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474章

作者:秋来2

尤其是杨嘉谟想着怎么接触张福臻,让他给提供有利消息呢,最好来个里应外合。

但是除了曹文诏这个大忠臣,一个劲的跟高迎祥死磕外。

大明朝廷各地援军也一直在观望,搞得贺今朝连夹生饭都吃不下去,想要轮战练兵都轮不到。

大明官府针对山西轰轰烈烈组织的第一围剿,现在成了一地鸡毛。

纵然是杨嘉谟手握两万人马,也只敢距营而守,叫来了白广恩,也没有叫他去送死。

否则一旦大规模战败,先前他们取胜占据的地方,全都得拱手让出去。

洪承畴目前这个大明第一野战集团,还没有编练成型,大规模出陕调动,暴露出来的问题更多。

贺今朝只能把前线战事指挥权交给刘二虎,叫他好好监视这伙官军。

现在春耕挺忙的,贺今朝带着人巡视周遭田间地头忙碌的农人,免得出现什么破坏生产的事情。

张福臻骑着挽马看着周遭忙活的百姓,冬小麦种植倒是不用忙活。

但是粟米的种植量逐渐减少,高粱等更加抗旱的作物增加许多。

“主公,我看着牛挺多的,是你从草原上抢回来的?”

贺今朝头戴斗笠,嘴里叼着根草叶子:“当然不是,蒙古人称我为天可汗,都是主动送给我的,用不着抢掠。

这些个牛耕种都得什么训练,直接穿牛鼻环让他们去实地训练得了。”

张福臻连连点头,要不是真正接触贺今朝之后,他能知道这些个事?

他搭眼又往远处看黄河支流,流入山西境内的河流上,有不少水车,就是为了抗旱用的。

而且显然不是今年新造的。

原来官府在陕西剿匪的时候,锤匪就已经在背地里做了如此多有利于民生的措施。

要是在陕西这样搞,指定不会如此顺利。

官军会想着法子来破坏你的,周遭起义军也会来投奔你,没法保护一方安全,如何能让麾下百姓安心种地?

“主公麾下倒是有干吏的。”

“当然了。”贺今朝勒住缰绳跳下战马,瞧着水渠里的水:

“只要我不瞎折腾,想要好好过日子的人可不在少数,他们自是会好好种地,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好的。”

张福臻自是听出来贺今朝话里话外的意思,他对大明一直都很敌视。

他哗啦了一下水渠里的清水:“主公已然做好了准备,未免过于杞人忧天了。”

贺今朝眯着眼睛瞥了他一眼,笑而不语。

崇祯当皇帝这么多年,哪年没闹过灾?

小冰河时期,可不是人力就能随便抗衡的。

到时候自己守不住山西,任由官军流民甚至流寇进入,指定能把自己给拖垮了。

狗皇帝管不着南方的大官绅地主豪商集团,他还管不住北方这片吗?

什么总督、总兵之类的他说换就换,大明朝廷的威严依旧是存在的。

贺今朝只有让自己治下的百姓吃饱饭,能安稳过日子,才能让他们继续支持自己。

有个根据地不容易,但更要经营好了。

贺今朝甩了甩手上的水珠:“陕西接下来十几年,依旧会闹灾荒,你信不信?”

第0692章 两个进士

张福臻坐在道边,思考着老天是不是要大明灭亡啊?

否则连年灾祸,放哪个朝廷,也遭不住。

陕西百姓都活不下去了,不造反做什么?

贺今朝就算把山西大半省之地给治理好了,不出两三年,就足够支持他兵出陕西。

他收取粮食之外,还不用经历大明的层层漂没、以及各种损耗,自是能囤积更多。

张福臻想了想:“主公,若是兵发陕西,征召流民耕种,可是需要不少耕牛呢,咱们还是说说牛的事吧。”

“去年冬天,我在互市点差人免费给我麾下的守边夷丁一些铁架子,用来制造泥炉子。

然后卖蜂窝煤给他们,让他们试试是否比牛粪好烧。

兴许过了一两年之后,大多数人都会用上泥炉子的。”

“蜂窝煤?”

张福臻面露疑色,因为他没亲手弄过这玩意。

“蜂窝煤这玩意也不好弄,我也找不来助燃剂,只能差人往里放点火药当助燃的,对付用。”

贺今朝看着远处农人的劳作:“但是时不时会有鞭炮类似的响声。

工匠说烧香那种榆树皮可以,奈何比较贵,不适合大面积展开。

老子的蜂窝煤本来就成本价格低廉,动辄一户蒙古包卖个几千斤的,凑合着用呗,你懂了吗?”

不说大明北方每年冻死多少人,更北边的蒙古人冻死的更多。

每到这个时候,便要先杀羊,免得牛羊越饿越瘦,最后都没有几两肉可以留下。

张福臻微微颔首,贺今朝是要把蒙古人绑在他的战车上。

他慢慢控制了民生,纵然那些蒙古贵族又算个什么东西。

至于将来百姓耕种的牛不用担心了,再加上山西的耕牛就不下崽了吗?

贺今朝虽然没说牛的事,但已然解决了牛的事情。

而且张福臻发现贺今朝对付蒙古人,同样走的是中下层路线,甚至他征召的许多守边夷丁都是奴隶。

还鼓励这些奴隶盗走蒙古贵人的牛羊来投奔,所有牛羊都归他们自己所用。

就这种手段,哪个蒙古奴隶不动心?

谁不想从给人放羊的奴隶一跃变为有自己牛羊的人,只需要脱离蒙古贵人,投奔锤匪贺今朝即可。

“主公,当真是好手段。”

贺今朝吐了吐嘴里的草叶子:“可是有些人还死心不改,想要报效大明呢。”

“主公麾下还有这种人?”

张福臻面带不解,纵然是他几番接触下来,也觉得贺今朝最终能成功。

“喏,正往这边来了。”

他顺着贺今朝指着的方向,就见来了一个比他高出一头的男人。

他这个山东老汉,当真是给山东人丢面子了。

这个人身着蓝色布衣,后面跟着两个老农,其中一个还少了条胳膊,后面还有一个年轻女人。

牛有才伸出手道:“这个带着剑的女人是谁?”

“我外甥女。”

“且站在外面。”

孙传庭让张凤仪站在外面,莫要进去。

张凤仪倒是也清楚贺今朝的护卫,是绝对不会放陌生人靠近他的,就算一个女人也不行。

况且贼首在旁,她真的有想杀了贺今朝报效大明的想法。

忠君爱民的思想从她爷爷那就开始灌输过。

但是张凤仪见识了大同镇以及山西镇百姓的生活,又陷入了矛盾当中。

大明朝廷治下百姓的日子是水深火热,偏偏反贼锤匪治下的百姓活的有滋有味。

牛有才说了一声后,才放孙传庭以及两个老农过去。

“见过大帅。”三人行礼。

贺今朝就坐在田埂上,瞧着少了半条手臂的人道:“老杜,跟在孙镇长身边学习,学到几分了?”

老杜则是嘿嘿的笑了两声:“大帅,我脑子笨,估摸还得在好好学几个月。”

“嗯,好好血学狗官军都占据了永和等地,到时候咱占了那。

你们这些副镇长就得过去当镇长,学艺不精,搞不定,老子就把你的官衣给扒喽。”

“哎呦,那感情好。”老杜连连笑着保证自己好好学。

贺今朝与老部下说完之后,看着孙传庭道:“干的不错。”

“皆是大帅的政策好。”

如今的孙传庭已然升任为镇长,这与他以前料理全县的政务经验完全不同,但上手极快。

贺今朝又听他说了一下全镇的春耕情况,镇中小学的情况,也征召了不少生员代教孩童识字。

有孙传庭这个进士招牌在,自是能说服不少秀才前来,可以说在他的治下,读书的氛围很是浓厚。

他又说从家族当中征召了两个子侄来帮忙,外面的那个便是其中一个。

贺今朝瞥了护卫外面穿着青色衣衫,手握宝剑的女子,也没什么想沟通认识的意思。

“介绍一下,张福臻,延绥镇巡抚。”

听着贺今朝的介绍,孙传庭这才打量了一下眼前的小老头,眼中露出不可置信的神色。

他堂堂巡抚、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如何能投降锤匪了?

两人都是万历年间的进士,前后差了两届。

不同于孙传庭不满魏忠贤转正辞职回家,一直过着富贵生活。

张福臻确是兢兢业业在大明各地做事,调到兵部后,又来了陕西。

两人相互盘盘道,张福臻也是感到震惊,原来投降贺今朝的第一个大明进士不是自己,而是另有其人?

不过方才听贺今朝话里的意思,这位目前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方才听闻你善于治学,我还以为主公是在吹牛,原来一个进士,竟然屈伸于镇长的小小职位,当真是佩服。”

孙传庭只能含笑说着客气话。

他本来也不想来的,奈何好不容易为国为民决心以身饲虎,进入锤匪之后,贺今朝对自己戒心极重。

或者说孙传庭认为贺今朝对自己投降他这事,抱有极大的怀疑,认为不可能是真的。

这个剧本不对。

整个大明,可有一个进士来投降锤匪的?

贺今朝他怎么也应该摆出一副千金买马骨的样子,善待自己,可直接让自己去当副镇长,一直都在为百姓做事。

不得不说,锤匪的政策比大明要好上许多,锤匪治下的百姓都愿意拥护贺今朝。

孙传庭好歹当过知县,组织能力比旁人强上那么一点,自然就被提拔为镇长,主政一方了。

现在连大明高官都投降了贺今朝,这件事对孙传庭的卧底生涯,冲击力着实是有些大!

第0693章 真乃吾之雄主也

孙传庭摸不清楚张福臻的底,他近日来也只是听闻陕西官军攻打南方,贺今朝带兵前去对峙。

其余的消息他并不是很清楚。

所以与张福臻说的也都是一些客套话,并不打算把自己的真实目的透露出去。

孙传庭极大的怀疑,张福臻兴许跟自己的目的一样,同样是取得对贺今朝的信任,从而报效朝廷。

就是不知道以后还没有接触的机会。

亦或者是孙传庭最不敢相信的结果,便是张福臻是真心实意投靠了锤匪。

一个巡抚都投降反贼,这对于朝廷威严的打击,是非常巨大的!

贺今朝坐在田埂旁,看着一直在劳作的农人,他们即使见到贺今朝来了,也没有停下手中的活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