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307章

作者:秋来2

孙传庭烤着火,看着旁边救下来的人,大口吃着饭。

“锤匪当真是该杀!”

听到主家说这话,其余几个家丁也是义愤填膺。

可是狂吃的人停下了吃饭的动作,两只眼睛看着自己的救命恩人:

“恩人,我家所有的粮食厚衣服都是被官军给抢走的。”

孙传庭一下子就被热水给呛住了。

几个家丁也面面相觑,着实是没想到这层。

“当真?”

“恩人,我骗你做什么?”被救助的村民哽咽道:

“雁门关的那伙溃军,朝廷不发粮饷,也不发棉衣。

他们便来抢我们的,还把我媳妇给抢走了,现在也不知道是生是死。”

听到这话,孙传庭的脸是青一阵红一阵。

不用想,冻死路边的百姓,全都是官军的杰作。

亏得自己还以为全都是因为锤匪流离失所呢!

没成想竟然是大明官军自己做下的。

他细读兵书,总结出来一个道理,无论多强悍的军队,若是没有军纪可言,败退是迟早的事情。

这些官军当真是胆大包天,竟然抢掠百姓。

孙传庭可没有想过是官军干的,因为他的屁股坐在哪里,就决定了自己预设立场在哪。

说到底,还是朝廷没有发饷钱,才导致这样的。

待到第二天,孙传庭给人留下了些活命的银两,希望他能熬过这个冬天,当即落荒而逃。

第0428章 见闻

可是那个即将冻死的村民不要银子,祈求孙传庭能把他带出雁门关。

要不然纵然有点银子,也熬不过这个冬天。

路有冻死骨的现象,直到孙传庭出了雁门关才好了一些。

他这个官绅纵然平日里关注山西的局势,可也是关起门来,不会亲自出门查探一番。

官绅的生活,能是普通百姓比的上的吗?

等孙传庭出了雁门关,瞧着锤匪治下,仔细翻找路边有没有冻死的人,沿途愣是没有发现。

待到在崞县村子里借宿的时候,他发现百姓身上有棉衣,以及不少过冬的粮食。

等他一问才清楚的知道,原来官军放蒙古人过雁门关,把他们这里好几个村子给祸害了。

锤匪贺今朝不仅把那些作乱的蒙古人给宰了,俘虏的剩下蒙古人也全都送进大山里挖矿,给乡亲们报仇。

他下令从晋王府调拨一批衣服,分发给他们这些人,秋收给地主的粮食,在农会的组织下,也没有上交。

甚至还把田地直接给他们租种,只要干上几年分成,以后就能从贺今朝手里买来属于自己的土地。

要是家中有人去当兵,一旦立下功勋,便能立即获得田地,还给分房子娶媳妇呢。

几个家丁闻言,当即有些羡慕。

他们纵然被孙传庭养着,可是也没有达到贺今朝这种地步啊!

孙传庭确实从这里嗅出一股子老秦人闻战则喜的气息。

他又想起锤匪册子上的战斗英雄,从佃户、军户、乐户,矿工、驿卒,几乎都是出自贫民百姓,甚至还是贱籍的人。

什么高门大户之类的,他一个都没见到。

老农又说着待到明年的收成,总算是能吃饱饭了。

甚至连官军都不敢出雁门关来欺负他们这些百姓,因为崞县里总是有锤匪士卒出来巡逻。

或者说锤匪已经把官军打怕了!

孙传庭感慨万分,是官军主动把百姓给推到贺今朝的手里的。

这伙自称为匪的群体,干的却不是土匪该干的事。

保境安民。

可是雁门关那些为官的一帮人,干的也不是当官该干的事。

烧杀抢掠。

这两波人,做的事,简直是掉了个!

孙传庭一路唏嘘着,骑着马赶路。

他不敢想象,一旦贺今朝走出山西,会造成什么样的动乱?

就说雁门关以外的晋地百姓,谁能拥护官军?

孙传庭不知道大同巡抚许颉所说,朝廷天军一来,所到之处必定会受到百姓的竭诚欢迎。

作乱后方?

孙传庭摇摇头,这事怕是不好弄,如果混进贺今朝的圈子里,能得知他的军事布置,就算对得起朝廷了。

没等他走太远,前面就出现一个五十人的骑兵巡逻队,一个中队拆分两个,在崞县附近巡逻,尤其是要监视雁门关的狗官军。

武大定瞧着这五个人,个个披甲带弓携刀,开口道:“你们是何人?”

“这位好汉,我乃代州孙传庭,特意来投靠镇抚使的。”

武大定打量了一眼说话的人,见他正直壮年,难不成是官军的人,否则如何能大摇大摆从雁门关出来?

“我们使了银子,守军便放我们出来打猎。”

“且随我回崞县,此事我自是会向大队长禀报。”

武大定说完之后,便拽着缰绳,示意自己麾下看住这五个人。

孙传庭也在打量锤匪的军队,因为他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锤匪。

就他而言,这些人能够在大冷天身着棉甲出来巡逻,本身就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

雁门关那里的官军,恨不得全都窝在屋子里,只有一两个倒霉蛋被派上去望风。

然后便是训练程度,这些人即使带着棉手套,也是一只手握着刀柄。

最后才是军纪,外人在旁,他们几乎没有交谈。

队伍行进当中,看似分散,可也像是锋矢阵一样,能够迅速做出反应。

第一印象,孙传庭就觉得不错,要是自己练兵,也得练出这样的才算是合格。

军纪才是第一位的。

他已经发现了贺今朝能够屡次打胜仗的缘由了,那便是严苛的军纪。

当贺今朝接到武大定歪歪扭扭的书信后,看着孙传庭这个名字,他想了老半天才想起来。

这人不就是被李自成给宰了,有传庭死而明亡的说法流传吗?

妥妥大明殉葬者,忠臣呐!

他怎么就来投奔自己了?

贺今朝一直以为孙传庭是自己的陕西老乡呢,没成想是山西的!

“有猫腻。”

贺今朝说完之后便询问自己的智囊团,对于孙传庭有什么印象没?

到底是整理档案出身的丘之陶,站起身来说道:

“主公,此人年轻的时候颇为有名,在屡次考试当中都是第一名,中举后一年就考上了进士,是代州孙氏第一个进士。

他的同榜有袁崇焕等人,是个文武双全的人,奈何不受朝廷重用。”

贺今朝点点头,这个人也是明末的狠人之一,有印象,但是不清楚他具体干过啥事的那些细节。

孙传庭在信上说,自己本来前途很好,正五品的郎中,对阉党魏忠贤专政不忿,怒而辞官回乡,寄情山水。

奈何得知外有鞑子肆虐京师,内有反贼作乱超纲,他本想荡平天下,让百姓安居乐业。

可是近些日子听闻锤匪与官军的所作所为,心中对朝廷失望至极,今后要弃暗投明,希望能够追随镇抚使,一同荡平天下之类的话。

本来孙传庭想要当面慷慨激昂一番,可是雁门关那道门,就隔开了百姓的生活。

一方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一方则是饿死冻死,也没有人管,或者救济。

“你们都看看,此人打的什么主意?”

“主公,我建议用他。”还是丘之陶率先开口言语:

“此人是进士,又被朝廷罢黜,我们当初就定下过计策,要任用被朝廷罢免的官员,以此来收拢人心。

此人可是第一个投奔我们的进士,又文武双全,还被朝廷所不用,这种人心中必然有抱负。”

丘之陶说的很有道理,全国进士三年才一百出点头的规模,人家能考前几十名,着实的厉害极了。

在座的各位,没有人能够比得上他。

一旁的吉珪则是摇摇头:“主公,且不可因他的身份就重用他。

这种人是真的投靠,还是假投靠,还说不定呢!”

第0429章 天冷了

吉珪说的不无道理,在贺今朝的认知当中,孙传庭可是为大明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如何能来投靠反贼?

他主要就是一个剿贼的!

信上写的这些话,不亏是能靠上全国前几十名的人,那叫一个情真意切。

“杨玉休,你看看找个差事,适合咱们这第一位投靠进士的?”

听到贺今朝的话,杨玉休笑而不语,对付这些进士,他还是有一套的。

混的不好的进士直接外放当知县,别看他能考上进士,但是治理民生方面是一塌糊涂。

丘之陶又说道:“主公,孙传庭此人是当过几任知县的,对于地方上的事务倒也熟悉。”

“正好让他先去地方上,当个副镇长锻炼一番。”

贺今朝定下了基调,杨玉休点点头,对于这种事,他越发的得心应手了。

“天气越发寒冷了,要求各地农会救助孤寡老弱百姓,尽力不能让他们冻死,那些羊皮袄子都硝制好了,发下去。”

这段时日发卖羊肉,搞了好多羊皮子。

西北地区老百姓穿绵羊袄实在是正常,尽管老羊皮一身膻腥味,很笨重,至少能保暖。

唯有士大夫或者有钱人才会穿羊羔子皮,柔软无味还轻便。

贺今朝对于这股子寒冷的天气,实在是没辙。

这才十一月份,河曲县旁边的黄河竟然都冻上了,可以踏冰而行。

人到了黄河边,更加直观感受到寒冷。

不得不说宣大张宗衡的思维是对的,就这种天气出征打仗,大明士卒冻死的不知道有多少。

至于各地孤儿早就被贺今朝安排给埋在英灵殿,那些牺牲的士卒当儿子,收进讲武堂,统一培养。

“主公,自从万历年间各地开始频发灾害。”

丘之陶有些感慨,幸亏主公在山西省大部分地方当家做主了。

要不然今年冻死的百姓,不知道该有多少。

可知道能有什么办法?

这是天灾,谁也解决不了!

贺今朝微微颔首,明清小冰河时期,他也是有所耳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