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第228章

作者:中秋月明

那又如何呢,沪海交响乐团随便哪位小提琴手现在都不比他差,大家都是毫厘之间的内行才能分辨那点差距。

他现在有资格当交响乐团的首席提琴手吗?

最主要是小提琴,跟摇滚或者通俗歌曲演唱没关系呀。

唱歌,有荆小强、陈丹尼甚至黑仔这样的珠玉在前,王峰的嗓音怎么不咋样。

其他乐器都很一般。

唯一能称道的写歌能力,现在还处在批发大白菜的量大管饱阶段。

HK人肯定不会喜欢他的这些歌曲,内地看他通俗不像通俗,摇滚也是伪摇滚。

还敢未来和陈丹尼并肩?

凯蒂一辈子只签两三个人的挑剔,对beyond松口都是看在荆小强面子上。

现在不相信。

谁都不相信。

陈丹尼在沪海的首场演唱会大获成功。

沪海各种报刊媒体都做了报道,在商业个人演唱会还很稀罕的年代,陈丹尼很得沪海人喜欢。

荆小强和那个年轻乐队的嘉宾演出也锦上添花。

第二天连后面两天的票都一售而空。

所有人都在祝贺陈丹尼。

陈丹尼也开心的宣布和荆小强一起捐款一百五十万给落后地区小学建设。

一时间风头无两。

没人关注王峰,除了荆小强。

荆小强悄悄瞄着的。

这家伙心胸不是那么宽广,嫉妒恨说不上,但绝对受到了巨大刺激。

颇有悬梁刺股的决心,更加疯狂的写歌练歌!

每天只睡四到六小时,把所有时间花在荆棘吧那个小舞台上。

荆小强本来问他这过去一个把月,是不是真的完全放弃回平京读音乐学院,要不就在沪音勉强挂个名儿?

王峰都摇头拒绝了:“我在平音附小、附中那些年,都是国家培养的古典音乐比赛机器,你知道我过的是什么日子吗,附小大概七八十个学生,老师却有两百个,从音乐学院的教授、老师、研究生、学生都是我们的老师,从早上起来吃什么到晚上吃什么,老师都得管,全部一套国家体系……”

荆小强都明白了,这不就跟那些体育项目的举国体制差不多么。

王峰说起这个脸上都有点狰狞:“五六岁的孩子,平常每天要练五六个小时,比赛前则是七八个小时,音乐夺走了我玩耍的时间,在十四岁前我都很讨厌音乐,直到十四岁终于从摇滚里面听到了情绪宣泄,我才不至于变成个疯子!”

后世的鸡娃内卷算什么,顶尖人物们都是从小就卷成卷儿。

荆小强甚至都觉得,老子这身横练功夫,都是那一夜烟熏火燎的死去活来所得。

王峰却是在漫长的十多年煎熬下成长,更惨。

所以他也提不出什么意见,毕竟关于王峰的歌曲,他真远不如对beyond那么熟悉。

尽可能提供条件随便他野蛮生长吧。

要操心的反而是黑仔这边。

也是顺着陈丹尼的演唱会,大家经常在一起谈论排练,荆小强仔细梳理了下beyond的歌曲,发现他们最经典的歌曲当中,有那么几首……似乎永远不可能再出现了?

beyond的歌曲基本上都是黑仔自己写的,偶有小伙伴们作品,有时需要补强才会找外界。

这里面有个最大问题就是,他们没王峰那么高效。

所以每次凑专辑都有点挖空心思的意思。

造成从他们出道几年来,从地下走到实力派乐队,每张专辑都有一两首很棒的,也有那么几首不咋样,后来传唱度很一般的歌曲。

beyond后来真正红火的基本都是他们的精选专辑。

真有歌迷把所有歌曲找来听个遍,其他的成色下滑不少。

荆小强就是这样搞了张精选专辑,但也还比较谨慎的找音像社把beyond的所有已经发行专辑找来,扒拉凑出来果然受欢迎。

他给黑仔的建议也是这样,尽快出张粤语精选专辑,放弃那些敝帚自珍的冷门歌,把最火的那些凑一起,再凑几首新写的好歌。

其中怎么都应该有那首《海阔天空》。

荆小强自己都有点无语,人多半是救活了,由此少了首脍炙人口的经典,能怎么找补呢。

他不想欺世盗名。

可就像那首《男儿当自强》,最后出来的成品,已经跟荆小强心目中熟悉的版本有很大差别。

那首歌还是用的古乐《将军令》重新编曲,已经大差不差了,哪怕依旧是黄叔自己亲手写词,不同时间,灵感和心绪不同,写出来就是另一番天地。

所以荆小强最后只能硬着头皮把国语版的“歌词”填出来。

于是现在送过来的歌词上赫然写着黄叔和荆小强并列的名字!

然后他还挂了个编曲的名儿!

荆小强很无语。

当初刚到沪海,求生吃饭,随便搞几首歌无可厚非,如果现在已经钵满盆满还把盗窃词曲当成自己的生意。

那这一辈子,荆小强自己也瞧不起自己。

所以他对自己搞演唱会不是很热衷,慢慢靠自己的名气地位收歌吧。

现在怎么才能“引导”黑仔把这首经典写出来呢?

伤脑筋。

第294章、有种很熟悉的感觉

黑仔对这种生活再满意也没有了。

完全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铁幕封闭,整座城市充满了生机和力量。

除了练歌,他们就是骑着自行车在市区到处转悠,拍照,找寻灵感。

荆小强还怂恿他们把自己这切诺基开走,找个司机向导陪他们去周围浙杭、水乡、徽州人家、六朝古都、黄山、西湖、灵隐寺,多的是地方感受大好河山。

沪海真是个人杰地灵又四通八达、内外兼顾的地方。

怪不得沪海滩上历来都是一拨拨儿的弄潮儿。

黑仔很沉稳的说慢慢来,他已经很确认自己会在内地长期发展。

甚至有点后悔当初把一百万港币留在乡下买了房。

很想定居在沪海。

因为他们的女朋友也陆续从HK过来,原本只是打算过来看看度假,也有留下来常住的打算。

沪海已经算是全国最接近外部水平的城市,又没有那种纸醉金迷的光怪陆离,到处还是种初级发展阶段的质朴。

所以对HK仔来说,这种落差距离还能接受,甚至有点新鲜的优越感。

特别对于一直在歌曲里面表达对社会关注的黑仔来说,很喜欢。

结果荆小强笑称,等我的楼开发出来,介绍你们去买两套江景房。

虽然不是朝着外滩这边的江边黄金地段,但在另一边也能远眺外港口岸的北外滩。

荆小强看到过航拍照片,他们拆迁那块儿周围都没高楼,住到三四层就应该能望江,当然中间要是再修楼房挡住那就没法,本来他就不是奔着高档楼盘去。

黑仔不犹豫的点头说好,然后继续跟荆小强盘桌上的词曲。

回了沪海,荆小强当然也要去学校报到,学期前老穆的计划是赶紧争取搞定新专业招生资格。

以往这种新专业的事情,不研究个两三年拿不到结果。

可接下来的捐款一千万彻底点燃了沪戏的扩张之路,各方都大开绿灯之下,戏曲学校跟舞蹈学校又很配合,顺利推进步骤。

这种情况下,荆小强基本不用再继续去舞美系上课了。

师生们都知道他这是实打实的歌舞剧专业助教,整个舞蹈系下属的歌舞专业现在唯一的老师学生,就他独苗。

所以每天尽量去学校露个面,就没人管荆小强的去向。

连带杜若兰、潘云燕领衔的歌舞剧团队,现在也集体面临选择。

校方讨论可以给他们一个换专业转系的机会。

毕竟崭新的歌舞剧专业成立起来以后,新生入校成色还不可知,上面空无一人荆小强也撑不起场面啊。

需要《祖国》剧组的成员不断刷声望。

所以三四年级的成员很可能毕业以后有机会留下来担任助教甚至转正。

低年级的则可以重新换条赛道,走这条没那么独木桥的闪光大道。

杜若兰和潘云燕带头,没什么犹豫的就直接提交了换专业申请。

然后文化课跟着原来班级上课,然后再跟着荆小强一起到舞蹈学校上专业课。

这个时候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把舞蹈、歌唱、表演,三方面各自短板拉起来。

歌唱类声乐课,当然就由余舒凡在荆棘吧给大家上课。

所以当初七十多人,除了去拍戏的安宁和罗莉,其他共有五十余人最后选择转系。

每周辗转于三地上课,笑称是新时代的抗大学子,颠沛流离的到处将就上课。

今天就是在酒吧,大家散坐在还没开始营业的店堂里,包括不少“文工团退役”服务员都跟在旁边听研究生讲声乐。

王峰本来对这种音乐学院的标准课程很不屑。

但荆小强也没什么可教给他的,就糊弄的建议他把《祖国》这首曲子好好研究下,这种风格特点,就是他未来应该把控努力的方向。

王峰很纳闷:“这首歌……始终给我一种非常熟悉的感觉,感觉每个旋律、动机和咬字,都刚刚在我的审美点上,就有种,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这特么本来就是你的娃。

荆小强这代孕的干脆建议把这当成是教材:“反复梳理总结吧,另外你的唱腔真的需要再调整下,你现在的唱功还有距离,必须要找到适合你的那个点,你总不可能打算未来一辈子只是给人写歌吧?”

王峰才若有所思的参加到声乐课里面去。

剩下荆小强跟黑仔坐角落,看了好几首最近写的歌。

歌由心生,最近这种兴奋、忐忑、完全打开新生活的情绪,少了几分愤怒和忧虑,更多是期待和自励。

总之绝对是上一世不可能看到的歌曲。

荆小强不置可否,跟王峰写的一样,好坏都不是他能置评的,或者说在他这里,再烂的歌也能唱得好听。

无所谓什么歌。

也就没了判断力,就像在他眼里《遇见》、《Faded》、《Let it go》这些后世的网络神曲跟《我的太阳》、《Bui-Doi》这些没什么区别,甚至连难度差别都没有。

这都好几天了,陈丹尼的演唱会在沪海引起了巨大反响,凯蒂信心满满的考虑到平京或者粤州去乘胜追击。

荆小强却建议要不去蓉都开几场试试看吧,那是座比较特别的城市,格外享受安逸生活,应该对陈丹尼会非常追捧热爱。

作为西南地区最大最有高校跟消费基础的城市。

应该更有趣。

或者沿着长江而上,一路演唱过去,再到蓉都收尾,最后去平京完结。

陈丹尼听说那边是荆小强的家乡,很好奇的马上跟凯蒂先过去看看。

现在黑仔就更有紧迫感,准备先把精选专辑推出来,然后再考虑演唱会。

这也是他们这种乐队最大的问题。

就像一个寝室几个兄弟,如果大家都懒懒散散的成天吃了睡,打游戏泡妞,大学四年可能啥都没做,忽的一下就过去了。

无论HK还是平京,无数玩乐队的都是这样最后一事无成。

beyond之所以能从无数地下乐队里面脱颖而出,就因为黑仔是个HK摇滚界的学霸,使劲拖着伙伴们不懈怠。

现在那三个小伙伴都悠闲的靠在院子里,春日阳光下,和女朋友,还有其他零星顾客喝喝咖啡,来点小酒,舒坦得很。

也就鼓手偶尔抬头看看这边,有什么需要帮忙不。

所以黑仔还是充满了危机感的:“这几天我们在沪海市区到处转悠,找到了几处地下摇滚乐队集中的地方,去听了他们排练,很吃惊,这里和平京的感觉完全不同,他们似乎对国外各大摇滚流派都很熟悉……”

上一篇:全世界只有我正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