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787章

作者:秋来2

辽东宁锦防线崇祯还是放心的,因为皇太极执掌后金之处,就雄心勃勃的想要拿下这两处地方,结果损失惨重。

但是皇太极没有攻打宁锦,而是屯兵义州,这就让崇祯有些头疼。

他虽然不擅长打仗,但还是擅长联想的。

大凌河之战之所以失败,就是皇太极派人围困不攻,消灭孙承宗等人的援军。

可是坐视关宁防线被攻破,绝不利于他的统治。

到时候清军就会更加肆无忌惮,像是贺今朝那样都开始占据城池,作为下一次进攻的跳板。

时刻威胁着北京,更加让他难以接受。

如今皇太极又来搞这一招,着实是让他烦躁。

事情进展到这个地步,该如何破解呢?

皇太极刚开始巡视锦州外围地区的时候,就引起明廷的强烈不安。

清军在义州修建城池屯田的时候,便引起祖大寿的警觉,急忙派使者报送朝廷,请求早做应对。

崇祯得到消息后,并没有深思,而是下旨严饬,各将官加倍侦查,千万别松懈。

陈新甲等人又接到崇祯的口谕,说奴贼狡诈,谋逆叵测,东西延边是战是守,还是增援,虽然在边臣料理,但是你们这些中枢更要多出主意,不许慢吞吞的把辽东的事情奏上来。

再加上金国凤打了胜仗,这事在崇祯那就算过去了。

但祖大寿再次上报他侦查清军在义州集结人马数万,关宁义州一带的屯堡,时刻遭到清军的袭扰,每天都驱赶夷丁难民砍伐树木,打草,让我在卧榻之侧,不得安宁,希望朝廷能够给与重视。

陈新甲说出自己的见解,关外报建奴载大炮而来,他认为大炮不便长途跋涉运行,要特别注意松锦,要及时考虑增援的问题,否则两城就会成为孤城。

待到皇太极要成为坐地炮之后,许多明军将领才觉得皇太极此举谋划狡诈,下手真毒。

崇祯闻言则是下旨让辽东诸将临战决断,命令督抚密谋方略应对,快些回奏。

辽东巡抚方一藻接到崇祯的谕旨,立即派新任的抚臣丘民仰代替他巡视辽东,命令祖大寿、吴三桂、刘肇期听他调遣,谋划战守之策。

结果丘民仰在复崇祯谕旨的奏疏中回复:

“现在建奴远屯义州,实出下策。

千里运粮,士无宿饱,这是皇太极的第一个失策;

清军志骄意满,力疲马乏,这是他的第二个失误;

土地是新垦,与石田有什么区别,这是他第三个失误;

此君旷日持久,清军内部瑕隙易生,这是他第四失误。

反观我大明早早站稳脚跟,整兵严陈松山、锦州之间。

整合辽东群策群力,一直都在示弱迷惑皇太极,最终我军能逼进义州去驱建奴。

但是我大明想要驱逐狂奴,必须奇正互用,方为稳妥。”

方一藻见了丘民仰实地考察后,也否定了自己先前的推断,认为清兵据义州为“下策”。

但是作为一个官场的老油子他又上报:“建奴极为狡诈,要考虑他们假意再此囤积重兵迷惑我们。”

方一藻对战局的分析不说准确吧,那也是八竿子打不着。

而且他在给崇祯上书时,谈到明兵的现状时,大肆夸耀了一下关宁军。

明兵防守甚严,建奴至今不敢近城,只能窥抢海运,且我大明所在之地坚壁清野,建奴一无所掠,亦足以见我大明士卒守御布城之成效。”

当然如清兵学习诸葛亮当坐地炮后抢收庄稼的事情,则出他的意料之外。

这种事他也不会往奏疏上写,告诉皇帝。

第0987章 谁出主意谁就去

最后,方一藻总结了部下的实地调查,以及自己的推论,给皇帝提出了解决办法。

“以吴三桂串所部疾趋松山,刘肇期率马步官兵疾趋杏山,已会集宁远校场点验,向杏山进发。

他本人亲着甲胄,驰赴中左所,在大军当中勉效决策。

丘民仰坐守镇城宁远,以固根本。

按兵部所议,前锋镇臣祖大寿“相机挠之、惊之、剪之、骄之、逼之。

乘其骄惰,三镇出其不意,攻奴中坚,择机捣毁他们。”

对于方一藻的方案,崇祯开始是满意的。

但随着祖大寿的屡次上疏,让他觉得方一藻的计策,那就是镜中花,水中月。

在祖大寿看来,目前辽东面对清军根本就不足以主动出击。

不要以为金国凤侥幸赢一场,大明的士卒就能出城吊打清军了。

看一看金国凤是怎么打赢的,他可是想跑没跑了,才被迫打赢的。

要是他能跑,早跑了。

但这种事方一藻指定不会上报,战事的结果是金国凤赢了就行。

崇祯本想把杨嗣昌放出去,发挥更大的作用,结果目前的形势越来越乱,又深陷重围。

西南、东北、中原都乱成一锅粥。

只剩下西北的贺今朝不知道什么时候还会搞事,出其不意给崇祯一锤子。

故而朱由检的心情越发的烦躁起来。

第二天。

崇祯召集廷臣议事。

眼看着辽东战火再起,朝廷又拿不出什么有效的遏制手段,他如何能不着急?

陈新甲为了防备锤匪也提出了他的建议,比如在天寿山那块地界设置总兵。

在徐州设置重镇,开通两京咽喉,向南保护皇陵,中间防守漕运,保住京师的粮食供应。

同时着手改编军队,严加侦探、强化训练、整顿马政、演习火器、查禁贪占等事务。

结果因为军纪稍微严格了一些,明军士卒在夜里发生了哗变。

最重要的是陈新甲一直都想要把二进宫的傅宗龙,从诏狱里捞出来。

要不是邵捷春服毒自杀,他也想把这些有能力的人都给捞出来,为大明效力。

新任兵部尚书陈新甲自是有些魄力的,奈何依旧被言官们弹劾,毕竟哗变不是小事。

总之言官们的标准就是你绝对不能出错。

他们对别人要求都是圣人标准,对自己要求都是:没有要求!

面对崇祯的提问,此时廷臣内出奇的沉默。

因为辽东是个坑,还不得不去跳。

但轮到谁去跳,还得好好琢磨琢磨。

陈新甲心中虽然赞同杨嗣昌议和的策略,但此时旁人在场,他也不敢率先开口。

廷议之事不了了之。

待到众人退却,陈新甲则是大着胆子与崇祯说议和之事。

崇祯一想到杨嗣昌就觉得越发烦躁,让他勿要再提,稍后再议,先解决辽东问题。

然后蓟辽总督洪承畴接到崇桢谕旨,要他“密陈方略”!

洪承畴接到皇帝的指令后,认真分析一通,郑重的回复皇帝。

“建奴屯兵锦义之间,将为持久之计。”

这就直接把方一藻的判断给推翻了。

“所以今日筹辽绝不能单纯说守,必守而兼战,然后可以才能守得住;

而战又非浪战,必正而出之以奇,然后可以守其战。”

大抵是从贺今朝那里学习的经验,先打赢了才能更好的守住。

崇祯对此方略极表称赞。

看看洪承畴,不愧是他最能拿得出手的督师。

“此数语,真老成筹边,即韩、范(韩琦、范仲淹)方略都比不过此督臣啊。”

对于崇祯夸耀的话,洪承畴当然听不见,但兵部以及阁臣们全都听见了。

洪承畴的战略部署。

以吴三桂、刘肇期官兵一万分驻于松山、杏山之内。

以吴国俊所率一万五千四百出镇于前屯、中后之间。

以防蓟官兵一万六千仍分布于中协四路、东协建昌、冷口、西协墙路之界。

以山海、永平抚臣朱国栋驻关门,以镇臣马科出中前。

洪承畴此举就是要把吴国俊派到辽东战场上与清军厮杀。

兵部认为,洪承畴这一方略“战守双筹,内外兼顾,切中机宜。”

请求崇祯予以批准实行。

同时,兵部指出,洪承畴提出的方略,需要作出小小的调整。

毕竟主意都让洪承畴出了,那不是显得“中枢”没有参与感吗?

调整如下,第一,抚臣不宜移驻塔山。

此城低,四面皆高,是受敌之所。

如清兵一部出高桥,就会切断塔山与松、锦的联系。

如出连山,则切断宁远与塔山的联系。

因此,抚臣仍居宁远为上策。

第二,督臣不宜驻中后,应暂驻前屯为安全。

第三,洪承畴主张调喜峰口、董家口官兵出关,而以通州兵移驻喜、董两口。

兵部指出,目前清兵没有西进迹象,通州兵没有必要调防。

吴国俊还有重任,无需跟随大军行动。

兵部强调,洪承畴最担心的是“锦州运道中梗,樵采不通”。

再就是“兵民降夷杂居,仓中米豆甚少”。

他还担心出关士卒数多,关外粮草一时难以供应。

上面提出的问题,朝廷都会给予解决,你把心放肚子里吧。

然后他们建议崇祯,由洪承畴主要治理辽东之事。

毕竟按照大明的传统。

谁提的主意,谁就去干!

更何况你洪承畴如此有本事,不挂帅督师,舍你其谁?

崇桢批准了洪承畴的方略和兵部的补充意见。

责令户部速发天津米豆,运到前锋。

宁远饷司“务要多方接济”,不得疏虞。

洪承畴本想跟皇帝出出主意,同时把吴国俊这个不安分的人给送到辽东战场上,让他证明自己对大明的忠诚。

就算证明不了,也削弱一下吴国俊的军事实力,让他变得更加可控。

没成想洪承畴这个主意出完之后,他把他自己给主动送上去了。

最气人的是吴国俊这老小子,不知道怎么就那么得陛下的欢喜,封他为靖辽侯。

可辽东的事,一点都不让他掺和。

宛如个标签,就那么的挂起来,让大家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