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434章

作者:秋来2

姜襄微微拱手,愿不得那么多人都愿意誓死追随贺今朝。

他从军这么多年,就没见过哪个官军会如此对待属下,更不用说反贼头头了。

除了锤匪之外,其余起义军的做事风格姜襄不是没打听过。

结果算上锤匪,不超过三支起义军的队伍纪律严格的,剩余的两个便是闯王高迎祥,闯将李自成。

其余起义军行为作风,几乎不配被称为起义军。

皆是一副翻身农奴把歌唱的模样,唱的也是以前欺压他们那些地主老财干的事。

只不过欺压人变成了他们这群泥腿子。

贺今朝胆敢领着军队出征数月,都不用担心山西治下作乱,可见他对村镇把控的有多好。

姜襄随即又笑道:“贺大哥,蓟镇上报吴国俊宰了莽古尔泰被封为伯爷的事,我一听就知道是你干的,这种好事咋也不带着兄弟我吃肉,反倒便宜了外人。”

“哈哈哈。”贺今朝不知道姜襄此番前来的目的,只是说道:“你且放心,将来有我一碗饭吃,必定有你一个碗洗。”

“哈哈哈。”

姜襄调转缰绳,随着贺今朝一同走。

“此番我出征蓟镇外的草原,着实是军粮难以调配,让兄弟们天天吃羊肉不吃米,我这心里过意不去啊,那浓浓的羊汤肉浇在米饭里,那叫一个又香又热乎。”

贺今朝甩了甩手上的水:“草原真是白天热,晚上冷,不喝碗羊肉汤如何能安稳过去?”

“是这个道理。”姜襄也没想太多:“贺大哥,此番回去,可是要发动战事?”

“且把心放在肚子里,这一年尽打仗了,无论如何都得歇歇,让大家过一个肥年。”

贺今朝拽着缰绳放缓马速:“大同残破,本就没有多少油水可榨,除非姜兄弟你想当大同镇总兵,需要我配合出兵,我才会打大同镇,你觉得呢?”

第0623章 下一步

姜襄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同样也得到了贺今朝的一个承诺,他整个人顿时都松快起来了。

“贺大哥快人快语,将来实力必定能够更上一层楼。”

贺今朝不打算往大同、宣府等方向发展。

山西、河南、四川、湖广都有广大的发展前景。

甚至隔着黄河的陕西也有发展的地方,主要占据有河流的地方就行。

否则就算占据陕西广大土地,年年干旱,贺今朝也投入不起。

下一步最好吞并整个山西,由北往南推,是最好推的。

同时离开山西数月,也要好好分析一下周遭的情报,方可进行周密计划,再行事。

这下子自己倒是有时间,能够培养各级军官以及村镇等人才了。

至于这些蒙古人的归属,贺今朝准备实行荫户制度,就好比苏德麾下,一个人可以荫蔽十户,千户便一个大队,如此编练成册,给他们划分牧场,上万户就能稳定下来。

将来也好充作兵员,这些善于骑射的蒙古人,贺今朝可不会放弃这一大助力。

以后往叶尔羌国(新疆)、吐蕃俄力思军民元帅府(西藏)等地扩张,也用得上他们。

所以面对姜襄的询问,贺今朝也没瞒着,现在哪有空去扶持残破的地方搞建设,整个山西的人口还不够呢。

今后还得从河南陕西等地引入大批流民进行耕种。

重新测量加上没收的土地,远远没有达到一半的耕种率,根本就种不过来。

实在是战乱一起,便有人四处逃窜,亦或者有所死亡,更是家常便饭。

贺今朝甚至在想着要同化这些蒙古人,反正华夏文化属于可以包容的,让他们也种地来,以此来减缓人口的不足。

这代人用不上,但是贺今朝已经在培养蒙古孩子学习汉话,那些守边夷丁的人家特别愿意这么做。

因为这就代表着,他们今后的生活有了更多的保证。

否则也不会有许多蒙古人都想给大明的兵将当家丁,成功的代表人物远有啺萁新稹�

“承你吉言。”贺今朝拽着缰绳继续往前走,搞定了山西镇的右翼,接下来就能把目光重点放在左翼。

洪承畴那个狠人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主公。”

吉珪骑着毛驴,头上顶着斗笠大喊着。

“臣拜见主公。”

吉珪偏腿下了毛驴跪在地上,总是把贺今朝给盼回来了。

这几个月,他是如履薄冰,尽管有三人参谋共同商议大事,可最终决定权也在他手里。

战战兢兢,唯恐自己走错一步,便把主公的基业给毁了。

这份信任,让他心里憔悴。

本来自己就是出出主意想当个军师,政务处理上还是要多倚仗杨玉清,奈何主公就让自己挑大梁。

贺今朝扶起吉珪,拍了拍的肩膀,仔细看了看:“吉珪,你如何还苍老了?”

吉珪很想说一声,当个勤政的皇帝真是不好干,怨不得古往今来那么多皇帝都不想处理琐碎的政务,这才给了臣子不小的权力。

因为劳心劳神,每天起的比鸡早,谁的比猪玩,纵然是铁打的身体,也遭不住呐。

好在一切顺利,全都撑了下来。

因为农会的存在,一旦推行什么政策,村镇皆是能够快速得到消息,就少了许多衙役可以上下其手的机会。

不等吉珪酝酿情绪,贺今朝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这几个月辛苦你了。”

这话一出,吉珪当即就忍不住泪洒当场,生出一股子士为知己者死的情绪来。

“行了行了,大老爷们哭什么。”贺今朝重重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老子当初要饿死的时候都没哭出声来,去马车里坐着,就你这身子骨,我可害怕你一下子卸了重担,因为感染风寒,一病不起,就损失了我的首席谋士。”

姜襄当即附和道:“某愿为先生驾车。”

“谢主公。”

要不是贺今朝赏识他这么一个屡试不第的读书人,旁人焉能会对自己如此客气?

这便是知遇之恩,自己如何能够不加倍努力,为主公效劳!

吉珪有些哽咽,他晓得贺今朝厌恶矫情的人,便直接进了马车内避雨,掀开轿子的窗帘。

“主公,二百三十三艘船已经准备好了。”

“唯一需要注意的便是因为干旱水位下降,礁石变得有些多了,为此并没有调集大批船只,否则容易触礁,反倒把一船粮食都喂了黄河里的大王八。”

“嗯,稳妥些是必要的。”

贺今朝连连点头,明末小冰河影响,以如今的手段,只能硬抗,没什么可以改变的法子。

怎么也得持续一二百年的样子。

“至于牛羊的安置,可以把牛赏给有功将士的家庭,在村镇设立公家养牛场,允许百姓借牛,避免大群牛聚在一起,染上疫病。”

“至于羊的话,倒是好办,除了让草原外的降人放牧,就是赏赐给将士们,亦或者卖给来往的商人。”

“好。”贺今朝对于这些处置都没有什么异议:“半年前从潞安府移送来的织户们,可是会织造羊毛了?”

“回主公,还在试验当中。”

“倒是不着急,新鲜事物总得需要时间。”

贺今朝又说出了自己的打算:“我携大胜而归,正好要统一整个蒙古右翼,把还没有加入我锤匪的部落全都纳进来,正好给降卒们一些立功的机会,让他们获得在此地生存的基础。”

“主公且放心,这阵子臣等一人派遣蒙古人在周遭招降,畏惧主公天可汗名号的部落越来越多,只剩下俺答等嫡系子孙,还在坚持,我听闻他们甚至要摒弃前嫌,联系卫拉特盟主固始汗。

可是经过打听治下,固始汗在崇祯二年刚刚继位,内乱十分严重。

卫拉特四部中的准噶尔部,在巴图尔珲台吉的经营下兵强马壮,日益强盛,和硕特部对整个卫拉特蒙古已经难以驾驭。

在更北方的沙皇俄国也在侵吞卫拉特的地盘,他内忧外患倒是不足为虑,我们可以先吞并俺答汗子孙。”

固始汗与贺今朝都是崇祯二年起事的,大家都没有处理完各自的事情,短时间内想要碰到一起也不容易。

贺今朝微微颔首:“好,最迟今年年底,咱们就一统整个蒙古右翼!”

第0624章 期望战争

贺今朝便带着自己的队伍,浩浩荡荡的开进了河曲。

这个时候,河曲外的新城也都建造好了,皆是由于抓阄分房,大多数锤匪老卒都已经住进新家。

三十里外又有一座军城拔地而起。

除了矿工住进军营,其余军队全都就地解散,一人牵着一头羊回家去了。

其余赏赐待到统计完成后,一起随着军功章下发。

贺今朝带着人走进英灵殿,把战死的士卒埋在陵园里,又上了香,干完这事他才回家,准备休息几天,再去探望伤亡士卒的家属,确保他们今后的生活没有什么下降。

府邸内。

贺今朝在姐姐的教导下,小心翼翼的抱着自己的儿子。

小小的人,还在酣睡当中。

听说一天里不分黑夜白天的醒过来,需要喂奶。

“夫人辛苦了。”贺今朝把孩子还给自己的姐姐,捏着高桂英的手道:“你生孩子的时候,我不在你身边。”

高桂英连月子都出了,抿嘴笑了笑:“这下子你可以放心去与淑济同房了。”

“自是要好好陪夫人说说话。”

贺今朝瞥了一眼坐在旁边的淑济,询问道:“你可会说汉话了?”

“天可汗,我已经会说了,不信你可以随便问。”

淑济的性子倒是颇有些草原小野马的样子。

“嗯,听出来了,日后放好交流。”贺今朝耸耸肩,随即又看向自己酣睡的儿子:“还没有取名字呢吧?”

“这事当然你这个当爹的来了。”姐姐在旁边笑了笑。

贺今朝挑挑眉,他身边又没有新华字典可以参考。

“待我思索一二,先叫小名吧。”

不得不说,当高桂英给贺今朝生出一个儿子后,那些士卒与文臣干劲更是十足了,不少百姓的心思也都安稳下来,觉得以后的日子那可是有盼头了。

有些人则是觉得,花二十年时间帮助贺今朝夺取天下,在此期间也有二十年的时间教导他儿子,将来必定能够开一个盛世。

此番征战回来,连辅兵都能牵一头羊回家,更是羡煞旁人。

其余人打听他们说在草原上的时候,几乎天天都吃羊肉,很少吃饭,整的他们最近都不想吃羊肉了,这羊在家养养给孩子挤奶煮着喝。

听大队长说孩子小时候总喝奶,容易长成大高个,他当年给地主家放牛的时候,黄牛产仔后,他就推开小牛犊子,自己偷喝牛奶。

周边百姓听着这话,皆是哈哈大笑。

可是他们更是心里发痒,心想着要是不农忙的话,咱也跟着大队长去草原外溜达一圈,给家里牵头羊回来。

单单从这些人的嘴里,就知道贺今朝此番争霸草原,那俘虏的牛羊数都数不清楚,有功的将士听说还会有牛赏赐下来,家里人耕种就更能省力气了。

打赢了胜仗之后,参与人获取的利益,足以让更多的人趋之若鹜,想要主动给贺今朝干活。

以前给大明官军当夫子,那是朝不保夕,有时候还得自备干粮,最关键的是有性命之忧。

现在贺今朝几乎不要民夫,全都叫辅兵上,辅兵有棉甲和武器,根本就不征发夫子,这些人推车运粮还有自保能力。

不少农户都觉得自己参加了村镇退下来老兵的农兵队伍,也学了两招武艺傍身。

当不了正兵,咱们可以报名加入辅兵呐。

人与人的冲突、种群与种群的冲突,都是利益、观念和文化多样性的必然产物,斗争的目的一直都是为了争夺权力,地位,以及对人和资源的控制。

贺今朝作为胜利者带回来大批牛羊,资源丰厚起来,他治下的民众自然也想要从其中分一杯羹。

反正以前蒙古人没少进入长城劫掠他们的爷爷辈,现在轮到他们有机会去反劫掠,如何能放过这个机会?

这些人不清楚战争的唯一目标,就是不择一切赢得胜利,故而也觉得再次出征会向这次一样,也能赚的盆满钵满。

可战争游戏从来都不是能让一方保持百分百的胜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