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大公主 第434章

作者:湛阳

李贤不在的情况下,现在海军这边的后勤基本都是她本人再管,工作还是挺多的。

听说她想打算回去,姜政安连忙过来送行。

最近这段时间,他的压力也不小,不少人都过来跟他打听公主喜欢什么,到时候好方便去送礼。

甚至还有直接让她去跟公主说事情的,不过都被他给挡回去了。

现在公主要走了,他也能松口气了,万一让他们这个时候见到公主,恐怕会坏了公主的计划。

走的时候,同样是王无琼扮演公主,李月辰扮演下人,乘坐马车踏上了回青岛的路程。

……

一路上风尘仆仆的回到了青岛营地,还没坐下休息呢,李月辰就收到了东都那边送来的报纸。

如今已经九月初八,而八月十五的报纸才刚刚送来,可想而知这个时代交通的不便之处。

报纸上很清晰的说明了盐业的改革,目前已进入试运营阶段等等……

东都那边有皇帝盯着,肯定没人敢屯盐抬价,不用太过担心,还要能坚持到明年,海南那边的盐场也建起来就好了。

随着报纸一同而来的,还有家里的几封信,分别是老妈,上官婉儿还有哥哥姐姐写的。

李月辰一一打开看了起来。

老妈还好,主要就是说说那边的事情不必担心,一切有她在肯定没事云云。

哥哥姐姐们则是说一说生活和工作方面的事情,只要四哥在吐槽兵部工作太多,搞得现在都瘦了好多……

看着家里人的来信,李月辰忍不住笑出了声。

这一封封信件里面,都带着家人的关怀和问候,带着一股很温馨的感觉。

或许是因为见不到面的情况下更有倾诉的欲望,所以心中的言语总是显得啰嗦了一些。

她一边看一边轻轻笑着,似乎能从不同的字迹之中看到家人们的状态。

李月辰上小学的时候,正是网络飞速发展的时期,人们的交流方式也逐渐从写信向网络聊天过度。

那个时候总烃一些人说,网络聊天没有温度,因为写信才能有见字如面的感觉。

本来她是不明白的这句话的意思的,但来到这个时代之后,对这句话却有了全新的理解。

因为每个人的字迹不同,透过这些信件里的字迹,真的能感觉到一种网络聊天的时候不存在的感觉。

当然了,肯定还是比不上直接说话或者视频聊天的。

将家人的信件都看完之后,李月辰才找出了上官婉儿的信打开,慢慢看了起来。

她的字迹一如既往的秀丽,一手行楷写的极为漂亮,虽然没有李显那样的飘逸,但却带着一股独有的灵气。

首先说了一些工作上的事情之后,才缓缓说起了其他话题,表达对李月辰的思念之情。

说实话,古人写信其实挺肉麻的,这一点李月辰当初已经在老爹身上领教过了。

上官婉儿肉麻起来也不遑多让,让看着信的李月辰都忍不住有点起鸡皮疙瘩的感觉。

看完了信件之后连忙端起茶杯牛饮了好几口,才感觉浑身舒服了一些。

如果是在两人面对面的情况下,上官婉儿绝对说不出太肉麻的话,但写信就不一样了,似乎也有一种放飞自我的感觉。

看了看拆了整整一桌子的信封,李月辰想了想,还是都拿去烧了。

毕竟现在的皇室在外人看来仍然不合,这些信件若是被人发现,国家肯定会选入动乱之中。

看着一封封信件在明亮的火苗之中逐渐变成飞灰,李月辰又确认了一遍之后才起身坐下。

本来是打算马山给老妈和上官婉儿写回信的,但想到那有些肉麻的语句,决定是还是先缓缓,过两天再写好了。

……

另外一边,东都。

上官婉儿根据李月辰的来信安排了一批人过去,又着手调查了一下最近官盐的贩卖情况之后,继续来到仁寿殿帮武则天处理事情。

可以说,自从上次上官婉儿帮助她批阅奏折之后,武则天感觉工作一下子轻松了不少。

大部分的奏折根本不会拖延到第二天,当天就能处理完毕,效率比以前高了不少。

尤其是上官婉儿聪慧异常,大多数事情都能提出不错的解决方式,也给她从另外的角度提供了不少解决事情的办法。

现在大多数时候,还能早早处理完,然后坐下来喝杯茶轻松愉快的聊天玩游戏呢。

比如此时此刻,午时才刚过,事情基本上就都已经处理完了,两人靠在李月辰给她们定制的老板椅上,舒服的捧着一杯茶随意的聊着天。

“婉儿你说,此时辰儿在做什么?”武则天随意的问道。

上官婉儿想了想:“依奴婢看,想来又是在研究些新奇事物呢。如今已能大量产盐,或许殿下会想着如何提升铁的产量呢。”

都知道李月辰擅长赚钱,这个时代,盐铁官营,没有什么比盐和铁更赚钱的了。

现在既然盐已经搞定了,下一步是不是应该搞铁了?

“说起来,辰儿临走之时,让工程院研究的蒸鸡是何物,你可知晓?”武则天问道,“是否就是用来提炼铁矿之物?”

“陛下,那个叫蒸汽机……”上官婉儿面色有些尴尬的纠正了一句,“殿下说此物能提升工作效率,但未必造的出来。”

武则天有些好奇的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这是为何?”

上官婉儿想了想:“按照殿下的说法,此物出现的时机乃是近千年之后,此时研究,未必能成。”

“呵呵……”

听到这句话,武则天突然笑了起来,似乎是听到了什么有趣的笑话一般。

这突如其来的笑声让上官婉儿感到好奇,不明白她为什么笑。

“你觉得她此话何意?”

“回陛下,婉儿来看,殿下既然如此说了,定然不无道理。况且殿下身为道门之人,恐怕此事的确……”

话还没说完呢,就被武则天给摇头打断了:“别人也就罢了,但若是辰儿说出这话,我是断然不信的。”

说着,她抬起头道:“你从小与她一同长大,除了朔望之日,你何时见她求神拜佛过?”

“这……”上官婉儿一时语塞,仔细想想,好像确实是这样。

武则天微微笑着:“辰儿从小到大,向来不敬鬼神,虽身为道门中人,但你何曾见她有过算相卜卦?”

“确实没有。”上官婉儿摇摇头回答道,“只是无论民间还是宫中,一直都有殿下是仙人下凡的传言……”

“我与先帝,也是如此认为的。”武则天微微点头,随后又笑了起来,“但她偏偏是个不敬神佛之人……”

上官婉儿歪着头想了想:“若殿下当真是仙人下凡,也定然拥有超然之神位,绝非普通小仙,这等性格,倒也正常。”

“曾经先帝认为她是战神白虎星下凡,如今看来,怕是不仅如此啊……”武则天笑了笑,“既然能让她说出这等话来,想来这蒸汽机的确是很难。”

对此,上官婉儿不可置否的点了点头:“圣人不必担心,殿下甚至都发明了热气球,其他事情,想来也同样很容易的!”

如果李月辰在这里,一定会反驳一句:“容易个毛线,老娘又不是理科出身的……”

第四百三十二章 过冬准备

一过九月中旬,天气就开始逐渐转凉了。

尤其是早上和夜晚,就要加些厚衣裳了。

甚至以打渔为生的渔民,都已经开始加厚了衣裳,来对付已经变得有些冷冽的海风。

也就只有中午那么一会儿,还能感觉到一丝夏日最后的倔强,但距离冬季的彻底来临已经不远了。

若是在未来,对北方人来说,相信大多数还是比较喜欢冬天的,毕竟天气冷,无非加厚衣服就好了,回到家里还有暖气可用。

但这个年代,大部分人肯定还是更喜欢过夏天。

李月辰依稀记得,网络上有个挺出名的梗,北方冷是物理攻击,南方冷是魔法攻击……

以此为基础还衍生出了一大堆什么其实南方比北方更冷,南方也应该供暖的理论。

每次看到这种言论,李月辰其实都想笑。

“冻死人了”这句话,在南方大多数时候它只是个形容词,但是在北方,尤其是东北,那是法医证明!

南方不供暖,至少这么多年也没听说真的冻死人的事情。但北方若是不供暖,睡一觉可能人就没了。

小时候的李月辰一直认为西安已经很冷了,但在上了大学,接触了极限运动,尤其是第一次去东北滑雪的时候,才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做透心凉。

毫不夸张的说,那冷冽的西北风真能把衣服都给吹透!走在路上十分钟就感觉浑身凉飕飕的。

甚至冷到了大型货车都能直接开到结冰的河面上去,可以想象那冰层的厚度!

而在这个没有暖气的年代,冬天真的有可能要冻死人的。

尤其青岛靠海,如今哪怕是待在营区里面,也能感觉到海风的温度一天低过一天。

最近很多渔民都早出晚归,甚至一出海就是好几天的连续不停的打渔,就是为了冬天可以不用出海,留下一些足够的食物。

好在如今粮食产量大增,粮价也一直很稳定,这些渔民应该能够用手中的鱼换取到足够过冬的粮食。

想了想之后,李月辰还是叫附近几个渔村的村长来到了营区里面,跟他们聊聊天,看看有没有需要自己帮助的地方。

这些渔民家中的不少小孩子,将来她还想招进海军里面呢,也算是提前送他们个人情。

附近几个渔村的村长已经不是第一次见到这位性子和蔼的公主了,都表现的挺淡定,对公主赏赐的食物也都很礼貌的道谢。

听到了公主的想法,几位村长彼此对视一眼,还是一位看着年龄颇大老者走了出来,正要行礼,却被李月辰打断了:“免了,周村长是耄耋之人,见本宫不必行礼!”

这个姓周的村长李月辰已经不是第一次见了,如今已经是八十九岁的高龄,身体还算比较健康硬朗。

在这个年代,能活到这岁数的都算是祥瑞了,可以说是吉祥物一般,朝廷每年都是要给钱养着的。

“谢殿下!”周村长恭敬的道谢,随后才说道:“殿下平日里对我等颇为照顾,还愿意换给我等精盐,实在当不得殿下帮助!”

“好了,不必说这些!”李月辰笑了笑,“尔等皆为大周子民,本宫既然在这里,又岂能视而不见?此次也是想要给周围渔村,提供一些过冬的办法。”

“回去之后,可派村中青壮劳力过来,搬运写水泥和砖头回去砌土炕。具体做法,本宫会派人教你们……”李月辰一点点的解释起来。

如今军印宿舍里面都是壁炉,但村中大多为木质房屋,砌壁炉不太现实,而且成本还高。

但如果是给他们建造火炕的话,这成本就能下降不少。

“当然,这些材料本宫也不会白给,尔等需要派村中青壮劳力来帮忙修路干活儿……”李月辰说道。

实际上免费给他们材料也无所谓,但李月辰不希望将他们养成废物,不能传播不劳而获的思想。

正巧冬天也不能出海打渔,不如让这些村里的劳动力都出来帮忙干活儿,每天还给他们管饭,干够四个时辰滚回家休息。

听完了李月辰的解释,几位村长连忙起身,恭敬的行礼,对着公主千恩万谢。

“多谢殿下恩泽!”

“小人回去就在家中为殿下立长生牌位,要家中子嗣晨昏三叩首……”

“好了好了……”李月辰一听这个就感觉有点瘆得慌,连忙抬手阻止,“你要立牌位本宫不管,其他就免了!”

……

跟村长们聊过了之后,李月辰安排耿云强去督办一下后续的事情,自己则是去后勤那边盯了一下棉衣的制作情况。

军队里的棉衣就是仿照后世的那种军大衣,下摆很长,几乎能盖到脚面的那种。

如今棉花的产量很低,所以李月辰主要采取的是羊毛。

古人的智慧一点都不差,如今已经能够将羊毛处理的很好了,拿来做衣服非常暖和。

突厥那边上供的羊很多都用来取羊毛了,成本也相对不算太贵。

但这种方式终究还是太麻烦了,以后还是要想办法将突厥那边彻底稳固下来,将其纳入国家领土,然后有规格的生产羊毛才行。

另外就是吐蕃那边进贡的牦牛,这玩意儿的皮毛也是保暖的好材料,就是数量实在太少,仅仅供应宫里都感觉不一定够。

将来随着军队的增加,确实应该考虑一下棉花正规种植的问题了。

但前提是要将新疆完全巩固下来,然后专门规划处种植棉花的地方才行,陇南以及关中河南也可以考虑种植一些。

目前全国的人口也不过几千万,这几个地方能种一些就足够全国的消耗了。

当然将来要是有多余的,也可以考虑出口,从其他国家换取一些金银铜等各种贵金属。

来到后勤,询问了一下棉衣的进度,应该能在立冬之前装备全军,李月辰点点头,对这个进度还算满意。

……

过了没几天,附近的渔村都派了青壮劳动力来到了军营之中,领取水泥和砖头,为回去砌火炕做准备。

这群年纪不大的少年们来到过来之后就一脸好奇的看着那一条直通内部的笔直硬化路面,心中都闪烁着期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