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1021章

作者:秋来2

可是锤匪废弃了其余的苛捐杂税,那对于大明的政策,简直就是大善人了。

更何况只要不是锤匪正兵,百姓大多都是有一个十年的约定。

粮食不会在收一半。

现在的贺今朝彻底打通南北后,根本就不需要担忧粮食问题。

海船多的是把米作为压仓用的,敬献给大夏政权。

就算因为潮湿损耗许多,可数量上的堆积也不是满清能够比得过的。

多尔衮又摇头道:“我大清如今壮劳力不多,那些被掳掠来的汉人,最近也心浮气躁。”

“摄政王可以把他们其中一些好勇斗狠的吸纳进八旗,除了更好的补充兵源外,还能让他们归心,更好的统治地方,让那些人种地。”

洪承畴的意思其实就是让他给一些人提供特权以及地位,也可以收拢更多的人。

更深层面,还是想要拉低八旗的战斗力。

多尔衮坐在主位上,思索着洪承畴的话。

待到沉默良久后,他开口道:

“我意仿照锤匪的模式,也设陷阵营,表现好的才能抬入八旗序列,你觉得如何?”

原本皇太极麾下足有二十余万八旗士卒,可随着阿巴泰损兵折将,五万八旗士卒只跑回来了几千人。

本就是一件极为伤筋动骨的事情。

豪格在朝鲜征召那些朝鲜人为他效力,多尔衮也受到了启发。

光靠着黑龙江地区的野女真怕是难以补充如此重大的缺口,往年掳掠到辽东的汉人也超过了上百万。

尽管杀了不少,又逃亡了不少。

可相比较女真人而言,依旧是一股势力相当的力量。

“摄政王之言极有道理。”

洪承畴自是不可能反驳,想必多尔衮问出来,他在心中就已经做好了打算。

大清想要成为大明,结果还要吸收锤匪在军事上的先进经验。

多尔衮与宁完我、范文程已经商议完了,决定把未曾进入八旗的人员,吸纳进入一个新的组织,绿旗营。

洪承畴很快就晓得多尔衮的打算了,他准备把自己跟随他一同投降的士卒,全都编入绿营兵。

作为大明的旗帜,来征召那些汉人进入军营。

若是表现的好,就直接把他们递补进入八旗,以此作为激励手段。

为了更好的控制这些人,多尔衮要求所有人必须剃发。

这也是防止他们逃跑,或者在战场上突然拨乱反正的一种手段。

因为女真人的发型同汉人是不一样的。

洪承畴对此表示抗议,可是随着多尔衮的认真劝说,这是互惠互利的法子。

因为在辽东这个地形,只要被掳掠来的人全都得剃发。

若是你不剃发,将来在战场上,及其容易遭到友军的袭击。

其实多尔衮也是为了防止洪承畴是个蛇鼠两端的人,必须得把他死死的拉在大清的阵营内,让他轻易无法抽身。

二人陷入了争吵当中,但是随着会后范文程的劝说,洪承畴这才不情不愿的为了大局着想,同样剃发。

满清内部这里开始统一步调,成立绿营兵,高级军官皆是由满人出任。

洪承畴脱离了对军队的掌控,王承胤无可奈何的带着部下剃发,心中则是期盼着贺大帅能够早日踏平盛京。

但是往好处想,王承胤认为自己有极大的机会,能够成为下一个吴国俊。

只不过将来万一要同锤匪打仗,他该怎么办?

因为按照绿营的政策,那就是打仗得拍到最前面去垫刀头。

大概只有投降最为方便了。

绿营在抓紧组建当中,而底层缺乏吃食的汉人奴才,为了在冬天能够获取吃食,不被饿死,便纷纷加入了绿营,混饭吃。

洪承畴虽然名义上担任绿营的最高长官,可实际上已经被多尔衮完全架空了。

宁远城的完颜叶臣镇压了一次城内的叛乱。

同时放城中百姓外出打柴的空隙,也有越来越多的人逃离此地。

清军为了避免山海关在冬天出兵,进行坚壁清野的战术,根本就没考虑过在周遭百姓被强行赶进城中后,是需要怎么过活的。

贺兰在这个冬天,时不时的就能接到从宁远城中逃出来的辽人。

他也无法分辨这其中是否有清军的细作,总之是把他们全都安置在工兵营当中。

待到春天之后,便要派出去修路,以此来偿还在冬天养他们的粮食。

固尔玛珲把多尔衮成立绿营以及洪承畴为代表的大明官军剃发,还有颁布收重税的消息,派人送到了山海关。

等信使把消息飞快的传到北京的时候,贺今朝忍不住大笑了几声:

“多尔衮竟然走了朱由检的老路。”

这段时间并没有发生战事,贺今朝便往太原、河曲等地回了一趟,近几日才返回北京。

主要是看一看太原研究院宋应星等人的研究,烧开水这件事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蒸汽机这玩意,贺今朝相信不久就能做出一个功率可以超过消耗的全新版本来。

在河曲英灵殿又祭拜了那些战死士卒的英灵,告诉他们自己已经覆灭大明,登基为帝,带着昔日的老兄弟们过上了好日子。

你们的家眷我也妥善安置,将来自己还要打下一个大大的疆土之类的。

其实这话是贺今朝说给死人的,但还是说给活人听的。

对外战争的策略早就定好了,有什么紧急军情,由张福臻进行处理。

实际上也没有发生什么紧急军情。

待到众人都传阅一番之后,徐以显捏着胡须道:

“陛下,我们倒是不着急发动决战,还是一步一步蚕食辽东。

同时派人走海路,支援朝鲜,把豪格那一部分人马钉在朝鲜境内。

只有战争持续的进行下去,多尔衮才会一步一步的加大对内百姓的剥削,穷兵黩武之下,内部会率先爆发内乱的。”

贺今朝对徐以显的话表示赞同,就如今的局面而言。

多尔衮不入关,几乎没什么可以解决的法子。

再一次强行补充他军中士卒的缺口,战斗力必然会持续的下降。

相比于锤匪的军事制度,简直是吊打满清的八旗制度。

中原地大物博,绝不是辽东那个地方能够比得过的。

尤其是现在的东北地区,还没有得到开发。

“陛下,接下面便是从山东调拨人马,乘船前往仁川,是按照原定计划调武大定前往吗?”

“嗯,写一封调令,叫武大定好生准备一二,配合海军船只,待到先锋船只畅通无阻,便乘船直扑朝鲜。”

贺今朝应了一声,对于士卒晕船的事情,他派遣军医也早就做好了准备。

只要不出现蒙古人乘船攻打日本那样,遇到特殊情况龙卷风之类的,那就能顺利到达仁川。

“春暖花开了,定国,你也该动身了。”

贺今朝吩咐了一句。

李定国当即站起身来领命。

此番必要直捣黄龙,把清帝给生擒。

“此番稳扎稳打,步步蚕食,且不可放松警惕。”贺今朝又叮嘱了几句。

特别要有效利用人数优势,对清军进行围点打援。

他们不擅长守城战。

现在学习明军占据各个要点,就是放弃自己的野战优势,转而用劣势并不擅长的战争经验对付咱们。

而咱们最擅长的便是攻城战。

李定国高声领命,此番定然不会辜负陛下的厚爱,短则一两年便要打到盛金去。

在李定国动身之前,便有许多船只以及牛车等把粮食运到山海关。

海军出动前往辽东,占据觉华岛,作为牵制宁远城清军的手段。

海水一解冻,清军对于这些岛屿,根本就没有控制权,也无法有效的进行反攻。

李定国则是率领驻扎在京畿周遭的八万大军,分批次的前往山海关,进而增援距离宁远城最近的两座城池。

连绵不断的车营,除了要运输火炮之外,就是对付清军野战突袭最好的应对法子。

寒冷的冬季刚刚过去,夏清双方的将领,就感受到了战争的寒意将再次降临。

李定国骑着战马走在队列当中,他手搭凉棚往前看,又侧身回头往后看。

绵延不绝的行军队伍,就那么的闷头赶路。

旌旗招展,传令兵不断的从身边越过。

一副繁忙的景象,让李定国心中升起万分豪气。

陛下把如此多的人交到自己手中,是何等的信任。

此番我李定国必然要直捣黄龙,生擒清帝,抓住他们的妻妾献给陛下。

除了领头大将心情澎湃,当然也有陷阵营的士卒在打趣。

说他脚下踩着的新路,还是大明皇帝朱由检亲自修的。

另一个则是说着是逆明皇帝,现在咱们是大夏皇帝的兵。

这一次出关,这些原明军倒是没了彷徨,反倒多了一丝的战意。

立下战功,转为锤匪正兵,陛下才会给你更多的赏赐,娶个媳妇生个娃的梦便不远了!

第1180章 谋划

锤匪是已经给与许多士卒大量的好处,让陷阵营的人也都看得见。

无论是生前死后,亦或者是在战场上因伤残废退伍,都有相对于的待遇。

不仅仅是优先提拔进入讲武堂等优良待遇,家眷待遇也相当不错。

属实是众人明眼就可以看得见的目标。

只要努力跳跳脚,完全够得到的,甚至立下巨大功勋,赏赐都超过你的想象。

而满清多尔衮为了扩大兵源,设立绿营。

他又打出洪承畴的大旗,意图营造满汉一家亲的局面。

以此来硬抗锤匪接下来的进攻。

可多尔衮减少满汉之间的矛盾,光凭借一些话术,没有实际的好处,大抵上效果是要打折扣的。

李定国带着一大波骑兵,拿着望远镜观察宁远城。

作为主帅,他已经到了中后所城屯兵,此城距离宁远最近。

山海关,那是后勤人员该待的地方。

尽管陛下过年召集众人说今后会大力发展海上事业,让你们都掺一脚股份。

省的家里人位高权重之后,侵吞乡里的那点土地,鱼肉百姓。

咱们是屠龙的勇士,最终不能成长为恶龙。

土里刨食。

一辈子能赚多少钱?

大夏帝国把海贸起来之后,郑芝龙那个大明首富就是个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