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1041章

作者:秋来2

可人一旦多了,猎物便少了起来,内卷起来,依旧不够吃。

以至于在林子里出现杀人抢夺猎物的事情,屡次发生。

能打中猎物不是能耐,从林子里把猎物拉回家里,填饱家人肚子才算是能耐。

满清的高层们家里粮食不缺,可缺粮的寒意早早就传到了底层百姓。

为了活下去,自是也有八旗子弟偷摸跑去投降锤匪,就为了能够填报肚子。

外患就摆在那里,内忧越来越严重。

多尔衮作为摄政王,自是晓得大清的窘境已经到了何种地步。

他在此处定下来的计策,是否会有人想方设法的传递到贺今朝的案头上去?

众人针对多铎放手一搏的计策,又开始了争吵。

范文程此时脸上的愁容不减。

军粮短缺,别说那些被掳掠来的奴才,就是正经老旗人家里也没有多少余粮了。

一旦没了吃喝,众人还怎么支持大清?

贺今朝完完全全是把大明所需要面对的困境,一股脑的全都压在了大清的头上。

范文程看了看一侧陷入深思的洪承畴,开口道:

“洪督师,我听闻守卫蓟镇边墙的主将乃是唐通,你的老部下,若是我们前往蓟镇,你能否说服唐通为我大清打开城门?”

“别想。”洪承畴邪了他一眼道:

“唐通凭什么要放弃大好的前途,就为了给我洪承畴一个薄面,放你们入塞?”

范文程一下子就被洪的话给噎住了,又不死心的道:“若是重金贿赂呢?”

第1195章 技穷

范文程现在想要找一切的突破点,以此来缓解大清的困境。

有蒙古人成为大夏的肉边墙,多铎的计策根本就不可能偷袭成功的。

好在大部分明军都投降了贺今朝,而这些明军将领曾经的顶头上司就是洪承畴。

除了他之外,大清也没有那么多明廷的文臣武将可以用。

贺今朝他进入北京城之后,对明廷的文臣武将以及勋贵宦官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拷饷。

然后把他们都罚去修路,还让朱由检指挥一部分人修路。

如此手段,着实是让范文程等人惊诧。

有这么不干人事的皇帝?

可是相比于大明那些有各种爱好的皇帝们,贺今朝这种行径到算是正常清算。

以前就听说贺今朝他不怎么任用大明的官员,如今看来传闻竟然是真的。

他光靠着手底下那些不识字的农民能治理一个国家吗?

显然有些吏员学校培养的事情,满清并不清楚。

谁不知道读书人才能治理天下啊?

别看满清贵族们认为读书人就是条狗,但还得用这些狗不是吗?

尤其是通过一次次战事,八旗士卒用他们的性命知道了,贺今朝领导的农民起义,在抛弃大批蛀空大明的蛀虫之后,并没有手忙脚乱,反倒是逼得满清高层应对不暇。

大清就是想要勾结一些大明旧官僚,贺今朝都没给他们机会。

故而范文程只能从洪承畴这里想想办法,大明亡国不算久,肯定是有人怀念大明的。

背地里想要搞什么反夏复明,这些人都是可以利用洪承畴为招牌。

洪承畴对于这种事自然是不可能一口答应。

整个满清朝廷内部对于他还是有着相当大的戒心。

现在议政能带上他,完全是摆成吉祥物,连在盛京的家里都有许多满人奴仆,说白了就是为了监视他的。

相比于其余人不知道谁是满奸,留着洪承畴这个有明确目标的,倒是更好的监视一二。

面对范文程的再次询问,洪承畴倒是有些迟疑了,摇头道:

“唐通这个人虽然爱财,但我不敢保证他收了之后会不会装作无事发生一样。”

“只要他爱财,那就好说。”范文程捏着胡须道:

“洪督师自从来了我大清之外,还未曾提供过什么助力。

如今大明已经被贺今朝所灭,大清也危在旦夕。

若是我们能够撑过去,将来入主中原,方能洗刷你我之间的屈辱。”

范文程意思的洪承畴已经剃了辫子,属实是先仕明再仕清。

他想要仕夏,困难重重,大概会一条路走到黑的。

你要不努力,那就只能钉在失败者的位置上了。

话都说到这里,洪承畴也只能颔首表示他会派人去联络唐通等旧部,希望倒是他们开出的价码不要过于残暴。

“虽说可以暗中勾连大明旧部,但豫亲王的计策过于冒险。”

听到洪承畴说这话,范文程也颔首。

就算真的顺利破开边墙,大军抢掠一番,能不能返回那还是非常棘手的事情呢。

可以说,大清目前的局面就困在这里了。

想要放手一搏。

搏到哪个方向去?

首先粮草不济。

八旗士卒铠甲武器还需自备,但钱都用去买粮食,很少能够匀出来一些再添置新装备。

甚至连放贷给八旗士卒买武器的人,也变得极少。

主要是阿巴泰那波人并没有回来,导致了极大的坏账,放债的人都收不回来钱。

有小部分实力不强的放贷人,也穷的吃不上饭了。

范文程之所以同意多铎的部分主意,在他看来锤匪的精锐部队全都被贺今朝布置在辽东一线,还有朝鲜等地。

蓟镇等地必然会出现一定的兵力空缺。

稍微一移动,就能够牵制一部分锤匪士卒的调动。

那些多是被接收投降的明军士卒,用来守卫城墙,战斗力并不强悍。

这便是有机可乘。

当然前提是得搞定,那些盘踞在蓟镇外甘愿为大夏“肉边墙”的人。

蒙古人多是愿给贺今朝当狗。

明明以前他们都是为大清当狗主动带路攻打大明的。

“还有得路过那帮蒙古人的地盘,也需要好好打点。”

范文程闻言又是叹了口气,林丹汗死后,蒙古人几乎都归降了贺今朝。

相比于大清只笼络那些蒙古贵族,贺今朝确实掀翻了不少蒙古贵族。

然后笼络了大批蒙古人,给那些奴仆全都提供了翻身的动力。

至于娜木钟还是贺今朝的岳母,听说林丹汗的妹妹都同贺今朝有一腿。

再加上这批投靠贺今朝的蒙古人,实力强横,装备精良,不断的打击投靠满清的蒙古人。

如此联姻以及攻击政策之下,很少有蒙古人愿意再给大清卖命啊!

得不到好处,损失了牛羊和性命奴仆。

就算大清收买一些混在娜木钟部落里那些贪财的蒙古人,很难抵达核心的。

他们两个在说话的时候,大厅内依旧是在吵吵。

满清的这种议政模式,洪承畴都已然习惯了。

多尔衮此时也亲自下场同众人咆哮起来。

洪承畴以前一直在外为帅,与朱由检的沟通多是通过奏疏,很少有面奏机会。

现在他看清廷内部议政火药味十足,当真是大开眼界。

洪承畴甚至想要手抓一把南瓜子,泡上一壶碧螺春,在这听着。

满清内部争权夺利,争吵的越发激烈,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就越发的恶劣。

否则众人早就围在多尔衮身边吹捧起来了。

一方说你会把大清带入灭亡当中,如同大明一样,还给多尔衮冠上大清朱由检的称号,从野猪变成了蠢猪。

另一方则是大力反驳,按照你们这帮只有勇力没有脑子的人,才会把大清带入深渊。

洪承畴辩驳着这些人的动作,像他这样第三方不战位的人也不在少数。

多尔衮被怒斥为“懦弱派”,大清就该真刀真枪的同锤匪狗子打,绝不能像窝囊废一样躲在家里,任由他们宰割。

这一次连多铎、阿济格都不站在多尔衮一边了。

“好了。”

多尔衮再一次声嘶力竭的咆哮,喝止住所有人:

“既然你们想打,那该怎么打?”

众人又七嘴八舌的说了出来。

待到他们说完了,多尔衮心平气和的道:

“洪承畴,你来说一说锤匪对上我八旗的优势。”

正在吃瓜的洪承畴被点到,感受着一道又一道的目光射过来。

作为一个肯学习的人,洪承畴说满语已经很地道了,他开口道:

“我不敢说。”

“说,本王叫你说。”

多尔衮苦苦支撑这个帝国同锤匪周旋,结果换来的是这么多针对。

真要把他们放在自己摄政王的位置上,他们有几个能稳住这个政权的?

交手了这么久,你们真以为大夏还是同大明一样好打吗?

“那我便说了,总共是四点。”洪承畴倒是也不客气:

“第一锤匪军队纪律好,得到了许多百姓的支撑,而且李定国军纪森严,战斗意志旺盛,人人都渴望获得战功改变自己的命运,在赏赐上,他们得到的比八旗士卒更多。

第二点便是在行政上,贺今朝除了延续大明的官职,还别出心裁的利用自己培养的官员掌控乡村,吸纳各方面的人才,共同富治理,锤匪的后勤调动保障,便是明证。

第三点,贺今朝是大一统的皇帝,麾下精兵强将极多,且不同于大明兵将能打善战皆是私兵,各级将领也不会如同大明将领一样各自观望,表面背地里都不和,死到道友不死贫道的思路。

锤匪在李定国的指挥下,目标一致,共同抗敌。

第四点便是贺今朝本人英勇果敢,能够清楚当前的局势,做出合适的判断,掌握时机。

让战争的主动权完全处于主动,我从崇祯二年便与他对战。

此人乃是秦地群贼当中,最难对付的一个首领。

别看他是个驿卒出身,但为人狡诈,善于笼络人心,又心狠手辣!

什么王嘉胤、王自用、高迎祥、李自成之类的全都为贺今朝做了嫁衣,以至于让他夺得了大明天下!”

中国历次农民起义,最先起义的人从来都没有成功的。

洪承畴话都没说完,就遭到了一帮满清贵族们的喝骂怒斥,但洪承畴依旧坚定的说完了全部。

大骂明狗、汉狗的不在少数。

这些满清贵族们何曾看得上那群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