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514章

作者:秋来2

“主公,宁阳侯的族人,因为瘟疫横行,今年从过年到开春这三月,都没有走商队。”

贺今朝应了一声,如今山西省大抵上能够做到自给自足。

甚至有了许多织工的加入,还有不少富裕的潞绸可以卖给蒙古那些贵族。

“有物资短缺?”

“主公,这不利于我们的储粮大计。”

贺今朝想了想:“百姓手里有了粮食,我想想能不能搞个粮食储蓄之类的。”

第0756章 火炮

贺今朝在和几个人说着粮食储蓄所的事情。

杨玉休微微挑眉:“主公,你是说咱们用咱们自己建起来的粮仓,给百姓储存粮食,不仅不收费,还要给他们些利息?”

“嗯,否则如何吸引他们把粮食主动放在咱们的粮仓呢?”

杨玉休与丘之陶对视一眼,讲道理一般百姓家里哪有存粮啊?

就算是有存粮,那也得给地主家好处,借人家粮仓来用,给人费用。

“主公,不是我怀疑你的决策,只不过此举一出,将来我们的粮食支出要多上许多,恐怕入不敷出。”

贺今朝倒是也没有觉得要给粮食:“这粮食的利息自是要给钱财,规定一石粮食存满半年、一年往上给多少钱,只要存够数的时间,夏收秋收便能够跟上趟。

这样在我征战期间,百姓不发生大规模挤兑,此法大差不差可以筹到更多的粮食,避免我军在外征战粮草不足的情况。”

纵然山西百姓过上了比以前要好的好日子,但总归也不具备家家都有建造粮仓的能力。

即使是灭鼠,也会有损失。

杨玉休稍微思考了一下,便不再反对,而是提议道:

“主公,如今山西百姓皆是像我军士卒看齐,此举莫不如先在军中实行,毕竟他们家中比寻常百姓更加容易积累粮食。”

“嗯,这个提议不错。”

贺今朝连连点头,自是要用军中的风气来影响民间的风气。

“丘之陶,此事叫你去办,且整理出一份合适的价钱来。”

丘之陶连忙应声,整个山西的粮食买卖全都掌握在锤匪手中,几乎没有民间生意。

那些晋商以及地主老财,根本就没什么太多的本钱和机会掺和到山西的粮食买卖当中。

“大帅,那个西夷人被送来了。”

“嗯。”

贺今朝应了一声,吩咐贺赞去接待王鹏的人马,好好招待一番。

众人推搡着一个西夷人进入偏殿。

汤若望整个人都有些懵逼,尽管路上的士卒没有与他多说什么,但是应该不会害了他的性命。

待到进入山西之后,他才知道自己进入的反贼的地盘。

听徐光启说,大明的山西省已经被反贼所占据,这伙蓟镇的官军如何把他送到这里来了?

汤若望想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贺今朝看着一个密密麻麻的大胡子被押了进来,跪在地上。

很明显的外国人特征。

汤若望看着一群明人,抬起脖子,迅速的打量了一下眼前的人。

坐在中间的那个年轻人,便是主事人,不知道是哪位贵人,年纪轻轻便能坐在那。

这是他在大明待久养成的观察习惯,对于这种华夏所谓的人情世故,也有些了解。

座次这种玩意,可不是随便坐的。

“见过,见过大帅。”

汤若望颇为流利的汉语,先是让众人一愣,纷纷嘿了一声。

这个高鼻子蓝眼珠子的西夷人说的话,他们都能听懂。

汤若望见这群人新奇的模样,不知道他交没交错,方才门外的士卒叫他说的。

“我叫你来是帮忙的。”贺今朝打量了一下他,随即直达目的。

听到这话,汤若望当即大喜:“大帅是信教之人吗?”

“别跟我谈信教的事,我可不是崇祯。”贺今朝站起身来,走了两步:

“我听说徐光启、孙元化这两人都死了,但是他们铸造的红衣大炮的事,就落在你身上了。”

汤若望一听是造炮,当即眼睛一亮:“大帅,这个我是会的,但是身为一个传教士,不传教是不行的。”

贺今朝往前走了两步:“我只要你造炮,要是让我知道你敢传教,我就宰了你!”

汤若望明显一哆嗦,这些人太野蛮了,一点都没有徐光启等人好说话。

不过纵然是他们的态度恶劣,汤若望相信只要自己坚持久,便能说服这些人。

“当然了,干得好,我便会给你钱财,还你自由,我们两个钱货两讫,公平买卖。”

贺今朝倒也没把希望全都寄托在汤若望身上,海盗郑芝龙控制的地盘,福建、两广等地,应该也会有不少优秀的火炮。

汤若望可不觉得这叫什么公平买卖,官匪勾结,把自己从京城绑到这里来。

但是听闻锤匪凶名赫赫,又不敢反抗,只能说多谢大帅。

贺今朝挥挥手,叫人把他交给自己的姐夫,让汤若望去画艳照,看看国外的火炮发展到哪步了。

处理完了汤若望这件事,吉珪忍不住笑道:“主公,若不看他的脸,光听说话,真看不出来是西夷人。”

“不知道来华夏多少年了,看着岁数比你都大。”

贺今朝知道后金能够独立造出红夷大炮了,但是又有了孔有德等人娴熟炮兵的助力,以及携带的最新款大炮,总归是有点优势的。

如今自己够不到山东,登州早就被明军给围的水泄不通,他就只能从别处着手寻找火炮。

明军已经攻破登州,孔有德率领一百一十多艘大船向着旅顺而去,准备绕过旅顺去投奔后金皇太极。

奈何狂风大作,直接把船只吹向旅顺的方向。

驻守旅顺的黄龙命令麾下整舟排列,在海口设大炮攻击。

孔有德命令船队分两股停靠,东停泊于龙王塘,西放在双岛处,大风不止,不能行动。

镇江总兵黄龙命令都司尚可喜带兵从旅顺到龙王塘封锁孔有德大军的水源,又派兵埋伏在双岛、铁山等地,阻止他们投奔后金。

又派出一军驾船出海,实行水陆夹击。

双方激战三天,孔有德的船队多中炮或者触礁沉没,尚可喜擒获孔军士卒以及家属一千多人,俘虏了十二个将官。

旅顺海战,孔有德受挫与耿仲明各自带着三十多艘战船退守小平岛、双岛。

黄龙则是派遣数员战将以及重兵前往双岛,携带十门大将军炮摆在沿岸的山上,轮番轰击孔有德的船队。

孔有德火药耗尽,被迫离开双岛,前往小平岛集结。

可现实问题是,黄龙麾下的守军以及战船数量,都是远远少于叛军孔有德的。

两万多人犹如丧家之犬一般,除了要面对岸上明军的炮火袭击,就是粮食严重不足,以及淡水的储存更是低的不行。

第0757章 比巴拉孔有德

东江总兵黄龙采取“夜伏昼击”的战术,打击孔军到白天或者夜晚去岛上觅食,拼劲全力集结了三十七艘战船,装上大将军炮,往来追击,水路封锁,把孔军围困在小平岛上。

双方相持半个月的期间,孔军除了死伤外,被俘或者重新投到明军的士卒、家属不下四五千人。

孔有德只能在旅顺周遭岛屿被明军堵截、追击,遭受重创,不敢靠岸。

他想要从盖州上岸,又害怕被黄龙截击,便派遣游击将军张文焕带着小股部队前往盖州,与后金守将石国柱、雅什塔取得联系。

他们护送张文焕前往沈阳,请求出兵救援。

皇太极拿到孔有德的乞降信,先说了一下爆发叛乱的原因,又说他本想攻取旅顺,与大汗连成一片,奈何明军援军多,我军粮少,暂且受困于敌。

但是我麾下有数万甲兵,轻舟百余,大炮火器无数,有此装备,水陆并进,天下谁敢与大汗为敌?

最后又说了我不投别人,独投大汗,朱家天下只会转为大汗天下的话,我欲效仿古人弃暗投明,希望大汗派人来我这看看。

总之就是一句话,公若不弃,某愿拜为义父。

义父快来救我!

皇太极看完之后喜不自胜,早就盼着孔有德等人前来,亲自派遣重臣范文程、罗什、刚林安置这群使者。

待到商议过后,决定让孔有德领军在镇江,皇太极派贝勒济尔哈朗、阿济格、杜度率军前往迎接孔有德大军。

朝鲜方面,得到明朝的指令,发兵到鸭绿江,协助明军,堵截孔有德上岸。

朝军正与刚刚赶到的济尔哈朗隔江立营,就在这个时候,宁远、登州、旅顺口的明军乘船赶到此地。

可是朝军与明军看到后金军到了,觉得不可能战胜,便不等皇太极派来的部队全都到达,便连夜悄悄撤军。

野战打孔有德这伙叛军,他们的胆子很大,可一旦野战打八旗,那瞬间胆子就没了多少。

尽管孔有德转战千里,损失不小,但是最终到达的将官、精壮士卒他们的家属、水手壮丁仍有一万四千多人。

(孔不到九千,耿不到六千)

这些人一上岸,便被立即要求剃发。

登州之乱,到此才结束。

待到孔有德等人到了沈阳,皇太极亲自出城十里迎接,两人举行了女真人最隆重的抱见礼。

孔有德激动的自我介绍:“比巴拉~孔有德。”

皇太极满意的拍着他的肩膀,以他为都元帅,以耿仲明为总兵,安置东京(辽阳),自成一军,称“天佑兵”,给予特殊待遇。

孔、耿来投,带来了大批精壮官兵,还带来了后金急需又严重缺乏的一百多艘船和大量的火炮等军用物资。

此举不仅给后金增强了军事力量,更是让他们膨胀起来了呢!

因为在政治与思想上,鼓舞了这帮人,同明朝争夺天下的必胜信念。

毕竟成批次成批次投降的明军,那大明就更不能打了。

后金政权内也不缺乏一帮唱赞歌的人。

宁完我直接指出来:“这数千兵丁,无需编派而来,乃是上天送给大汗成就大事者。”

且没等孔有德到达之前,宁完我就提出新的战略。

先打旅顺,然后西行,就可夹船直扑山海关。

水陆两路,约期并进,内外夹攻,山海关便能得到手,到时候便截断其咽喉,则宁锦无粮,自难保守,我兵或困守,或攻打,不时而下。

黄龙占据旅顺口,乃是我大金的心腹大患,前日欲举兵,尤阻碍于水路难通。

如今既有船只,顺水而下,随即用红衣大炮攻打,定能叫他首尾不相顾,黄龙必为我大金所擒,绝不能错失这个机会。

况且旅顺乃是我大金疆域之处,坐榻之下安能有他人酣睡?

皇太极决定攻打旅顺,旅顺吃掉后,便有精力前往蒙古右翼草原。

他派遣贝勒岳托、德格类率领数万人马前去。

五百先头部队架设火炮轰击旅顺外围城墙,然后孔有德来了,火药充足,架起五个西洋大炮就轰旅顺报仇。

黄龙层层阻击,要不是后金援军快,他就死在这里了。

同样集结的战车、云车数也数不清,就像把旅顺一举攻克。

虽然黄龙是个混蛋,贪财好色,对属下苛刻,曾被愤怒的属下割去了耳鼻,但跟毛文龙的策略一样,一直招女真鞑子厌恶,偏偏没想降。

尽管出了事,但朝廷又没有人可以替换他,所以才一直担任东江总兵。

但黄龙打仗可不含糊,此时亲自指挥抵抗。

后金军当真是个个悍勇,架起云梯就争先恐后的攀登,想要当个先登,那样赏赐优厚。

城下的后金士卒,被城上的明军投火罐烧,用矢石射,已经登梯,来不及上城,明军用枪搠。

更远的后金援军被明军用大将军炮轰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