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小道童开局 第204章

作者:喂狗的猫

听丘志清这么一说。

小蔡琰小眼睛接连闪动,显然是有些退缩。

显然是书读的有些多,对里边描写的鬼怪是真的有些惧怕。

犹豫只是片刻,小蔡琰很快就振作精神。

“世伯莫要小看人!”

说罢,貌似在找什么目标,就要把自己的本事,展示给丘志清看,就如同求职之人,面对应聘官开始展示才艺一般。

片刻后,小蔡琰把目光落在院中的酸枣树上。

小手一引,一张瑶琴便漂浮在其身前。

正是丘志清在“凤鸣”被杨婵要走后,重新制作的那架瑶琴:丝桐。

名字出自唐代白居易的诗《废琴》中的第一句: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

见小蔡琰把目光投向自己辛苦培育的酸枣树,丘志清赶紧阻止:“这个不行,这个不行,那可是你最喜欢吃的大枣……”

见丘志清阻止,小蔡琰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表示自己确实也喜欢吃。

于是抬起小嫩手指,随意波动了一下琴弦。

丘志清只听几个优美的音节响起,音节随风而逝,仿佛什么都没发生一般,丘志清也保住了自己辛苦培育的酸枣树。

不过见此场景,丘志清只是点头,淡淡的回应道:

“嗯,不错,你只要说服你爹娘,这事情,世伯原则上同意了。”

小蔡琰这一刻,端着的大家淑女的架子,瞬间没了踪影。

甜甜一笑,还不忘感谢道:“谢谢世伯!”

说罢,不等丘志清回应,便一蹦一跳的,去找她的小姐妹分享去了。

只留下酸枣木下随风飘飞的石粉……

一个新的战斗部门建立,刚开始,自然不会有什么效果,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人员的培养,便会慢慢显现出成果来。

“安民署”便是如此。

在这段“苍天”已死,九鼎尚存,天庭还未介入的空窗期。

也算是给了那些不安分的妖魔鬼怪一些震慑。

随着雁门五郡的安定,年底,丘志清他们又把当年的上计给做了,不用说,自然又是所有郡里边最积极的。

刘宏收到丘志清的“慰问”,非常欣慰。

就连这几个月来的郁闷,都缓解了几分。

那些大臣们,被刘宏和宦官们教育了几次之后。

倒也很是老实了一阵子,不过表面的平静之下,却是汹涌的暗潮。

还是那句老话,天下间,没有不透风的墙,一个秘密,只有自己知道,这才叫作秘密,当你的秘密超出一个人知道的时候,它就不是秘密了。

此刻的刘宏便是如此。

洛阳南宫被毁,刘宏自己身受重伤。

玉玺失踪,下落不明。

这种种迹象,都仿佛在说明一个问题,大汉的天命,已经不在了。

虽然张角的黄巾之乱,相对于丘志清所熟知的进程中,被剿灭的时间,快了好几个月,张角也可以说是提前病死。

可造成的破坏,却很是严重。

远的不说,单单是对各级政府的清理。

以及对世家豪强的掠夺,就不是丘志清所熟知的所谓历史所能相比的。

现在丘志清还在天天划水,研读张角命人送过来的那些古籍孤本呢。

这次倒是让丘志清建立的“藏书楼”丰富了不少藏书。

当然,善于抓住机会的,自然不止丘志清一人。

还有不少,趁着这官员的空档期,纷纷出资,帮助自家门生故吏,实现主政一方,护佑黎民,报效朝廷的愿望。

他们也算是最早的一批梦想投资人了。

那些被洗劫的大族,人在的,自然不能动。

可要是主家没了的,那里边的文章,那可就有的做了。

那可是冀州膏腴之地,休养生息的好地方。

随着“苍天”的落幕,最先跳出来的,不是丘志清预料中的,妖魔鬼怪。

而是这些帝国内部的,牛鬼蛇神。

他们挥霍着朝廷的信誉,在洛阳朝廷之上,时不时借助攻讦其他朝臣,来吸引刘宏的注意力,牵扯他的精力,让他无力估计地方。

另一方面,却是在不停的操控地方。

侵吞洛阳的权力。

在这个世上,永远不缺少聪明人,而刘宏,就是被这群聪明人围在中间,一同使劲,发力之人。

丘志清也在做着准备。

乱世将至,这是有所预见的,整个雁门五郡之中,其他四郡亦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基础设施建设。

以前丘志清感觉没到时机的一些项目。

也开始慢慢上马。

最主要是徐荣,这厮竟然还能联系部分墨家弟子。

这个绝对不能放过,要是那些墨家弟子不愿意,不造战争兵器也可以。

可农用的,工用的,你总的弄一些出来吧?

哪怕用来修路,挖井,筑城,修桥,都可以。

丘志清相信,这个总没问题吧。

还有一些造纸,烧瓷器等等,就算不是立马大拆大建,也可以先做研究,等工艺成熟了,最后扩大规模也不迟。

其中武器制作,自然是重中之重。

雁门五郡,紧靠阴山,矿产资源也算是丰富。

只需要稍加开采,便可直接使用,最好的工匠,这边也有一批。

那都是从少府出来的大匠。

忙忙碌碌中,雁门五郡也步入正轨,凉州叛乱也被平定。

转眼,便又是一个年末。

这一年中,便在黄巾叛乱,加地龙翻身,加干旱,再加西凉叛乱中度过。

可见刘宏改的这个倒霉年号,真的不怎么新,中平,不平啊……

第三百章 邪祟出没

不管世家大族的谋划与争夺。

丘志清这边其实还没考虑好。

他到底要不要自己下场,尝试一统天下。

说实话,他没有那个信心,天下能征善战者,御下有道者,乃至势力雄厚者,何其之多,他对自己其实没什么信心。

虽然自己活了两百多了。

可最多也就管理管理一个数百人的门派。

就连与其他支脉的关系,都没能很好的处理。

而今就算管理几个郡,也大部分时间不是自己在操心,他实在是有些担心,要是自己也下场,会不会加剧动乱。

要是投靠一条有潜力的蛟龙。

会不会好上很多,毕竟他此行入世的目的,只是为了活更多人。

而不是为了争天下,这点他一直有很清晰的认知。

不管如何,这红尘俗世,皆非自己所求。

还好,张角在邯郸之时,命人送来的这些珍本古籍,让丘志清暂时沉溺其中,并未多想这些糟心的事情。

同时,他也希望刘宏可以活的久一点。

这样,他就可以多一些时间准备。

最好是活到皇子成年,如此他也就没有那个烦恼了。

为了让自己愿望实现,丘志清还搜刮了不少珍奇药材,送往京都洛阳,尽皆都是调养身体,固本培元的上好药材。

其实丘志清也会炼丹。

曾经云须子为了给他赔礼,把自家传承单方都给献了出来。

一本是《九鼎丹经》,这个不说,大多都是铅汞之类,辅以药草。

这个丘志清不感兴趣,典型的外丹之法,也就是外服内练之法。

他是要配合内练口诀的,单纯的丹药,很容易出人命,丘志清看了一遍,大致的体悟了一番里边的道理。

第二天便还给的云须子。

那厮只给了自己外丹炼制之法,却没给自己练气服食之法。

不知道是故意想要坑丘志清,还是单纯的不想自家的传承外泄。

反正丘志清是懒得多想。

他怕想多了,到时候直接不给华阳真人面子,直接把他拍死在上清储祥宫中,这可就不太好交代了,毕竟是皇家宫观。

另外一本,就很有意思了。

另一本叫《太上丹经》,是不是很熟悉?

当时云须子说,都是他们师门的传承。

不过在丘志清看来,这大概率是他家师门祖上,在葛天师那里听道之时,顺来的。

因为其内通篇,和《九鼎丹经》的区别都相当大,丘志清当时翻看这本丹经的时候,所有字都认识。

可是连在一起,他愣是大部分都没有看懂。

虽然里边的记载,非常完善,可谓是完善的有些过分。

从三转灵丹,到六转仙丹,再到九转金丹,可谓是应有尽有。

可里边除了一到三转的灵丹有所记载单方之外,后边的全都是玄而又玄的东西,其中还有不少的错漏之处。

应当是抄录之时,抄错了。

直到丘志清修炼了斡旋造化,这才发现。

其中所谓的,仙丹和金丹。

只不过都是斡旋造化的一种运用。

这部丹经,简直就是把自己对天地灵气的了解,以及人身道体的理解,完美融合到了一起,达到了直接用天地灵气炼丹的地步。

可惜,有些地方,实在是断的有些莫名其妙。

看的丘志清好不难受。

真希望有一天,可以在太上道祖座下听道。

时光悠悠,丘志清沉迷于古籍的拓印分类,可外界却是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雁门五郡的发展,自然引来的鲜卑的注意。

可惜,没等他们走到雁门。

便被长城沿线的友好部落,直接和汉军一起,将其击溃。

上一篇: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