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朱由校 第698章

作者:北城二千

好歹给他留两个辅政的人啊!

这一刻,朱慈燃算是意识到了有一个东宫班底的重要性,谁都有人坑,就他没有!

“直贼娘!直贼娘!”

朱慈燃在宫里骂骂咧咧的洗漱,一直骂到他坐到位置上为止才停下,老老实实地处理起了奏疏。

也就在他监国的第二天,《大明报》就报道了太子监国的事情,并且选妃的事情也被刊登。

对于自己即将选妃,朱慈燃也跟吃了黄连一样哭丧着脸,心里不免想念起了自己的齐王叔。

不过,他思念的齐王叔此刻正乘坐火车抵达了陕西西安府西安城的火车站。

“呜呜——”

伴随着最后一声汽笛消失,朱由检带着四小只和周素洁等人下了火车。

在他下火车的第一时间,他就见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西北经略孙传庭,见过齐王殿下,殿下千岁……”

“殿下千岁……”

当孙传庭的声音响起,与其一起响起的还有陕西和西安数百官员的唱礼声。

当孙传庭作揖结束,把手撤开的时候,朱由检看到的只有一张坳黑的脸,以及干瘦的身材。

他的肤色和身材在白白胖胖的陕西官员之中尤为显眼,而这也是朱由检和孙传庭自复辽之役以来的首次见面。

十三年前的复辽之役中,孙传庭不过而立之年,而如今却已经四十有四,步入不惑之年了。

“辛苦了……”

没有什么粉饰的词汇,朱由检很直白的感叹了一句。

“比起殿下,下官的苦不算什么……”

从乌斯藏返回西安后,孙传庭才意识到了今年的旱情有多严重,同时也意识到了坐镇中枢的朱由检有多么困难。

在他看来,朱由检今年的这大半年假期是应有的,因为他累了太久。

“走吧,带我逛逛西安城,今夜就入住秦王府吧。”

一句话,前面半句朱由检是对孙传庭说的,后面半句是对周素洁交代的。

显然,他有事情要和孙传庭说,带着周素洁和四小只不太方便。

周素洁很识大体的点了点头,而孙传庭也意识到了朱由检有事情和他说,因此在作出“示意请”的手势后,他就和朱由检走出了西安火车站。

两人单独上了一辆马车,连陆元高都没能坐上去,足以说明事情的重要性。

不过,即便陆元高没有坐上马车,但他也猜到了齐王要和孙传庭说什么。

思来想去,无非就是内阁辅政之事罢了。

陆元高翻身上马,准备跟着马车,随时等待齐王召唤,而周素洁等人则是在兵马的护送下前往了西安城内的秦王府。

坐在马车上,朱由检没有一开始就说事,而是和孙传庭聊着家常的同时,时不时看向马车的玻璃窗外的西安城外。

西安城作为关中的名片,历史上的名城,其悠久的历史和雄浑荡气文化令人神往。

西安的历史十分久远,但西安城的历史却并不久远。

元朝入主中原后,统治者曾经大面积拆除江淮各地的城墙,原因就是因为不利于蒙古人统治,这也是元代城墙极少的原因。

因此,当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后,明初很多城市都重建了元朝拆除的城墙。

南京城墙、平遥城墙,就是那个时代遗留下来的代表作。

庆幸的是,西安地处西北,并没有遭到城墙拆除的事情。

洪武年间,为了加强西北重镇西安城的防御,朱元璋命人在唐长安城皇城的基础上扩建西安城,从此开始了长达八年的修复。

由于工程浩大,因此明西安城城墙一直是黄夯土的结构,这样的风格在大批量使用青砖筑城的明代显得格格不入。

因此直到隆庆年间,陕西巡抚张祉才上疏隆庆皇帝,将西安这座历经千年的土城墙用城砖包裹起来,这也是西安城墙历史上第一次砌砖。

张祉认为,夯土城墙虽较为坚固,但经受不起雨水的侵袭,常有夯土城墙因暴雨或洪水坍塌崩坏的记载。

城墙包砖,不仅可以提高防水,还可以在作战时发挥防御作用。

这样的提议得到了隆庆皇帝朱载坖的认可,因此西安城墙的加固工作也在同年展开。

得到了隆庆皇帝的认可后,张祉在西安城使用了大量的特制青砖。

这种砖比一般的建筑用砖要大,重量高达几十斤,体积接近后世的八块红砖。

由于明代西安城墙周长近十四公里,用砖量极大,因此这样的城砖,大概用了两千六百万块以上。

为了让西安城墙砖块之间结合紧密牢固,张祉以石灰、糯米汁作为粘合剂将城砖粘合起来,这也是它能保留到后世的原因。

另外除了城砖,张祉还深挖了西安的护城河,让西安城不再经历暴雨积水之苦。

张祉之后,陕西历代巡抚也在不断完善西安城的防御,到万历末年,当地的防御工程趋于完善。

等孙传庭就任西北经略,同时担任陕西布政使的时候,他又在原来西安城的基础上不断加固,并增设了二百门燕山五斤炮。

并且,对于西安城外的集镇,孙传庭也采取筑夯土墙的方式将他们圈了起来。

和平时,这一丈高的夯土城墙利于收税,追查逃犯。

战争时,这些夯土城墙可以保护集镇不被入侵。

虽然这么一来,在经过西安城外时,朱由检看不到集镇的风情和风采,但他却不得不夸赞道:“关中缺乏木材,保护集镇就不容易被人寻到木料攻城,这办法是不错的,不过……”

朱由检夸赞的同时也开口道:“不过以后必然是火器的时代。”

“眼下火铳都能做到每分钟十数发的频率,万一日后火炮的频率也能达到每分钟十数发,那城墙的防御作用也必然大大减轻。”

“城墙一事,内地的城墙在原本的基础上修葺保留就足够,不用再扩建了。”

朱由检不准备大肆修建城墙,而孙传庭闻言也作揖颔首表示知道了。

二人乘坐的马车很快进入了西安的安远门,城门口进进出出的人有些稀疏,这也可以看出西安城的人口多寡。

“西安城有多少百姓居住?”

朱由检看着稀疏的人流不免询问,同时马车也直接驶上了城墙的马道。

“外城郭有百姓三万有余,主城十四万有余,城外集镇两万不到,合计是二十万左右。”

二人在马车上了城墙后下车,孙传庭也大致说出了西安城的人口。

“等大旱过去,陕西的百姓应该会过的舒服很多。”

二人走在安远门的城墙马道上眺望城内的街坊,孙传庭看着城内那稀疏的人口不免开口,朱由检微微颌首表示认可。

眼下陕西耕地虽然因为大旱锐减,许多旱地已经抛荒,但水田和水浇地依旧达到了一千九百多万亩,人口不足四百四十万,这也是陕西为什么旱情最严重,却粮价比山西低的原因。

等旱情过去,那两千多万亩旱田被复耕,陕西的百姓也就能过上云贵川那样每日吃肉的日子了。

四百多万人口已经很多,朱由检不准备让它再降低,不然就会影响到大明日后对西域、中亚的统治了。

想到这里,朱由检也开口道:“我准备在天启十九年夏季发动西征,收复西域。”

“这一战,还是得倚重你,而这一战过后,我也希望你回到京城,任内阁次辅。”

朱由检的话声声入耳,孙传庭听后也只能作揖应下。

他并不奇怪自己为什么只是内阁次辅,因为他明白这是朱由检保护他的手段。

他若做上内阁首辅,以他的性格,必然不得好死。

他做次辅,洪承畴做首辅,杨文岳、吴阿衡、沉廷扬、温体仁和周延儒等人辅政,这个阵容才是最好的,最少能保大明二十年太平。

明了一切的孙传庭早就有了准备,只是出兵收复西域这件事情,他还需要好好和朱由检商量一下。

“若是十九年夏季出兵,那以西域的情况,最少要南北出骑兵十营才行。”

“河西的情况,想要出骑兵七营,那最少要出民夫十万,驽挽马不少于十万,存蓄米麦不少于二百万石。”

“但单于行省的情况,想要出骑兵三营,这有些困难。”

孙传庭说到了河西的问题上,对此朱由检也早就在做准备了。

由于有乾隆收复西域可以作为参考,因此他一直在开发河西,避免历史上河西连两万兵马都养不起的情况。

不过即便如此,以河西的情况,因为有着火车的加持将会好处理不少。

眼下四川每年都盈余三千多万石米麦,只要天启十九年四川不经历旱情,那依靠火车运送二百万米麦前往河西并不困难。

朱由检和孙传庭担心的都一样,那就是单于行省的情况。

历史上清灭准噶尔的北路军比南路军过的要好,主要在于有喀尔喀三大部为清军游牧补给。

清军可以游牧补给,明军自然也可以。

“单于行省的问题不大,可以效彷蒙古人游牧补给,三营骑兵只需要带千余牧民,万余牛羊和六七万石米麦就足够抵达哈密。”

“西域的北虏在当地有不少耕地,数量不少于百万亩。”

“南路军的十万民夫只要携带四千台拖拉机随军前往,就可以照顾着百万亩土地,长期养三万兵马不是难事。”

“现在的难事在于单于行省能不能匀出那六七万石米麦。”

朱由检说着事情的重点,六七万石米麦看似不多,但如果他们要在后年动手西域,那今明两年就得着手运粮前往当地。

哪怕就算漠东运粮去单于,北直隶运粮给漠东,那也需要大半年的时间。

从漠东省的开平府运六万石米麦前往单于行省最西边的燕然城,这路程整整三千里。

并且为了防止六万石不够,战事有可能焦灼,明军最少要在燕然城囤粮十二万石。

想要再运抵时还有十二万石米麦,那起运的米麦就不能少于四十万石。

四十万石对于漠东来说可不是小数目,出动运输粮食的民夫就不能少于两万人,挽马更是需要四万匹,并且需要前后运送两次。

这一过程太麻烦了,朱由检更倾向于直接运送拖拉机过去,在当地开垦田地来满足西征所需,因此他的计划需要变一变。

这么想着,他看向了登上马道的陆元高,对其吩咐道:“今年运给旧港和关外四省的两万多台拖拉机尽数运往单于府燕然县。”

“告诉曹变蛟和李定国,我要在十九年春看到燕然县囤粮六万石,秋收不少于十二万石。”

“是!”陆元高本能作揖应下。

朱由检见状也回头看向了孙传庭:“拿下西域只是第一步,迁移人口才是重中之重。”

“西域六十余万蒙古人,一味屠戮是不可能的,我想在虎兔墩即将统一西域时出兵,然后让他带着几十万蒙古人西迁。”

“留下的蒙古人,我准备把他们迁往青海,至于河西则是要迁移不少于一百万人前往西域。”

“你觉得以河西的力量,能不能做到这点?”

朱由检看着孙传庭,等待他的回应。

面对他的问题,孙传庭也在短暂的思考过后回答道:“迁移百万人口过去,这对好不容易发展起来的河西伤害会很大,想要恢复迁移前的产出最少需要两三年的时间。”

“如果西域不需要河西转运粮食,那倒是不成问题。”

“下官的建议是,分为五年,每年迁移二十万人前往西域,这样对河西的伤害最小。”

“况且以西域的百万亩耕地和大片牧场来看,它能养活的也就只有五六十万人,慢慢迁移的好处在于如果情况不对可以立马停下。”

“……”听到孙传庭的话,朱由检略微沉默。

孙传庭很能理解朱由检为什么沉默,因为他的提议和朱由检就藩的事情起到了冲突。

朱由检执着于尽快迁移人口的原因是他会在天启二十三年左右就藩,因此他必须在十九年拿下西域,然后在二十三年以前拿下西西伯利亚和河中地区。

想要拿下这些地方,最少需要百万人口的支撑。

按照孙传庭分为五年的迁移,那最少得天启二十三年才能让西域有百万人口。

这样固然对河西、西域伤害都不大,但也代表了朱由检不能在二十三年离开大明,因为拿下西西伯利亚和河中地区最少需要一年的时间,而巩固大明在当地的统治有需要两三年。

这前后算起来,最少需要九年乃至十年的时间,但朱由检在十九年及其之后,只有五年的时间。

他必须要在五年内把十年的事情做好,这就注定他不能考虑太过周全。

一口气迁移太多人会伤害河西的经济情况,这他又何尝不知,但他不可能一直拖下去。

“迁移之事再说,今岁开始我会让四川在每年秋收之后运送二百万石米麦前往嘉峪关。”

朱由检准备先搁置这件事情,先把粮食的问题给解决了。

毕竟不管是打仗还是迁移人口,河西的粮食都远远不够消耗,必须由四川进行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