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第230章

作者:中秋月明

第296章、真TM的是人才

包括黑仔在内,都很是意外。

真的是这样吗?

《加州旅馆》整首歌词都充满了浪漫气息,甚至算得上是英文诗歌。

内容也都是男女之间的感情纠缠啊。

荆小强开始一句句剖析:“总体来看,这首歌表达的是精神自由,所谓走在路上的那种嬉皮士追求理想与精神世界的自由,这是标准的花旗自由文化,但是你们要明白这帮老逼登写这首歌的时代、方位、背景,再来听这些歌词……”

只有瞬间的喧哗,整个走廊又变得极静。

最早推开水泥门的那间,甚至拉了他们那台夏普700出来录音。

所有人都像站在音乐教室,听教授点评。

“空气中飘来仙人掌的温暖的气味,这就是暗示大吗的气味,我的头脑变得沉重,我的视线越发模糊,这也是抽大吗的特征,lit up a candle,点燃一根蜡烛,是花旗一个吸独的常用语,在庭院里他们舞的多欢,挥洒着夏日甜味的香汗,更是吸独以后失控发作的现象……”

一句句梳理下来,这首到处都是隐喻的温情歌曲,却以一种诡异电影的节奏。

把隐乱、吸独描写成了飘飘然的青烟一般,如夜间游走的鬼魅般……

竟然让这原本也有些阴森的地下防空洞,变得有些恐怖。

还好人多。

稍微嘈杂了下。

荆小强自顾自的解析:“最后一句你可以在喜欢的时候结帐,但你却永远无法离开……知道什么意思了吧,独品的成瘾性也许在某个时间戒掉恢复,但永远无法摆脱那重蹈旧轨的阴影,永远,记住,吸独永远无法戒掉。”

现场面面相觑,哪怕他们不知道站在黑仔旁边那个满脸严肃的便装男人是有关部门人员,也很诧异荆小强来唱了这么好听的一首歌,却给了这么一堆评价,是什么意思?

沪海作为全国最国际化的大都市,起码在玩粉飞叶子这种事情上,反而不如平京那么疯狂。

从传统上来说,那边都更多。

这边还处在崇尚国外音乐的地步,没到搞这种东西的地步。

这首十几年前的超级经典,大家肯定都听过,也是吉他手们练习的主要曲目。

居然是这种含义?

然后呢?

荆小强解释了:“老鹰乐队的人品算不错了,他们其实觉得六七十年代的摇滚盛世,担当起了时代自由和反叛思想的象征,这种盛况让歌手到处有钱赚,有美女投怀送抱,还有随处可得的大码,于是也逐渐造就了乐手日益糜烂的生活态度,金钱和享受成了摇滚在七十年代的形象,一直延续到现在,你们抵挡得住吗?”

黑仔悄悄摘下墨镜。

他在HK看到太多太多音乐人了,有多少人,在成名赚钱之后,还会保有方向跟信念?

他不就是因为受不了太过商业化的HK乐坛,才四处寻找蜕变吗?

带着批判精神,而不是只为了赚钱活着的人生。

这一刻他跟荆小强共鸣了。

因为他听得懂荆小强在说什么:“人对美好的事物都会向往,我们小时候基本上只有革命歌曲,倒是儿童歌曲比较轻快,没啥ZZ色彩,好听,我喜欢儿童歌曲,改革开放以后我听关老师、李老师的歌,但是这些还是有框架的,都没法跟邓丽君比,第一次听到邓丽君,我心想世界上还有那么好听的音乐啊,对吧……”

这下连刘同志的眼神都温和了下。

荆小强就是温言相劝:“在长时间的管控之后,大家对温柔美丽的音乐有向往很正常,对充满叛逆宣泄的摇滚有渴望,也很正常,但这一切的前提是不伤害别人,不影响社会,但有些人把摇滚当刀枪和社会对抗,有些人把摇滚当迷药搞人上床,各位可以想想,这个圈子会被社会怎么看,你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老鼠屎,坏了这锅汤,这种场面我在平京滚圈已经见过了,他们挑衅我,要我展示下……那我就让你们看看什么叫做暴力美学,可以暴力,但仅限于音乐范畴,不越界。”

转头对黑仔:“《What I've Done》?”

黑仔淡淡一笑:“好!”

低头就开始前奏,荆小强这几首摇滚曲子这些天在酒吧他们几个肯定反复研讨过,最近的新歌里面就有些风格借鉴。

这时候他那种已经叱咤好几年,几乎算是HK最顶级摇滚团队扛把子的风范开始爆发出来。

木吉他推动这种重金属曲目其实是很难有气氛的。

但是对荆小强这种水准,不重要。

依旧是他和弦烘托,两个男人又进入到那种双方击剑的沉浸感。

这次的前奏没那么长,但诧异的是,居然有个鼓手跑回就在旁边的练习室,打鼓配合!

明显还有几个年轻人都意动了下,最后还是没动,不知道是怕献丑,还是舍不得眼前场面。

荆小强反而觉得挺满意,他对主动争取机会展现的人从来都比较欣赏。

唱腔一如既往的先抑后扬。

这就不是《加州旅馆》那种温情迷幻的风格,副歌部分暴躁而高亢!

整个防空洞封闭式的空间里,回荡冲击力极大!

前排那些姑娘都东倒西歪的挤成一片,但目光却没有分毫离开过荆小强。

绝对痴迷的那种!

跑这里来玩的姑娘,基本都是对摇滚有感觉的。

荆小强这种摇滚振动棒,简直就是人形春药。

雄性气势爆棚!

啪!

荆小强猛力下的琴弦断了!

啪啪,黑仔那边也断了两根……

音乐声戛然而止,荆小强递回吉他:“谁的,回头凭这个到横山路的荆棘吧去找我们送你把新的,两把都是,我来看看大家,就是因为大家都热爱音乐,但千万记住,任何事情都有底线,音乐自由也有边界,千万不要沾上那些糜烂的东西,每一个人都可能毁掉自己的爱好,有觉得自己水平不错的,可以上午到荆棘吧去试试上台,得到认可,我们也会给大家登台表演赚钱的机会,希望各位对得起自己的才华,回见!”

这一刻的荆小强,真的有那种落落大方的武林盟主风范。

和黑仔点点头,转身就走。

可能在姑娘们眼里,这就像将军牵了汗血宝马转身吧。

有个姑娘还忍不住尖叫起来,然后就跟鸡圈打鸣似的,迅速带动其他姑娘跟着尖叫!

刘同志难以置信的观察了下这个物种不可思议的反应现象。

可能在内心对这些人给社会安全评估打了个分。

也跟着走了。

男生好点,有喊谢谢,有满脸崇拜,还有呆滞震撼,更多是忙不迭的跟着跑几步,问些或深或浅的摇滚问题,极少有面孔扭曲难以言表的情绪。

荆小强拥有的一切,都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巅峰。

你倒是说得轻松。

但是让荆小强诧异的是,随口解释了几句,转过开始往上走的斜坡通道,转角处居然站了好几位警服。

其中两位女性,一位是大妈一位是年轻女警,都带着追星的热情笑容,荆小强笑着敬个礼,立刻换来大家的敬礼回应。

那个女警还表扬:“您说得真好,任何事情都有底线,我们一直都觉得这里的管理是个老大难问题,希望能听到更多建议。”

荆小强脚步不停:“直接封禁肯定是最简单的,但年轻人对摇滚对音乐的渴望是摁不住的,这里摁下去别处会弹起来,其实我真觉得把氛围营造好,往正路上带,比打狗撵猫那样驱赶要好得多,年轻人还是听劝的。”

大妈女警抱怨:“这些年轻人呀,勿学好,上课额辰光莱搞这,还有那些拷兄尽是把些外国磁带搞来咧!”

荆小强一下就停步:“拷兄?搞外国磁带?”

年轻女警健步如飞嘴也快:“就是专门拷贝翻录磁带卖的,在这个圈子里面就叫拷兄,专门集中在图书音像出版大厦周围的里弄非法销售,打击好多次了,就跟蝗虫一样搞麻雀战术,我们一到就跑,走了就回来,还人货分离……”

嘶,这就是盗版销售组织啊。

荆小强感觉这就是他要知道的真相了:“他们手里的磁带很多吗?”

女警连连点头:“非常多!据说国际上流行的磁带他们在半个月到一个月左右就能拿到,然后拷贝贩卖,因为沪海北面有个港口,是全国最大的出国务工人员进出港口,还有北外滩的海外船员进出渠道,这些都是他们领先全国最大的获取点,我们收缴了那么多,也源源不断!”

荆小强和黑仔仿佛听见个宝库:“啊?很多啊,能不能带我们去看看。”

几位警服对视下,还是那位刘同志点头:“去看看吧,仓库都快堆不下了。”

果然,等荆小强和黑仔跟随他们到了警局,打开那扇收缴品仓库的门,见多识广的荆小强,来自HK的黑仔,都有种望山仰止的感觉!

丰富程度,让黑仔都感到吃惊。

就像阿里巴巴走进了四十大盗的宝库那样,情不自禁的慢慢拂过那些尽是灰尘的各种磁带。

荆小强却想的是:“能找到这其中最厉害的拷兄吗?”

这特么才是个音乐人才啊。

第297章、机会总在转角处

事实证明,荆小强把事情想简单了。

在他想来,拷带不过就是个翻录磁带的小生意,能有多大规模呢。

他想找的是这种对磁带市场很熟悉的人。

没准儿能跟余舒凡配合,不能光是青楼姑娘一个人撑唱片公司吧。

现在自己身边聚齐了陈丹尼、beyond、王峰,外加未来的歌舞剧院,可以考虑在这方面做点准备了。

可实际上就在十年前,沪海普通工资在四五十块的时候。

一盘港台歌星的磁带已经卖到二十块。

这就是落后地区连磁带都没法生产的情况下,生产力极为低下的任人宰割。

内外双轨制也就是这样推动起来的。

从涉外酒店、房产购买,普通货品的凭票购买,都必须内外有别,不然脆弱的国内经济链会被轻易碾碎。

当然那时全国也没多少录音机,所以问题不算太大。

随着国内逐渐能生产劣质空白磁带,三五块钱一盘,这个巨大的价差必然会被有些聪明人发现。

就像荆小强都能靠着在涉外酒店拿美元小费,赚出一辆凯迪拉克来。

沪海人在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口岸优势和商业基因。

八三年就有人开始翻录磁带卖钱,到八五年双卡录音机在国内面世,更是鸟枪换炮。

警察介绍那时候就有人敢花一两千买台进口双卡录音机,然后连轴转的翻录,生产拷带。

三块的空白带,拷好加复印歌单卖六块,一天能赚出一个月工资。

那还不赚到眼睛充血,赚到姓啥都忘记了。

通宵拷,没日没夜的拷。

人停机器不停的拷。

不过荆小强做健身指导收小费的时候,他很清楚这只是个临时生计,赚个快钱能站住脚就行。

因为他知道时代在不停变化,更知道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可普通人没他那么多技能,也没这种时代眼光。

只会想着做大。

既然一台机器一天可以赚几十上百,十天半个月就能回本。

如果我同时有两台、十台更多台呢?

沪海还是敢想敢做,迅速转变成了规模化生产。

哪怕搞不到磁带生产线,也不懂技术上怎么生产,却能靠着一堆录音机大量复制拷贝。

还在沪海地区周围形成了巨大的口碑效应。

本来就相对文化程度比较好的江浙地区,乐迷不少,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消费能力都比其他地区强。

很多人来沪海都知道去音像出版商店买最新最好的磁带,更知道花一半的钱就能在外面买拷带。

一来二去口碑相传成了圈子。

所以有关部门三天两头抓,抓不绝。

而且抓到也就是收缴磁带,然后罚款三十块,算不上什么大罪。

可琐碎也还得管。

逼急了才会抓几个去劳。

大家就跟捉迷藏似的,警察也很无奈。

上一篇:全世界只有我正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