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693章

作者:秋来2

不得不说,张献忠是有股子狠劲的,尤其是敢承认老子就挖了大明祖宗的祖坟。

受不了他与贺今朝较为严苛军纪的人,都喜欢跟着张献忠厮混。

李自成自认为自己制定的军纪可比锤匪要稍微弱了一点,但就这,还有大批人马都遭不住。

他不知道要怎么办?

但是一旦变得没有军纪,那与官军有什么区别?

李过只是把周遭的消息传回来,至于该如何抉择,还得看李自成是如何思虑的。

李自成攥着拳头,认真的思考了一二,开口道:

“如今官军无论是去支援四川,还是盘踞在湖广与张献忠对峙,都顾不上我们。

我意兵发河南,卷起人马,积蓄力量,打出保民逐兵的口号,你觉得如何?”

李过自是没有意见,大明官军对待百姓的行为,简直连反贼都比不上。

“好。”

李过自然是表示赞同,再继续窝在大山里,怕是人心都要散了。

李自成长舒一口气,总算是能再次大展拳脚。

希望这一次能够趁乱在聚声势,搅他个天翻地覆。

李自成也希望能够像贺今朝那样,占据某一个地方为基本盘,要不然对上官军总是处于劣势当中。

洪承畴正在与张献忠对峙,这伙流寇越发的难缠了。

或者说这么多年下来,张献忠又积攒了一大批善战的老贼,不管是不是明军阵营转化过去的。

但这股势力确实越发的强横。

洪承畴正在思索如果快速剿灭张献忠的法子,就接到了傅宗龙派人送来的紧急文书。

他打开一瞧,只是看了前面几个字,就忍不住把文书摔在地上。

贺今朝攻占汉中府,兵锋直指四川。

事情果然冲着最坏的方向发展了。

贺今朝他是想要夺天下,当皇帝的!

要不然不会发现残破的陕西无法供应大批军队,就立马想要夺取天府之国。

四川只要有人,在产粮区就能得到丰收。

屯田的难度相对较小,傅宗龙在四川的屯田政策,就有效的搞定了贵州造反的土司。

若是四川也落入贺今朝的手中,他想先剿灭张献忠再竭尽大明之力,灭杀贺今朝的期望就会落空。

至于什么瑞王成功脱逃的事,在他看来根本就不重要。

贺今朝都抓住多少藩王了,一个瑞王还不够格值得贺今朝大动肝火。

现在傅宗龙见事情不对头,想要让自己率领大兵前去支援?

早就警告过他,莫要随便招惹贺今朝,兴许贺今朝还想法子治理陕西,给官军留出足够的时间准备灭他。

特别是赵光瑞五千兵马被打的几乎全军覆没,就更让洪承畴确信,傅宗龙并没有严格的执行自己的军令。

要不是他擅自漏了怯,让贺今朝认为川兵如此好打。

不此时趁机打四川,难不成等朝廷剿灭张献忠流寇全力对付他的时候再去打四川吗?

洪承畴根本就腾不出手来去支援傅宗龙,不仅仅是因为军饷还没下发的缘故。

张献忠一仗就杀了几个将军,六千余官军,杀的比贺今朝还要狠辣。

洪承畴要是不想法子打死张献忠,今后还得遇到曹文诏战死后的情况,诸军畏惧的不得了。

此番张献忠大发神威就已经让诸多官军心生畏惧了。

自从他们剿贼之后,大明多久没有一次性损失六千人的战绩了?

特别是兵部尚书以及诸多将军宣布三个月内平定流寇之乱。

如今都是第四个月末,流寇不仅没有被消灭,反倒把官军给消灭了不少。

士卒自然不可避免的下降了。

洪承畴才懒得给傅宗龙去擦屁股,川中有无数的险关,且让他节节抵抗。

待到与贺今朝打生打死,或者等贺今朝带兵突入四川腹地,洪承畴才好率领大兵入川。

一举把贺今朝与山陕的联系给切断,从而在川中剿灭锤匪贼头贺今朝。

至于引诱贺今朝上当要死多少人,从来都不在洪承畴的考虑范围内。

执子的人什么时候,需要考虑过棋子的感受了?

如此也算是傅宗龙他将功赎过。

洪承畴连傅宗龙的文书都没有看完,直接置之不理。

且让他自己好好对付贺今朝去,待到他们两个杀个你死我活,方能有出手的机会。

否则一朝打蛇不死,终将会被蛇所咬。

洪承畴则是看着地图,思索如何算计张献忠一波,最好直接杀了他,摧残这支队伍的首领。

待到打赢一次之后,派人尝试勾结其余反贼头领,看看有没有愿意像宰了王承胤那样宰了张献忠的。

总之,能使的招数都给使上。

熊文灿本想使出招抚,奈何张献忠大发神威,让他头疼不已,为此只能继续向朝廷要兵。

崇祯只能在发禁军两万人,数千名锦衣卫由内官统率,支援熊文灿。

熊文灿手底下明面的兵力已经上涨到十二万人马。

并且崇祯还给出具体的作战指示,要他们将各地的小股反贼全都赶入湖广、河南南部地区,伺机歼灭这些流寇。

但熊文灿对于剿匪以及临战指挥上,当真是外行人,只能依照朝廷的吩咐做事,全无自己一点的谋划。

他不仅没有想法子围剿这些人,还在私底下派人广发告示,招降起义军给以赦免之类的条件。

张献忠对官军招抚的行为,自是嗤之以鼻。

果然打不过就来招抚,这个新上任的总理是个铁废物,比不过卢象升。

根本就不用怕他。

傻子才会答应招抚呢。

可闯塌天刘国能得到朝廷招抚的消息后,心中却是打了鼓,他有点想法。

第0914章 中原与朝廷

熊文灿对于张献忠、刘国能等人是有“威名”的。

他在广东等地大发神威,靠着郑芝龙灭了不少凶猛的海盗,连带着宰了一大群红毛黄毛黑鬼等蛮夷。

熊文灿身怀如此战绩前来围剿流寇,自然是在“纸面实力上”有加成的。

主要是双方还没有交过手,这波起义军不清楚熊文灿的虚实。

单单是调拨熊文灿麾下的左良玉部,就够他们受的。

别看左良玉桀骜不驯,喜欢违背军令,麾下士卒嗜杀抢掠,做的事比起义军还可恶,毫无军纪可言。

但相比于其他官军,他这个人打流寇,还是有点本事在身上的。

纵然某些时候他打不过流寇,也能坑死友军,让友军吸引流寇的箭矢,从而保证自己全身而退。

熊文灿不止一次的往各个首领营内进行诱降。

闯塌天刘国能目前还在迟疑当中,他本就是朝廷的痒生。

光是在大明官府认同的学历上,就超出这帮子文盲反贼几个段位。

像贺今朝这种读过几年私塾的就算是反贼里的高学历,刘国能几乎独占鳌头。

闯塌天刘国能自是受到儒家封建忠孝节义的思想影响,参加农民起义是被迫的。

直到现在,大抵心理路程跟宋江差不多。

闯塌天刘国能陷入了两难的选择。

一个是与左良玉交战处于下风当中。

另一个就是害怕被张献忠给吞并。

自从高闯王被朝廷“千刀万剐”,李自成被打的逃进山里,张献忠就成为官军首要进攻目标。

但张献忠却屡次击败官军,不仅杀了左良玉的哥哥。

还杀了他的家人,如今左良玉就剩下一个儿子左梦庚带在身边没有遭到毒手。

张献忠克凤阳、焚皇陵,杀左良玉全家后,气焰嚣张的很。

对于其他首领也不是那么的客气了。

这都是刘国能比较担心的。

因为张献忠这个人的性格,着实是不让刘国能放心。

无论如何他都比高迎祥、贺今朝等人对待友军差太多了。

甚至连李自成目前在待人这份上,刘国能都觉得比张献忠强。

高闯王死了,李闯王被打的在陕西、湖广、四川交界的大山内,销声匿迹。

至于贺今朝则是在攻略陕西,哪有时间来湖广等地?

况且这条道路都被洪承畴给堵死了,刘国能说实在的根本就没打算要去投靠贺今朝。

他总觉得贺今朝是个笑面虎,会拿军纪败坏找机会砍了自己。

刘国能认为熊文灿又不是洪承畴。

他招抚的最大海盗头子郑芝龙,都成了朝廷命官,深受重用,听说在老家盖的宅子比王爷还阔气。

就算洪承畴目前有高杰这块牌子,那也无法在起义军当中挽回口碑。

投降反贼哪有投降官军的好处多啊?

光宗耀祖不说,咱好歹也是忠孝节义的代表人物。

同时刘国能也厌恶了这种流动作战,每日提心吊胆的生活。

所以说,面对熊文灿的招抚,刘国能狠狠的心动了。

张献忠如今确实是实力暴涨,他认为当今天下唯有贺今朝能够与自己相提并论。

他听闻贺今朝正在进攻陕西,继续扩大地盘。

张献忠也想要在河南湖广等地站稳脚跟,不在继续流浪,有一个稳定的后方。

否则根本就无法修整,也没法子积蓄力量。

张献忠取得大胜之后,就想着占据南阳,然后袭击襄阳,从而在这里站稳脚跟,以备将来能和贺今朝相庭抗理。

要不然此消彼长之下,指定没有多少机会。

左良玉是挡在张献忠前头的那个实力,他觉得还得小心应对一二。

被张献忠念叨的左良玉,依旧在纵兵掳掠当地妇女,根本就不听熊文灿的征调。

他算个屁啊!

只有自己手里有兵,那些人就得好好伺候自己,什么坐视不去救援友军,军纪混乱,诏书让左良玉戴罪立功。

可还不是没过三个月就官复原职?

崇祯知道又有什么用?

还不是得哄着自己为他效命?

左良玉不仅对熊文灿刚开始来不满意,如今对他派人招抚诸贼,更是不满意。

尤其是他的家眷被张献忠给灭了门,更是让他心中大恨!

非得抓住机会宰了张献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