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第752章

作者:中秋月明

《角斗士》、《碟中谍》、《珍珠港》、《亚瑟王》、《蝙蝠侠》、《加勒比海盗》、《盗梦空间》、《马达加斯加》、《功夫熊猫》……

一部部里程碑式的电影配乐,从柔情似水的钢琴音调里缓缓的带出悲壮悠扬的古典弦乐,到莫名欢快充满各国民族特色的动画音乐。

样样他都拿得出手。

凡是他配过的电影,基本上从原声大碟方面就是精品,极少出现败笔。

可这会儿,《狮子王》的活儿被荆小强抢了!

伸手握了握,豪斯·蒂姆就开门见山:“过去一年,我一直在为迪尼士的新电影制作配乐,可先是接到要求整个电影故事背景需要调整到东方世界,接着发过来一大堆歌舞剧配乐,要求塞进这部面目全非的狗屎电影里!”

荆小强在这件事上就是小偷。

只是近三年前,他纯属随便抓了个最容易实现的百老汇歌舞剧改编,也是最容易被东西方观众都接受的欢腾动物剧,就点兵点将用到了《狮子王》。

谁能想到后面跟迪尼士交锋,还顺便卖了部《加勒比海盗》,荆小强可是把这部电影最经典的那段配乐也展示给了迪尼士,理所当然的震撼到了那位弗兰克老总。

才能顺利的签下三百多万美元的剧本、版权一揽子协议。

而实际上十多年以后的物价指数,蒂姆作为好莱坞最顶级的配乐师,一部电影才能拿到这个价格。

这就是为什么一部顶级大片,动不动预算就是几千万上亿美元。

几位主演各拿上千万,配乐师、导演、摄影师个个也在几百上千万,这成本就堆上去了。

港产西片的模式就是要击破这种泡沫经济啊。

荆小强觉得自己像是掌握了廉价生产方式的国内制造,笑着洗耳恭听:“但您觉得那一大堆歌舞剧配乐怎么样呢?”

蒂姆猛提气,准备破口大骂的那种,可是面对隔壁老王又觉得那孩子像自己的:“当初我本来就很勉强的接下这部迪尼士电影,就是因为我以为迪尼士会要我搞成百老汇音乐剧风格,我很讨厌百老汇……可这出百老汇的剧,我很想说其中好几段旋律跟我想的一模一样!”

荆小强还是笑眯眯:“可我91年春季就在HK公演了,然后圣诞节邀请百老汇剧院经理欣赏,等到92年春季就登上百老汇,现在已经是百老汇最卖座的歌舞剧之一,你可能什么时候偶然听到了旋律,得到了启发?”

蒂姆痛苦的点就在这里,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那种郁闷:“我从来不看音乐剧,那能叫音乐吗,一堆狗屎!”

但又不得不承认:“但你在这部剧里的音乐结构还是很完整,虽然有几处的配乐显得有些突兀跟不够融合,但总体结构非常好,我想象中的情感起伏就应该是这样!”

荆小强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整部音乐歌舞剧本来的确很完整。

蒂姆虽然讨厌百老汇的音乐剧,但当他配乐的电影大红大紫上映三年后,《狮子王》被改编成歌舞剧搬上百老汇的舞台,由此成为有史以来最卖座的百老汇经典。

但这一世反过来,先有百老汇歌舞剧,无论故事结构还是经典乐曲唱段都原汁原味,唯独他去西城剧院排练的时候,为了镇住全场,额外拿出了那首《victory》来装逼。

最后曲目也是硬塞进最后的胜利场面,制造出原作没有的史诗感。

从单首曲目上来说,《victory》是绝对顶尖,但放到整部剧来说很是画蛇添足,荆小强并不具备把曲子和谐的揉进去的能力。

另外最后的收场曲目《男儿当自强》则是靠黄叔来捏把捏把的放进去,和谐程度就要好得多。

人家内行一听就知道,就像厨师随便吃一口就能明白哪种调料放多了。

不过荆小强既没有愧疚,也没有心虚,做生意嘛,要的就是心细胆大脸皮厚,更何况还是专门游走在各种大神之间的拼缝儿。

他让蒂姆表述的同时,脑海里不断分析评估,到底选择什么样的切入点。

环顾四周,老余已经叼着烟跟一大堆HK电影幕后人出来,像个小痞子似的比划,分头上了工具车、面包车,出发前往高速公路外景地,《生死时速》大部分镜头都在公路上拍,麦培薇绞尽脑汁都想不出来这样一部电影为什么需要一千万美元的预算,难道真的要去搞一架波音747飞机壳子来最后的大结局时候炸掉吗?

我们完全可以做个等比例模型来爆破,然后再用局部模型偷梁换柱啊。

因为市场太小,预算太少,这种抠门手艺在港片里面大家已经做过无数遍。

简直驾轻就熟的就把预算省下来了。

目前看起来配乐几乎就是荆小强这套模式的唯一短板。

不可否认HK也有大量优秀的配乐师,譬如黄叔就是佼佼者。

但是既然来搞西语片,那就要深谙人家的文化,擅长民乐的黄叔就绝对搞不好《生死时速》、《不可能任务》。

初期几部荆小强可以靠自己对经典作品的熟悉包办配乐,整个产业不能这么玩的。

他想把蒂姆拉过来,但对方价钱可不便宜,正好这时候看见里维斯骑着摩托车滑过来,远远的拿出一捆电子音效器对荆小强示意下交给工作人员,就追着剧组走了。

这是荆小强找他们乐队要的,因为嗦尼笔记本电脑朝着个人影音系统这个噱头在发展。

现在硬件没问题了,又要拖延几个月上市,荆小强决定给研发组找点事情做,希望他们能为VAIO提供一套电音软件,也就是用笔记本电脑可以打碟,可以模拟合成不同乐器,哪怕是简单的电子音效,那也绝对能让全世界的音乐人可以把嗦尼笔记本当成生产工具。

后来很多DJ潮人,走到哪里都会带着台装满自己熟悉音效的精致笔记本,尤其以苹果笔记本为主,好看又好用。

自然就是要拿一堆乐队玩的音效器给研发人员按图索骥。

这也恰好提醒了荆小强:“你觉得你是好莱坞最伟大的音乐家吗?”

豪斯·蒂姆眼睛亮了下,这就像写网络小说的很难被人看成是作家,大多只能自嘲的说自己是写手,电影配乐师也有点这么尴尬。

明明干的是作曲配乐的活儿,却因为只是给电影做帮衬,就很难被誉为音乐家。

相反荆小强却已经有了这个名头,这也是他找过来的原因之一:“我觉得我是!”

欧美人不会谦虚,极为恃才傲物的蒂姆内心一定是这么认为。

荆小强笑得像个逗弄老鼠的猫:“可我听说各种影评家、乐评家对你很不以为然哦?”

蒂姆一脸不屑的呵呵:“那些废物……他们只会固守成规的重弹老调,却看不到整个电影产业已经成为工业化制作,如何高效优质稳定的完成工业品,才是电影配乐的首要目的。”

连他的脸都认得出来,荆小强自然知道他的问题在哪:“去年我刚刚在焦盆NHK乐团获得千万美元年薪的时候,以东京爱乐为首的一批音乐界人士,抨击我在亵渎古典音乐,试图把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市场融合到一起的做法是痴心妄想,今年我在欧洲巡演的时候,以汉斯歌剧院为首的一批音乐界大佬更是发动各种欧洲媒体,称呼我是严肃音乐的颠覆者,是整个音乐界的败类,你是不是觉得这一幕似曾相识呢?”

三十六岁的蒂姆已经没了兴师问罪的气势,感同身受!

他是汉斯移民,从小没有进过音乐学院之类的科班学习,纯属兴趣爱好跟天赋,然后又是从电子音乐工程师这样的职业从合成混音开始入行起步。

也就是说他从一开始就跟卢昆仑的轨迹差不多。

这种野路子绝对不受科班“艺术家”们待见,特别是蒂姆开始在电影配乐上崭露头角,一部一个台阶的惊艳,成功率之高,废品率之少,让人惊叹的同时肯定也会分析他的配乐特征。

那就是大量运用电子混音这种他最熟悉的新音乐技术。

二三十年前,作曲家们除了必须会即兴创作,还得会作曲,指挥,需要凭空创作音乐,而正是蒂姆这位电子音乐工程师出身的家伙,开创了从音乐素材库里‘挑’音乐的模式。

就好像以前的配乐师需要从种麦子,磨面到做出意面,全都自己忙活,蒂姆则是工业化的买来各种成品面粉,成品调料,又快又好的迅速热腾腾上桌。

这种时代开创者最讨人恨!

因为他引领的时代转变,让很多老前辈无所适从,年轻观众和投资方又都被蒂姆这样的优质高效给吸引走了。

所以豪斯·蒂姆堪称现代好莱坞最风口浪尖上的争论人物。

很难被正统科班派接受的改革前锋当然知道这是为什么:“时代总会证明一切的……”

可荆小强才是那个小恶魔:“天晓得时代什么时候到来,但如果我让你的配乐成为大都会歌剧院《了不起的盖茨比》这出歌剧的一部分呢?”

蒂姆瞬间就跪了!

第921章、学配乐,找蒂姆

豪斯·蒂姆太有名了,有名到已经在百老汇成了个笑话。

他自己对百老汇这种歌舞戏剧模式的音乐一直持嘲讽态度,认为那些小丑般的人物唱唱跳跳叫什么音乐。

可能有种我们看阿三动不动在电影里面唱跳起来的感觉。

于是他就把整个东海岸以音乐剧为产业的大部分音乐人得罪了。

连钢琴师安东尼奥、歌手胡德尔松、指挥家艾利克斯等等等回荡在荆小强灵魂里的所有伙伴,曾经对蒂姆都是各种卧槽瞧不上。

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都是花了十年到几十年的苦练功底外加超越凡人的天赋,才能出头在百老汇站住脚。

蒂姆呢,啥也不是,也许仅仅就是会听,对音乐感受有天赋,然后借助电子音乐,这里掐一段,哪里凑一条,就能在电子设备里面把音乐做出来。

最后的效果还非常好!

特别是随着九十年代后期电脑设备越来越普及,嗯,就是荆小强叮嘱嗦尼研发组正在搞的那类音乐合成软件,可以模拟各种乐器的插件出现,哪里还需要什么苦练乐器功底,任何一个小白都能通过电脑输入乐谱,要什么风格都能立刻成型,等到二十年后AI技术普及,更离谱。

就好比绘画界的功底已经被AI作图彻底击溃,只需要用手机输入两三个词汇,都能联想绘制出波澜壮阔的美图来。

练习还有什么用?

欧美绘画界其实从七八十年代已经开始有轻技术重感觉的趋势,哪怕你没有绘画功底,有感觉就能画出印象派、野兽派等各种现代流派的作品。

所以国内看不懂的那些瞎几把乱画艺术品都是基于这个时代发展理论。

但音乐界一直觉得不会改变到我们,音乐终究还是要悦耳,没有手上活儿没有功底怎么做到这个起码的门槛呢?

传统音乐人怎么都想不到会有电脑技术这个大杀器来革他们的命。

蒂姆从七十年代就开始接触电子混音,八十年代领先世界,九十年代才算是出成果,然后随着电脑技术的飞速进步,他就成了站在最浪尖上的那个。

说白了,不是他,也有另外的人,恰好天赋跟发展高度契合了时代变化的节点。

包括安东尼奥在内的所有传统音乐人肯定看不惯他,甚至从音乐人艺术家不懂技术的天然角度,认定是这种家伙颠覆了我们传承千年的手艺,恨死了!

不共戴天的那种恨。

所以越到后面他被音乐界恨得越厉害。

哪怕新一代的音乐制作人、导演、制片因为做出来的东西确实非凡了得,无限追捧他。

也导致他后面很难再获得音乐奖项的主要原因之一。

被集体嫌弃。

但93年还没这么明显,他还显得势单力薄没成为现象级的气候。

狮子王都没出嘛。

荆小强却在这时候给他指出一条金光大道!

大都会歌剧院!

《了不起的盖茨比》!

这两个因素在花旗艺术界都是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你们不是说我的配乐是商业化的拼盘,没有艺术含量吗,能够得到大都会歌剧院、林肯中心的认可。

能够在具有文化旗帜意义的剧目中彰显分量,那就是给他的作品镶上了艺术性的金边!

那么多音乐人艺术家都梦想到林肯中心展现自己的作品,再哔哔你有吗?

荆小强这个筹码给到了蒂姆心坎上,呆住了都!

可能都忘了自己来兴师问罪的情绪,又或者他来就是想从荆小强这位流行古典双修的天才这里找点什么机会。

但肯定没想到会是这么清晰明确的台阶,他接住就能直接登天的感觉!

所以呆呆的看着荆小强笑眯眯的样子,觉得代价肯定不低,好几秒才开口:“能参与这样的巨作,是我的荣幸,那么我能为您做什么呢?”

他连态度语气都变了,谦卑又急切!

所以说再大的神仙,只要抓住了命门,主次关系就调转了。

话说又有谁比荆小强更清楚这种时代变革的旋涡呢。

他就还是那种不紧不慢的一切尽在掌握态度:“那就取决于您能为我做什么了。”

手握主动,论极限拉扯,荆小强已经是个合格的精明生意人。

蒂姆的才华可能都放到了配乐上,认真想了几秒钟:“金钱无法衡量您给出的机会,我能付出的也只有音乐,您需要在什么样的电影配乐,多少部电影配乐,我们可以谈。”

这已经是摆出非常合作的低姿态了,在个性强硬的艺术家这里,已经算是罕见的低头。

荆小强在乎的是这么几部电影嘛?

他在乎的甚至不是这么个人,他要的是产业!

他也在思索:“你太贵了,如果强行要求你压价做我的电影,那是对你的不尊重,你没有赚够钱就没有那么强烈的创作欲望跟激情,所以一分价钱一分货,我不会占你的便宜,我想表达的是……这电影节,既有你服务的超级大片,还有无数小制作电影,甚至中小制作电影才是主流。”

蒂姆有点疑惑的看着眼前年轻人,那些狗屁小制作跟我有什么关系?

我只做最好最贵最出色的大片!

这也奠定了他在好莱坞几十年的超级口碑。

以至于后来内地那个王者农药如此出名的游戏都找他做配乐。

感觉能找他的都是大牌。

荆小强先堵住他的退路:“你也瞧不上这些小制作,不屑这些小场面对吧?”

蒂姆迟疑的点点头。

荆小强再堵:“也不惧怕跟这些小制作的配乐人竞争比作品好坏吧?”

蒂姆哈哈一笑,非常坚定的点头:“我从来都不惧怕跟人比较,我相信我的作品是最好的!”

荆小强才逐渐抽出长刀:“但好莱坞每年有三百到五百部正式上映的影片,其中超过大半都是没法出头没什么票房的烂片,你有没有想过如果这大部分片子的配乐,都是你的徒子徒孙,你彻底掌控了好莱坞配乐市场的话语权,还有谁会嘲讽你的电子音乐上不得大雅之堂?”

上一篇:全世界只有我正常

下一篇:返回列表