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武命 第404章

作者:我叫排云掌

第568章 医院

星空集团的产业中,济世医院是一个十分特别的存在。

之前的诊所,是吴东想要将一身医术发挥出来,惠及民众之用,可以说花费了相当的心思。

只是诊所毕竟不同于大医院,愿意花费看病的人并不多。

当然,那时候星空集团还只是草创,资金并不丰裕,诊所的医疗设备并不是很完备。

可就是如此,由吴东亲自坐镇,另外还请来了桂花学院医学系学习的老师和学生帮忙,又重金招聘了一些大医院退休老医师,单论医生阵容,在某些方面不比县城的人民医院差。

至于医生的水平,那就更没得比了。

当初,吴东坐镇中医部,刚开始还得坐诊开药以及治疗后的检查等等,都得他亲自出马。

不过很快,随着桂花学院医学系老师和学生加盟,他就从繁琐的事务中脱身。

每天,只固定时间看诊确定病症就成。

至于病症的具体治疗,则是由相关科室,或者市区大医院处理。如此效率不知道提升了多少。

别的不说,在市区的诊所很快就打开局面,起码周围的居民区住户,有什么小病小痛的,基本都会过来治疗。

至于大病,他们还是更信任公立大医院。

吴东倒也没有什么不满情绪,这本就是人之常情么。

因为星空集团的事务逐渐增多,他能前去诊所坐诊的时间越来越少,也乐得轻松。

到了后来,更是几天才去一趟,专门处理各科室难以确定的病症,负责坐诊并且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

在这期间,时常开诊断会,于交流过程中提升与会医生和学生的行医水平。

另外,他借助诊所的便利,建立了一个基础的医学实验室,专门研究中医古籍中的一些药方,看不能不能进行还原,并且通过工业化产出。

效果算是比较不错,诊所有一些自己研究出来的独特药膏以及药剂,自然是获得了药效认证以及生产许可的那种。

只是因为工业化生产的研究不是很顺,只能小规模出产。

这些自制的药膏和药剂,效果都相当不错,起码在诊所内部已经得到了所有医生和护士的认可。

后来,星空集团规模迅速扩大,同样进行了扩张的诊所,理所当然成为了集团旗下的定点医疗保障单位。

别的不说,就只是体检一条,便足够诊所从开年忙到年尾了,根本就闲不下来。

在此过程中,当然还是集团手里有了大笔资金,诊所得到了相当迅猛的扩充。

后来,发现在市区不是很方便,直接就在星空集团老巢所在的科技产业园区,建成了一家规模不小的大医院。

这,就是济世医院的由来!

此时的济世医院,各种内外科室齐全,其中尤其以中医部的实力实力最为突出。

其中的大部分医生,都是出自桂花学院医学系。

为此,桂花学院大规模扩张医学系的规模,就是为了给济世医院输送足够的人才。

济世医院这边,则是开办了内部的中医进修班,由吴东和一干邀请来的中医大师亲自教导。

因为医院并没有盈利的要求,反而鼓励医生帮助病患减轻经济压力和负担,在这方面的中医的优势相当之大。

医院里,绝对不会出现刻意打压中医的情况,甚至还巴不得中医部的实力越强越好。

没办法,虽然医院没有所谓的业绩要求,可若是能够做到收支平衡,甚至能够小小盈利的话,那是最好不过的事情。

而医院附属的疗养院,就承担了医院盈利的重大目标。

疗养院这边,基本上都是以中医为主,已经逐渐形成了稳定的模式。

一些西医方面的好手,为了配合疗养院那边的病患养护,也会下意识学习一些与专业相关的中医知识。

可以说,时间虽然不长,可济世医院已经逐渐成为了整个中州省,中医实力数一数二的医院了。

随着百草集团各种营养饮料的推出,济世医院疗养部也跟着出名了。

疗养部的收费,可是相当不菲。

而且疗养部分,不属于国家医疗保险的范畴,不用担心有人刻意浪费国家医保资源。

慢慢的,疗养部这里住的,基本都是真正的有钱人。

只有薅有钱人羊毛,医院上下才会心安理得。

还甄别说,随着医院中医部的强大,在吴东的指点下,真的复制出了不少古方来,并且进行了一定的现代药学替换。

有的,只能用于疗养部这里小规模运用,有的已经可以进行工业化量产,给济世医院带来了相当多的收益。

没错,济世医院有自己的药厂,专门用于验证某些新药的工业化生产模式。

此时的济世医院,拥有三个国内顶尖医学实验室,同时还有一个生物医学实验室,专门用作研究古方的现代改造,还有一些效果良好的中成药。

至于西药,也不是没有研究,只是重点不在这方面。

以吴东的中医水准,在他的指点和配合下,济世医院推出的各种中成药还有中药药剂之类的医药产品,数量可不少。

目前,这些药品都处于推广阶段。

只是,有星空集团托底,吴东根本就没有大肆推广的意思。

药厂那边,能够做到小赚就足够了,至于打广告弄得天下皆知,就没必要了。

尽管他的想法可能有些不合时宜,可他依旧想要依靠口碑宣传,使得济世医院推出的各种成品中药,慢慢得到病患们的认可,而不是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让本就艰难的患者赌运气。

很显然,他这样的做法,很对医院一干退休老医师的胃口。

当然,这样做的好处还有一个,就是没有刺激到国内势力庞大的西药利益集团。

尽管看不上那些家伙,穷凶极恶一般的收刮病患口袋里的每一个铜板,却也不得不承认这些人的实力确实强悍。

就是济世医院,都有所谓的医药代表上门推销,按他们推荐的药品价格,估摸着一个小康之家最多只能坚持半年就得崩溃……

第569章 特殊体系

之所以提到济世医院,是因为最近一段时间,这里发生了许多不好的事情。

随着医院的名气逐渐提升,开始多了不少非星空集团员工,以及其家属的外来病患求医。

这本来没什么,以此时济世医院的规模和体量,一口气接待一千到三千病患不成问题。

问题就是,随着病患增多,医院这里竟然出现了交通事故。

这样的事情,就是之前在规划建设医院的时候,谁都没有料到的。

问题是,交通事故的一方,竟然还是医院所有的救护车。

事故另一方,则是一辆宝马。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经济实力雄厚,或者家里有那么点子能量,开宝马的事故责任人竟然讹到了医院头上。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等交警判定了事故责任之后,将人直接送去派出所,另外就是桂花电视台的报道了,保证叫这厮吃不了兜着走。

只是,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自然需要追溯源头。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随着整个桂花市经济迅猛发展,百姓手里的票子逐渐多了起来,私家车的购买量自然开始起飞。

济世医院这边,本来按照规划,起码比得上寻常大学的面积,绝对算得上广阔。

可经过调查发现,不仅是外来求医的病患家属,还有医院职工都有不少私家车每天来往。

如此一来,就显得医院内部的停车位,还有空间不大了。

换句话说,此时的济世医院,已经初步出现了“车满为患”的趋形,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眼下,就已经出现了停车位不够,还有行车道上出现小刮擦以及小碰撞等交通事故,引发了不少矛盾。

这事,其实很好解决。

医院内部,是绝对不允许车辆进出往来的。

吴东早就打算,准备对医院内部的交通,采取完全的电车化,以医院控制的电车作为内部唯一的公共交通工具。

正好,电车能够接受医院方面的网络信息监管以及监督,一旦发现了不好的苗头能够及时控制事态。

如此,正好在医院外围再修建几栋公共停车场,顺便整顿一下外头混乱的小吃摊贩还有黑旅店一类的存在。

倒不是吴东太过霸道,一点利益都不愿意流出。

主要是,这些自动聚拢在医院周围的小吃摊贩,环境各种脏乱差,卫生安全得不到保障。

等建好了公共停车场后,完全可以划出一块地,专门用作小吃一条街进行规范管理。

别的不说,起码卫生状况要达标,另外就是尽量做到价廉食美的地步。

至于黑旅店之类的存在,问题众多没必要详细明说,总之这样的存在很容易滋生各种不好的环境和氛围出来。

吴东打算建一批青年旅社,还有单人公寓等等设施,以帮助病患家属有一个安稳的居住环境。

另外,就是鼓励周围村民百姓,在家里搞一搞民宿生意。

当然,这些都得受到医院网络信息化管理的约束和监督。

开玩笑,就算是要让利于民,也不能叫一些心黑手狠的街痞混混占了便宜。

随着济世医院的规模越来越大,外来病患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不可避免出现了医,闹的状况。

对于这样的事情,医院方面自然高度重视。

有桂花电视台以及自家的视频网帮忙,但凡出现了医,闹情况,都会第一时间出现将情况调查清楚。

若是医院的责任,以济世医院的体量,自然不会吝啬赔偿。

可若是病患方面的问题,医院也绝对不会姑息。

有自家的舆论发声渠道,自然不可能被轻易带了节奏,也不接受所谓的道德绑架。

病患家属若是无理闹腾,医院方面也不会客气。

说句难听的,有吴东这样的中医大国手,甚至可以说得上神通修士存在,只要不是当即毙命,不管多么严重的病情都能稳住,一点都不夸张。

真遇到了当即毙命的事儿,这里头就有说道了。

有些时候,真不能小觑了人心险恶这四个字。

为了搞钱,有些人真的不配为人,什么恶心事情都能做得出来,还能摆出一副理直气壮的架势出来。

不知道的,还真以为他是有理的一方。

话说,济世医院几乎无死角的监控网络,那也不是说着玩的,避免了许多叫人感觉无奈的麻烦事儿。

此时的医保覆盖率,只能说一般。

城镇居民应该好一些,至于农村方面,有些进步但也不是很大。

话说,济世医院并非医保定点医院,虽说因此少赚了不少钱,却也少了许多麻烦。

实际上,借助零八年金融危机的东风,星空集团已经有了自己的银行和保险公司。

目前,他们暂时只做集团内部的金融和保险业务,一时半会还没有扩张的想法。

星空集团有自身独特的内部福利体系,像是眼下流行的三险一金,基本都是正常缴纳了的。

若真有员工得了大病,除了正常的医保之外,还能得到济世医院特殊的疗养服务。

不一定非得进入疗养院修养,但各种疗养手段一样都不会少,特别是在医院特制的营养药剂方面就是如此。

按照吴东的摄像,济世医院将集治疗,疗养,制药,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医院。

特别是在人才培训方面,采取的是边教学边实践的方式。

如此一来,尽管培养的专业医务人才可能上限不高,但培养效率和成材率可是不低的。

像是正规的医科大学,本科起码四年,加上读研又是三四年,若是读博的话起码又是三年。

若是一切顺利,博士毕业都三十多了。

进入正规医院之后,还得从住院医开始,等到成为主治或者门诊医生的时候,起码都三十五六了。

如此模式培养出来的医学人才,确实基础雄厚根底扎实,可培养成本以及成才率确实有限。

别的不说,单单治病的经验积累,又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完全就是拿时间在积累实力。

上一篇:李斯科的美国生活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