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1039章

作者:秋来2

他先是仔细瞧了瞧,又忍不住叹了口气。

贺赞倒是想要拉他亲弟弟一把,谁承想没拉到。

云南那种抹了毒的箭矢,贺今朝自己也没辙。

就依照云南那种吃了蘑菇就要躺板板的尿性,谁知道土司兵往箭头上抹了哪种毒素?

“陛下,云南平定,就剩下广西,我们要贺赞乘胜追击,命令广东的赵小五配合!”

徐以显极为兴奋。

南方就剩下一个省就平定了。

辽东那里随着进入冬季,也进入了休战时间。

目前而言,满清鞑子的日子是非常不好过的。

再耗上一两年时间,他们就撑不住了。

什么皇帝亲征,根本就没有的事。

说到底敌不动我不动,敌动我也不动,吃亏的是满清鞑子。

“不着急。”

贺今朝倒是没想着贺赞刚平定云南,就再次兴兵,总得先把云南经营一二。

大夏的政策对于大明的士绅而言,是极为不合适的,总会有人想法子搞事。

“我又突然想到了一个好主意,用不着对着左良玉、张献忠等人赶尽杀绝。”

贺今朝走到一副庞大的地图前,说道:

“后黎朝(越南)南北两大家族打了几十年的仗了,几年前荷兰东印度公司去过南掌(老挝),倒是发展的很好。

暹罗(泰国)遭到了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的入侵。

柬埔寨已经沦为后黎朝与暹罗的附庸,不足为虑,东吁王朝(缅甸)也颇为孱弱,荷兰与英国都在此建立了分公司。”

贺今朝收回手,指着东南亚的地方道:

“朕要占据这几个地盘,但是道路颇为难行,还是得让大明这群旧时代的残党们发挥余热,帮朕前去趟趟路,我也算是放他们一马。”

光在国内祸害百姓算什么本事?

真有本事就到东南亚那地方去走一遭。

若是能称王称霸那也是极有本事的。

(泰国由潮汕人郑信统一,建立了第三代王朝吞武里王朝,是华人首位在海外当皇帝的,属实是把水浒传混江龙李俊的故事从演义带到现实。)

对于贺今朝的话,徐以显其实是不赞同的。

此时就该痛打落水狗,不要总给敌人机会。

把他们赶到偏远的地方,陛下口中的东南亚,那些地盘都是野人,能有什么好处?

“陛下,那都是以前咱们不惜的要的地盘。”

张福臻也觉得南方野人待的地方,毒虫猛兽更多。

一帮未开化的野人,他们也配加入中原王朝?

锤匪士卒战无不胜。

可一旦因为那些“毒虫”造成大规模的损伤,这仗还怎么打?

“沿海地区都要占据。”贺今朝并没有接受这个劝谏,继续说道:

“故而朕才放左良玉等人一马,叫他们去趟趟路。”

贺今朝对于自己麾下的武勋集团,纵然是放心,可也得多搞几处战场磨砺,免得有人大批量的腐化堕落下去。

“我记得高杰不是与我大夏暗通取款来着嘛?”贺今朝转身看着众人道:“就让他放出去个消息,听朕的安排,就能活着,不听就别怪我大军压上了。”

“是。”

吉珪应了一声,对于贺今朝的决议,他当然是双手赞成。

陛下趁着武力强横的时候,想要南征北讨,开疆拓土,那实在是过于正常了。

只有不思进取才会拿着玉斧一挥,说那边我不要了。

“陛下,多尔衮的部下已经坚持不住了,不少人开始叛逃。”

徐以显很快就把主要人名单给拿了过来,多是一些投降满清的明军将领。

特别是祖大寿的旧部,他们如今在满清很不好受,被派出去不断的同锤匪交战。

因为大清打出顺治皇帝亲征之后,李定国便迅速的巩固新占据的地盘,尽量不同清军进行作战。

可清军耗不起,为此只能不断的发起进攻。

攻城本就不是他们擅长的事,损失不小。

再加上锤匪的火炮犀利,更是让他们无从下口。

“鞑子明显就要撑不住了。”

贺今朝对于辽东战场完全是放养阶段,蒙古人袭扰从夏季持续到秋季。

他们种上粮食也会被破坏殆尽。

徐以显摸着胡须笑道:“陛下,满清根本就不可能往后撤走。

只能钉在沈阳,多尔衮他倒是没有那么气魄重新回到老城去。”

一旦满清放弃沈阳这个地盘,人心就更散了。

现在的辽东粮食产出很差,许多人都得缩衣节食。

现在多尔衮根本就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解决目前的困境。

想要在辽东硬碰硬?

贺今朝根本就不给他们机会,直接打了一手封锁战。

优势兵力不断的袭扰,四面八方的给鞑子放血。

深入敌后打歼灭战,时机还没到呢。

“陛下,士卒是否需要小规模轮换?”

对于张福臻的提议,贺今朝稍微思考了一二:

“冬天海路冻上了,出行也不方便,爬犁在关外可以用,进了关内也就没那么多用处了。

讲道理我们修建的道路也支持,但在辽东半岛以及朝鲜半岛的士卒依旧没有法子回来。

大家都患寡而患不均,还是等到春暖花开再进行轮换吧,灭清战事急不得。”

“是。”

杨玉休急匆匆的跑进来行礼:

“陛下,那蒸汽机已经从太原运回来了,正在调试。”

贺今朝便不在议事,直接跟着杨玉休等人前去。

这个蒸汽机汲水只能在山西等矿产地去应用,在贺今朝看来是有些落后的,因为功率很低。

可是在旁人看来,确实不可思议的体现。

“陛下,有了这个蒸汽机,我大夏必定能够绵延万事啊!”

作为编纂史书的钱谦益忍不住狂欢起来。

对于这种不用人力,只需要烧煤,就把水从井里搞上来的事,放在过去那就是妥妥的祥瑞呐!

对于钱谦益的吹捧,贺今朝自动略过。

其实不仅是钱谦益,连张福臻等人都是极为兴奋。

陛下所言用这个东西牵动数万斤的火车运输东西,岂不是就能实现了?

众人围着宋应星连连询问是怎么做出来的。

姐夫站在一旁,对着贺今朝小声说道:

“陛下,这个其实不是最新研制的,还有一个新款的正在试验当中。”

贺今朝点头,宋应星等搞技术的也不是蠢笨之人。

有自己给他们科普的一些小知识,按照要求进行改进,不算是什么难事。

所需要的便是时间摸索。

“接下来这段时间就辛苦你了,姐夫。”贺今朝想了想说道:“定国写了信,回头你瞧瞧。”

“好。”

李定国在四川娶妻生子后,随着进军,终于把家迁回了太原,也算是家里团聚。

现在太原研究院也分了一部分人在京城这里,成立了分院。

宋应星从众人的围困当中脱身,与贺今朝说了目前所遇到的困难,以及对电的使用也有了一定的基础。

只不过按照陛下所言的用电灯来取代蜡烛,还是有着相当的困难。

有线电报也有了小小的进展。

贺今朝听完宋应星的汇报,点点头,拍着他的肩膀说已经取得了极大的进展,有些事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

顺便问问科研经费够不够,不够就提,他会给批条子的。

对于这些研究人员的待遇,宋应星作为院长,还是知晓的。

贺今朝对于他们都极为厚爱。

“陛下,我们不缺银子,就是有些地方也不是很懂,陛下什么时候再去研究院给我们讲讲课?”

宋应星觉得还能从贺今朝肚子里掏出来一些有用的小知识来。

毕竟陛下奇思妙想,绝非常人能够比拟的。

光是那种什么火车、飞机、汽车、还有其他杂七杂八的,通过陛下的讲述,并不是吹嘘,而是通过技术可以实现的。

“等我想想。”

第1194章 满清困局

贺今朝对于宋应星想要掏空他肚子里知识的请求,并没有拒绝。

而他对于以前学习的知识也忘的差不多了,能想起一点是一点。

要论贺今朝学识最强的时候,那还得追溯到高三。

相比于前人太子以及其余儿子封王的操作,贺今朝也没有封。

国公的爵位他都攥得死死的,更不用说自己儿子的王爵了。

光是这件事,就让众人摸不清楚贺今朝是怎么想的,毕竟自古都这样。

就算是要演,贺今朝也想着让自己的儿子们去讲武堂学习。

顶多日后提拔的快一些,也没想着到什么岁数,必须要封爵位之类的。

现在的高级爵位依旧非常值钱的,焉能轻易下放。

在研究院的一帮人被贺今朝指导上课的同时,多尔衮再一次在盛京皇宫内召开了军事会议。

上一次召开诸王议政,最后是打出顺治皇帝亲征的口号,前去与锤匪交战。

希望引诱蒙古人能够围攻盛京,进而一网打尽。

结果确实达到了恐吓锤匪的目的,辽东半岛的锤匪开始收紧防守。

以娜木钟为首的蒙古锤匪士卒,又去科尔沁等部落去白吃白喝,这一次连吴克善都被生擒了。

围攻“敌国”首都这件事,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敢,还是不上当。

在多尔衮看来,那就是在清军主力没有来之前。

锤匪在辽西不断的左右横跳,就是来吸引你来对攻的。

结果等他真正派兵支援后,锤匪反倒偃旗息鼓,一下子就不闹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