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第292章

作者:中秋月明

拷兄们神通广大的搞到了全套录像带,一大叠翻来覆去的看。

确实没必要去HK浪费时间。

现在全校都流传她才是荆小强最照顾的女生,也影响不到她半分,疯了似的拿各种编剧专业的教材、范本练手。

荆小强还建议她多找老师提问,他没怎么看过还珠等后来的清宫戏,但这年头几乎是电视剧蓝海。

因为观众如饥似渴。

拍出来就有人看。

更重要的是,九十年代真的是电视剧赚钱的黄金发展期,只要上了路,可以一直赚到二十年后。

那就真的有钱搞艺术了。

现在电影基本是赔钱,出专辑就是赌报应了。

荆小强也履行了自己的承诺,紧赶慢赶的在走之前推出第一张大学生摇滚(民谣)专辑。

从暑假到现在收了一大堆校园乐队写出来的歌曲。

三四百首吧。

筛选之后留下二十首,先自己唱,把录出来的小样跟《When you are old》一起,又发还给全国各地高校。

一来是各高校乐队可以横向比较下别人的创作水平,二来创作者们也感受下自己的歌曲,当表现歌唱到极致是什么样。

然后接下来各乐队可以选择直接拿一万块一首的买断版权费用,荆小强唱,但是挂他们的名儿。

也可以拿路费到沪海或者平京录唱片,然后最后分成多少钱看销售情况,有可能赚不到钱。

一万块呀。

大学生们爱好写歌唱歌,居然能赚到万元户。

这个刺激可以想象有多大。

第一批这二十首歌果然大多都是倾向温情、明亮的风格。

肯定成了各大高校乐队疯狂研究的样品。

之所以能成为大学生,那么就是已经掌握了学习能力,能够迅速适应新标准的少数聪明人了。

荆小强愣是用钞能力,让高校摇滚音乐的风格都受到了他的影响。

但让他最开心的,恐怕还是所有二十首歌曲,没有一支乐队选择拿一万块的买断费。

全都在第一时间表示马上赶到沪海来录歌!

借钱凑路费都要马上过来。

断不能给小强增加负担。

这些可爱的大学生,想的是怎么能把风险全都压在小强身上。

而且他们是真的热爱音乐,能够发表出专辑已经是莫大的荣耀。

可好些乐队来了沪海又厚脸皮的嘿嘿嘿:“我们只是来看强哥,我们伴奏,还是你唱,论唱功怎么跟你比呢!”

小聪明他们又不缺。

荆小强笑骂着带上进录音棚。

《1991高校摇滚金曲串烧》两盘磁带盒装专辑,销售价格九块九。

价格已经很便宜了。

还附赠一张明信片。

上面可以勾选二十首歌曲打分排行的投票!

免费寄回来以后,就可以形成高校摇滚金曲排行榜。

第一个国内音乐排行榜榜单,就这么闪耀登场了。

第369章、谁动心谁被动

追逐榜单,是人类本性中最难以解释的特别爱好。

无论是武侠小说中百晓生的武器功夫排行榜,还是欧美国家著名的公告牌Billboard Hot 100,都极大的影响了围观群众的选择追捧。

更重要的是,可以让无数默默无闻的高校乐队,从此有了奋斗的目标。

这是最能够带来刺激的源动力。

也让“全国高校摇滚音乐社”有了一份独立的权威性。

试问那些一盘散沙的滚圈老爷们,有想过做到这样的事情吗?

他们当中聪明人不少,却永远都不会有荆小强这份一呼万应的魄力。

因为他们全都是无法控制欲望的垃圾。

仅有的那点音乐天赋,也都被淹没在粪坑里。

等十一月上旬陆续开始销售的专辑,首先就在高校狂卖,社会上跟着追捧,各种省市电台热播点播数据一下就上去了!

所有买到专辑的人,除了发现这张特殊的明信片投票,还有一份厚厚的歌单,记录着一百首大学生歌曲的歌词。

投票中可以选择一首最想在下张专辑里看到的歌曲。

这算是定制了解听众喜好了吧。

这无形中还造成了什么呢?

得买正版才有投票权啊。

又进一步的促进了正版销售。

但又不至于出现歌迷粉丝买专辑来刷榜单。

因为这年头没谁敢以一己之力对抗全国销售。

肉眼可见的狂销!

荆小强演唱了其中十二首歌曲,就凭这块牌子,也足够引起购买兴趣。

上市一周,就有超过八十万张的销售!

但荆小强跟十七支乐队签了合同,其中有三支乐队上了两首歌。

他只是协助出专辑,免费帮唱,公司象征性的拿百分之一制作人费用。

扣除所有生产、销售费用之后,乐队能拿到所有销售分成的百分之六十,其余百分之四十给滚社公用。

主要是用来带动全国各地高校摇滚乐队的演出、器材,以及每年鹏圳公益演出的补贴开支。

然后参与了专辑的各乐队,有兴趣有足够的作品出单独专辑,再跟荆小强或者余舒凡谈。

这一次只是试水,为所有高校乐队趟路。

祝大家未来的音乐之路更加顺畅。

合同同时传给全国各地的滚社分社共存。

大家都可以监督所有环节,并且把这当成自己的事业蓝图。

消息在整个高校滚社之间传开后。

荆小强的声望再次冲上云霄。

全国所有的高校,只要有一个人喜欢摇滚,都会不遗余力的把这件事、这场盛宴推广给周围人。

哪怕有一支勉强凑起来的乐队,也会想方设法去加入滚社,然后把整个联盟的完整性补齐。

这也是全国高校刚开始迅猛发展的阶段,三十年后会达到两千多所高校的规模。

现在只有七百多。

滚社的骨干分子们号称要在五年内让滚旗插满每座大学!

这可是每年五六十万的新增大学生。

对比后来一年近千万的高校毕业生,含金量高了不少。

他们都是伴随荆小强的名字,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涯!

嗯,荆小强自己也从没想过,这批大学生,当他们陆续走上社会,在未来二十年逐渐成为社会主流声音,会给他带来多么丰厚的一份回应。

沪海高校也入选了两首歌,就是在唱片公司经常来交流的两支乐队。

王峰没有。

他是看到了市面上出售专辑,才青面獠牙、蓬头垢面的赶回公司,带来一百多首歌!

荆小强直接把他带着去HK了:“你是要自己出专辑的人,不用跟乐队们一起扎堆,继续采风,再看看HK歌坛的商业化,我们要呆些日子,你自己逛,跟我们走都行。”

等说完这个,安宁就过来把王峰撵走。

沪海帮吃肉连汤都不给她剩一口,出门当然就是她的了。

甚至都不太避讳杜若兰她们:“听说你去了HK就住港姐那里?”

荆小强条件反射的正要说不,马上反应过来,轻描淡写:“也不是住,总得过去交流些工作嘛。”

安宁咬嘴皮:“我不管!说了出来就是我的……这也是下剧组!”

荆小强告饶:“你就等我缓缓嘛,她们两个是要生娃,你没这要求凑什么热闹,偶尔娱乐下不要放纵!”

他还义正言辞了。

安宁本来要发飙,你倒是吃饱了……接着却被透露出来的消息震惊到,下意识的左右看看休息室压低声音:“她俩都到这个地步了?”

荆小强压根儿就不把安宁当情人,根本不在乎她听了会不会伤心难过那种。

只要能拖延说啥都行:“嗯,成老太你也看见过,快九十,成玉玲想给老人家冲冲喜,陆曦……好像是看了我春晚带个孩子表演,就异想天开。”

说到这里,荆小强一点不遮掩:“真的,这些天我就没喘口气,讲科学的不讲科学的榨汁机啊!你容我歇歇成嘛。”

安宁也不是普通婆娘,忍俊不禁的挠自己下巴:“你知道我去鹏圳上班之前,在老家读的职高,看到过有些早早同居的小男女,那些小男生跟发情的狗一样,成天满脑子都想这个,你这也没问题,为啥总是藏着捂着呢。”

荆小强直说:“细水长流,细水长流,我们要长远的看待问题嘛。”

安宁就媚笑下:“你说的长远哦?”

这时候荆小强说什么都好:“嗯嗯嗯,事业生活两不误,这次你下剧组多留心,HK人哪怕瞧不起我们内地,花钱请他们来拍戏总可以,要注意多学习他们的经验特点,必要的时候,从沪戏拉学生去当助手,我找老穆说。”

安宁果然极有前途:“我是这么想的……”

她居然真的认真思考过。

《雪原谷》最后的换班拍摄让她在同一部戏里看到了两种不同的操作方式。

要知道开拍前,她已经在平京的两家制片厂呆了两个多月。

无论是体制味非常重的平京电影厂,还是格外讲究纪律性的部队电影厂,都和后来HK导演拍摄团队相差甚远。

本来这时候港台影视圈就吊打碾压国内同行,荆小强带来的这个导演拍摄团队还特别宽松支持,走的是文艺路线。

怎么能有商业效益,怎么让画面更好看,接近市场眼光,就怎么来。

国内导演还处在一个是艺术家,我拍的东西凡人都看不懂的牛皮哄哄阶段。

让安宁很震撼这种巨大反差。

所以她想的是能不能把这个影视公司放在HK。

因为她还有个自己的看法。

目前国内电视台局面非常混乱,明面上只能收看砖儿电视台的节目,但实际上有线电视正在风起云涌。

一个厂,一个县都能自己装个卫星接收器,然后覆盖一片区域,港台电视节目大面积的进入内地。

这也是《戏说乾隆》五月才在港台首播,就立刻火遍全国的原因。

实际上国内一家电视台都没获准播出。

如果我们包装成HK公司,做事是不是方便些。

她二十岁不到,能看到这点已经很不错了,哪怕很幼稚。

荆小强却噗嗤笑出声,他现在这么忙,哪有时间晚上消遣看电视,那大小姐,陆大熊也不许呀。

但安宁一说他就想起来,有线电视……应该就是各省电视上星之前短暂的无序局面。

真按照安宁想的去做,过两年国家一收紧约束,就没有小有线电视台了,全都收归到省级。

上一篇:全世界只有我正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