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600章

作者:秋来2

他也就没法子脚踏两条船,继续当中间商享用好处了。

皇帝知道贺今朝连皇太极都能击败,防范心定然大起,会重点围剿锤匪。

“嗯?”

崇祯觉得这个说法倒是新鲜。

“爱卿何出此言?”

“皇太极用兵颇为狡诈,麾下八旗也十分强悍,他们奔袭两千多里,从宣府一路杀到大同,想要进入山西继续劫掠。

贺今朝原本看热闹的,可一看后金八旗冲他而来,才领军出来作战,而这就更中了皇太极的奸计。”

吴国俊顿了顿说道:“纵然锤匪有实力,也绝不可能打的皇太极狼狈逃窜。

至少臣见皇太极从大同府撤军缓缓有序,一点都没有多少慌乱的意思。

鼓吹皇太极败于贺今朝之手的人,难不成亲眼见识到了双方交战?

臣记得后金鞑子肆虐大同府的时候,总兵麻承息等人全都据城而守,唯有副总兵姜襄尝试祸水东引,才逼迫他们双方交战。

我询问那些被放归的百姓,大抵是后金军没有抢掠到足够的粮食,大军尚且供应不足,如何能喂养我汉家百姓?

许多被掳掠的百姓都生了病,皇太极怕他麾下精锐士卒染病,有没有粮食供养,这才放了他们。

陛下,贺今朝他纵火烧麦,以此来强逼皇太极无粮撤军。”

崇祯点点头,看样子洪承畴是在故意夸大锤匪的危害,洗脱他上次指挥不利的罪过。

大小曹战败,朕也没有追究洪承畴的过失,他就那么爱惜自己的羽毛吗?

为此不惜哄骗朕?

“陛下,臣认为皇太极就是想要造就锤匪实力强大的假象,从而让朝廷的目光多钉在山西。

若是从辽东蓟镇等地抽调兵力去围剿山西,岂不是正中了皇太极的奸计?”

“爱卿所言言之有理。”

崇祯连连点头,他自是相信吴国俊的说法。

吴国俊这个战场悍将,看问题的眼光就是与他们这些没上过战场的人不一样。

皇太极战阵经验丰富,征战了半辈子,麾下士卒大多都是精兵良将。

纵然朕的靖辽伯也不能大胜之,贺今朝那个小驿卒岂能大胜?

这一定是皇太极的谣言,夸大的事实!

最终还是皇太极过于阴险狡诈,想要调虎离山,从而全占整个辽东。

当真以为朕看不透他的谋划?

幸亏朕有靖辽伯助我!

“爱卿之言,让朕茅塞顿开。”

“臣一家之言,若是能让陛下多个判断,便不往多言了。”

吴国俊微微松口气,贺大帅你得感谢我。

要不然说不定咱们两个就要在战场上刀兵相见,届时还如何演的下去?

这样既是帮了贺今朝,又是帮了他自己,唯一被坑的大抵只有崇祯。

反正他被臣子坑了不是一次两次,也不缺这一回。

崇祯对于吴国俊如此有想法,暗暗点头。

“如今外有鞑子,内有流寇,依你之见,应该先打谁?”

打谁?

吴国俊定了定又说道:“陛下,自然是要先打后金鞑子。”

“你且说说。”

“后金鞑子破长城掳掠已经尝到了甜头,若是今后每年都来打草谷,我大明北方百姓如何平静生活,便会纷纷逃离?”

吴国俊脸上带着凝重之色:“长此以往,我大明北方岂不是损失更加惨重?”

崇祯点点头,皇太极要是每年都带着人来劫掠,绝非他愿意见到的。

上一次肆虐京师,搞得百姓民不聊生,死伤惨重。

这一次劫掠宣大之地,下一次要劫掠哪里呢?

崇祯脸色变得凝重起来,本来北方近年来一直闹天灾,所以流寇才会发展壮大,要不然贺今朝等人才没机会裹挟这么多人。

可是后金鞑子每次来掳掠,皆是大明遭受重大损失,却无法反击。

皇太极再次绕开山海关,长途跋涉数千里,在宣大任意走动,对于大明军民士气是一个极大的打击。

崇祯接到消息,有些秀才认为大明都要亡了,所以前去投奔皇太极,都不投靠锤匪贺今朝的事,就足以让他对皇太极更加重视。

因为贺今朝那个没咋读过书的小驿卒,对于读书人分外不友好,甚至还把他们扔去挖煤。

想想连读书人宁愿去投奔鞑子,都不去投奔锤匪。

足以见识到皇太极的威胁比贺今朝要高上许多。

现在听到吴国俊这般分析,对于皇太极的警惕之心更加严重。

去年有成建制的孔有德、耿仲明等人前去投奔,还有读书人前去投奔皇太极。

照此以往,皇太极他称帝的心思,岂不是会起来了?

兴许就在这么一两年内。

崇祯微微眯着眼睛,他又想起新任兵部尚书张凤翼的奏报。

任有后金游骑抄掠,无能设伏歼灭,宣大总督张宗衡所谓截留赈灾银的训练者何在?

无事的时候天天口称缺饷,现在有警,又自处无兵,组练无闻,动辄呼吁加饷,所谓选锋精锐又在哪?

大抵是没事的时候,天天向朝廷要银子,结果给了之后,后金鞑子来肆虐,你利用军饷训练的那些士卒跑哪去了?

朝廷的钱真的花出去有用的话,咱也认了。

可钱花了许多,事没平?

几百万两银子全都打了水漂。

隔谁心里能够平衡?

宣大总督张宗衡难逃其责,至今依旧被撸了官职,在总督府闭门思过。

崇祯又想起内阁王应熊的话,后金两千骑掳掠千余女子而去,城上亲属望着痛哭,守军不发一矢,任其飙去。

他当时闻听此事,捶胸顿足,好不气愤。

吴国俊瞧着崇祯面色凝重,一时间不敢言语。

猜不透皇帝心里的想法,他索性也懒得猜,顺着皇帝乐意听的话说呗,指定能增加好感。

就在双方沉默思索当中,曹化淳急忙捧着奏疏前来。

崇祯这才从沉思当中抬起头:“何事?”

“陛下,东江总兵急报。”

崇祯心想皇太极难不成又在东江出兵了?

他打开一瞧,东江副将尚可喜,将副将俞亮泰、仇镇泰等逮捕,起兵反明。

连下广鹿、大、小长山、石城、海洋等五岛,擒获守岛明将马建功、孙殿邦、王延瑞、袁安邦、孙友明等人,率所部将吏兵民一万余人航海登陆,投奔皇太极。

崇祯的脸色当即就变样了。

尚可喜率众归降,与孔耿前后间隔时间并不久,特别是他归降之前,攻克五岛,肃清明军守军,对于东江残存的明军又是一次毁灭性的打击。

大明东江防线处于迅速崩溃当中,皮岛被彻底孤立,再加上尚可喜也是皮岛的高层,熟悉那里的地理。

这五个岛对他的反抗,也并不是很强烈。

众人对于沈世魁皆是没有什么拥护之心,哪像尚可喜是一步一步杀出来的。

后金最后攻取皮岛指日可待。

崇祯可不觉得光凭借沈世魁麾下一万多人,就能守住一个孤岛。

尤其是最近不少人弹劾沈世魁兴建宫殿,吃空饷等等。

吴国俊坐在一侧,看着崇祯的脸色微变,很快就如常,他更是不言语。

崇祯收好奏疏,开口道:“把阁臣全都叫来议事。”

尚可喜的投效,让崇祯对皇太极的警惕之心,越发的拔高了。

锤匪始终是个匪!

除了杨鹤那个被撸了的老头子怕死,待在贺今朝地盘。

张福臻更是跳河为国尽忠也不愿意投效贺今朝了。

他能成什么气候?

一个草头王,给他些许享乐的时间,自己都能把自己个给拖垮喽。

哪像后金鞑子,父子两代在辽东经营更长时间,且明军越来越多的人投靠他。

“陛下,既然要议事,臣先退下。”吴国俊听到要商议大事,急忙请辞。

崇祯收起奏疏,对着吴国俊笑道:

“爱卿且在一旁听着,朕有你当参谋,也安心些。”

第0844章 误入车厢峡

内阁阁老们对于靖辽伯出现在宫殿内,并没有太多想法。

毕竟这位战功赫赫,得到皇帝的偏爱也十分正常。

吴国俊心想,如此机密的事情都被我知晓,贺大帅你且得谢谢我呢。

陈奇瑜先前伤脑筋巡抚、总兵不肯轻易出兵,只想着以邻为壑。

现在他得了皇帝的旨意,总算是有些底气了。

各抚镇有借口总督未至导致流寇荼毒者,照地方地方失事情形一体论治。

陈奇瑜虽然没有如愿以偿手握尚方宝剑,但握着圣旨也算是管用,在他的指挥下,四个巡抚守卫东西南北线,遏制流寇的行动。

他亲自带人去会和卢象升,与他面谈方略。

二人得出结论,一味驱逐并不扫荡绝非上策,理应相期合力歼剿。

卢象升则是说了勋阳境内六县,经历了流寇官军,千里渺无人烟,从勋县到竹山、竹溪,每前进一步都是悬崖峭壁,士兵多缘崖攀树而行,由此可以出其不意杀贼寇。

陈奇瑜连连点头,便协同卢象升率领官军从竹溪到平利,副将杨化麟、杨世恩、杨正芳、周仁凤等分道截杀,屡有小胜。

五省总督陈奇瑜当即给皇帝写捷报,毕竟在洪承畴麾下做事,有着相当好的公文书写经验。

楚中屡捷,一时大盗几尽,其窜伏深山者,臣督乡兵围向导,无穴不搜,楚中渐有宁宇。

如此捷报送上去,崇祯如何能不高兴?

陈奇瑜率领大军重点围剿,纵然是高迎祥拥有重骑兵,在这种地形也发挥不出来实力,反倒处处受到限制。

楚中虽然渐有宁宇,但陕西不平静了。

高迎祥、李自成等人当然选择打不过,那就跑呗。

先前那些人被洪承畴给堵的跑回四川了,但高迎祥他们这波人确是觉得可以跟洪承畴碰一碰。

大小曹被贺今朝给打废了,他麾下还有几个能征善战之辈?

故而造反武装皆是暂避朝廷锋芒,退入汉南。

汉南就是陕西南部,包括汉中府。

东至石泉、汉阴、兴安、平利、洵阳、白河;西至西乡、洋县、汉中,沔县、宁羌州、略阳,与湖广、四川紧邻,形势险要。

陈奇瑜怒骂手底下的巡抚、总兵抱着以邻为壑的思想,结果他自己把贼寇赶到洪承畴的地盘上,顺便给皇帝报捷,说他剿匪颇为成功。

此事让三边总督洪承畴极为恼怒,好家伙,昔日的手下当上五省总督后,上来就将了自己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