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第393章

作者:中秋月明

英语配民族反抗,摇滚配十九世纪!

卢昆仑你个瞎几把搞!

澳洲小伙儿嘿嘿嘿的笑。

他知道荆小强比他更不在乎。

但现场的反应,又让荆小强和华建他们面面相觑。

最后荆小强对龙哥都若有所思的说:“这件事证明了什么呢,如果我们这部电影本来就是要拍给外国市场,那就不要太考虑所有的中国元素符合逻辑,就像我建议你特工系列,尽量不要再出现任何一个中国面孔,甚至连日裔、亚裔都不要有,撇开种族元素,就是用最商业的形式传达你的电影。”

这是种创作思路的革新。

要当婊子,就不要立牌坊。

搞清楚你的目的是什么,是拍艺术片那就别想赚钱。

想赚钱,那就……别太捂着遮掩。

市场要什么就得尽量配合。

龙哥眨巴眼。

他小时候是单眼皮,成名以后才做了个医美,看起来憨厚俊朗。

这时候全场掌声,不少观众还起立鼓掌。

然后又在少数知道主演在场的专业观众、媒体观众带领下,朝着荆小强他们这边鼓掌。

龙哥直说:“我在焦盆大卖过这么多部电影,还从来没得到过这种礼遇。”

周晴云跟自己的弟子坐一起,他们就皱眉。

怎么能这么瞎搞呢?

越不过英语配乐,越不过摇滚乐配民族抗英电影这个心理门槛,他们就无法接受这种艺术创作。

可外国人就是觉得煎饼果子卷火腿肠好吃啊。

电影发行方都气贯长虹了。

他们最早想引进作为一部商业运作,结果知道是罗伯特·KING主演以后,难免又有了更高的期待。

直到荆小强泼了盆冷水,才有点沮丧忐忑。

现在电影受到市场欢迎的样子。

让他们又无比振奋。

狂推!

他们似乎也明白了那个道理,古典音乐界不认可的东西,不代表市场也不认可。

这是两种口味。

甚至某种程度上,罗伯特·KING是如此睿智的选择了这种更贴近市场的表现手法,看看这娴熟的艺术表现力!

表现了罗伯特·KING的深厚功力……

荆小强听着发行公司老总对媒体滔滔不绝的吹捧,就像在看傻逼。

你这过度解读的能力也真够强。

老子是不接受采访的,安宁和罗莉你们自己去面对。

英语不好吗,那就是你们自己没有抓住机会,如果这时候能像起码杜若兰那样简短的说几句英语,甚至提前学几句日语,你未来的路就宽了呀。

他就转身准备回酒店,龙家班的特技研讨会继续……

结果龙哥说这种时候还不嗨起来!

研讨麻痹啊。

他已经接到好些昨晚的明星、艺人的邀请,再开个首演趴体!

龙家班的带头武指悄悄给强哥透露:“您客串过的那部《超级警察》马上就要上暑期档,市场反应决定着下部戏的投资额,龙哥也想抓住最后的机会好好玩下……”

荆小强这才知道,《超级警察》因为在内地、HK、东南亚到处取景,还有直升机、火车大战的戏码,整个拍摄投资耗费了八千万港币!

龙哥压力也是蛮大的。

黑仔他们也对搞派对很热烈。

当然起码黑仔不是为了泡妞,他们昨晚花了不少时间都在台子上做乐队演唱。

跟龙哥这样的HK最顶流明星比,他们还差好大一截。

更主要是他们对焦盆市场一直持仰视态度。

如果不是荆小强斜插一脚,他们已经来到东京,租房子、跑通告、上节目、各种打榜唱歌……

基本算是从最底层的乐队开始积累演艺名气。

而现在却直接能跟焦盆演艺界对接,昨晚就跟不少同行交流切磋过。

这几天哪怕看不到荆小强的顶级古典唱法。

也能提升交流不少新东西呢。

荆小强好吧好吧,一群男人就先回酒店了。

却没注意到前排站起来不少身影,其中更有两道女性倩影,回望这匆匆离去的背影。

有点瞩目。

第477章、快来拜码头呀

接下来几天里,从东京迅速推起一片《雪原谷》观影潮。

荆小强他们仨,都不得不分成三组,不停的到周边电影院去跟观众见面。

安宁、罗莉带着余舒凡、常丹琳,还有林阿大他们当保镖助理,一个到大阪、京都的关西,一个去福岛札幌的东北,都累得跟狗一样。

荆小强得镇守东京啊。

因为成片儿的明星来拜访,来参加龙哥主持的每晚派对!

老实说,龙哥之前能笼络到的焦盆艺人,还是三线以下居多。

用荆小强的眼光看来,就是有点接近外围的感觉。

大多是亟待上位的青春美少女,很多都是经纪公司、演艺社带着过来希望蹭热度,能合照上新闻就好。

要是能再得到点什么资源,那就千恩万谢了。

焦盆演艺圈对绯闻看得非常严谨,起码在八九十年代,哪个艺人要是在私生活风评上出问题,基本上等于社死,完全没了机会。

甭管多大的咖位,出了性丑闻,百分百的只有鞠躬,引退。

所以哪怕就算有什么,那也是私底下偷偷来。

绝对没有说故意拿着个来炒作绯闻的。

这点跟HK娱乐圈有本质上的区别。

所以龙哥很喜欢往焦盆跑,也很喜欢搞趴体呢。

但就像荆小强给安宁表达的那样,千万要把焦盆人的礼貌、敬业和他们的实际态度分开。

不能因为他们工作时候用心服务,态度良好就以为他们善良宽厚,也不能因为他们的狭隘怨毒就以为他工作时候不敬业。

来,都是为了利益。

内心还是瞧不起中国人的。

所以来的都是咖位比较小的明星。

好比龙哥那么多电影,几乎没请到过正当红的顶级头牌咖位来做龙女郎。

但从《雪原谷》上映之后,川流不息的一线明星,让守在酒店外面的媒体记者都惊叹不已!

因为不光是电影里的《Natural》,罗伯特·KING的四首摇滚,已经在欧美Billboard Hot 100公告牌榜单上开始强势冲击榜位!

《What I've Done》!

最先上榜,第三!然后持续第二。

《NUMB》!

后发先至,榜首!

稳稳的三周榜首!

《Leave out all the rest》!

第五!然后第三。

《roads untraveled》!

第九!接着第四。

最新一周的百强榜单,罗伯特·KING的四首摇滚稳居前四名!

摇滚。

绝对是在这时候焦盆影视圈、文艺界非常非常时髦追捧的形式!

因为那是米国爸爸最推崇的歌曲表达。

立志于脱离亚洲,成为欧美一环的焦盆人,从上到下都会热捧米国一切。

可能真是除了古典音乐那一圈自认为更高端的存在之外,所有焦盆玩音乐的都对摇滚着迷,对米国摇滚崇拜,对Billboard Hot 100公告牌榜单迷信到狂热的地步。

诞生于1894年的Billboard Hot公告牌榜单,其中的百强单曲榜,被认为是花旗最具权威的一份单曲排行榜单。

根据花旗境内的唱片销量和单曲在广播中出现的次数综合计算。

包括披头士、MJ在内的所有欧美音乐明星,都是顺着这个榜单成名。

他们的歌曲能够在榜单上呆多久,排位多少。

都是权衡他们江湖地位的最重要参考。

以迈克尔杰克逊举例,他从63年出道,69年第一次有单曲登上排行榜榜首,到79年,他的专辑在专辑排行榜内停留84周,其中四支单曲打入前十排行榜,最终更以所有作品,持续在单曲榜前四十位出现39年零两个月,成为最伟大的音乐家。

衡量一个歌手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看他在公告牌榜单上的成绩。

所以滚社在国内已经开始模仿制作自己的排行榜单,余舒凡专门有个部门,每周负责把销售榜和点播榜前五十位整理出来,用传真发到各个分社,再分别油印张贴分发。

算是互联网普及之前,最低成本的简单方式。

仅仅就这,都疯狂促进了各大分社的摇滚乐队出作品,出好作品,传播优秀作品,值得被同学们在校园点播,在城市电台被点播的歌曲。

单凭这点就彻底扭转了很多摇滚歌曲无病呻吟,孤芳自赏的风气。

歌好不好,要市场来检验。

这是荆小强一直秉承的态度。

人类对榜单的追捧,真是写进了骨子里。

创作者有了清晰的坐标,知道什么是好作品,自己所处的位置在哪里,要怎么向前面的学习进步。

听众有了找寻优秀作品的便捷方式。

哪怕公众喜好未见得是真正优秀,但起码从一个维度也是公众投票的结果。

所以在这种情况,这四首摇滚金曲,好吗?

含金量超高的!

歌本身足够能打!

老黑们推动这四首曲子,也有他们的心思。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他们之前一直主要承担幕后工作,台前出头的比例并不高。

这次算是试探我们共同推出个亚裔,试探下市场反应。

如果这种影响被忽略掉,我们就开始大量的上黑哥们儿!

要知道荆小强在那座公园遇见的那几个人,后来都取得了几乎是黑人音乐天花板的地位。

黑哥们儿本来就喜欢拉帮结派,现在又大量分布于各种音乐公司的幕后。

特别是各种电台DJ主持,大量的饶舌黑哥。

上一篇:全世界只有我正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