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946章

作者:秋来2

至于些许弹劾又算得了什么?

待到重新回京,有的是法子整治骆养性这个狗东西。

别看大明是一艘岌岌可危的沉船,可是当朝首辅投降的身价与一介屁民投降的身价能一样吗?

谁不想在新朝继续呼风唤雨?

崇祯对周延儒的主动请缨甚是高兴。

首辅亲率军队深入一线作战,有明一代,还不曾有过先例。

如果能牵制住洪承畴,为朝廷效力,那可就太好了。

这便是朱由检自己内心的想法,自己手中没有实力,只能用另外一个人牵制另外一个人。

可底下的人各有各的小九九。

杨嗣昌虽然在军事上的建树不咋地,可是对于党争一事,还是小有心得的。

这些人的打算,他看的门清,奈何总是说不出话来,手也不听使唤,没法写字给皇帝提醒。

对于这种局面,他只能选择流泪表达自己的意见。

可皇帝又不是他肚子里的蛔虫,根本就听不懂杨嗣昌流泪的点在哪里。

杨嗣昌只是觉得有些后悔,当年清军入侵的时候,他与卢象升也是如此相争。

可自从卢象升战死后,接下来的这群人,连给卢象升提鞋都不配。

当然有他在,皇帝依旧没有给卢象升平反,这让杨嗣昌心中越发的着急,但偏偏也没有什么作用了。

纵然皇帝再下罪己诏,只能沦为旁人的笑柄。

崇祯给杨嗣昌擦擦眼泪,拍着他的手道:

“杨爱卿,如今,这天下也只剩下你能懂朕了。”

他想怒吼一声,臣不懂!

可喉咙啊啊啊的。

杨嗣昌流出的眼泪更多了。

崇祯收起手帕,站起身来,望着窗外:“天越发的凉了,也不知道清军与闯贼交战的如何?

洪承畴有没有追击清军?

还有那个。”

崇祯摇摇头,似笑非笑的道:“小小驿卒贺今朝,如今是个什么光景了?

但朕可以肯定,他一定是在嘲笑朕!”

杨嗣昌没法回答,而厂督王德化也不敢搭腔,他认为陛下说的对。

要是放在以前一定附和,说两句陛下英明。

但现在这种大逆不道的话,他终究是不敢说。

“不对不对。”崇祯胡乱的袖子:“朕还没有输!

朕是这天下的皇帝!

朕的京城至今还没有人胆敢来攻。

朕麾下还有十万大军可以指挥呢!

朕怎么可能会输呢?”

第1118章 谋划合作

崇祯虽不死心,目前全身上下也就剩下嘴硬了。

妄图寄希望于他的首辅督师能够力挽狂澜。

而且周延儒这一次出兵,也真是雷厉风行!

在皇帝批准的第二天,他不再进行任何准备,就带着少量京营官兵出了城。

这时候京畿地区仍然有三四个总督、五六个巡抚、七八个总兵,大帅如云,兵力也有数万人。

反正到了王朝末期,高官职位是唯一能够拿得出手笼络人的东西了,再想要别的,大明皇帝是真给不了。

毕竟洪承畴只带了不多的人马往山西方向去。

但各路统帅都抱定了不与敌人接触的方针,只是从旁观望或徐徐尾随,因而根本无仗可打。

周延儒明知这些情况,也打定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主意。

总归清军目前正在与闯贼死磕,他根本就不催战。

反正鞑子早晚要出边回辽东。

因而每天只是同幕僚们饮酒欢会。

周延儒当年乃状元出身,算是一等的文人,自是要“雪月风花”。

并不把军事形势放在心上!

更何况这帮军头也没有周延儒放在眼里,连基本的客气都懒得维持。

咱可都是听洪太傅的命令。

什么狗屁的首辅,爷根本就不鸟你。

结果周延儒很有自知之明,根本就不给这帮军头“羞辱他”的机会。

因清军入侵,明军自守,大明北直隶周遭更加混乱,破败。

阿巴泰的儿子博洛托在攻克山东济阳之后,因为一直都向往多掳掠几个读书人,便直接越过济南府,奔着兖州府而去,直扑曲阜这个孔子老家。

他生怕这群儒生都跑了,能抓几个是几个。

因为满清的文化水平较低,博洛托这是为了改变大清遍地是文盲的现象!

完全是为了满清的教育去的。

故而博洛妥叫人带路奔着曲阜就去。

阿巴泰与明军是老对手了。

基本明清所有重要的战役他都参加过。

但熟悉阿巴泰作战方式的明将不是被杀了,就是剃了辫子,亦或者在大明阵营内装死。

自然是没有人同李自成提醒。

以至于李自成同阿巴泰率领的清军交战,没有占到多少便宜,也并没有什么人能够给李自成提供作一些对清作战的思路。

完全是头一次交手,胆大当中带着戒备。

李自成要是想要熟悉清军作战,还得是付出人命的代价。

阿巴泰这一次是想要立下大功的,因为他一直都想要更进一步,至少当个郡王之类的。

因为亲王这个爵位他根本就没想过,也不现实。

此次由他主持攻明战事,就是皇太极给他的机会。

到目前为止,阿巴泰屡战屡胜,还未曾遇到败绩呢。

当然难打的城池就不打,这算不得什么败绩。

但是李自成相当难受。

他目前是山东的占有者,对于清军这种不攻城拔寨,而是选择大规模的深入劫掠,就赌你不敢在外与他大规模野战的心思,着实是让李自成等人无所适从。

因为清军就是奔着劫掠来的,几乎不同你周旋。

而且上一次劫掠过山东,许多地方都是道路比较熟。

上一次没有掳掠到的地方,这一次争取要覆盖到了。

闯贼完全是遭受到了明军的待遇。

这些年你终于成长为他的模样。

要不放在以前,是李自成在大明境内翻云覆雨的作乱,洪承畴等人在辽东以及北直隶等地抵御清军。

如今嘛,可谓是攻守之势异也!

李自成视察完济南城的城防后,回到府衙内闷闷不乐。

上一次清军屠戮了济南,所以空出大批房屋。

当地百姓传言此地夜里经常听到哭声以及鬼火之类的,很少有人住进来。

但闯贼来了,安排许多家属都住进来了。

此城绝不能被清军给攻破,要不然人心就更该散了。

对于城外的消息,他知道的不是很顺畅。

因为闯贼的探马极其容易被清军给截杀。

派多了又便成了以劣势兵力对待清军的优势兵力。

更何况李自成麾下哪有太多的马匹啊!

如此一来,李自成的耳目便显得又聋又瞎,施展不开手脚。

清军围困济南,并没有轻易展开攻击。

反倒是知晓闯贼头领李自成驻扎在此处,作为牵制,派出大批人马继续深入山东境内。

作为李自成手底下第一文臣,丞相牛金星的脸色也十分难看。

因为他看得出来这波清军的战斗力,绝非己方轻易就能战胜。

由此可以看得出来更多的问题,那便是闯王麾下士卒的实力,是远不如锤匪的。

那贺今朝至少敢同清军进行野战。

闯王的队伍也进行野战来着,不过是败了。

目前还没有想到什么可以扭转颓势的方法。

毕竟闯王的摊子铺的也算大了,绝不是以前流寇的打法了。

故而如今显得极为被动。

这波清军比明军更狠,战斗意志更强,关键还更加勇武。

“我们的火炮够不到他们。”

李岩脸色也是十分的不好看,大元帅麾下并没有合适的工匠能够把红夷大炮给仿制出来,用的全都是从明军那里俘虏过来的。

因为山东的大批制造火炮的工匠,在战乱死了一批,又被孔有德给拐走了许多。

李自成不是没有努力过,但是铸造红夷大炮这种工匠,当真是稀缺人才。

清军并没有围着城池很近,并且开始让许多俘虏在济南城周遭挖坑。

就算天寒地冻,那也得继续挖。

清军可不拿你们当人看待。

“要不夜袭吧。”

宋献策提了一嘴,他之前想要祸水东引,奈何清军像是屯在济南这里不走了。

“不妥。”牛金星直接拒绝。

如今清军占据优势,夜袭也不合适。

“我们就等着。”牛金星指了指天道:

“越来越冷,我就不信不会下雪,这帮清军有本事就在城外过冬,我看他们能不能撑得住。”

清军那也是轻装而来,准备满载而归。

至于冬装,当然是要在大明境内解决好,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

“清军是来抢掠的,指定不会在济南城外待很长时间。”牛金星看着李自成道:

“他们现在满眼都是想要抢掠物资,若是等他们抢掠完了,归心似箭,我军再去追击,得了钱财的清军士卒定然战心减少许多,这就是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