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武命 第589章

作者:我叫排云掌

他们在朝堂上提出建议,当今想要收税也成,不过不要弄得这么激烈,可以一步步缓缓进行。

至于这个缓缓得多长时间,自然是准备得越充分越好。

按照他们的心思和想法,最好当今在位期间就不要瞎折腾了,等到下一任皇帝再说。

所谓人亡政息,另外每一位皇帝都是不同的,谁知道下一任皇帝的头还有没有当今的铁?

这样的局面,当今怎么可能满意?

暗地里支持金陵四大家族只是手段之一,在朝堂上自然不可能叫南方籍官员的声音太大。

尼玛,他可是想要青史留名,若是在位置上不能有一番作为,又怎么可能达到目的?

再说了,南方士绅的举动太过刺激,不要说当今,就是龙首宫里的上皇,心气也是相当不顺的。

皇家派出去的人也敢随意打杀,是不是等到关键时刻,还要将皇室的军啊?

南方那么庞大的利益,还有足够的人口,同时还是大乾的粮食中心,若是万一有什么事儿发生,眨眼功夫就能拉起一支人马,而且还是兵甲钱粮充足的那种。

只要想到这些,当今心中一片冷然。

他不仅要收足够的税,而且还要对南方进行强力控制,不允许那里出现丝毫意外。

面对皇位,或者说天下稳定的局势面前,其他一切都不值一提,朝堂上的波澜可没那么轻易了结……

第880章 低调发育

此时的大乾王朝,还处于鼎盛时期。

一般在这样的王朝时期,都是人才辈出豪杰纷涌的状态。

事实也确实如此,朝堂上的能人和厉害角色绝对不在少数。

而且,只要真正有本事有能力,皇家对于出身也不是太看重,这一点尤为难得。

红楼故事中,王子腾差一点就进入内阁,成为整个大乾王朝最顶尖的权势大佬之一。

只可惜,金陵四大家族这个利益基本盘不给力,早早就分崩离析完蛋了。

王子腾独木难支,而且还遭遇了文官集团的强力反弹,结果不明不白死在了京城城外。

他可不是正儿八经的科举出身,乃是名副其实的勋贵出仕。

当然,他的败亡倒不仅仅只是金陵四大家族不给力,而是勋贵集团的全面败退导致。

那时,就连兵部尚书的位置,都给贾雨村这厮给夺了去,可见勋贵集团的损失之惨重。

既然朝中多人杰,自然看得出朝廷出现的问题。

最大的问题,自然就是财政收入不丰。

当然,比起前明要强得多,可相比富裕的两宋,大乾的国库收入就差得老远了。

两相比较,两宋之时无论人口,疆域还是其他方面,都与大乾有相当差距。

可就财政收入而言,两宋却是一年收入超过万万两之巨。

其中最大的不同,肯定就是于商税之上的收入差距。

当然,此时朝堂上因为收税的事情,闹得不可开交,显然不是提商税的好时候。

可想要提升国库收入,还有其他办法可想。

一条鞭法!

此世的大明朝虽然在土木堡之变后,便轰然倒塌,自然没有张居正这样的牛人存在。

可一条鞭法并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政策,事实上正史上也不是张居正提出来的,只是由他主持顺利推行下去,延续了明朝数十年性命罢了。

既然当今有增加国库收入之念,自然有大臣提出了一条鞭法以充盈国库。

很有些巧合,提出这一政策的大臣刚好姓张。

一石激起千层浪!

怎么说呢,一条鞭法并没有触碰官员们的利益,而是一种简化底层百姓缴税的优化手段罢了。

以往的田地赋税,不仅有银子铜钱,更多的还是那些杂七杂八的实物,像是什么稻谷,布帛之类的玩意。

一条鞭法则是让百姓将实物兑换成银子缴税,如此则方便简单许多。

看似对国库收入没有多少帮助,实则不然。

实物赋税,里头可以动的手脚实在太多了。

不说可以人为操作价格,让缴纳赋税的百姓有不小损失,单单就是损耗一项,每年能够节约的银子就以百万两为单位。

咳咳,一条鞭法实际上动的是底层官吏,以及负责催收赋税的乡村宗老的利益。

可问题是,绝大部分朝堂官员,都不想赋税制度有多大改变啊。

变化,就意味着可能有利益变动,更大的可能则是朝堂上的权责分配出现改变。

若是朝廷推行一条鞭法,那主持推行的存在,权力是不是变得更大,乃至于有冲击内阁首辅的可能?

至于内阁首辅,绝对没可能主持一条鞭法这样的赋税改革事宜,除非当今脑子进水了才会如此。

内阁大佬间权责有变,朝堂上的官员自然也会跟着出现不小的权力变动。

这是寻求稳定的内阁上下,很难接受的事情。

谁也不知道,当今会不会借机加强对内阁的渗透和控制?

另外,就是一条鞭法虽然只是触动了底层官吏,还有乡村宗老们的利益,可影响却是不小。

地方乡绅凭什么在地方上作威作福,还能指挥官府衙门帮忙追求最大利益?

还不就是税赋之中,可供操作的空间很大么?

只有让衙门底层官吏,以及乡村宗老们有足够的利益和好处可捞,地方乡绅才能在不损失自家利益的前提下,更好的控制地方变成一言堂?

可一条鞭法若是推行,绝对会加大地方士绅巧取豪夺的成本,对地方上的克制也不会有以往那么严密。

毕竟,想要收买衙门底层官吏,还有乡村宗老这样的存在,花费可是一点不小。

地方士绅的利益可能受到影响,朝堂上的官老爷们哪里会轻易答应?

当今表现出了相当的兴致,眼下能够增加国库收入的方法,他都感兴趣。

一条鞭法很合他的胃口,动的不是官宦和权贵阶层的利益,想要推行下去起码在上层阻力不大。

他也明白,真正的阻力在下面。

可当今却不怎么在意,只要不是直接和他针锋相对,下面的阻力,自然有愿意出面的臣子解决。

这不,张姓大臣便主动提出要求,愿意主持一条鞭法的推行事宜。

尽管当今有意答应,不过内阁大佬们集体表态,这样的税赋改革事宜还是需要慎重对待,也就只能暂时作罢。

因为朝堂上突然出现的变故,倒是让之前南方士绅抗税的风波,没那么尖锐了。

可事实上,矛盾只是暂时放下罢了,谁也不认为当今会真的直接妥协放弃。

还是那句话,皇帝的脸不是那么好打的。

只能说,当时南方士绅,尤其是以东林党为首的南方士绅,动作未免太过激烈了一点。

朝堂上的纷纷扰扰,对宁荣二府的影响微乎其微。

宁荣二府有资格上朝的,赦大老爷和贾蓉都不怎么出面,政二老爷则是性格使然,根本就不敢轻易开口说话。

导致宁荣二府在朝堂上,几乎没有任何话语权。

当然,如此一来许多朝堂上的风波,也很难波及影响到宁荣二府,一饮一啄自有定数。

对于这样的状态,贾蓉自然是不满意的。

按他的心思,在朝堂上不说话可以,但旁人也不能小觑了宁荣二府的影响力和威慑力,不然什么阿猫阿狗都敢在宁荣二府身上刷存在感的话,实在太过丢人。

这不,当中秋刚过,天气逐渐转凉的时候,贾蓉突然悄然赶赴津门沿海,做着提升宁荣二府话语权的事儿……

第881章 海盐

“盐,海盐,大量的海盐!”

史鼎一身劲装,双手捧着粗粝的海盐,脸上全是兴奋神色,大声笑道:“果然不出蓉哥儿所料,海盐晒制之法确实简单,出盐量也十分可观!”

其身后,乃是一片延绵数十亩的盐田。

此时大半盐田,都被白花花带着一点异色,粗粝的海盐填满,看起来相当赏心悦目。

“侯爷,制盐经过,是否已经全部记录下来?”

贾蓉轻笑,并没有露出多么激动的兴奋神色,悠然提醒道:“实验成功了,细节方面也得处理妥当!”

“蓉哥儿放心吧,不会叫你失望的!”

史鼎依旧处于兴奋状态,朗声道:“单单就是实验性质的这些盐田,出产的海盐数量便相当惊人,而且还能源源不断产出,绝对是个聚宝盆!”

“侯爷,顺势捞点小便宜可以,可千万不要打盐田的主意,你和史家都承担不起!”

似乎察觉了什么,贾蓉眼睛微眯缝,轻笑提醒道:“把功劳拿足就成,其他的不要多想!”

“这……”

史鼎颇为犹豫,眼中闪烁不甘之色。

啧,这就是勋贵本性啊。

完全不考虑自身状况,看到好处就想要狠狠吃上一口。

只是,海盐这份惊人利益,此时的史家根本就没实力参合。

贾蓉并没有继续开口劝说,他和史鼎不熟,只能算是牢固的利益同盟罢了。

史鼎若是真有其他想法,他也不会有任何情绪波动。

只是以后出了意外的话,也别指望他会出手相帮。

是福是祸,惟人自召。

好在,史鼎还是有理智的,过了一会长长吐出口气,苦笑道:“利益动人心啊,我算是有了亲身感受!”

“蓉哥儿放心,我不会有不该有的想法!”

说这话时,史鼎一脸郑重,谁看了都觉得他说话靠谱。

贾蓉自然不以为意,也不想猜测这位的话是真是假,反正他给的机会已经到位,其他的无所谓了。

“让弟兄们将盐田都看牢了,不要让外人看出端倪!”

他轻笑道:“等我回禀陛下之后,自然会有人过来仔细查探情况,到时候功劳少不了!”

史鼎脸上顿时显露振奋神色,昂声道:“放心吧,若是有附近渔民不小心看到,我会将他们暂时羁押于军营之中!”

微微点头,贾蓉知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一旦史鼎弄出的实验盐田消息泄露,可能遭遇的压力之庞大,称一句泰山压顶都不为过。

更有甚者,怕是会有不知身份的武装人员突袭。

到时候,方圆数十里的渔村都得倒霉,那些做坏事的存在,怎么可能会给自己留隐患?

不要以为他在危言耸听,盐田一出,影响到多少人的利益?

甚至包含了皇亲国戚还有皇子王孙,估计就是当今都不会硬碰这样的力量。

真到了那时候,考验史鼎的时候就来了。

功劳不是那么好拿的,当今给予的好处,也不是那么轻松能够得到的。

这些情况,贾蓉并没有仔细和史鼎说道清楚,不过这位应该心中有数。

不然,这位手握三千人马的指挥权,又是贾蓉长辈身份,怎么可能老实听话,一点折扣都不打?

还不是想要分摊风险和压力?

这样也好,省得出现额外变故。

三千人马,若是指挥得当,守护数十亩盐田的秘密很长一段时间,还是不成问题的。

离开后,贾蓉第一时间给当今递了密折。

当今的反应相当迅速,似乎闻到了银子的气味一般。

上一篇:李斯科的美国生活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