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450章

作者:秋来2

“高大哥,我近来又打探了一个消息,那便是还要调部分关宁军,以及天津军和石柱兵来援,具体数目不知道多少。”

此言一出,更是让人坐立难安,本来几省的官军就够难打的,大明还有那么多援军,实在是头疼。

贺今朝重新坐在椅子上:“关外女真鞑子对明战事取得胜利,崇祯短时间无法对辽发动战事,加上三边总督洪承畴剿灭全秦起义军,故而崇祯想要一举平息我们,然后再调集大军北上,与关外的女真鞑子厮杀。

我们知道了这个基础,那对于打赢官军,我们不是没有机会。”

“嗯!”高迎祥连连点头。

八大王张献忠呵呵笑了两声:“贺大帅既然知道的清楚,又有如此言语,想必早就胸有丘壑,快快与我们说一说,也好让我等心里有个底,不至于被吓得先投降官军喽。”

老回回等人也是看着贺今朝,把贺今朝军纪严格放在一边,他出主意这事,是大家拍马也赶不上的。

贺今朝也笑了几声:“八大王,此番官军气势汹汹的杀来,投降官军的事你就先别考虑了,洪总督会把你我这些个头目先砍了再说其他的!”

第0652章 原来是秦兵对决

众人对于贺今朝略带警告的话,倒是表示认同。

纵然投降了洪承畴的那些人又如何?

待到平定秦地叛乱后,还不是被他拉出来了大大小小四百个头目,全都砍了脑袋。

在场的人若是真的投降洪承畴,脑袋能保住都是一件奢求的事。

向三边总督洪承畴投降,那指定落不下全须全尾的下场。

要是杨鹤招降还能行,可他早就成了贺今朝的阶下囚!

“投降?”张献忠呵笑了几声:“贺大帅,不管官军如何联合,我们这十三家加起来兵器不下七八万,官军的人数还能超过我们不成?”

“打仗从来不是以人数多寡来判断能否胜利的,况且我们人数众多,但是整体战斗力是打不过官军的,这得承认。”

高迎祥垫了一句,先前跟着贺今朝一起闯荡北直隶后,便让他知晓了卢象升的天雄军当真不是吹嘘出来的。

一路上避开官军的耳目,才能侥幸进了北京城。

要是再想复刻上一次的战绩,怕是难以实现。

正因为高迎祥走出去与强者交战后,才知道自己的斤两以及底蕴,远远追不上大明的。

人家败了一次两次,还可以继续征召周遭的军队前来阻拦吃掉你。

可你手里的底牌越来越少,这就是现实!

要不是贺老弟在官军围捕的空隙当中,左走右走,出其不意的跳出包围圈。

单凭高迎祥自己他真的会一头撞进官军的包围圈,那自己面对的结局只能是在京城被千刀万剐。

如今三十六营的盟主紫金梁还在河南转悠,有他在河南吸引目标,倒是能够减轻压力,且大明朝廷相比于山西更加重视河南!

元朝之后,襄阳失去了“天下腰膂”的战略地位,开封的战略地位直线上升。

大规模的战役或两军长期对阵的情况,都没有在襄阳发生过。

这个时期政治地理的基本形势仍是南北对立。

北方、南方的政治中心分别在北京和南京,从朱元璋与元顺帝、燕王朱棣与建文帝、清初顺治政权与南明弘光帝的斗争延续到后来的太平天国、辛亥革命。

连接北京、南京的主要交通干线是纵贯河北、山东、江苏等省的大运河,处于运河中段的淮南东路的战略价值大大提升,成为北伐、南下的必经之所。

我国中部的南北交通枢纽,也由襄阳东移到了靠近大运河的开封。

河南地方千余里,而梁(开封)绾毂其间,天下有事,则四战之地也!

元末红巾军曾攻占汴梁,定为国都,元军又竭力反扑,将其夺回。

朱元璋灭元时,以开封为北伐、西征的基地,明末李自成大军也曾和明朝官军三次争夺开封。

可见当时军事家、政治家们对河南的重视,崇祯控制北京也是要依靠大运河的漕运,还要靠河南的赋税供养。

因为北直隶的地方都被皇亲国戚,宦官勋贵给占完了,收不上多少税来,故而他对于河南极为倚重。

在这个历史阶段里,除了元末出现过短暂的群雄割据之外,没有重演过魏晋南北朝那样的长期政治分裂。

像八王之乱那种大闹中原的地方叛乱也基本绝迹。

汉族与北方民族的冲突加剧,元朝、清朝等少数民族政权打过长江、统一中国的情况,在此之前是见不到的,汉唐大抵都是往边疆外打的。

随着民族矛盾的尖锐,边境战争的规模、持续时间和激烈程度都变强了。

明朝建国后在军事上首先是注重边备,防止胡骑南下,故将军队主力、粮草器械配置在北方防线。

不再像秦汉、隋唐那样,为了防止内地发生叛乱,在中原腹地设置巨大的仓群、武库,屯驻重兵,这反映出大明朝廷认为外患的危害要重于内乱。

中央与地方矛盾的缓和,内地割据、叛乱战争的减少,以及边境冲突的加剧,其原因主要是宋朝以来专制集权政体不断加强。

最高统治集团逐步把地方的军事、行政、财政、司法大权收归中央,各地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辅之以“重文抑武”的政策,有效地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发展,使皇权日益巩固。

同时,上述变化也造成了大宋大明积贫积弱,与北方游牧民族作战时处处被动的局面。

故而李自成等人进入河南后,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壮大,实在是山中无大王,猴子称大王了。

一旦有官军介入河南,他们便现了原形。

元朝到清中叶的内地战争里,阵地战的时间缩短,两支大军在某个地段长期城垒攻守的情况已不多见。

这个时期的大规模战争里,势力较弱的一方往往采取流动作战、避实就虚的策略来保全自己,例如元末红巾军和明末农民起义军四处游击的战略。

如果沿袭固守城垒险要的传统战术来抗御强敌,通常是很难抵挡的。

像朱元璋北伐元朝,李自成称王后进军关中、北京,清兵入关后进攻西安、江南,这些战役里守方也利用过潼关、宁武、扬州等要塞坚城来防御,但是收效甚微,阻止不了攻方势如破竹的进军。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武器装备和作战技术的进步。

元末以来,火药、火器在军事上得到普遍应用,它们虽不能取代弓箭、刀枪等冷兵器,但是已经对军队的战术产生重大影响。

大明朝廷保河南的策略是崇祯定下来的,乱民最好就糜烂在山陕两个省内,别出去祸害。

大同府以及宣府的官军,可以让贺今朝的便宜老丈人林丹汗帮忙牵制一二。

想必贺今朝从草原上带回来大批牛羊,必然能压制草原上的蒙古人。

反正他们每年都会向大明要赏银,什么时候要不是要啊?

综合下来,起义军主要对付的还是以洪承畴为首的陕西等地的官军。

对于高闯王的分析,革里眼等人皆是表示赞同。

如此一来,官军的规模有了咱们起义军外援的牵制,那己方真正对付的官军便更少了。

天下形势莫强于秦!

秦地山高厚,真民多情力,艰勇敢斗。

百姓尚武少文,民风彪悍,强悍刚勇,有边塞之风。

故六者(秦地六种叛乱的人群)之乱,亦始于此,而卒以亡天下!

这一次围剿,是大明官军与大明反贼之间,各自麾下秦兵的对决。

第0653章 定策

接下来的战事主要是老秦人打老秦人。

高迎祥对于官军围剿,以及周遭的势力,一直都在了解。

他本以为陕西的起义军能够多抗上几年,他们在山西过上几年安稳日子,不曾想官军的围剿会来的如此之快。

老回回放下手中的烟袋锅子:“我想要前往漳德府,进入北直隶吸引一部分官军。”

“呵。”八大王张献忠确是哂笑一声:“马大哥害怕就害怕,方才高大哥已经说了,咱们的敌人主要在西边,你却主动往东边去迎敌,此等行径,着实是让我等说不出话来。”

“你的意思是说我想要先跑喽?”

“害怕官军不可怕,但是先丢下兄弟们逃跑,那可就不地道了。”

“你放屁。”老回回直接怒拍桌子。

底下做的人自是有人帮腔,也有人劝和,还有人默不作声。

高迎祥对此颇为无可奈何,无论如何盟主都是紫金梁,众多起义军头头也互不统属。

他与贺今朝二人在山西境内,虽然实力不错,但也管不着人家。

大家抱团都是为了避免被官军剿灭才会如此,平时都是各自发展。

“好了好了。”贺今朝拍拍手道:“诸位,我们以前实力弱小的时候,尚且敢于和官军作战,如今个个都比以前实力强上许多,如何能惧怕官军了呢?”

贺今朝的话音一落,厅内众人不说停止了争吵,便也接受了这个台阶。

“我们十三家如此多的人马,在数量上指定比官军强,纵然洪承畴等挟制秦将外,还有关宁铁骑,我又不是没打过,这个官军当中最能打的人交给我对付,其余的秦将,你们还对付不了吗?”

张献忠对于贺今朝主动往他自己身上抗对手的时候,表示十分满意,他派人去秦地打听过,那个曹文诏勇猛的一笔。

他常常亲自带队冲锋,以少打多,打的起义军毫无还手之力。

“贺兄弟,此事我自是要助你。”

高迎祥倒是也没觉得官军有什么难打的,他们两个可以组成轻重骑兵,保准能打的曹文诏溃不成军。

贺今朝点头表示,然后叫自己的亲卫牛有才把带来的地图挂在一旁,他站起身来道:“我贺今朝没那么大的本事,可以指挥数万人与官军作战。

所以我认为,与其大军团聚在一起,谁都指挥不好,反倒大家之间的联络变得臃肿复杂,容易被官军找到连接点打的大溃而逃,唯有分兵才能发挥我们的长处。”

贺今朝首先承认自己目前,不能指挥数万大军作战。

在座的各个首领,谁也没有那个本事。

就算官军麾下将领,也极少有人能够做到这种事。

倒是关外的女真鞑子皇太极等人,自幼跟着他爹努尔哈赤造反,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在大兵团作战指挥上,可以碾压众人。

千里奔袭京城以及数万大军围困大凌河城,都足以见识他的大规模军团的指挥能力。

“我们有什么长处?”闯塌天刘国能哂笑道:“逃跑吗?”

“哈哈哈。”

厅内的众人笑成一片。

“对,我们就是擅长逃跑。”贺今朝确实非常认真的重复了一句:“所以我们便要利用这个优势。”

李自成嘴角勾起一抹笑意,贺兄弟说的果然如此。

厅内的笑声渐渐平息,闯塌天刘国能万万没想到贺今朝真的赞同自己的话。

他可是把这个“跑”当做笑话来说的。

贺今朝在起事后,就决定把自己的队伍锻炼成贺跑跑部队,跑路是起义军最重要的生存法则。

不会跑的起义军,根本就没有机会发展壮大。

所以他从陕西跑到山西,在这一片净土上快速的发展壮大,锤匪名号响彻山西,让周遭官军不敢轻易动他。

跑到蓟镇外围,让崇祯加封了一个“靖辽伯”的爵位,给他的代打雇主,让崇祯产生了更多的错觉,将来就会做出更多的错误判断。

以及让朝廷内的勋贵们,看到了买卖人头,赚朝廷银子和功劳的买卖,进一步加剧大明的财政开支。

他又去草原跑了一圈,得到了精于骑射的蒙古士卒,砍去了皇太极想要一统蒙古的手臂。

“打不过官军我们就跑,他们就会追击。”贺今朝指着自己带来的地图道:“如此多的地方,就没有一两个适合埋伏的地方吗?

咱们也让狗官军知道知道,什么叫穷寇莫追!”

老回回第一个嘿嘿笑道:“这个主意好,以前可从来没有人跟我说过还能跑出这么个名堂来。”

闯塌天刘国能当即拍了拍自己的胸膛:“兄弟们,瞧瞧咱这个主意,到了贺大帅嘴里,那就真是好主意。”

“哈哈哈。”

张献忠同样咧嘴笑了笑,贺今朝这个年轻人也没当过兵,一个小驿卒怎么就如此会打仗,莫不是真如算命的说是天授之人?

他同样也在抓紧学习,雇佣读书人给他读兵书,用来学习,只不过还没有更好的理论联系实际。

“贺兄弟,既然你让咱们把跑用起来,准备如何做?”高迎祥摸着胡须嘴角也露出笑容。

咱们不是不能打,而是怕瞎几把打,总是被官军给预先料敌,猜中了行程。

“公平起见,我们抓阄吧。”贺今朝首先指着自己道:“我会在山西迎敌,就不跑去外甥了。”

“那我也要留在山西对战官军。”

众人纷纷点头,很快就决定抓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