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149章

作者:秋来2

莫不如走一条当开国功臣的路子,这样兴许能简单一些。

吉珪敏锐的认识到大明完了。

陕西民变四起,绝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平定的。

辽东女真都闹了多少年,闹得势力越来越大,去年都打进京城,今年还没走呢。

大家以为大明是一间摇摇欲坠的屋子,你上去踹一脚,就会有无数的人出来暴打你。

可实际上,你上去踹一脚,里面的人才不会管你,他们只会推出来一个替罪羊,为你踹门的事情负责。

然后他们继续关起门来瞎折腾!

“太原城内守军可多?”

听到贺今朝的询问,吉珪摇摇头:“大多数精锐士卒都已经被虎大威带出来了,剩下的都是守城士卒。

但主公不要小看这些人,他们打仗不行,但是仗着太原城坚固。

再加上晋王一脉的护卫家丁,其余富商士绅的家丁护院,可以拉出上万人守城。

而且我听老大人说,山西巡抚宋殷统已经向三边总督杨鹤叫援军来帮助他,否则就上本参他。

而且还与宣大总督去信,请求增援。”

贺今朝点点头,有些官府的消息着实是很有必要的。

杨鹤这个老好人,估摸会派人来支援,不知道会是哪位老熟人。

贺今朝询问道:“如今宣大总督是谁?”

“宣大总督已经故去,如今职位尚空。”

紧接着吉珪又给贺今朝解释原宣大总督王象乾,崇祯二年五月已经过世,享年八十四岁,宣大总督的职位一直空着。

朝廷令大同巡抚张宗衡暂理督府事,阳和副使宋殷统代行文书。

张宗衡想要完全顶替宣大总督的位置,挤走宋殷统,独揽大权。

宋殷统知道挤不过他,索性也走了路子,来山西当巡抚,落个清净享受。

大同巡抚张宗衡便是真正执行宣大总督一职的人,只是后金从蓟镇破墙而入,他忙着填窟窿呢。

对于老伙计宋殷统的求援信,只会让他自求多福,没空理他。

在皇帝那里表现好了,他才能坐上宣大总督的位置,故而宋殷统的求援信往后拖。

“太原不好打,但是我得带人往前走一遭,掩护我的人前往河曲县。”

“主公英明。”狗头军师吉珪拱手道:

“主公自是要大张旗鼓的要攻打太原,让所有人把目光都放在太原上,这样河曲便会放松警惕,容易落入我军手中。”

介休县,一夜过去了。

虎大威走上城墙,开始巡视,外面的锤匪早就不见了踪影。

“老张,可是派出夜不收了?”

“回大人的话,一早就派人走了。”

张应昌的话音刚落,就看见远处有哨骑回来。

城门洞开,哨骑急匆匆的冲上城墙,单膝跪地:

“大人,关子岭全军覆没,普同关失守。

锤匪昨天已经率领大部通过普同关,前往平遥,平遥怕是已经落入贼手。”

听到这个消息,虎大威一个踉跄。

他夜里就有些睡不着,鉴于锤匪哨骑总是以多打少,装备优良,他舍不得让自己麾下的夜不收出去送死。

真的是老蒙古人穷怕了,下意识的想要节省一点。

万万没想到,贺今朝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

第0200章 骗局

虎大威昨天还应约与那些捐助钱财的富商士绅吃饭喝酒。

感谢他们为赎回大明士卒花钱,他也赚了一笔。

果然。

这锤匪就没安好心!

愿不得他们会建议自己与介休城中富商,多报些赎回的人数,做中间商赚差价。

他们嘴上说着为你着想,心里就是在算计你。

“大人,我等后路被断,情况不容乐观。”

张应昌昨夜吞掉了不少银子,这会也变得慌乱起来。

史记是死是活不重要。

但愣是没有一人能跑出来报信,那就是真的全军覆没。

这伙锤匪不是好相与的,他们遇上大麻烦了。

由此可以看出,宁武他根本就不是他娘的诈败,而是被打的跑路了。

然后靠着守卫孝义县,保存自身实力。

张应昌已经想明白了,他一脸惊慌的望着参将虎大威:

“若是他们攻破太原,那咱们可就全完了!”

锤匪要是一路平推到太原,那他们的政治前途没有了。

新来的巡抚给兄弟们立功的机会,结果搞砸了。

再加上虚报战功的前科,你不是说阵斩贺今朝了吗?

那杀到太原城下的贺今朝是死而复生了?

世上到底有几个贺今朝?

虎大威只是心疼史记麾下的士卒,损失惨重。

对于太原的安危并不放在心上。

“慌什么?”

参将虎大威稳定心神,呵斥道:

“太原城城墙高耸坚固,只要发动城内护院家丁,绝不会被锤匪轻易攻破的。”

“大人说的是。”千总张应昌也不言语。

虎大威面露思索之色,如今事情已经发生,无法挽回。

当今之计是否要回援太原,还是按兵不动,切断贺今朝的后路。

想要返回太原,就得从师同桥赶往孝义县,会和宁武,一同回去。

可是回去又没有什么用处。

虎大威想要切断贺今朝的粮道,但他错了,人家锤匪出门是不带粮食的,只带刀就行了。

整个山西各地,都是锤匪的粮仓。

“大人,我们返回太原也没有用!”苟伏威在一旁分析道:

“锤匪北上再无我大明官军阻击,比我们先到太原,以我之见,莫不如南下攻打灵石、汾西县等地。”

他这就属于蒙古人的思维。

大同守军偷我家,那我就偷你家。

反正苦的也是边境百姓和牧民,跟我没啥关系。

“不可如此办,无论如何我们都要赶回太原。”

千总张应昌当即否则了这个提议。

对于苟伏威的提议,虎大威很是上心,互相伤害呗,谁怕谁。

如果能抓来一批前线作战锤匪的家属,定然能够让他们分心,说不准就会撤回来,轮到他们拿银子赎人了。

“我倒是觉得这个主意好。”

“这个主意真不好。”

“张千总,你不懂战争。”

听到这个评价,张应昌也不恼:

“那是你苟千总不懂大明的文官。”

无论如何,作为武将首先态度都得摆好了,要不然他们有的是法子整你。

你以为你在战场上靠拼命杀敌立功?

屁。

在他们眼里一文不值,甚至还会让你领教什么叫做杀人不见刀子。

“先派人告诉孝义县的宁武,让他与颇希牧带领骑兵先行赶回太原。”

得益于张应昌的提醒,虎大威依旧决定要先找找机会,派一部分人回太原守卫。

留一支人马在锤匪贺今朝后面,无论如何,贺今朝都不会安心的。

宁武接到虎大威的消息,大惊失色。

太原可是他的家,家族产业聚在,绝不能有失。

他当即点起兵马,不顾孝义县知县的阻拦,领兵往太原赶路。

平遥县。

贺今朝终于等来了后续援军,占据府库。

刘二虎请命直扑祁县,太谷,榆次,去围攻太原。

贺今朝倒是也没反驳,只是让他勿要着急,拿着李树初的印信,去沿途招降。

说他投降了我起义军,大肆渲染我们聚兵一万人北上要攻打太原。

勿要发生攻城战,也要一城一城的过,绝不能略过,否则这条线就断了。

刘二虎美滋滋的领命前去。

尽管他手上只有三千多人,但足够可以横行到太原城外了。

因为没有多少官军可以阻挡他的脚步。

贺今朝则是在等着虎大威的下一步落子,攻城夺地不是目的,因为也站不住。

消灭官军的有生力量,才是最终的目的。

“在平遥县征兵。”贺今朝觉得自己急需补充力量:“我还要找城中士绅拉赞助。”

对于拉赞助这种事,吉珪完全领会自家主公的意图。

讲好听点就是拉赞助,你我面上都好看。

讲不好听点,你作恶多端,如今我来代表正义一面,来剿灭你,顺便把你这么多年坑害百姓的钱财全都拿出来充公。

你落得身死族灭的下场,钱粮还是保不住,莫不如聪明点,选择赞助我!

“臣明白,这就去做。”

“好。”

贺今朝又把贺赞给叫进来:“我有一件事要交代你去做。”

“大队长尽管吩咐。”贺赞小声询问道:“是让我潜入太原城吗?”

“不是,我要你带人装作行商,潜入河曲县,作为内应,等我大军杀到,你打开城门,迎我军入城。”

贺今朝压低声音道:“多拿些银钱去活动。”

“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