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第351章

作者:中秋月明

要知道这时候的迪奥,乃至LV等品牌几乎都还没有走上全产品系列的路线。

再著名的牌子,一般也就相关的一两个门类产品。

迪奥起码这时候还没开始做内衣,主要集中在女性成衣,也就是大衣、外套、裙装,连后来著名的彩妆都没开始呢。

在行家眼里,一眼就知道根本没这个品类。

这在极其讲究品牌的花旗、薪乡很失格。

这个话题瞬间又在原本的艺术氛围上出圈。

到了时尚圈。

好多下午晚上出来的报纸、媒体,哪怕不是艺术版面,也在提到这个事情。

甚至连有些“别有用心”的电视新闻,都赶紧抓了这个消息。

爆炒!

渲染东方就是制假的源头的话题。

迪奥这边更是因为只隔着几条街,直接找上门来。

荆小强却不慌不忙的请对方跟公司总部查一下,有没有跟东方授权品牌分类。

哪怕只是授权在中国区域使用,这也不违规啊。

更主要的是,我们这里还带了几套迪奥牌运动内衣,你们拿去试试看,有没有市场兴趣?

如果你们没有兴趣,那我们就开始用MIYA的品牌进行销售了哦。

到目前为止,整个花旗市场的运动内衣,还属于很小范围的运动器材。

但是看看全美风行的慢跑运动,就知道这个运动胸衣的市场前景了。

老实说,迪奥品牌这边一开始是很不屑的。

我们是要讲品牌故事的高档生活引领者。

怎么可能来做这种汗津津的东西。

可看了荆小强出示的授权证书照片,打电话也能跟欧洲总部查询到确有此事。

刚要警告这种东西不许做了,起码不许出现在花旗市场。

耐克之类的运动巨头就已经找过来了。

千万不要低估了资本主义商家的敏锐嗅觉。

第433章、赚钱的模式已经变了

没错,在荆小强的算盘里面,《狮王争霸》这出HK文化中心的歌舞剧,是用来吸引眼球,然后卖内衣的。

他也算是资本家本家了。

歌舞剧这种艺术作品,更看重的是社会效益,艺术附加值。

这部戏是HK文化中心投入,宣传HK文化产业地位的出发点,赚不赚钱与他没关系。

他带着汪茜这帮人过来参与,该拿多少旱涝保收,之后连奖金都谈不上。

这部剧本身也不可能有经济上的暴利。

所以荆小强打的主意就是先把剧目炒红,然后再展示运动内衣。

不然以国产的“MIYA”牌内衣这种名号,有人关注吗?

在第五大道搞一场内衣秀,知道要花多少钱吗?

维密内衣秀,成本有多高?

哪怕是依样画葫芦的搞这场秀,欧美国家消费者根本都不稀得看你一眼。

这才92年,国内自己都还差着很远的距离,怎么可能让高高在上的欧美国家消费者认可?

总不可能满大街去问女士要不要试试这种运动内衣吧?

这效率得有多低。

所以荆小强非常娴熟的利用了“迪奥”的品牌话题。

仅仅就是那么在各家媒体上展示。

就引来这么大的关注,话题性瞬间拉满!

关键还是在于穿着运动内衣,在排演厅里闪转腾挪,跳跃盘旋的女演员们,身姿轻盈舒畅。

而杜若兰这样身材火辣的造型,却格外轻松自如。

那么多电视台新闻播放,都等于是广告!

对女性来说,谁用谁知道。

电视画面里一看就会下意识的注意到没有大幅度波动,没有烦恼的甩来甩去,这就绝对是那胸衣的功劳。

而且从外观上来说,运动胸衣天然带着时尚和性感元素。

只恨这时候没有互联网,所有看了电视新闻的观众,特别是被迪奥质疑那是不是冒牌货的消息吸引来的女观众。

这效率不比那维密秀更高?

心里都在忍不住:“请问哪里可以买到呢?!”

好在所有人都知道这些人在曼哈顿,在西城剧院……

所以消费者除了极个别可能会因为上班在附近,喜欢看歌舞剧,顺便找上门看能不能问点什么。

大多只能等待市场,等待企业做点什么。

企业就太有这种动力了。

运动内衣在花旗,其实不是新鲜事物。

必须承认,当我们还在艰难吃饱的时候,花旗已经是嬉皮士无所事事找寻生命意义的各种享乐。

甚至当我们还在清朝末期,第一项关于运动内衣的专利已经在花旗诞生。

然后最早的运动胸衣就是因为探戈舞催生的。

接着滑冰运动。

六十年代马拉松……

这些都是运动内衣发展的节点。

直到七十年代末才出现跟现代运动内衣接近的设计。

毕竟弹力带这种物资,以前没法大规模生产。

但接下来十多年并没有突飞猛进到国内销售的那种状况。

原因不在内衣本身,而是社会风气动力不足。

从六十年代开始的嬉皮士们表达的是不受约束,不戴才是自由。

而正经人家的女子只穿正经内衣,而不是这种非常规的款。

想想肺炎疫情大流行,他们都还争论戴口罩是不是自由。

就明白,运动胸衣其实在花旗,已经涉及到了ZZ正确与否的一个领域。

哪怕九十年代还不那么明显。

因为那个时代,譬如有档很出名的脱口秀节目,叫“the Man Show”,类似国内大本营的地位吧,有个经久不衰的环节。

就是让女孩儿们衣着清凉的在跳床上蹦来蹦去。

这传递给观众一个信息,女孩子的胸部天生就是要跳跃的,这也是男人们喜欢看的。

女人难道不知道甩来甩去不舒服吗?

可男人喜欢看,这样有好处,能赚钱,或者说满足市场需求的颤悠悠抖动,就抹杀了运动胸衣的市场展开。

所谓时尚产业里面有无数东西都证明了这个原则……

这一切要等到女性运动起来。

所以恰恰是在改开的中国,早就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内地,很轻易的就接受了这种实用性产品。

92年,欧美社会所谓的运动已经开始抬头。

敏锐的商家才会注意到这种变化。

迪奥还在关注这是不是抢了自己品牌擦边球,奈克已经找过来。

当晚就开出一百万美元的价位!

买专利!

因为荆小强能够拿出一系列完整的手续。

正儿八经的迪奥授权内衣品类使用权,哪怕仅仅是限制在中国地区。

这也说明是正式产品。

在HK注册的运动内衣专利。

之前花旗注册的是利用弹力带缝合压制,说白点就是用力捂紧按平,跟抹胸差不多。

而荆小强注册的是两根带子交叉锁定,这就是创造性的专利。

他太懂这个了,中国92年还没有完整的专利认证体系,也绝对不会被欧美认可,但HK注册就必须认!

谁知道荆小强不卖,他只给专利生产许可!

就像当初他把荆棘之花的品牌授权许可给海田衬衫总厂一样,看似一件衣服收一块钱很低廉。

这实际上是个伴随销售水涨船高的巨大分成收益!

细水长流,永远都有。

比一棒子敲个金娃娃其实更有长远眼光。

去年衬衫、西装的品牌授权都拿了一千多万,这攀上了奈克的名头,反过来专利授权,荆小强会在乎只拿一锄头金娃娃?

只贴牌生产,把专利许可费跟生产成本捆绑在一起。

也就是我们的代工厂会直接生产奈克牌运动胸衣,但给出的价格,每一件会比普通生产厂高五十美分。

荆小强直接拿出来寰宇服装厂的外贸生产报价,外加这五十美分。

老孔他们本来就是外贸生产起家。

主要还是现在国内全方位落后,这时候非要谈国产品牌畅销全世界,那是痴人说梦。

荆小强也没那么大的幻想,先赚钱。

非独家授权的生产专利,每一件能多几块钱,那都是叮在庞然大物上的蚂蟥吸血。

总之找过来的奈克商务代表非常吃惊。

感觉遇见个棘手的谈判对手。

荆小强也不急,边化妆边谈,让人家考虑算计:“我们只是从设计研发生产厂家的角度出发,谁来找我们谈都会签授权的,你们自己的代工体系,也找不到比我们更便宜的报价,我上台了,回聊……”

开什么玩笑,全世界现在最物美价廉的纺织品代工,绝对优选中国。

而且荆小强这个报价等于是厂家直面奈克品牌运营总部。

绝对比他们一级级下放生产外包权限的报价便宜。

哪怕加上那点专利授权都不算啥。

人家当然明白这里面的关键:“独家授权呢?”

荆小强还是不温不火:“五美元。”

十倍。

实际上一件运动内衣的代工报价都才几美元!

这是足足翻了一倍的价格!

商务代表倒吸口气。

他们纵然是卖几十美元甚至上百美元一件,但这个成本拉大不少。

上一篇:全世界只有我正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