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155章

作者:秋来2

至于你是借牛拉,或者自己背着一趟趟送,他们不管,你自己想办法。

如果身为佃户的你不送,地主老爷或者奴仆亲自来村里收租,那你这个佃户要付给他们“草鞋费”。

光交租,多交就完了?

身为佃户的你要时刻知道感恩,每逢年节都要给地主老爷送礼,感谢他给你二八分的机会。

而且在收成之前,把你养了许久的鸡鸭馈赠给地主,称为冬牲。

其他的如新米、年肉、年糕以及无偿为地主老爷们服各种劳役等等。

如果你交完租了,手里还有点粮食,那得优先还你预租时的利息,反正你欠的债利滚利,就是累死也还不完。

陕西因为连年灾害,所以百姓大多破产,成为流民了。

山西情况好一些,但也仅仅是比烂的好一些。

尽管锤匪分给当地破产百姓不少钱粮作为打土豪的报酬。

可是狗头军师吉珪瞧着查抄来的金银、粮食,依旧觉得山西的土财主们当真是喜好“存储。”

第0208章 求陛下回消息

在贺今朝带领山西贫苦百姓打土豪的运动当中,在官方当中,山西越发的糜烂起来。

但对于贺今朝而言,周遭州县加入锤匪的人却也越来越多,短短时间内,不算原有队伍,直逼三万大关。

胁从者足有十之五六,管他们愿不愿意,先把青壮全都卷走,绝不留给朝廷。

不仅贺今朝的锤匪搅风搅雨,山西本地的佃户们也趁机相约搞事情,各自举起旗帜,揭竿造反。

贺今朝的举动,就像是一颗火星,一下子就迅速点燃了干枯已久的稻草。

始寇晋地者,秦人也!

今寇晋地者,半晋人也!

介休县的虎大威一直在打听贺今朝的动向,结果他发现贺今朝这个锤匪头子,就盘踞在平遥县不走了。

后面灵石县的锤匪同样按兵不动。

如今锤匪硬生生把介休县的官兵围着,就是不来攻城,打你。

偏偏还给你留了师同桥方向,让你可以绕一个大圈子率军撤回太原。

然后还分兵鼓噪晋地晋人起来作乱,势要把山西腹地搅个天翻地覆。

偏偏官军精锐士卒被迫守着介休县一地,纵然太原城虽然征召了许多士卒。

守城有余,可一旦出城野战,兴许真的打不过锤匪。

虎大威一时间坐不住了,他在仔细想着撤军的事情。

但奈何介休县的士绅通过各种途径得知外面的消息,越发的恐慌起来。

虽说他们也在家乡修桥补路,甚至在桥上刻着他们家的光辉事迹。

但那些被剥削的佃户们可不会买你的好,介休县周遭的乡镇的佃户们已经向锤匪伸出橄榄枝。

村里的那些家奴和旁支,根本就弹压不住作乱的佃户。

可以说,官军控制的只剩下介休县,城外他都控制不了。

贺今朝直接走了贫农的群众路线,这一招,可以说是打的山西大小官员措手不及。

谁承想秦地来的贼寇,竟然这般善于搞事情。

“乱了乱了,全都乱了。”

介休县知县再也没有先前乱兵在城外,他则是在城头淡定读书的良好形象了。

虎大威更是烦躁不堪,他感觉自己被困守在这里,进也进不得,腿也退不得,完全落入了贺今朝的圈套里。

“大人,咱们打出去平叛吧。”苟伏威在城内也是憋的难受。

“平叛?”张应昌昨晚去妓院泻火了,倒是不怎烦躁:“城外到处都是锤匪,怕是不行。”

“难不成就一直缩在这里,当个缩头乌龟?”苟伏威才不受这种鸟气。

自从投降明军后,他还真没在受过敌人(蒙古人)的鸟气。

在他看来,蒙古四分五裂,早就不听从大汗的命令了,特别是太师俺答掌权后。

这个人能力比野心大,不曾篡位,而是分割蒙古大汗的权力。

整个蒙古都是一盘散沙。

“如今锤匪势大,莫要轻易出城。”

介休县知县可害怕这群当兵的直接溜走了,那他岂不是小命不保?

虎大威依旧在迟疑,这可不好整。

毕竟刚收了介休县富商的银子,他可不是光拿银子不办事的大明官员。

“兴许这就是锤匪骗咱们出城的计策呀。”

作为介休县的士绅,范家老太爷老成持重的说道。

如今城外的局势太坏了,虎大威等官兵一旦离去。

他们说不准就是全家殒命,钱命两失的结果。

黄永发同样感到不安,他只是回家祭祖,不曾想会遇到这种事,早知道就待在张家口了。

至少女真人不会来劫掠他们,可是要比内地安全多了。

众人纷纷点头,开始主动附和范老太爷的话,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打消官军们出城与锤匪作战的想法。

大家就这么相安无事的,挺好。

一旦出现任何意外,都不是他们这些人能够掌控的了。

人家锤匪可是专杀富户地主,偏偏还要让底下那些穷鬼来举证你做过的恶事?

哪个人能经得起他们的举证?

士绅官吏们谁能保证自己,没仗着有钱有势力,干点欺男霸女的小事?

太原城内的,显然也得到了锤匪四处作乱的消息。

可无论是巡抚宋殷统还是布政使王象坤都没有能力派兵出城平叛。

王象坤征召的人,皆是愿意保住太原城内的富贵,而不是城外。

城外大片的土地,可都是晋王一脉。

要论谁最着急,就是晋王了。

但晋王是个大气的人,只要锤匪败了,城外的产业迟早都会收回来。

但是太原城一旦有失,那他晋王一脉可就全完了。

孰重孰轻,病重的晋王还是分得清的。

也许是不久于人世,所以有些事情,都看得开了。

以前只有秦人来山西闹,现在连带着许多晋人也闹将起来。

新到任的巡抚宋殷统表示自己心太累了,这都什么烂摊子。

陛下什么时候能给我回消息呐?

山西被两个巨寇搅的不成样子。

可北京城周遭,被关外的女真搅的更是不成样子。

崇祯皇帝也一脑门子官司呢,对于山西的折子是已读不回。

袁崇焕被捕入狱,明廷重新做了军事部署。

崇祯再次启用孙承宗为督师,特设文武两经略,以兵部尚书梁廷栋及总兵满桂为之。

屯西直门、安定门,并总督入卫京师的各路援军。

京城戒严后,勤王兵已经超过了二十万人,全都在蓟州到京畿一带驻扎。

皇太极自北京撤后三十余里,攻克良乡。

三等总兵官武纳格(蒙古人,居于叶赫)领兵屠固安镇,无论老幼,尽杀居民。

当皇太极得知崇祯中计了,真的把袁崇焕下了大狱,认为是天赐良机,便亲率大军挥师卢沟桥。

大明副将申普领军七千抵御,皇太极命令右翼五旗兵迎战,歼灭敌军。

申普喋血力战,刀伤满身,箭伤数孔而亡。

皇太极当即挥师靠近北京,距离京城二十里的地方,又歼灭一营明军,并从俘虏口中得知。

永定门南二里外,驻扎着满桂、黑云龙、麻登云、孙祖寿四个总兵,领马步兵四万,结栅栏、四面列枪炮十重。

皇太极得知消息后,命令众将士,以三股进兵列阵,对战一触即发。

第0209章 皇太极求议和

双方大战永定门外。

后金的和硕图仗着自己勇猛,一马当先突入明军阵营。

可作为老蒙古人的满桂,实打实一路从噶人头噶上来的总兵,自是弓马娴熟,骁勇敢战。

他率领五千步骑迎战,可惜和硕图就是个诱饵,皇太极命人包围满桂。

最终满桂寡不敌众,被后金鞑子击溃。

满桂和副将孙祖寿及参将游击将军等三十余人皆是战死于军阵当中。

总兵黑云龙、麻登云等大批军官士卒被俘,二人带头投降了后金。

京师再一次大震。

皇太极则是将战场上俘获的六千战马,挑好的赏给八大臣以及个总兵、副将等。

崇祯皇帝任命的文武两经略接连惨败。

为此他又调整了部署,任命旧帅王威、尤岱、杨御藩,并且把马世龙从大牢里放出来,恢复原官职。

明总兵马世龙受命指挥各路援兵,保卫京师,同时让大学士孙承宗移镇山海关。

诸将听说这两个人当头,都自愿听从他们的节制。

但这个时候后金诸将越战越勇,他们没想到这来这京城就跟回家一样。

踹了大明这个摇摇欲坠的屋子,根本没有想象出来的那种一堆大汉揍你。

反倒是二十多万勤王兵,几乎都做壁上观,不敢与他们交战。

后金诸将争先请求正式攻打北京城,咱们也做关内的皇帝贝勒之类的。

但是皇太极的战略眼光显然是有的,因为这个其貌不扬的家伙,在夺得大汗之位前就已经让努尔哈赤心惊了。

他认为明朝疆域尚强,不是旦夕就能崩溃的。

先对着众将说咱们打下北京容易,但是想要守住北京很难,咱们不如先回东北那嘎达练兵,等到天命。

其实就是兵力过少,没法子跟明朝打消耗战,他打不起。

本来就是报着劫掠一趟的目的来的。

安抚完众将之后,皇太极便亲自给崇祯皇帝写了封信,说仗打到这个份上,咱们议和吧!

然后顺便把军队移动到北京城西北方向作为威胁。

但崇祯皇帝依旧是已读不回。

我敦敦大明不割地不和亲不称臣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岂能和关外的野猪皮议和?

顶多给你封贡的资格,臭要饭的上北京来了,别他妈的不知道珍惜机会!

二十二日,皇太极见崇祯皇帝不回复自己的消息。

他便差遣阿巴泰、济尔哈朗、阿济格、杜度、萨哈廉以及总兵杨古利等人领兵三千攻略通州一带,攻克张家湾,放火烧船千余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