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684章

作者:秋来2

王根子对于锤匪的作为极为惊讶,毕竟像这样的事,根本就不常见。

他当初想的便是锤匪不敢应,他的后手就是纵兵劫掠西安,绝不能让自己麾下冻死。

然后再跑路回四川老家。

可他主动起义后被编入陷阵营,听着锤匪士卒的待遇,稍微按耐住了思乡之情。

那点赏赐的银两算得了什么?

只要立下功勋,咱将来回了家乡,要是混个爵位岂不是光宗耀祖?

就锤匪的攻势,贺今朝西北锤王,那可是板上钉钉的。

在这个节骨眼离开锤匪,那指定是蠢笨。

活该你一辈子发不了财,成不了事。

机会都摆在眼前,都不晓得抓住。

王根子正数落着自己想回家乡的士卒,一打眼看见贺大帅来了,急忙小跑过去。

“大帅。”王根子被护卫拦住。

贺今朝瞥了他一眼,稍微想了想,才想起来是谁。

如今自己麾下越来越多,除了表现突出,以及从讲武堂出来的那些孩子。

他就算是想要记住许多人的名字和面孔,都不现实了。

更不用说还有重名的人,就自己在山西救下的那个佃户。

如今已经成为大队长的马守应,竟然跟老回回的本名一样。

还有不少人都是加入锤匪识字强制扫盲,后面取的名字。

因为真有叫张三的,还不止一个。

王根子被叫到贺今朝身侧,脸上带着笑意。

“今天休沐?”

“回大帅,我们已经训练了十天,正在熟悉车营。”

“可有不适?”

“我麾下士卒有射箭射的好的,耍火铳怕是不怎么好。”

“为何?”贺今朝稍微思考一下:“怕火铳爆炸,炸了眼睛,没有信心?”

王根子嘿嘿笑了几声:“我麾下先前有士卒有被火铳炸瞎了眼睛,打不着敌人都打自己个,所以。”

“也可。”贺今朝侧头对牛有才道:

“记一下,擅长射箭的起义士卒就不用强制练习火铳,条件是七十步十中六。”

“是。”牛有才应了一声。

王根子顿时觉得红光满面,自己提的小小请求被贺大帅允许了,这下子总算是对底下兄弟们有交代。

“我不敢保证我锤匪制造火铳是百分百不会炸膛的,这必然有操作的缘故。

但是每一杆火铳都有工匠的名字,且出场前经过测试。”

贺今朝慢慢往前踱着步子:“你们投诚士卒对于明军制造火器有恐惧心思我是理解的。

我也不是不喜欢擅长射箭的人,只不过射箭射十轮准头和力气都有所下降,这便是不利的地方。”

“大帅所言,我自是记在心中。”

王根子和贺今朝交谈,尽管他心中稍微有些惶恐,但贺大帅可真是平易近人,一点都没有凶名赫赫那种样子。

毕竟在陕西等地官军的眼里,贺今朝可是一个相当凶悍的名声。

谁让最能打大小曹将军,都成了他的垫脚石?

对于这种人,要不是明军主将有威严或者善于蛊惑,陕西大多数官军士卒,都没什么抵抗的心思。

“老家还有亲人吗?”

“回大帅,我老家是龙安府江油的,家里还有妻儿老小,还有两个兄弟照看。”

贺今朝颔首,对于这伙川兵的训练有一段时间了。

“你麾下有没有想回家的?”

“有。”王根子觉得这事没什么好隐瞒的。

“我要是放你们回家探亲,你们会不会被大明报复啊?”贺今朝摸索着下巴道:

“陕西初定,我可没有想要攻打四川的心思,照顾不到你们,若是回家,反倒送了性命,你有什么想法没?”

听到贺今朝的询问,王根子也陷入了两难。

说实在的,他也快两年没有回家了,儿子闺女兴长得快,兴许都不认识自己了。

“大帅,当真是敢放我们回去?”

“此番路途遥远,想要回家探亲的,我给你们三个月的时间。”

贺今朝也希望这五千川兵回了四川之后,宣扬宣扬锤匪的理念和待遇。

这个冬季给他们的感受绝对大不相同。

贺今朝也不相信短短几月就让他们有归属感,但总归能产生点影响,把这些种子撒向四川,兴许就能生根发芽。

将来入蜀的事情,就能够稍显顺利一二。

人对于未知的事务总是心怀恐惧的,要是稍微了解一二后,总归是能做出改变。

“大帅。”

王根子当即就跪在地上,给贺今朝磕了一个:“我代替兄弟们谢大帅了。”

贺今朝踹了他一脚,王根子倒在地上听到:“军中的规矩都忘了?你别回家了,先去背军规。”

王根子连忙爬起来躬身,没有下跪这个行礼方式。

“大帅勿怪,我一时激动。”

贺今朝摆摆手,让他先去跟那些休沐的川兵透个气,总归是个法子。

贺今朝目前不缺士卒,对于产粮大省,稍微有些觊觎。

毕竟有些地方土地肥沃的不像话,只要有人辛勤劳作,就能比其余地界收获更多。

贺今朝想着要是能占据湖广最好,但那里是大明官军和流寇的交战的地界,短时间不想掺和进去。

他只能退而求其次,盘算与汉中相连四川的几个府。

不求占据全省,占据一些产粮之地,成强秦的势头,能够供应将来的战事消耗最好。

待到王根子走回去宣布好消息后,吉珪听着那些川兵的欢呼声,捏着胡须道:

“主公终究的得陇望蜀了。”

贺今朝耸耸肩:“不过拾人牙慧罢了。”

第0907章 局部战争

虽然入蜀的路不好走,但只要攻克汉中,辐射四川几个府,还是可以办到的。

封府在汉中的瑞王朱常浩是个好佛之人。

但爱财。

属实是附和大明佛门弟子的形象了。

瑞王派人阻击李自成等流寇,他花了七千余两犒赏士卒,可对外宣称说是赈济灾民的钱。

丝毫不敢沾军队的名头,乃是从万历就存活至今的老油条,自是心中有决断。

有了藩王花钱的先例,如今汉中总兵赵光远自是带领麾下护住朱常浩,抵御锤匪的进攻。

大明皇帝对于藩王花钱养军队这种事,绝不可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毕竟像唐王那种人太危险了。

崇祯领导的大明朝廷给士卒发不出钱来,但是藩王能发钱。

许多藩王都比皇帝要有钱。

那天底下的大明士卒,谁不愿意给这个舍得花钱的藩王卖命去?

到时候越聚越多,纵然你这个藩王没想着要谋反。

可手底下的士卒不那么想,诸如陈桥兵变的巧合绝对会上演的。

你舍得给麾下赏赐的名声越来越响亮,全天下的明军,他们都来投靠你,给你效命。

谁还会认紫禁城里的那位崇祯皇帝?

那皇城里的皇帝就成了大家必须要搞掉的目标。

要不然不仅自己,还得连累子孙后代被清算。

到时候你这个舍得花钱的藩王,就自动成了朱棣,紫禁城里的那位就对标成了建文帝。

崇祯是绝对不允许这种事发生的。

所以才会狠狠的惩罚唐王,废为庶人,说是押进凤阳守陵,实则是进了那里的监狱。

以此来警示其余藩王,哪个藩王还敢出头。

秦王不肯花钱给明军士卒,是有那种侥幸心里。

但基于外压环境,更是有摆烂的因素在里面。

袁时中传回来的最新战报,大抵是这群官军靠着瑞王的银钱赏赐死守南郑,等着川兵来支援。

他请示要不要走沔县,攻破陕西通往四川的咽喉宁羌。

再攻克七盘关和朝天关,占据广元县后,顺势攻龙安府、成都府等地,让川兵无法救援汉中。

如此一来,便可让汉中将官失了战心。

贺今朝倒是没批,打算让袁时中执行围点打援的策略,引诱大明官军出川作战,抵消本土作战的战斗意志。

同时放这些投靠锤匪的川兵回老家省亲,散播消息。

估摸四川方面就得有所动作,不敢轻动往外派援军了。

本来占据全陕就需要时间消化,贸然入川开启战事,贺今朝就觉得不是局部战争,不可控。

李自成在四川吃了大亏,洪承畴等联合汉中总兵赵光远等人合伙揍了他一顿。

如今他们不敢反攻陕西,但是仗险守着汉中,还是绰绰有余的。

“主公。”吉珪捏着胡须道:

“汉中战事可以假装焦灼,不急攻克,就是不知道这一次洪承畴会不会再入汉中?”

“不好说。”贺今朝对于这种事也不好做出判断:

“但张献忠在湖广等地闹腾的热闹,洪承畴怕是腾不出手来。

严密监视得了,一旦他们进入四川,便让杨文岳出兵河南拉扯他。”

吉珪连连颔首,是这个道理。

李自成失败了,但张献忠风头正盛。

无论是洪承畴,还是京师的杨嗣昌,都在打那些流寇的主意,然后腾出优势兵力四面围剿锤匪。

吉珪倒是觉得大明对待锤匪与清军是一个模样的,只要我打不过,就先打能打的过的。

有难度的留在后头,要不然围剿哪能有所成效呢?

但他们似乎是没有想过,打不过就是打不过,相信后面的兵部尚书的调度,就能打的过了?

西安城外的田地里,许多百姓都在忙碌。

贺今朝骑着战马,拿着望远镜慢慢眺望,只要付出劳动就能得到收获,如此正反馈,谁能不热情?

况且华夏百姓对于土地本就有着极大的热情。

耕种旁人的田地与种以后属于自己的,那种感情能一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