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484章

作者:秋来2

至少杨嘉谟麾下有足够多的生力军,现在没了牵制的作用,反倒会成为影响军心的存在。

“总督,当今之计,还是趁机多派出些谍子,混在流民当中,散播官军大胜的消息,百姓心底总归是怕官的。”

樊一衡的话,让洪承畴颔首,可这终究不是解决办法的辅助法子。

最终还得在战场上击溃贺今朝。

“今年大雨,陕西歉收,想必山西麦地也得被水淹了。”

洪承畴摸着胡须道:“锤匪治下那么多百姓,皆是鼠目寸光之辈,一旦粮食短缺,他们还能跟着锤匪造反吗?”

“总督所言极是。”

“当即还是先对付高贼,先歼灭此贼,也算是给陛下一个交代。”

洪承畴锤了下桌子道:“陛下早就放出风声要把此人千刀万剐。”

“总督,莫不如也照着杀戮贼首王嘉胤的法子,收买闯贼身边人。”

“嗯,无论什么法子,都得试一试。”

洪承畴先前接到了曹文诏的书信,但是一直都没有回复,这下子连黄河涨水,火炮运输更加困难。

“总督,纵然山西巡抚手里没有多少人马,可是汇聚在河南的官军也有不少,叫他们赶紧灭了那伙流贼,然后入晋剿匪。”

樊一衡说道这里也是有些气愤:“明明是三省联合剿匪,可到现在,全凭着咱们陕西手中的兵将。

我算是看透了,对于锤匪必须要调集大军,重拳出击,否则一点一点派兵过去,那便是填油,给贺今朝足够的兵力俩对付我大军。”

“不错。”

洪承畴与贺今朝交过手,此子绝非常人。

“先灭了,亦或者赶走高闯贼,调河南官军入晋。”

洪承畴定下策略,立即给河南巡抚写信,再这么拖延,别怪本都督不讲情义,换一个听皇帝话的人来。

因为朱元璋致力于皇权的增强,纵然如今大明对地方控制不力,但对于各省高官,依旧是能拿捏的。

该撸了就撸了,该杀了就杀了,完全没有问题。

“待到驱逐了闯贼,咱们便拿决黄河的事情说项。”洪承畴一边写信,一边随口说道。

“属下不明白总督的意思。”

“大明乃是火德,锤匪贺今朝屡次用水,他在山西自立为王,承水德,吾必灭之。”

樊一衡张大嘴巴,他不敢相信洪承畴的话,竟然会给贺今朝扣上这么大的帽子。

没听说过贺今朝称王称霸这种事啊!

在他看来来,按照目前的形势,无论是进京厮杀的皇太极,亦或者是闯皇宫杀皇帝的高迎祥,都比贺今朝更加有资格称王称霸。

甚至反贼的盟主紫金梁也是更有实力的那一人。

贺今朝在山西能够站稳脚跟,不过是取得了乡村百姓的支持,山西的士绅可不会答应他当皇帝的。

“总督,纵然贺今朝侥幸攻破太原,成为全天下第一个俘虏藩王世子的反贼,这份名头也不该放在他的头上。”

樊一衡由内而外的佩服洪承畴剿匪的手段,以及指挥诸将的本事。

“你对他了解的还是太少。”洪承畴放下笔,等待墨迹晾干,再给送走。

“那闯贼高迎祥与紫金梁实力都在他之上。”

“此二人不过冢中枯骨罢了,吾早晚必擒之。”

樊一衡有些咋舌,不过看陕西的战绩,这两人被平定想必也不是什么太难的事。

“可是辽东建奴皇太极破蓟镇,肆虐京师,也有问鼎中原的迹象。”

“皇太极不过藉父名,且遇事问天,待我平定诸贼,整训兵马前往辽东,必破之。”

在洪承畴看来,女真的问题,与奢安之乱和播州之乱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况且经过宣大总督张宗衡的书信,洪承畴也判断出来吴国俊那个靖辽伯的爵位有多少水分。

只要打败了锤匪贺今朝,那建奴黄台吉还算个什么对手?

他就是个屁啊!

“总督缘何对锤匪贺今朝如此重视?”

洪承畴笑了笑,要是高迎祥能够锤死莽古尔泰,我对他肯定也重视。

但是像这种捕风捉影的事情,他才不会往外说,否则就是打自家陛下的脸。

“唯有锤匪贺今朝,此子才是朝廷的心腹大患。”洪承畴吹了吹墨迹:

“让陛下重视这个小驿卒,也是应该的,免得将来怪罪你我。”

第0708章 好坏掺杂才会让人觉得有希望

崇祯又抠又穷,总想着不花钱把天下的事给办了。

在有关财政支出方面,是能省则省。

先前延绥巡抚张福臻因为士卒两次哗变,被裹挟投了锤匪。

洪承畴上书希望朝廷能够明着说张福臻叛国,背地里把他的家人给控制起来,如同黑云龙一样处理。

针对那些哗变的士卒,有许多人是因为欠饷问题,若是厚赏他们的家人,自会配合张福臻行事,希望陛下能够给予钱粮支撑。

好在晋南的官军取得了很大的战果,尤其是太监陈大奎的报捷信。

让崇祯开怀了一阵子,当即准许陈大奎的建议,从朝廷派钱粮,沿途路上损耗太大,就应该让地方上供应。

可是还没等崇祯命令户部筹措多少钱粮,洪承畴的第二封奏疏便送了上来。

黄河多处决口,水淹山陕两地,锤匪贺今朝掘开黄河,水淹孟门关,一下子就淹没了五万余官军士卒,十存二三。

这又是一大笔需要抚恤的银子,若是连钱都不给,今后士卒怕是难以为朝廷卖命。

再加上沿岸军民商户死伤无数,百姓迁徙,到处乞食,若是朝廷不发赈济,刚刚平定的陕西诸贼,怕是又有民乱四起,恳求陛下赶紧拨钱。

洪承畴分析辽东最近不会有战事,且损失了那么多人,辽饷便能先挪过来用一批。

为了要到钱财,洪承畴还在崇祯面前把贺今朝的价码提高,就是这个小驿卒俘虏晋王,攻破太原后。

他开始自立什么锤王,属水德,喊着要必灭大明的口号,必须要及时灭掉他。

不管贺今朝有没有做这些事,洪承畴都把帽子给他扣上了。

嘭。

崇祯最不能容忍的便是皇权被旁人践踏,上一次高贼闯皇城,便已经下了死命令,一定要弄死他。

故而洪承畴明知道锤匪贺今朝更加难对付,可依旧把最能打的曹文诏,派去打高迎祥,就是为了给皇帝看看。

“刘允协呢?”崇祯放下手中的奏疏道;“给朕叫来。”

“是。”

没等太久,刘允协便跪拜在地上。

“你且看看,就是这么给朕当耳目的?”

刘允协冷汗直出,当即颤颤巍巍的看着洪承畴的奏疏。

锤匪掘了黄河,淹没五万官军,关我屁事!

等等。

锤匪在山西势大,是不假,可从来没听过他称王称霸的消息啊!

有这种事,还等着洪承畴他主动上报?

“陛下,在奴婢回京之前,不曾听到他号称锤王的消息。”

崇祯面色不善,如此说来是贺今朝那个驿卒大败官军之后,心生狂妄之心,所以才会号称锤王?

以前他攻克太原,完全是侥幸,况且实力也不是很强悍,这才没有把他列为重点目标。

可如今呢?

先有两万余哗变官军渡河去投靠他,又掘开黄河冲击了五万大军。

纵然是大凌河之战,大明损失的也才不过五万左右的人马。

一个贼寇麾下士卒的战斗力,如何能强得过建奴?

此贼运气不错,加之心狠手辣,倒也成了些许气候。

“锤匪是要剿的,不剿是不行的。”

崇祯叫刘允协拿着这份奏疏送给内阁,叫他们加紧处理此事。

洪承畴自然不可能按照实际人数去报,故意往多了说。

他认为朝廷三扣五扣,能给他实际损失的人数批银子,就算他没白承认这么大的失败。

洪承畴也正好借着天灾,平一平手底下诸多将士空饷的账面,多要些抚恤,继续练精兵。

一举多得的法子。

崇祯这段时间的心情,着实是起伏不定。

本想着大凌河能够解救,可是没解救了,但是祖大寿诈降回归。

好消息吴国俊却是在战场另开花,阵斩莽古尔泰。

本以为洪承畴平定陕西诸贼,可是登州孔有德又叛乱了。

然后老回回等贼寇入侵北直隶,打出闯京城的口号,被卢象升等人击溃跑到河南。

好消息是曹文诏进入山西后连战连捷,紧接着又接连来坏消息。

先是士卒哗变,再是黄河决口,天灾之下,死了如此多的士卒。

这段时间,崇祯的内心如同过山车一样,忽上忽下,或怒或喜,着实是让他的精神变得内耗起来。

还有什么坏消息,尽管来了吧,朕不怕。

崇祯又重燃斗志,开始批阅奏折。

紧接着山西巡抚许鼎臣送来了奏疏,言左布政使杨文岳听闻同榜进士孙传庭投降了锤匪,他只身前去劝说,结果一去不回。

“糊涂,真是糊涂啊!”

崇祯自是知道孙传庭投身锤匪的事,张宗衡早就上报过,同时也带出来有关锤匪的不少消息,说贺今朝杀得士绅血流成河,且还抢掠士绅的妻妾等等。

其实锤匪杀士绅这事,在崇祯看来,贺今朝绝对没有成事的可能。

再加上贺今朝被北虏林丹汗用一块假玉玺给骗了,着实是让崇祯看不上他。

可贺今朝一旦建号称王称霸,那就必须得加紧剿灭。

但刚刚任命不久的左布政使杨文岳,他不知道这个情况,他孤身饲虎回不来,这下子还得叫谁去?

不过崇祯不担心,有孙传庭在旁策应,杨文岳也能保住性命。

崇祯决定让张宗衡动用孙传庭的关系,叫他查一查锤匪贺今朝是否称号。

洪承畴要钱太多,他觉得户部加兵部拿不出来这么多年,因为剿匪叙功的赏赐还没有完全下发。

此番东凑西凑,正好一起送去,毕竟那多人战死了,赏赐的银钱也该没人领了。

“朕就不相信,还有坏消息传来。”

崇祯拿着奏疏,随即脸上露出笑意:“朱大典还是有能力的。”

临危受命的朱大典集结了辽东五千骑兵为主力的三万大军。

他主动出击,大败轻敌的叛军主力,杀贼将陈有时。

又乘胜兵分三路,金国奇率兵从中路进昌平,总兵陈洪范率兵从南路进,参将王之富等从北路进。

诸军皆带三天粮至沙河,孔有德迎战,被打败。

大军围攻登州,杀贼帅李九成,几乎全歼其师。

吴三桂、刘良佐两个偏将表现突出,大军半围困登州城(一面为海,无法包围)。

朱大典特地询问,因为朝廷又想招抚,又想全歼,前后命令到底该当如何?

时间紧迫,若是招抚不成,孔有德沿着海路逃走,他毫无办法,恳请陛下及时定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