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587章

作者:秋来2

张宗衡也接到了皇帝的叱责,如今属于被撸的截断,不过皇帝就是敲打敲打他,没真打算换人。

他见尤世禄如此愤怒,捏着胡须不言语。

“张总督,我大明有如此奸贼,何愁江山社稷不拱手让人?”

“我可不是总督。”张宗衡慢悠悠的喝了口茶:

“锤匪与后金鞑子发生战事,还打赢了,被吴国俊捡了便宜,你着什么急啊!

假的始终是假的,到时候有他露馅,便会身死,且等着看吧。”

尤世禄锤了一下桌子,终究是不甘心的叹了口气。

像他兢兢业业的练兵,可麾下军饷朝廷都发不齐,还要拖欠上几个月。

至于所获得的粮食以及各种武器装备的补充,都没多少。

反观靖辽伯吴国俊那个家伙,自己根本就不用出力出兵,只需要跟锤匪贺今朝做些人头买卖。

他就可以从朝廷那里获得大批钱粮战甲武器,尤其供应他。

其余部队,陛下才懒得管呢!

如此一来,除了那个假的靖辽伯能吃的盆满钵满,其余将士,还能有什么战斗力?

尤世禄说不出来的憋屈,他还想不出来劣币驱逐良币这个词呢!

第0833章 诏狱才是大明文官武将悟道的地方

陛下这是在养他自己的军队吗?

不!

陛下这是通过靖辽伯的手,把他下发的钱粮等等,全都拱手送给了锤匪贺今朝。

不是变相的资贼是什么?

是皇帝亲自干的这件事。

这个代打后金鞑子买卖,靖辽伯可真是干的好啊!

陛下他简直是:赢麻了。

皇帝想要靠着吴国俊平定辽东,怕是还没平辽东,大明的江山就先被锤匪给平了。

张宗衡是又气又有些舒心。

气的是有人卖国,他偏偏还说不出什么话来。

因为锤匪与后金鞑子血拼,对于大明是极为有好处的!

皇太极指定会报仇!

他们双方之间的仇恨会越来越深,从而爆发大规模的冲突,大明便可以坐山观虎斗!

贺今朝与皇太极之间达成了两年之约,大明官府的人目前是不知道的。

甚至连姜襄贺今朝也没多说。

故而他们皆是以为两方会继续火并,等着看热闹的。

至于张宗衡舒心,是巡抚沈棨被撸了,还得面临进诏狱的下场。

而仗着监军身份胡乱指挥要钱的王坤,被充入了净军,这辈子就别想落个好。

尤世禄长叹一口气:“要是陛下知道吴国俊的两次大捷的真相,皆是锤匪贺今朝打的,不知道他是个什么心情。”

“呵,怕不是恼羞成怒,陛下想砍了吴国俊,都砍不了。”张宗衡也开始摆烂了。

像他辛辛苦苦的训练士卒,让百姓屯田,强压大户让些利出来。

否则将来锤匪来了,全部身家都没了。

那些地主士绅当真不愿意。

锤匪可不一定会弄他们。

你以为他们家缠万贯,良田万亩,娇妻美妾,享受不尽,反正出了事有陛下兜底,我过我的富家翁,本地官员可以料理他们。

可实际上,这些地主豪强,除了在本地拥有大量的财富,在官府内也有着深厚的人脉。

本质上就是朝廷某些官员的势力,你张宗衡跟他们要钱,先搞定了朝廷的大臣再说。

可上次流寇火烧张家口堡的行为给他们敲响了警钟,再也不像以前那样一毛不拔,而是稍微资助了张宗衡一点。

这两年张宗衡在宣府这片做的不错。

奈何没等着锤匪来攻,后金鞑子率先来了。

一切都化为泡影!

再让他从头再来,张宗衡看着锤匪打的皇太极接连败退,他觉得没啥子希望。

最终都会给旁人做嫁衣。

那些大的地主士绅多数都没有受到影响,因为他们也跟后金鞑子做生意。

对于这些人,张宗衡无奈。

到底是朝廷有关系,又苦于没有证据,如何弄?

毕竟后金鞑子连边堡都能攻破,却不去掳掠他们,就足以说明很多问题了。

皇太极是非常重视拉拢边境上这些人的,特别是跟他做买卖的豪强,他此番进来,都有意避开了。

“总督,这大明天下,当真是要亡了吗?”

尤世禄忍不住盯着他。

“谁知道呢?”

张宗衡并不回答,大明如今遇到的情况可谓是比以前还要恶劣不知多少倍。

“可是。”

“你且把心放在肚子里,只要锤匪贺今朝和后金皇太极继续打下去,不联手的话,很难的。”

尤世禄连连点头,以前他还觉得自己可以跟锤匪贺今朝掰掰手腕。

可这两年随着锤匪贺今朝在山西的实力越来越强,这次还击溃了皇太极,让他升不起信心来。

大明皇帝看着捷报,觉得大明中兴有望,坐着中兴之主的美梦。

但是亲临一线的大明总督总兵们,却觉得大明要完了!

偏偏陛下最信任的人,不是他们这些知道真相的人!

那大明就玩完的更快了!

后金军返程路上。

萨哈廉与代善这对父子都躺在马车上,相顾无言。

代善张了张嘴:“你好受些了吗?”

“阿玛,我被蒙古人折磨了一通,我就觉得身子骨垮了。”萨哈廉整个人都觉得极为虚弱:

“据说给我医治的那个人是神医,也没辙。”

“狗屁的神医,定然是锤匪在饮食当中,偷偷给你下了慢性毒药。”代善颇为恼羞成怒的道。

萨哈廉却不觉得是这样,因为他清楚贺今朝是想要把他卖个好价钱。

所以才会让那神医给他看病,要不然神医才懒得给他一个后金鞑子看病。

代善看着最宠爱的儿子如此这般模样,忍不住哭出声来。

他是真的心疼啊!

至于硕托那个逆子,不提也罢,他怎么就不死在外面!

恨自己当时不够狠,为了大汗之位,没有宰了他!

现在心中只有无尽的悔恨。

“阿玛,你莫要伤心,哭坏了身子。”

代善见萨哈廉如此照顾他的情绪,依旧是心疼儿子。

皇太极骑着战马,看着乌泱泱重新掳掠走的宣府百姓,再看一眼长城上不敢出声的明军,便打马跟上队伍。

贺今朝当真是好手段!

娜木钟、兀良哈大公主、苏布台都快要把科尔沁草原的部落给打通了,极大的削弱了他蒙古最坚实盟友的实力。

此番跟随他出征的蒙古人,也损失不小。

远征明境,反倒给贺今朝做了不少嫁衣。

至于迷路侥幸逃脱的叶臣跪在地上请罪,皇太极也没有怪罪他,正红旗已经废了,代善又伤重,翻不起什么风浪来。

皇太极虽然也吃了亏,但贺今朝真是出奇的帮他解决了,大贝勒代善拥兵过重的问题。

这下子后金的政权对于他而言,会越发的集中稳固。

可以说从今往后,皇太极再也不需要什么几个贝勒共同参议朝政,他可以向着皇帝的宝座进发。

当然这个前提是,得先征服大明的忠实走狗朝鲜。

然后再腾出手来,把贺今朝放在蒙古左翼的这些人全都砍了,要么收下当狗。

皇太极的撤军,让宣府和前来支援的辽东官军齐齐松了口气。

只不过唯一不同的便是靖辽伯从山西一路杀到大同府,在追到宣府,连战连捷,可谓是斩首颇多。

那些鞑子的脑袋都挂在战马脖子下面,耀武扬威的,搞得辽东军极为震撼。

羡慕又嫉妒!

作为总兵的吴襄有所怀疑,这些辽东军则是觉得吴国俊真牛逼!

好想跳槽到另一个吴总爷麾下,这样咱们也有鞑子脑袋进项。

谁不知道蓟镇吴总爷部下的军饷也颇为充足,且越来越受陛下的倚重。

辽饷的倾斜度开始往蓟镇上分了一点,足够吴国俊等人的吃喝。

崇祯认为每年耗费那么多辽饷,辽东军连连战败,莫不如多赏赐靖辽伯一些。

待到吴国俊麾下编练的精锐士卒人马多一些,派他平辽!

这样辽饷的支出并没有减少,他还能再编练出一支强军来。

吴国俊拿着这些腌制好的脑袋,并没有炫耀太久,只是作为前期定金,过阵子要送往京城。

毕竟粮食还没有送到位,贺大帅还在等着呢。

皇太极率领大军走了,他也继续在宣府等地驻扎,就是为了接收后面的人头。

历史近三个月的战事,终于结束了。

皇太极小赢一场,大明损失最大。

至于锤匪贺今朝,对外宣称损伤极大,只能掳掠大同府百姓填充山西境内。

这一点姜襄是可以作证的!

他亲眼看见锤匪士卒的尸体一车一车的往太原拉,更不用说死伤那么多的蒙古人了。

不相信的话可以去战场周遭去看看,那些埋尸体的大坑就挖了不知多少个。

就算将来见了代王等人,也是这般说法。

山西巡抚许鼎臣听闻靖辽伯大胜的消息,喜不自胜,将来剿灭锤匪可就指望着吴国俊了。

卢象升已然成为勋阳巡抚,他身边跟着的是前任蒋允仪。

当时崇祯对蒋允仪不满,想要找人替代,自是接到了吏部衙门送来的奏疏。

说卢象升虽然是一介文士,但善于骑射又娴熟将略,历年的考核都是治行卓异!

卢象升接到崇祯的旨意,批示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提督军务,兼抚治勋阳等处地方的旨意,他恭设香案谢旨。

然后卢象升就把大名道印交给大名知府马之升暂署。

两天后他就单骑独刀启程,就是如此的有胆略,不讲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