设开垦。”
“是倒是,就是利未亚上面的土人容不容易抓,这上面有些问题。”
“先等等吧,听听第三个优惠。”
“也是……”
诸藩的议论很快戛然而止,而毕自严也继续说道:“这第三个优惠便是大明的皇店在诸藩上贸易的交税问题,大明皇店对南亚诸藩的交税是十税三,但是在利未亚是十税四。”
建立一个经济圈很费精力,大明的皇店入驻,是直接建立当地经济的最好手段。
宗藩体系决定了大明诸藩不可能有自己的货币,所有人都得用大明朝的货币,因此矿山对于诸藩来说有用,但用处却不是很大。
体制问题就决定了他们必须依附大明,而皇店的直接出手也等同于为他们在当地建立了一个基础税务部门。
田赋依旧由藩国自己征收,商税也是一样,而皇店的利润则是上交四成,这对于诸藩来说,是一笔不错的买卖。
除非他们像大明一样搞国营经济,不然和谁收税不是收。
至于说经济拿捏?他们军事都要被大明拿捏,谁还在意经济被拿捏不拿捏的。
因此事情到了这里就很明了了,鉴于南亚就藩的成功,许多藩王纷纷开始举牌子竞拍土地。
这一轮竞拍之下,除了已经联盟的淮藩、吉藩、唐藩外,其余诸藩纷纷选择就藩。
一百二十三块竞拍地被全数拍下,天启十年二月初一以后,也将进行第二次下西洋。
诸藩可以让自己的子弟或者官员随船前往,由于中南部没有大型的国家,因此只需要等待下西洋返程,诸藩确定要就藩,那大明就会组织第三次下西洋来前往就藩。
这个时间,差不多是三年左右。
因此敲定了事情后,徐霞客和毕自严就拿着名单前往了齐王府,并将名单交给了朱由检阅览。
端坐书房之中,朱由检翻阅名单,末了看到还有三藩没有就藩时,略微皱了皱眉:“淮藩、吉藩、唐藩是怎么回事?”
他抬头看向了坐在下首左右位置的徐霞客,毕自严,而徐霞客对朝事不了解,因此毕自严只能作揖回应道:“老唐王没有出席,出席的是唐王世子朱器墭,下官观他们的模样,似乎是南亚作战的朱常清、朱聿键几人和他们写信说了什么,因此他们没有下决定。”
“……”听着毕自严的话,朱由检放下了名单,没有和两人纠结这件事,而是往下说道:“第二次下西洋的事情需要今年十月开始筹备,徐霞客你有什么要求可以列一本文册,或者现在和孤说。”
“是殿下……”徐霞客端坐作揖,紧接着说道:“下官确实有事情要说,要求殿下帮忙。”
徐霞客顿了顿,紧接着才继续说道:“由于此次是从锡兰府的万岛县南下,然后走深海群岛路线前往仙劳冷祖岛,再从此地前往南利未亚,因此下官需要殿下先给出监察司和府县的名额。”
“其次,这条航道必然是日后朝廷经常走的航道,因此需要在各岛建立集镇和补给点。”
“下官需要殿下派人帮忙统筹建立补给集镇,此外就是这次前往后,下官需要在当地挖掘金矿,因此希望殿下准许当地建立火药局,军队和委派官员。”
徐霞客清楚自己只是负责下西洋事宜,因此关于陆地上怎么建立监察司,怎么建立火药局,怎么管人管事上,他不希望自己牵扯一点。
对于他的想法,朱由检看得透彻,也理解他的难处,只是一时间让他选一个人去监察利未亚,这还有些挺困难的。
卢象升被他派往了小西洋,洪承畴又留在了西南,孙传庭在国内巡抚,杨文岳又放在了瀛洲。
这么一算,朱由检手下好像就只有吴阿衡一个可以派出去担任监察使的文官。
可是,只派吴阿衡一个,朱由检又有些不放心。
想了想后,朱由检才对毕自严开口道:“给吴阿衡下调令,命他返回京城,等待来年前往利未亚,另外再调颜胤绍,阎应元二人陪同。”
“向皇兄上表,将仙劳冷祖岛、南利未亚封为南昆仑监察使司,吴阿衡加授太子少师,加封南昆仑监察使。”
“再将南昆仑监察使司分为南利未亚地的南昆仑府,仙劳冷祖岛的东昆仑府。”
“授阎应元为南昆仑知府,颜胤绍为东昆仑知府。”
“南昆仑监察使司留港给海军都督府驻扎舰队,命黄蜚结束战事后前往南昆仑,此外南昆仑监察使司常驻三营兵马,暂时就这样。”
“下官领命……”毕自严作揖应下,但他也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
果然、他刚作揖结束,朱由检就对徐霞客询问道:“我准备在南昆仑驻扎三营拱卫营,一卫海军兵马,依你看,需要迁移多少百姓,又需要多少年才能让他们自给自足?”
驻兵不是简单想驻兵就驻兵的,还需要考虑后勤。
眼下南昆仑虽然有欧洲人自发组建的一些沿海集镇,但顶多也就满足双方往来贸易船只上水手的需求。
眼下明军一口气要调将近一万五千人前往,当地的集镇能否满足这支军队的生活需求,是朱由检需要关心的问题。
对此,徐霞客不假思索地开口道:“如果这次船队的规模够大,调兵之后,能给士卒们留下够吃一年的粮食,然后期间再源源不断的从小西洋监察使司调粮的话,养这一万五千人其实不困难,因为当地的集市可以接济。”
“只要当地的集镇可以接济,然后军队再利用当地土人来开垦田地,种植玉麦、大豆的话,实际上只要精耕的足够彻底,第二年就能自给自足。”
“在那里不用担心蔬菜的问题,下官看过沿海欧洲人种植蔬菜,在当地种蔬菜很容易,难的是种稻麦。”
“在当地,在土地没有改良前,只能种植玉麦和大豆、蔬菜来自给自足,想要吃米麦只能从小西洋运粮前往南昆仑。”
“至于迁移百姓,这点得看第二年当地土人开垦了几亩地才行。”
“当地的土地不适合直接迁移百姓耕种,最少精耕三年,改良三年才行。”
“下官的建议是,先调兵前往当地,然后利用土人开垦田地,开采金矿,以此来保证当地军队的军饷和食物能自给自足。”
“等到精耕三年可以种水稻和麦子的时候,到时候再迁移百姓前往当地是最好的。”
徐霞客说完了自己的想法,而朱由检微微颌首:“你说的倒是不错,不过我还要加一条。”
说着、朱由检看向毕自严,然后说道:“从之前犯事官员的家眷中释放一万五千女眷,到时候一起参与下西洋,并和军队在南昆仑定居。”
“下官正想说这点,没想到殿下先说了,果然殿下高见……”毕自严作揖吹嘘了朱由检一番。
显然,他们都考虑到了士卒的个人需求问题。
和南亚不一样,南亚土人女子不存在同化的现象,但利未亚就不同了。
朱由检可不希望,诸藩就藩之后发现南昆仑监察司是一群昆仑奴在管理他们,那样大明的威严在哪?
这么想着,朱由检又轻描淡写道:“下西洋的事情,伱们二人商量一下其他的就行,出去后让人把陆文昭给我叫来。”
“是……”听到朱由检的话,徐霞客和毕自严纷纷起身作揖,并退出了书房。
他们都清楚,齐王是想搞清楚唐藩那三个藩为什么不就藩。
上一篇:不灭神心
下一篇:全民领主:从亡灵开始百倍增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