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592章

作者:秋来2

“古有孙权问周泰伤疤,今天难得我也见到一位身上伤疤如此之多的,我也得问问。”

曹变蛟倒是也不矫情,他反倒觉得身上的伤疤是自己荣誉的象征,即使是十年老兵,可如今终究不过是二十四岁的年纪。

“这是几处是在辽东与后金鞑子交战时被后金鞑子用箭矢射的,但是我直接纵马冲过去,把他们的脑袋给砍了。”

“当饮一杯,中了鞑子的箭矢都能反杀,真大丈夫也。”贺今朝赞叹了一句。

曹变蛟又拍了拍了自己的臂膀道:

“这便是我当初随叔父入秦路过山西,被贺大帅偷袭掩护叔父中了一箭。”

“哦。”

他又拍了拍胸前的一道枪疤:“此处是我去年与贺大帅血战,被人捅了一枪,几乎身死,幸得孙游击掩护侥幸逃生。”

“哈哈哈。”贺今朝放下酒杯大笑道:

“小曹将军受如此重伤,能从我的包围圈当中逃出生天,真乃世间少有猛将!”

第0837章 原来就剩我一人还没降?

贺今朝的话一出,在座的明军皆是服气的。

至于生出什么不舒服的心思,大抵是没有的。

在军中本就是用实力说话,即使你有关系,那也只是少数身边人对你阿谀奉承。

其余人根本就没机会阿谀奉承去。

现在大部分明军都是为了混口饭吃,毕竟朝廷欠饷非常严重。

先不说去年那场在大小曹将军带领下与锤匪交战,他们惨败狼狈逃出山西的战事。

就眼前贺今朝率领锤匪暴打皇太极,逼得他们撤军放人。

光是这点战绩,放眼整个大明前后与女真人作战,都是大明不曾有过的。

去年他们能从贺大帅手里逃出生天,除了幸运之外,还是幸运!

或者说贺今朝并没有下命令死命追击。

曹变蛟被贺今朝的实话给说的不知道如何接茬,可事实就是如此。

像打仗这种事,只要几次打不过,那你纵然心里不服,下次遇到还会怵头的。

更多的明军会选择掉头就跑,要么就跪地投降。

打不过我就加入,至少能活下去。

可以说满桌子的官军,在孙守法的串联下,都已经打算投奔贺大帅了。

唯有曹变蛟还在被姜襄小火慢熬呢。

如今孙守法等人可都是锤匪的人。

今后就是他们,看着其余明军被贺大帅暴打一顿。

反正在孙守法等人看来,整个陕西诸军,是没有比小曹将军更加勇猛的人存在。

无论是洪承畴还是陈奇瑜等人,对曹变蛟都是赞不绝口。

即使因为洪承畴想要打磨一下曹文诏,剿灭陕西群贼的功劳没有给他推举为第一上报,但依旧是照顾曹变蛟的。

甚至在曹文诏因为战败被皇帝责罚回老家戍边,突然遇到后金鞑子来袭击求援。

洪承畴也是默许曹变蛟领兵北上去救援,而不是奉旨南下去河南剿灭贼寇。

“小曹将军确实勇猛!”

姜襄则是接了一句:“自从刘綎将军战死之后,我未曾听过天下有比小曹将军还要勇猛的战将。”

按照目前的形式而言,败在贺大帅手里,并不算丢人。

人家可是强敌!

连后金鞑子都被打的败退撤走。

放眼整个明军阵营当中,怕是也难以找到这么一支队伍。

至于靖辽伯那些个战绩,在座的有些人知道,有些人不知道。

纵然是那些不知道的人,也不妨碍觉得靖辽伯是打不过贺大帅的。

最重要的贺今朝,也是在夸耀曹变蛟勇猛异常,绝非常人。

只不过我比你更厉害罢了。

现在咱们都投奔了贺大帅,惦记着小曹将军的旧情,也不想与他为敌,最好也把他拉下水。

大家一起在贺大帅麾下效命,况且有小曹将军带领兄弟们,也能更快的立下军功转正。

贺大帅这里可不是朝廷,下发赏赐那么慢。

“贺大帅才是厉害的那个。”曹变蛟也不是听不懂,便笑了笑:

“打仗嘛,败了就是败了,再怎么粉饰也不会变成胜仗。”

“哎。”贺今朝出口笑道:“小曹将军,你这样就想错了。”

“嗯?”

曹变蛟面露不解,这有什么错误的。

“反正捷报又不是出自你手里,你想怎么写,你的上官会按照你的意思写吗?”

贺今朝放下手中的筷子:“人家大笔一挥,便能大败化为小败,小败化为小胜,小胜转为大胜!

皇帝看了也高兴,你说是也不是?”

“贺大帅果然是晓得,那帮狗日子的文官是个什么狗东西!”

孙守法忍不住拍了拍桌子,就拿上次他们兵败山西,许多兄弟是抚恤都没有发下来。

明明是大败,结果在朝廷那里却变成了小赢一场。

赢了一场,葬送那么多兄弟的性命,连个锤匪的脑袋都没有砍下。

还不是陕西副总兵赵大胤在韩城砍了百姓的脑袋,报斩贼五十级,而妇孺之首三十有五。

锤匪要都是这种人,还不早就被他们砍得七零八落了。

三边总督洪承畴到底是个会写奏疏的人,让皇帝对他越发的倚重。

可手底下的士卒们对于这件事,极为不满,朝廷的银子还没有发到他们手中。

失望都是一点一点积累的,然后突然就爆发出来。

众人纷纷开口大骂朝廷高官,上阵杀敌的是咱们兄弟,可到头来功劳全都成了他们。

咱们生里来死里去的,得到了满身伤疤,甚至丢掉了性命,因为战事成了伤残。

一丁点抚恤都没有,最后锅还都是咱们这群武将的,总之他们那些文官是不可能犯错的。

就算有错,也是你们这帮武将没有更好的执行贯彻他的军令。

曹变蛟心中对于文官也是有所不满,但是洪承畴等人对他还是颇为看重,在钱粮方面倒是没有亏欠他。

特别是大小曹将军手底下的士卒,几乎都是按照家丁双饷的标准搞的。

大小曹将军也没有吃空饷,而是把军饷都发给手底下的兄弟们,这才跟着他们叔侄二人,在陕西大杀四方。

可人呐,就是怕对比。

他们这群人在官军的待遇当中算是极好的,没成想锤匪这里的待遇更好,而且还更能打。

最让孙守法气愤的就是不如自己勇猛的郭太、刘道江等人就因为早一年投效了锤匪,结果啥都有了。

甚至动作足够快的,连大儿子都生出来了。

人家过的是啥小日子?

再看看咱们这些能打的官军过的是什么小日子?

半亩地可曾置办下来了?

谁不羡慕?

毕竟大家曾经可都是一个阵营的,结果就是郭太等人早早的投了锤匪。

他们就不在一个起点线上,还会处处落人一步。

眼瞅着贺大帅今年因为干旱,怕是不会再发动战事了。

贺今朝并没有制止周遭人对大明官员的喝骂,对现实不满的人多了去。

要是没有跳出那个圈子,谁会有勇气对昔日的上官肆意痛骂。

还不是怕有人给告状,然后他就惨了,那些文官有的是法子整治你一个小小的武将。

自从咱们兄弟投了锤匪之后,处处都觉得大明都恶心坏了,咱们也可以挺直腰杆唾骂他。

将来有机会完全可以把他踩在脚下,给他一巴掌,报了咱们兄弟昔日之仇。

曹变蛟见众人如此气愤大明,恨不得当场投效贺今朝。

他就知道自己所担心的是真的了!

此番被贺今朝援救,且带着他们一帮官军来此养伤,对待锤匪士卒并无差异,可以说是一视同仁。

如此行事,便已经收了大部分官军的心。

再加上与锤匪士卒接触的过程当中,得知了锤匪士卒待遇如此之好,谁还愿意回归大明,给大明皇帝卖命啊?

特别是郭太、刘道江等昔日认识的人来探望他们这些官军,那就更生出来一股子我也可以这样的情绪。

曹变蛟不是不知道,就贺今朝这套组合拳的糖衣炮弹袭来,真没有几个人能够撑得住,坚持对大明继续效忠。

说白了还是那句话,你想要为大明效忠之前,先想想大明需要你一个狗屁不如的大头兵效忠吗?

你的名字只不过是文官手里的一个数字,谁会在意你的死活。

曹变蛟清楚的知道,他麾下的将校畏惧洪承畴等文官,是畏惧他们的权力和地位。

但曹变蛟接触贺今朝的几个麾下,畏惧的他的并不是权力和地位。

大抵可以看得出来是敬畏,具体的原因他不是很了解锤匪,也猜不透。

或者说周遭的明军是单方面对锤匪透明的。

锤匪具体的消息,洪承畴也打探不出来。

就算是打探出来一些锤匪没有隐瞒的日常消息,洪承畴更会看完了之后,直接烧掉。

这不利于明军的军心稳定,岂可外流!

毕竟张福臻的部下前后两波叛逃锤匪,着实是给陕西的官军开了一个坏头。

偏偏洪承畴还拿贺今朝毫无办法,只能暗暗积蓄力量,并且抹平锤匪的各种消息,不使在官军当中流传!

“贺大帅是看上我麾下兄弟哪个人了?”

曹变蛟也不矫情,直接询问贺今朝。

“你。”

听着贺今朝脱口而出的话,曹变蛟忍不住愣了一声,随即摇头道:

“我麾下兄弟想要靠着手中的刀剑搏出一个锦绣前程,我不拦着。

但我乃是大明世代将门,如何能降了贼,姜总爷,你说是也不是这个道理?”

“小曹将军,不是这个道理!”姜襄颇为正色的道:“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仕。”

曹变蛟愣住。

要说姜家那可是老牌世代将门了。

兴许比山西本地的田家还要强上许多,不过基本盘是在延绥镇,而不再大同府。

曹变蛟看着一旁一本正经的姜襄,他说出这话,难不成早就投效了锤匪贺今朝?

是了!

我真傻,真的!

我单单知道后金鞑子肆虐大同府的时候,总兵麻承息以及叔父曹文诏只能龟缩在大同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