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界太凶,我苟回现实显圣 第141章

作者:九灯和善

“好。”

林夜点了点头,这一关曾经有鉴定所的顾问想要取巧,因为这封印之境所对应的时代是唐朝,便是想用唐朝之后的文人写的滕王阁的诗词来凑数,可最后都被判定为了抄袭。

也就是说,这个世界唐朝后世的文章也是不行,得是原创的。

异世界的,就是原创的。

林夜把安子生写的三首诗词给再写了一遍,写完后递给老者,老者看第一首诗的时候只是微微颔首,当看到第二首的时候神情就变了,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目光开始在林夜身上打量。

“公子是京城人士?”

“算是吧。”林夜模棱两可的回答。

老者继续看第三篇诗词,等到看完之后,恭恭敬敬的朝着林夜行了一礼:“贵人请上三楼。”

对于老者的态度变化,林夜也知道原因,根源就是安子生写的第二首诗里面,还借物言志了,表达了治理天下的雄心壮志。

哎,读书人就喜欢玩这些。

而且写诗词这玩意,很多时候写出什么样的借物言志的诗词,取决于所处的地位和高度。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像这种词,一般文人自然是写不出来的。

文章诗词一关通过,林夜在老人恭敬的目光相送下,大踏步走上了三楼。

三楼,坐着十来位宾客,然而林夜一上楼,目光便是被坐在角落处一位青年所吸引,眼睛忍不住微微眯了起来。

没办法,这位身上青光璀璨,都快要亮瞎了他的眼。

林夜情绪有些激动:“王……王……”

第一百九十一章 神仙老伯

青光璀璨!

甚至照耀着整个三楼。

这是文气冲天的表现。

林夜很清楚的知道,在这场阎都督举办的滕王阁诗词宴会上,只有一位能够达到这一步。

就是那位文采之高连老天都嫉妒的王勃。

少年成名,天妒英才。

说实话,对于这位林夜还是很钦佩的,毕竟能够写出滕王阁序这样的文章,那么多的名诗句,仅仅这一点便足够让所有读书人崇拜了。

相比起其他人坐在桌子上高声笑语,王勃则是一个读坐一桌,望着窗外的江景,不时泯一杯酒。

林夜迈步走了过去,问道:“这位兄台,不知这位置我能否一坐?”

王勃面前的长桌是那种三人位置的,但可能是因为王勃表现出来的冷清,让得其他人并没有选择来这一桌入座。

“兄台自便。”

林夜笑着坐在了王勃的右侧,虽然心里已经百分百确定了,但还是问道:“还未问兄台名讳?”

“王子安。”

“子安兄,在下林夜。”

听到对方说叫王子安,林夜便是确认了,这位就是了。

王勃,字子安。

王勃的谈兴不高,不过林夜怎么能放过这么一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也是很想知道王勃是在什么样的心境下,创作出来的这首滕王阁序。

“子安兄听口音,不像是洪州人?”

“不是。”王勃简单的回了一句,显然并不想过多交谈。

但林夜可不管王勃什么情绪,继续道:“子安兄是来洪州游玩,还是到这里走亲访友?”

“只是路过,听闻这里有酒宴便是腆着脸皮前来蹭吃喝一顿。”

王勃说的很谦虚,林夜嘴角抽了一下,男人的嘴骗人的鬼,要不是我读过滕王阁序,还真就认为你是来骗吃骗喝的。

不过林夜确实是有些好奇王勃为何会来参加这场滕王阁的宴会。

按照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们的分析,当时王勃是看望被贬父亲的路上,从路线上来说,王勃并不需要路过豫章市,就算真的路过豫章市,以当时王勃的心境,应该是没什么心情参加这宴会的。

毕竟当初王勃获罪被判入狱,而他的父亲也因为他被贬到交趾担任县令,别看担任县令还是做官,但是在古代,被贬到交趾这种偏远地区,以古代的交通路况,许多官员还没到任上就病死在途中了,真的到了也会因为水土不服等多方面的原因而导致生病。

古代可不像现代这样,古代这偏远地区那就是没开化的地方,能不能沟通都是个问题,所谓的官府都没当地的土著中的权贵说话有用。

这种背景下,王勃又是一个孝顺的人,因为自己的事情牵连了父亲,又怎么可能还有心情才参加这诗词宴会?

“子安兄可没说实话啊,你这路过可是不顺路的。”

林夜言语试探了一下,目光紧紧盯着王勃,而王勃在听到他的话后,果然是露出了不对劲的地方。

王勃的身子抖了一下,脸上表情微微变化,显得有些紧张起来。

看到这一幕,林夜突然有一种预感,王勃会出现在滕王阁,可能有内情存在。

“阁下到底是什么人?”

王勃这一次终于是将目光落在了林夜身上,林夜笑道:“我和你一样,也是一个路过洪州的过客,不同的是我还知道你一会将会在这里写一篇名垂千古的文章。”

“你……你怎知我要做文章?”

这一次王勃是真的震惊了,虽然这一次阎都督设宴举办诗词会,可不是每一位来参加的宾客都会做文章的,大部分也就是来捧个场凑个热闹,本地人都这样,更别说王勃这样的外地人。

自己要写文章的事情,除了自己之外没有其他人知道。

“我知道的还不止这些,子安兄不妨直说吧,为何要参加这滕王阁宴,不然我怕我一不小心就破坏了子安兄的计划。”

林夜装出神秘莫测的样子,不过是在用语言来诈王勃罢了。

古人到底是比较单纯的,更何况王勃这样的大才子,更是不善于心计,不然也不可能空有满腹才华,却落得个入狱被贬的下场。

“我是得一神仙老伯指点来这滕王阁的。”

在林夜的诈诱下,王勃说出了实情。

“神仙老伯?”林夜心里一突,可千万别搞个滕王阁序是什么神仙托梦写出来的。

不对,王勃身上的文气光芒做不得假,滕王阁序必然是王勃自己写的。

“昨日船舶在马当停泊,有一老伯找上我,他告知我,明日洪州滕王阁举办宴会作记,我可以前往去作,必然名垂千古。”

“所以你就答应了?”

林夜盯着王勃,王勃苦笑摇了摇头道:“家父因我遭罪,哪还有心情在意文章是否名垂千古,但那老伯说,若我在滕王阁作记,摘得桂冠便能让我这船舶一日千里,早日见到我父亲。”

王勃看到林夜皱眉的表情,以为林夜不信,继续道:“我起初也是不信,船舶一日千里,那岂不是比飞船还快,直到那老伯手一挥,江面有风起,竟将我这船舶给吹到了几百里外的洪州,当真是一日千里,我才不得不相信那老伯的话,那老伯也必然是神仙。”

“是那老伯给你送到洪州来的?”

神仙什么的,林夜不太相信,但此人竟然能够料到王勃会在滕王阁写上名垂千古的文章,而且还能动用风将王勃给送到洪州来,实力不容小觑。

“等等……你说等你摘到桂冠之后,他会送你前往你父亲所在之地,让你这船舶一日千里?”

林夜突然想到一件事情,史学家们有过分析,其中有一大部分人认为王勃就是死在看望他父亲的路上,也就是说还没有见到父亲。

如果这个论断是正确的话,那岂不是前后矛盾了?

有这位神仙一样的老伯,一日千里送王勃,又岂会因为海上一点风浪而导致翻船遇难?

“对,那位神仙老伯就是这么说的。”王勃点头回答。

林夜沉吟了片刻,脸上表情突然变得玩味起来,这么看来,这神仙老伯的身份怕是不简单了。

第一百九十二章 滕王阁序出

滕王阁的宴会继续举行,林夜没有再打扰王勃,而是静静坐在那里喝着美酒,等待着王勃光芒万丈的时候。

宴到正酣。

主角阎都督上场了,说了一番客套的话,最后指出了重点。

唐永徽四年(653年),滕王李元婴任江南洪州都督,于洪州建阁名“滕王阁”。

唐上元二年(675年),洪州都督阎伯屿重修滕王阁。

今日滕王阁重修完成,阎都督光邀本州文人前来参加宴会,并且做记来描述这一盛事。

有点类似于现代某个旅游景点打造完成开始对外营业,邀请一些作家来采风做诗词纪念这一大事。

阎都督发了话,在场的宾客热情高涨,纷纷开始凝思,有的更是站起身来回走动,走到阁楼栏杆处,看着江上美景寻找灵感。

没一会便是有人做了一首诗词,引得满堂喝彩。

敢第一个念诵的,想来是来之前就已经准备好了,并且还对自己颇有自信,这诗的质量也确实是不差。

林夜可以理解这些文人,毕竟不是每个都是曹植这样的,可以七步成诗,一些诗会所谓的即兴创作,只怕是有不少都是提前一天就开始想好的,或者说把平时来了灵感给写的诗词在当天给展示出来。

抛砖引玉,那只是客套的说法,越是第一个表现的,就越是对自己的自信。

随着第一位文人念诵了诗词,接着又有好几位也都把自己“即兴”的诗词都给写了出来,林夜不得不感慨,到底是能够参加阎都督宴会的文人,这写的诗词都是极好的,有的用的典故他都没听过。

林夜注意着王勃,发现王勃低着头不知道在思考着什么,同时他也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这位阎都督在酒宴上,目光竟然看了王勃这边好几眼。

作为一城之都督,在场来的文人不下三十人,王勃坐的又是角落,按道理来说不应该吸引到这位阎都督这么多次的眼神的。

“诸位都是我洪州城的才子,好些本官都有印象,这样一来评判未免会有失公允,本官有一想法,诸位可把诗词文章写下来,本官在屏风后观看各位写的佳作,来评选出个名次。”

“阎公此言公允。”

“不愧是阎公,想的就是周到。”

有仆人从偏殿搬来屏风,婢女把长桌上的酒水给收掉,铺上笔墨纸砚,其中一位婢女在收拾林夜这桌的时候,不小心手臂还碰触到了林夜一下,俏脸微红,眉黛含情。

林夜:……

王勃抬头看了林夜一眼,林夜有些尴尬,长得帅又不是自己的错。

“看林兄不慌不急,想来是胸有丘壑。”

王勃给林夜让开了位置,林夜嘴角抽了一下,我不是胸有丘壑,我是知道在场没有人能写的过你,更不可能去写文章,纯粹看热闹自然就轻松了。

“我来这里只是凑个热闹,可不打算写文章,子安兄才华过人,还是留给子安兄展示吧。”

林夜很是自觉的站起身,把长桌让给了王勃,能够第一现场亲眼见证滕王阁序的出炉,也是一件振奋的事情。

王勃也没客气,在长桌上铺好纸张,研磨拿起毛笔,端详了一会,便是开始下笔。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豫章故郡,洪州新府。”

“好!”

林夜看到和他所学的滕王阁序一样的第一句,忍不住喝了一声彩。

这一声一出,吓的王勃的手一抖,墨汁滴落了几滴在纸上,看的林夜很是心疼,而旁边几桌的人听到林夜的叫好声,也全都好奇围了过来。

“豫章故郡,洪州新府,这好在哪里,不就是写了下地名吗?”

“故作惊奇,你到底懂不懂文章?”

面对围观的人的质问,林夜表情有些尴尬,这两句确实不怎么样,但后面精彩啊,当下把目光看向王勃,王勃也是表情古怪看了林夜一眼,稳了稳笔尖,继续写道:“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这一段写出来,围观众人的表情变了,从开始的不屑变成了认真严肃的表情。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紧接着,王勃一就而成,一连写出这几句。

所有围观的人全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文章,这内容……

林夜看着围观的人傻眼的表情,心里暗笑,这就震惊了,更震惊的还在后面呢。

如果说滕王阁序的上篇属于磅礴大气,那么下篇王勃借着这片文章抒发情节并且励志之言恐怕得震惊死你们。

“可是有人写出好文章?”

屏风后的阎都督也是从下人口中知道了外面的动静,当下便有下人过来,在一旁将王勃写的内容给誊写下来,传递给了阎都督。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好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