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24章

作者:秋来2

他们觉得简单,也想要吃这碗饭。

可真正所有人聚在一起集中训练后,便发觉此事不是那么容易。

贺今朝没有立即给他们下发衣服鞋袜,一个是姓赵的没给送来全套不够。

另一个则是没有让新招的人付出努力就得到东西,以后容易出乱子。

党守素看着眼前这帮斗志昂扬的“兵”,忍不住感慨道:“大队长,我感觉跟做梦一样。”

“你没做梦,就是真事。”

贺今朝看着斗志昂扬的众人,松了口气。

当初二百左右的驿卒在自己的带领下,在傍晚趁着贼军的谣言,成功反杀县尉。

之后贺今朝捡了衙役丢在地上的刀举事,后面跟着一群“吃土”的丧尸援军闯进乱成一团的县衙,杀了知县,放出囚犯。

当夜,吃饱饭之后,便有许多犯人和驿卒润了。

毕竟,杀官造反,总有人后悔。

靠着这帮人,去抢劫富户,壮大自身,大抵是不可能的。

还容易被那些护院和家奴给联手打退,反倒失了聚拢人的机会。

贺今朝只能扯着虎皮做出一切尽在掌握的模样,去拉赞助。

得益于同行的衬托,这帮富户便被贺今朝的举动给唬住,送来了赞助的东西。

如今这群叫花子兵,总算是有一点的人样了。

甘泉县被贺大王占据的消息,最终还是送到了三边总督杨鹤的桌子上。

天启年,因庇护熊廷弼被魏忠贤除名。

杨鹤与魏忠贤做过对,那必然是大忠臣。

崇祯元年,杨鹤被崇祯征召入职朝廷。

崇年元年十二月,固原兵变,武之望上奏朝廷。

二年二月,陕西三边总督武之望病死,朱由检任命左副都御史杨鹤接替。

年近六旬的杨鹤抵任以后,看到陕西各地的灾荒十分严重,无衣无食的饥民千百成群地加入到起义队伍中去。

尽管杀了率先起义的王二、大梁王、周大旺等人,但他所部署的军事追剿收效甚微。

官军疲于奔命,起义农民却有增无减。

“瞧瞧,朝廷裁撤驿站,一个叫贺今朝的驿卒,又聚集了万人占据甘泉县,杀官造反了。”

杨鹤把书信重重的拍在桌子上,加入反贼的人越来越多。

这让他异常恼怒。

朝廷每下一道政令,便会促使一部分人加入反贼的对位于。

前些日子,反贼王佐挂进攻韩城。

因为无将可用,参政洪承畴被杨鹤临时点将出战,结果大败王左挂,解了韩城之围。

洪承畴自此点开了军事技能点,又接连灭杀王二等人,打败五六千人的王嘉胤、杨六、不沾泥等人。

这也促使了许多义军认为单打独斗是打不过官府的认知,高迎祥等人开始主动与王嘉胤汇合,壮大义军势力。

洪承畴正想着把这伙反贼一网打尽:“这个贺今朝号称一万人,定然是在扯虎皮,能裹挟三千人就算多的,不足为虑。”

至于突然冒出来的驿卒贺今朝,还得往后放放。

王嘉胤、高迎祥等人还排在他前头呢,待收拾了这帮人,在弄贺今朝去。

三十多岁的洪承畴拿起桌上的书信,仔细看了一眼:

“哼,这些个贪官,对陛下的政令不执行,竟然还想敲驿卒一笔钱发财。”

杨鹤早就不想理会这些官员,谁身上能干净的了?

自从魏忠贤把持朝政,大开贿赂之风。

纵然魏忠贤死了,可这花钱买官之风却是止不住。

他早就听闻新官上任必然会搂银子还债,因为贿赂上官的钱,也是借的。

当官的如此糜烂,加上天气大旱,促使加入反贼的农民越来越多。

“大人,朝廷还能运来百万石粮食吗?”洪承畴开口询问。

他出兵剿匪,也得需要粮食,留足自用的粮食后,再下发给饥民。

“还剩下几十石,存在了仓库当中,你一会领了去。”

“什么?”

洪承畴大为震惊,纵然他早就有心理准备,觉得这批粮食不会如数送到。

可万万没想到,下面运粮的人竟然会如此离谱。

“队友们的”这一番举动,直接把洪承畴的作战计划给打的稀巴烂。

“大人,没粮如何剿匪?”洪承畴显得极为气愤:“朝廷如此作为,反贼是平息不了的。”

这不是耽误自己报效朝廷嘛!

平乱赈灾的粮食,他们也敢贪墨。

杨鹤摸着半白的胡须:“内地流贼起于万历、天启年间。

援辽兵丁陆续逃回,不敢归伍,因而结聚抢掠,以渐蔓延。

不幸边地亢旱四载,颗粒无收,京、民二运转输不继,饥军饥民强半从贼,遂难收拾。”

洪承畴对于杨鹤的话,也表示认同,反贼不是突然蹦出来的。

“朝廷不给粮,我如何平乱?”

杨鹤摆摆手道:“如今情况,且剿且抚,否则反贼会越来越多。”

第0027章 明着招抚贺今朝

洪承畴皱着眉头,不言语了。

陕西局势糜烂至此,总督还想着要抚?

纵然让这些反贼回家务农,可干旱无粮之下,他们只会继续做贼。

流贼短时间根本就没法剿灭干净。

朝廷拿不出粮食赈灾,没法快速平定叛乱,那就没法安抚了。

洪承畴暗暗思索,既然无法解决反贼今后吃粮的问题,那就把反贼全都给解决了!

这样无人可赈,也就用不上粮食了。

当然这话,他自是不会与杨鹤说明,谁让大人还想着安抚反贼!

怎么说,流贼也都是大明的子民。

“这贺今朝一个驿卒,想必也是走投无路之下杀官造反的。”杨鹤摸着胡须道:

“此人颇有勇武和智谋,能逼迫城中富户主动给他送东西,有点手段。

你且给他写封信,叫他投降,解散队伍,可免死罪,来我帐下听令。”

洪承畴没想到杨鹤会对一个小小的驿卒重视。

“老夫只是想要千金买马骨。”

洪承畴站起身来拱手道:“大人,贺今朝此贼既然杀官,尝到了甜头,怕是不会轻易来降。”

杨鹤也知道,但无论如何总得有所行动。

他要树立一些迷途知返的榜样。

到时候给陛下写奏疏也不是显得那么单薄,请求陛下多给自己一些时间。

“且先这般做去。”

“是。”

洪承畴应了一声,当即挥笔写了一封信。

杨鹤看完之后很是满意,刚想叫人给送走:“彦演,你说贺今朝他识字吗?”

洪承畴被问的一愣,自己这篇劝降文写的文采飞扬。

贺今朝不识字,岂不是眉眼抛给瞎子看了?

“大抵是识字的,但应该不多。”

杨鹤想了想,重新写了一封:

“贺今朝,你归降朝廷,可免你死罪,于我帐下听用,今后前途无限。”

“大人英明。”

洪承畴随即撕毁了自己那篇华丽的劝降文。

杨鹤放下手中的笔:“哎,能少死一些大明子民,终究是好的。”

“大人,我等要抓紧围剿王、高之贼,朝廷的粮到不了,还需让庆阳城中士绅出些粮草。”

“老夫亲自去求一求他们吧。”

三边总督府本在固原,但固原兵败,被劫掠一空,王嘉胤等人汇合在庆阳与延安之间的黄龙山隐匿。

洪承畴点点头,拿着信亲自去找送信的人。

“贺将军,我意让你儿子贺赞去送信。”

贺虎臣如今任宁夏总兵,捕杀叛卒周大旺,奉总督杨鹤之命,与洪承畴围剿王嘉胤等人。

别看他是个总兵,可还是低洪承畴这个文官一头。

“送什么信?”

洪承畴便简短的说了一下总督大人的命令。

贺虎臣想了想:“我儿子年纪尚小,冲动之下,容易激怒反贼,有来无回。”

“我听闻汝子勇敢有父风,若他能成功回来,我必定举荐他为军中把总。”

贺虎臣还没开口,其子贺赞便开口道:“我愿意去。”

“好。”

洪承畴站起身来拍了拍贺赞的肩膀:

“你探听探听那贺今朝的虚实,最后你就与贺今朝说,王嘉胤等人聚集在黄龙山。”

“我懂了。”

贺虎臣有些不放心儿子,便派了五十骑家丁护着他前去送信。

如果这帮贼寇势弱,便直接灭了他们。

若是没有机会,把信送到了便回来。

总而言之,送封信就能被举荐为把总,还是颇为照顾的。

洪承畴倒是愿意这帮贼寇聚在一起,省的他一个一个去围剿。

人一多,心思也多,到底听谁的?

他们的矛盾便多了。

甘泉城中。

第四哨的人终于穿上了新衣服,同时贺今朝花钱去找孙家定制小薄被子。

在党守素这个私盐贩子的购买下,购进了一大批盐,定制随军水壶。

夏天还要进行训练,得多喝淡盐水。

最为重要是购买一些弓箭,把骑兵的架子撑起来。

火铳是没有采购到,只在县衙武器库里找到了十来个古董三眼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