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745章

作者:秋来2

“我大明,如何就到了今日这种地步?”

纵然是丈夫被奸臣所害,兄弟子侄战死沙场,她从来都没有如此绝望过。

百姓之心,皆被锤匪所收。

即使她想要建议新任巡抚陈之奇如何应对锤匪,可陈之奇拿她的话当放屁。

一个女子,又是败军之将,枉费前任巡抚那么信任你,听你的战术安排,结果落得大败,被皇帝责罚,进了诏狱的下场。

现在你还想教导本巡抚如何打仗,你秦良玉有那个脑子吗?

咚咚咚。

“姑姑。”

秦翼明在外面敲了敲门,这些日子姑姑背负着巨大的压力。

一方面是来自两家族人,一方面是来自治下百姓,另一方面就是顶头上司。

拿她的好心当做驴肝肺。

“进来。”

秦良玉抹了抹眼泪,恢复了一下情绪,才让人进来。

“姑姑,事情都已经办妥当了,叮嘱过的,不会拦着他们出走。”

秦翼明拱拱手说了一句,那些投降贺今朝的士卒,被他放回石柱县老家。

倒是让他们以泪洗面的家人,都异常欣喜。

这些人也不想留在石柱县了,只要去了外面,他们家人也能分肥沃的田地,但前提是他们需要去修路。

贺今朝也与他们来了个君子协定,选择权全都在个人。

今后是忠于秦良玉继续作战,然后被锤匪杀死。

还是带着家人耕种田地,好好活着。

秦良玉只是点头表示知道了,不想多说些什么。

秦翼明也不知道要说些什么,便站起身来走了,可却听到:

“翼明,你也觉得大明没救了吗?”

秦翼明止住脚步,石柱的家底都没有了。

马家,尤其是秦家为大明战死的族人还不够多吗?

再打下去,连他儿子一辈的人都剩不下几个。

至于抵抗锤匪?

咱们拿什么抵抗啊?

贺今朝不仅没有啥了那些投降的士卒,还允诺给他们分发良田。

如此实实在在的行径,大明能给贫苦百姓什么好处?

百姓如何不会像喜迎王师一样欢迎贺今朝?

他甚至还派人给秦良玉带了封信,说什么历来敬重秦将军的为人。

可我等势必要推翻大明,杀尽大明的忠臣良将。

你若是好好待在石柱不出来,我可以等你老死,给你青史留名的机会。

若是你胆敢领兵踏出石柱一步,那就别怪我血洗石柱,赤水旁的战事就是你的前车之鉴。

“姑姑,万年还小。”

秦翼明回了一句。

马祥麟的儿子才几岁,若是秦良玉战死,他还如何继承宣抚使的位置?

儿子战死,可孙子着实是秦良玉的软肋。

她在外是铁血女将军,可在家也是一个年过半百的奶奶。

皇帝抓捕了傅宗龙、邵捷春等人,追封她儿子马祥麟为骠骑将军,但也批评了秦良玉轻敌冒进之类的话。

至于什么抚恤,也是两枚金币之类的。

当然兴许崇祯大方的给了好几块金币,但到了秦良玉手中就剩下俩。

“你出去吧。”

秦良玉有气无声的说道。

秦翼明拱手,然后把门给她关上。

报效大明的事,秦家的血已经流的够多了。

秦翼明不想再继续流下去了,那会让秦家跟大明一同陪葬。

锤匪专杀大明忠臣良将的口号是非常有威胁性的,赤水边埋葬近三万白杆兵的尸体便是明证。

谁敢为大明的利益冲锋陷阵,那我锤匪就杀谁!

只要这种人杀的多了,剩下的人卖了大明,那也是水到渠成之事,根本就不奇怪。

贺今朝连续占据山陕之地,又拿下了四川,是有实力夺取天下的。

秦翼明早就听闻过锤匪的名声。

贺今朝麾下为何如此强悍?

还不是山陕之地大批边军将领都加入了锤匪的队伍,替贺今朝征战厮杀。

如今的大明积重难返,对内不能平息反贼,对外不能灭绝外虏。

秦翼明心中打算,就算他不出仕贺今朝,也得把他儿子送到锤匪的队伍里去。

如此也能保证秦家在锤匪的新朝,将来还能有些地位。

当大明的忠臣能有什么好处?

儿孙死绝吗?

秦翼明摇摇头,绝不能让这种事发生。

房间内的秦良玉不知道作何感想,她纵然就是想要整兵备战,也被贺今朝放回俘虏这一招给打的稀碎。

更何况前前后后数万人跟着秦家出战,除了落得亲人悲痛,孤儿寡母之外,还落得大明给的什么好处了吗?

有多人敢说自己什么都不想要,就像跟着宣抚使给大明卖命?

秦翼明不清楚,但他已经做出了决定。

既然贺今朝给了秦家台阶下,那他保准不去反复横跳,挑战贺今朝的底线。

否则以贺今朝的狠辣手段,屠了石柱在秦翼明看来也是极为正常的。

仅凭一战,就把这些川兵悍将给打服了。

没有人想要与锤匪硬钢到底。

就算是大明忠臣秦良玉也不行!

“大帅,从山西以及蓟镇发来两封急报。”

牛有才把书信放在桌子上快速说了一句。

贺今朝拿起那封厚厚的信,拆开瞧了瞧,发现是信中信。

党守素说皇太极突然就撤军了,他做好了应对,结果没用上,着实是遗憾。

这里面是皇太极给大帅写的信。

贺今朝又拆开皇太极的信,大概内容就是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朕已经派人攻伐大明了。

然后便是什么作为盟友兼我大清的额驸,你贺今朝实在不够意思。

咱们两个约定共同打大明,你怎么一个人单干呢?

要不是朕消息灵通,岂不是错过如此好的机会!

你且放心,朕定会为你牵制明军的,希望你能在四川站稳脚跟,到时候咱们翁婿两个平分天下。

贺今朝看完之后就把这封没有一句真话的信,交给自己的谋士看。

然后又拆了从蓟镇发来的书信。

吴国俊给贺今朝详细说明了崇祯针对山西的作战思路,但因为卢象升要丁忧,可依旧被委以防秋的重任。

最后就是清狗突然放弃攻打蒙古人,不用想那就是想要攻打大明。

他蓟镇怕是会顶在前头,所以已经严加防守蓟镇,不曾往山西方向靠近。

请大帅放心,崇祯制定的围剿山西计划,根本就打不起来。

“主公,黄台吉对我们谎话连篇,倒是一个合格的君主。”

贺今朝挑挑眉,当着面说假话那更是合格的君主了。

皇太极称帝之后野心更大了,或者通过贺今朝等贼寇实力越来越强悍,看透了大明的虚弱。

不趁机死命的劫掠大明补充大清,更待何时?

“黄台吉不狡诈的话,也坐不稳那个位置,清廷的皇帝家族没有几个正常人。”

吉珪放下那封信:

“不过他出兵趁机劫掠大明,倒是对我们有利。”

“嗯。”

贺今朝又把吴国俊的信递给他看。

“黄台吉嘴上说着要取代大明,可心里的打算不过是划江而治,再往南他没把握,也控制不住。”

“主公,我们且让他与大明之间在北方相互厮杀去吧。”吉珪边看边回应道:

“河北往山西走可不好走,咱们往河北走,那叫一个顺畅,倒是不急攻打北京。

否则就变成我军替残存的明军顶在前头,与清军相互流血作战。

关外的道路可不是那么好走的,也不利于我军的火炮运输。”

贺今朝也表示赞同,皇太极掳掠大明去呗。

无论如何他们也会与明军之间相互纠缠,牵制的。

“有吴国俊那颗大钉子钉在蓟镇的位置就极好。”吉珪放下手中的书信:

“况且我军新占据四川,纵然将来要出兵,也得奔着湖广、云南等地,看看能不能招降一手。”

贺今朝目前也没有什么打仗的心思,治理四川才是最重要的。

把所有的百姓都纳入到锤匪这个体系当中来,发挥出他们的作用。

然后便是大规模的修路,只有道路通顺好走,才能把四川粮仓的优势彻底的发挥出来。

吴国俊也送来了些许清军的消息,便是黄台吉扩充汉军旗,但内部仍旧分八旗。

崇祯与廷臣大吵大闹,有关对清廷是战是和的讨论,贬斥了一帮言官,放到蓟镇边镇来为大明尽忠守边。

因为要筹集军费,又裁撤了南京一大批冗官。

再加上贺今朝也在打听南方的事,朝中倒是有人上书要在福建开海的事,不了了之。

但是英国商人炮轰虎门炮台,双方发生交火,且攻破炮台后扯下大明旗帜,挂上了英王旗帜。

事后英国商人赔了两千两白银,对虎门事件表示歉意,贸易完成后才离开。

对于这些事,贺今朝目前就当个新鲜听,有人胆敢在南海闹事,作为海上霸主的郑芝龙,他就没让那帮英国佬吃不了兜着走?

或者是自从熊文灿离任后,大明官府对于郑芝龙的羁縻力量,就降低了许多。

贺今朝站起身来走了几步,赶快平定四川才是最重要的。

“那些白杆兵降卒都回来了吗?”

“回大帅,共有一百三十一人未曾归来。”

贺今朝点点头,看样子秦良玉消耗了石柱年青一代男子的性命,依旧拥有大量的簇拥者。

“不管他们了,能回来的三千多人就可以了。”贺今朝走了几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