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小道童开局 第240章

作者:喂狗的猫

从墙后的黑暗中,小心翼翼的观察外面貌似光明的世界。

等待着,下一轮的命运审判……

贾诩一路南下,看到的,便是如此的一幕。

俗话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以前他没得选,只能随波逐流,空有一身本事,却挂念太多,只能在他人的强权下,过得战战兢兢,生怕有一天。

自己所在乎的,被人无意间,随手碾碎……

而今自己安全有了着落,兴许,也到了自己发光的时刻了吧。

刚开始,其实贾诩并不想提丘志清,或者说并州效力。

可在并州的所见,让他有了一种,随之一起缔造美好的冲动。

可能,这便是智者的觉悟吧!

南下劝说南阳,是贾诩自己的决定,也是他自己推荐自己,原因也很简单,只要南阳归了并州,那便可以彻底阻断关中,

与关东诸侯之间的联系。

还有一点好处便是,南阳并不需要并州出兵镇守。

因为张济本就有数万兵马,虽然大多都是近些年扩编的。

可用以镇守南阳,却是绰绰有余。

先占个大义名分,之后的事情,便好说了。

长安的情况,迟早会乱起来,只要他们乱起来,且与关东诸侯的通道,被并州阻隔,那么朝廷最终的话语权。

便只会落入并州手中。

到时候,便可以“奉天子,以讨不臣!”

贾诩想的不错,最终也是做到了。

可他忽略了一个问题,他们能阻挡住关东诸侯的大军,却是无法阻挡,他们之间,消息的往来,也正是此,才有了后面的事情。

同月,退兵的曹操,和吕布在手的袁术,在陈留发生大战。

袁术虽然吕布在手,可老毛病又犯了。

看到吕布连败曹操之后,袁术想到了当初的孙坚。

这厮也是能力非凡,自己也曾经把他收做手下。

可没想到的是,孙坚这厮,在洛阳得到了传国玉玺,竟然想着私吞,别以为自己不知道,那传国玉玺,就在孙策手中。

不过他不屑去欺负人家孤儿寡母罢了。

这才让玉玺一直在孙家放着。

想想一个孙坚就如此厉害,而吕布更是在洛阳城下。

连孙坚都得暂避锋芒,只能用军阵将其击败的家伙。

现在袁术手中,精通军阵的不少,可要能达到孙坚那个水平的,毫不客气的说,那是一个也无,这不由的袁术不担心。

于是在袁术的反向操作之下。

吕布果断把袁术给卖了个干净。

袁术一路败退,退至寿春,再次堪堪挡住曹操的追击。

大骂吕布不讲武德,不懂知恩图报的同时,袁术难免还有些心中郁闷,没想到,自己竟然会输的这么的没有尊严……

相对于袁术的惨状,他老哥袁绍,心情就要好的多。

此时袁绍和公孙瓒,顺利在渤海郡会师。

可惜,还是没能彻底解决刘备。

他们的计划,最终还是被刘备察觉。

此时刘备也是在帐中擦着自己的冷汗,之前,一直听丘志清说,一定要小心这些世家,虽然个别世家子弟,或许非常有节操。

可这些世家大族本身,是不谈什么节操的。

只有背叛阶级的个人,没有背叛阶级的阶级!

这句话,不论古今,不论世界,依然是真理。

刘备遭到了渤海世家的背刺,若非一直留着个心眼,恐怕这次,他说不得会被公孙伯圭,和袁绍联手斩于马下。

靠着鞠义的大戟士,拼死抵抗。

这才给刘备争取到调整的时机。

双方一战之后,便陷入了紧张的对峙之中。

毕竟,公孙瓒轻骑突进,数天时间,狂奔数千里,赶到战场,偷袭刘备身后,而袁绍,也是从徐州战场退下来不久。

刘备这边,刚刚收获了一场败仗,需要休整。

大家都在忙着休养生息,冀州战场,一下子陷入平静之中。

天下纷扰,倒是战后的徐州,陷入了难得的平静。

陶谦此番,被曹操部下打伤,也没心情去追击曹操袁绍这对发小,只得躲在徐州,安心养病的同时,安抚一番民众。

当然了,他这里的民众,指的是那些世家豪族的代表。

而不是,那些真正在战争中,受到波及的百姓。

毕竟,在陶谦看来,百姓没得选,可世家大族的选择,可是不少。

不一定,非得在他陶谦一棵树上吊死……

初平四年(第二十三年),十月中。

当丘志清出关之时,豫州战事,基本结束,便只剩下冀州之中,刘备和袁绍,以及公孙伯圭,还在那里对峙。

对此,徐荣表示:他们已经坚持不了多久了。

凛冬将至,公孙伯圭的幽州兵,和袁绍的青州兵。

都无法在寒冬之下,持续作战。

这点,有并州支持的刘备,显然要好上很多。

不过徐荣显然,只猜到了一半,公孙伯圭和袁绍,是打算退兵没错,可刘备,却是并不想这么容易放他们走。

因为沮授进言,十月廿五,渤海将有暴雪落。

虽然刘备有些不相信,可最终还是决定,多等几天。

于是便轮番派人上去叫阵,双方在大平原之上,

多次结阵冲杀,最终双方互有损失。

却是谁也退不走了,万一撤退的时候,被刀了怎么办?

而今公孙瓒和袁绍,虽然都是盟友,不过盟友归盟友,想要让他们留下来,给另一人断后,他们都是不肯的。

可想要夜间悄悄撤离,他们发现周围都是刘备军的哨探。

派出去绞杀也不顶用,渐渐的,他们感到了一丝不安之感……

这丝不详的预感,很快应验,十月廿五。

暴雪如约而至,突如其来的降温,打了联军一个措手不及。

话说,这种气候不正常的事情,自从“苍天”被“张角”扬了之后,便少了一些,不过这也是相对的,偶尔也有例外。

比如说,现在!

对于这种突如其来的情况。

公孙伯圭,和袁绍都没有预料。

一时间,有些措手不及。

当然,他们没有想过,刘备会过来劫营,毕竟这么冷的天,嘘嘘都不方便,别说劫营了,根本不可能……

第三百二十七章 以待天时

事实就是如此,你认为绝对不可能动东西,别人就真的可以。

很多英雄的事迹,在正常人看来,都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例如后世语文课本之中,大量删减的真实英雄故事。

在这一场夜袭之中,并未闪耀出独特的英雄,或者说,他们都是英雄。

凌晨丑时,至寅时,是一天中气温最低,也是人最困的时候,关张两人,从公孙瓒和袁绍的结合部插入。

麴义,张郃,潘凤等人,早在公孙瓒撤退之路上埋伏。

审配断定,他们早有退兵之意。

一旦遇到突袭,定然会顺势退走。

此番主要是攻击公孙瓒,只需要拿掉公孙瓒这个威胁。

他们不仅可以得到幽州的资源,得到一个稳定的后方,还可以用刘虞的名声,征调乌桓骑兵,南下助长。

在大汉,征调胡人作战,并非什么新鲜事。

因此,审配提出这个建议并不奇怪。

至于袁绍,让赵浮、程涣两人,率领少量骑兵追击。

不给他们停驻,集结的机会即可,事不可为,直接把袁绍赶过大河即可。

一般结寨的大军,军气浓郁,压制一切牛鬼邪神,包括真气在内,同样会受到压制,唯一不会被压制的,便只有血气。

在同等情况下,能破开军气的,唯有将其阵型撕碎。

彻底破掉阵型,或者军心,皆可,军心不定,阵型自破。

当关张二人,率领麾下骑兵,直接破开营寨,冲入大营之时。

在这温度骤降,没有足够冬衣的情况下。

双方联军的败退,几乎便是板上钉钉之事……

战至天明,刘备一方,穿着厚厚的羊毛衫,和联军那冻成狗的样子,简直不可同日而语,这些都是从并州购买的装备之一。

不过细心的沮授,还是发现了一个问题。

在关羽回营之时,便忍不住问道:

“关将军,为何,我见贵部士兵,貌似没那么怕冷的样子,这是为何?”

“这……”

关羽一下子不知道该作何回答。

不是他不知道这个问题,而是这个问题,有些棘手,他的本部,便是当初徐荣让他带过来的那三千并州骑兵。

并州军中,普遍习练一种呼吸法。

当然,关羽知道,那是一种,相对简单,却是十分高明的内功心法。

与军士们平时动不动便需要爆发血气,用以拼命的情况,很搭。

可以大大的延缓,对军士生命力的消耗。

不过这却是军中严禁外传的法门。

此刻沮授问起,他既不愿意说明,又不愿意说谎,只能含糊过去,“此乃并州军中,训练严苛的成果……”

“不知关将军……”

“咳咳~~”

刘备出声,打断沮授的问话。

见沮授和田丰,不解的目光。

刘备心中其实有些欣慰,这两位谋士,虽然人情世故不算通达,可智谋才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适才如此追问,也是为了他好。

不过自家二弟,显然是有什么顾忌,不好开口。

上一篇: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